谁说Vim不是IDE?(二)
转载:http://www.cnblogs.com/chijianqiang/archive/2012/10/31/vim-2.html 池建强
环境配置
“如果你认为Vim只是一个文本编辑器,你就输了”——来自Vim老鸟
Vim以简洁的方式提供了丰富的配置功能,主要配置体系由一个文件和文件夹组成。在一台安装了Vim的OS X/Linux/Unix机器上,进入用户主目录,可以找到.vimrc文件和.vim文件夹,这就是Vim所有的配置信息。
(1).vimrc介绍
用户目录下的.vimrc文件就是Vim针对当前用户的主配置文件,该文件不是必备的,没有的话就创建它。文件位于当前用户的主目录下,可以用~/.vimrc
找到,Vim启动时会自动运行文件中的每条命令。
通过.vimrc我们可以为Vim进行个性化配置,包括使用方式、显示风格、编写函数和运行插件等,.vimrc中所有的命令都可以在Vim运行时通过类似:comm args[=args1]
的方式动态运行,即时生效。
以下是一个.vimrc的样例脚本,包含了一些常用配置,后面的注释是简要说明。
.vimrc的注释用双引号(")表示 ,样例中的大括号仅表示功能区,属于注释的一部分,无其他含义
.vimrc的配置非常丰富,可以定义各种宏、函数、插件和映射,我见过最长的.vimrc配置有1000多行,这里的示例比较简单,适合入门级用户
1 syn on "语法支持 2 3 "common conf {{ 通用配置 4 set ai "自动缩进 5 set bs=2 "在insert模式下用退格键删除 6 set showmatch "代码匹配 7 set laststatus=2 "总是显示状态行 8 set expandtab "以下三个配置配合使用,设置tab和缩进空格数 9 set shiftwidth=4 10 set tabstop=4 11 set cursorline "为光标所在行加下划线 12 set number "显示行号 13 set autoread "文件在Vim之外修改过,自动重新读入 14 15 set ignorecase "检索时忽略大小写 16 set fileencodings=uft-8,gbk "使用utf-8或gbk打开文件 17 set hls "检索时高亮显示匹配项 18 set helplang=cn "帮助系统设置为中文 19 set foldmethod=syntax "代码折叠 20 "}} 21 22 "conf for tabs, 为标签页进行的配置,通过ctrl h/l切换标签等 23 let mapleader = ',' 24 nnoremap <C-l> gt 25 nnoremap <C-h> gT 26 nnoremap <leader>t : tabe<CR> 27 28 "conf for plugins {{ 插件相关的配置 29 "状态栏的配置 30 "powerline{ 31 set guifont=PowerlineSymbols\ for\ Powerline 32 set nocompatible 33 set t_Co=256 34 let g:Powerline_symbols = 'fancy' 35 "} 36 "pathogen是Vim用来管理插件的插件 37 "pathogen{ 38 call pathogen#infect() 39 "} 40 41 "}}
(2).vim文件夹
.vim是Vim的主配置文件夹,位于当前用户的主目录下,可以用cd ~/.vim
进入。该文件夹一般用来放置插件和相关的帮助文档,常用的目录结构包括:
doc //帮助文档目录
autoload //Vim启动时自动加载的插件目录
plugin //插件目录,一般在使用Vim时通过命令呼出
当然,如果你已经安装了足够多插件,那么这个目录下就会变得五花八门,syntax、snippets、indent等文件夹都会冒出来了。一个插件所包含的文件往往会分布在多个文件夹下,管理起来比较麻烦,稍后我们会介绍一个管理插件的插件,让这个目录变得干净整洁,容易管理,这个插件的名字叫pathogen!
在Vim中输入命令:help
,即可进入帮助页面,默认是英文帮助,如果你喜欢看中文,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安装中文帮助内容:
- 下载中文帮助的文件压缩包
- 解压,把doc目录下的文件复制到~/.vim/doc下
- 确认在.vimrc中设置了
set helplang=cn
- 输入命令
:help
即可进入中文帮助
基本概念
下面我们来介绍一下Vim中的几个基本概念:Buffer、Window和Tab-page。
- Buffer:使用Vim打开的文件都会被加载到内存中,在内存中我们使用Buffer来描述被编辑的文件,一个Buffer对应一个被编辑的文件副本。当我们在完成了一个Buffer的编辑后就可以保存该文件。Buffer不仅包含了文件的内容,也记录了该文件的编辑状态等配置信息,比如激活、隐藏、上次编辑行数等,具体可以查阅帮助文档。
用Vim可以打开多个文件同时编辑,也可以把不需要的文件关掉,但这时文件副本依然保存在缓冲区中,我们可以通过:ls
或:buffers
查看这些Buffer,还可以通过类似:buffer n
的方式重新打开文件(n表示Buffer的序号)。当然,我们有更好的方式来处理这些Buffer,那就是CommandTBuffer,要想使用CommandTBuffer,先要安装CommandT插件,请大家记住这个插件的名字,稍后介绍。 - Window:是对应Buffer的一个展示窗口。一个Buffer可以对应多个窗口,比如我们可以通过
:split filename
或:vsplit filename
命令在多个窗口打开一个文件,当修改某一个窗口的文件是,其他窗口都会同步更新。当然我们也可以在多个窗口打开多个文件,编辑后用:wq
保存退出,但是记住,只要没有最终退出Vim进程,那么这些打开的文件Buffer依然保存在缓存区中,可以随时再次打开。 - Tab-page:Tab-page就比较容易理解,对应一组窗口,我们可以通过`:tabedit filename`在另一个标签页中打开一个文件,在这个标签页中又可以打开多个窗口。
下图可以清晰的表达Buffer、Window和Tab-page的关系:
理解了这三个概念和三者之间的关系,对我们用好Vim有非常大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