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段控制器UISegmentedControl的使用、同一个控制器中实现多个View的切换、addChildViewController等方法的使用

本文先讲解简单的分段控制器UISegmentedControl的使用,然后具体讲解它最常使用的场景:同一个控制器中实现多个View的切换。


 文章构思:

1、先直接讲解一张UI效果图的四种实现方式。

2、对UISegmentedControl类的各种属性和各种方法的讲解。


UISegmentedControl控件的很大的使用场景基本像下面这张图显示的一样,在同一个控制器中实现多个View的切换。

结合这张图,我先讲解下产品的要求。导航栏上面放置一个UISegmentedControl控件,可以切换“空间”数据、“活动”数据。并且空间数据的展示界面和活动数据的展示界面是不一样的UI布局。

当然,如果这多个界面的UI布局是一样的,不同的只是数据,那肯定就采用同一个控制器、同UI界面,赋予不同的数据,然后刷新就好了。

为了实现这样的效果,一般市面上有四种实现方案,我比较偏向使用第三种。第四种也就是将前面两种方法结合起来使用。


 

第一种方式:如上图所示,实现的思路就是使用UIScrollView控件,将ViewA和ViewB都放置在UIScrollView中,然后当点击UISegmentedControl控件时,使用UIScrollView对象的内容偏移的方式,达到所需效果。

好处:两个View是放置在ScrollView上面的,View切换过程中,比较顺畅、可以同时存在ViewA的右半部分、ViewB的左半部分。

坏处:ViewA和ViewB都是由VCA这样一个控制器控制的。包括ViewA和ViewB上面数据的请求、数据的处理、界面交互的处理等等事宜,都是由VCA控制器来处理。这样的话,势必造成VCA代码比较混乱,不方便管理。


第二种方式:如上图所示,让ViewA有自己的控制器VCA、ViewB也有自己的控制器VCB,让ViewB放置在ViewA上面就行了。只是在这个过程中,不能简单的只调用addSubView:方法,还有使用addChildViewController:方法。

苹果官方的解释:

苹果新的API增加了addChildViewController方法,并且希望我们在使用addSubview时,同时调用[self addChildViewController:child]方法将subview对应的viewController也加到当前ViewController的管理中。

对于那些当前暂时不需要显示的subview,只通过addChildViewController把subViewController加进去;需要显示时再调用transitionFromViewController方法。将其添加进入底层的ViewController中。

这样做的好处:

1.无疑,对页面中的逻辑更加分明了。相应的View对应相应的ViewController。

2.当某个子View没有显示时,将不会被Load,减少了内存的使用。

3.当内存紧张时,没有Load的View将被首先释放,优化了程序的内存释放机制。

然后这里就涉及到addChildViewController等方法的使用,网上对它的介绍内容比较繁多,总结起来其实也就是下面这个代码,使用的时候照搬即可:

if (添加controller控制器) {
    [self addChildViewController:controller];
    [controller didMoveToParentViewController:self];
} else {// 删除controller控制器
    [controller willMoveToParentViewController:nil];
    [controller removeFromParentViewController];
}

 现在直接给出,完成项目要求的相关代码:(不能直接使用,主要是看方法)

@property (nonatomic, strong) UISegmentedControl *segmentedControl;
@property (nonatomic, strong) WSFShopActivityListVC *shopActivityListVC;

- (UISegmentedControl *)segmentedControl {
    if (!_segmentedControl) {
        _segmentedControl = [[UISegmentedControl alloc] initWithItems:@[@"空间",@"活动"]];
        _segmentedControl.frame = CGRectMake(0, 0, 140, 32);
        _segmentedControl.selectedSegmentIndex = 0;
        _segmentedControl.tintColor = [UIColor whiteColor];
        _segmentedControl.layer.cornerRadius = 16;
        _segmentedControl.layer.masksToBounds = YES;
        _segmentedControl.layer.borderWidth = 1;
        _segmentedControl.layer.borderColor = [UIColor whiteColor].CGColor;
        [_segmentedControl addTarget:self action:@selector(indexDidChangeForSegmentedControl:)
forControlEvents:UIControlEventValueChanged];
    }
    return _segmentedControl;
}
- (WSFShopActivityListVC *)shopActivityListVC {
    if (!_shopActivityListVC) {
        _shopActivityListVC = [[WSFShopActivityListVC alloc] init];
    }
    return _shopActivityListVC;
}

#pragma mark - UISegmentedControl协议方法
- (void)indexDidChangeForSegmentedControl:(UISegmentedControl *)sender {
    switch(sender.selectedSegmentIndex){
        case 0:
            sender.selectedSegmentIndex = 0;
            
            [self.shopActivityListVC.view removeFromSuperview];
            [self.shopActivityListVC willMoveToParentViewController:nil];
            [self.shopActivityListVC removeFromParentViewController];
            
            break;
        case 1:
            sender.selectedSegmentIndex = 1;
            
            [self.view addSubview:self.shopActivityListVC.view];
            [self addChildViewController:self.shopActivityListVC];
            [self.shopActivityListVC didMoveToParentViewController:self];
            
            break;
            
        default:
            break;
    }
}

 

第三种实现方式:如上图所示,VCC专门作为一个控制器容器,轮流着将ViewA和ViewB添加到ViewC上面。


 当然,还可以将前面两种思路综合起来使用,思路如下图:

第四种方式:如上如所示,使用了另外一个“专门的ViewController容器”VCC。结合第一种、第二种的思路应该是很好理解上图的,这里就不多说了。 


 使用注意事项:

1、对于SKStoreProductViewController这类控制器,设计者只允许将它模态跳转出来。此时使用addChildViewController是会报错的。

具体使用可以参看这片文章【https://www.cnblogs.com/cchHers/p/9099421.html】。

 

最后对于 UISegmentedControl控件的各种属性、各种方法的说明,我就先不往下写了。以后有时间在更新~

~暂时就这么多内容了。

 

posted @ 2018-05-11 19:17  码出境界  阅读(3051)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