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财经日报
作者: 陈宇廷 、潘临峰、吴海
2006年12月7日
中国的公益组织面临资金短缺和资源分配不合理的双重挑战
企业可在继续进行捐助的同时, 辅之转移实际的技能, 提高公益组织的管理和运作能力。
需要建立类似国际红十字会的全国性组织, 能够直接将资金和服务提供给各类民间公益组织。
就像中国经济的各个领域一样, 公益事业在过去的几年内发展迅速, 注册机构的数量从1999年的约6000个增加到2005年的150000个。尽管增长速度十分惊人, 由于薄弱的管理技能和资源的匮乏, 公益组织很难满足对其服务日益强烈的需求。
企业可以通过有针对性地使用捐款, 并提供培训和专业咨询, 来改善公益机构的组织业绩。与此同时, 中国的公益组织必须强化自身的基础结构, 以提高运作能力, 这部分有赖于企业赞助资金的有效利用。为了实现最大的影响, 企业慈善捐助应该一方面提高财务支持的灵活度, 另一方面要为公益组织提供实际的协助, 辅导高效运作组织的关键技能。
到目前为止, 企业虽然对积极参与慈善活动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但是对中国公益事业的了解并没有多少进展。为理解问题产生的原因, 我们调查了中国100多家公益组织, 并对其中的40多家展开了深入分析。并且我们对数百位相关人士进行访谈, 包括捐助人、公益组织领导人以及现任和前任政府官员。
公益组织所面临的障碍
中国的公益组织面临资金短缺和资源分配不合理的双重挑战。2005年, 中国的慈善捐款(包括捐助给政府用于救灾的捐款), 其总数仅占到全国GDP的0.05%, 而印度是0.09%、英国是0.84%, 美国几乎是2%(见插图)。国内公司捐款的数量特别低:对捐款数量较多公司的样本调查显示, 它们平均的捐款数量仅占其税后收入的0.3%, 而大多数财富500强公司的平均捐款量占税后收入的2%以上。
随着中国富裕阶层和慈善机构的成熟, 国内捐款会有所增加。与此同时, 资金的匮乏让草根组织举步维艰。政府扶持的公益组织吸收了85%的现有资源, 规模较小的草根组织则难以获得足够资助。除此之外, 中国大多数捐款流向大型公益组织和政府发起的NGO中, 这些组织集中在上海和北京, 相对容易得到社会的认知, 企业开展的公益工作更容易引起注意。而在大城市之外的公益组织却遭到了冷落。
公益事业还缺乏相关的培训项目和资源中心, 不能很好支持其组织技能的培养。由于政府发起的NGO占公益领域的主导地位, 吸收了政府的大量资源, 无形中使民间的基础支持网络的形成先天不足。越来越多的草根组织, 特别是那些在大城市之外开展运营的公益机构, 需要借助于这样的基础平台, 获得急需的资源和培训。
很多公益组织依靠创业能力、创始人坚定的意志, 克服了重重障碍才得以推动一个又一个创新和具可持续性的项目。在有利于公益事业良性发展的相关法律框架的支持下, 这些组织一定会发展壮大。
企业面临的挑战
资金捐助固然多多益善, 然而企业可以产生影响力的绝不仅仅是捐助。企业可以在继续进行捐助的同时, 辅之转移实际的技能, 提高公益组织的管理和运作能力, 比如派遣企业志愿者对公益组织的人员进行辅导和培训。
1.由智力资源支持的慈善服务。在一些国家, 公益组织能够获得或收费或免费的专业服务网络的支持, 包括会计师、咨询师、律师和培训师的服务。例如, 总部设在波士顿的NewSectorAlliance协调各类志愿人员(包括专业人士、MBA学生和本科生), 为公益组织提供咨询和培训。在中国, 虽然需求很大, 但是只有零星的几家机构为本国公益组织提供类似的培训项目。
企业可以在很多方面伸出援手, 例如, 通过资助研究社会问题的项目, 或让其员工每年贡献一定数量的工作时间, 用于帮助中国的公益组织。和西方发达国家不同, 中国的公益组织需要最基本的商业技能培训, 例如会计、管理、市场营销、物流和分销。企业可以通过建立长期的志愿者项目有效传授这些技能。
2.为人力资源和培训提供资金。除了提供志愿者之外, 企业应该重新思考向公益组织分配资金的方式。很多企业将资金用于支付项目费用(例如学校或妇女中心的运营成本), 而不是管理成本、集资成本或员工培养成本。此外, 很多捐助方将重点放在政府最关心的、因此也是曝光度最高的问题上, 例如, 环境、职业教育和农村改善。这样造成的后果是, 很多公益组织调整工作项目, 只是为了增加捐款, 而无视自身的核心使命。例如, 由于解决环境问题的资金比较充足, 中国一家以教育为主的公益组织专门设立环境项目来吸收资金, 另一家公益组织的主要任务虽然是照顾孤儿, 但是它们开展了一系列职业培训计划, 也是为了吸引捐助人。如果这些组织拥有多元化经营的合适技能, 这样做也许无可厚非。但是以目前资源不足、能力有限的现状, 最好还是将重点放在核心使命上。
企业还应该提供多年期的捐助。中国的捐款方通常每次仅提供一年期的捐款, 他们认为每年重新申请是激励和评估公益组织业绩的最好方法。但是, 这种做法将造成沉重的管理负担。例如, 一个典型的中等规模的公益组织拥有5到15位员工, 每年要准备25份以上的捐款申请书, 以期望得到其中的5到12笔捐款。捐款如能延长至多年, 必定能够减轻行政管理的工作量。捐款合同中可以设置特定的业绩目标, 定期加以评估。
3.创建新型的公益组织的基础架构。尽管民间的参与对建立公益事业至关重要, 而目前的公益组织自身必须主动进行改革, 以培养技能和资源。中国需要建立类似国际红十字会的全国性组织, 能够直接将资金和服务提供给各类民间公益组织。由于政府发起的NGO吸收了绝大多数的可用资金, 目前的资源分配状况尚不充分。大型NGO不一定能够最好地应对社会的需求变化, 但是规模较小、行动灵活的草根组织可以更好地根据当地的情况对服务进行调整。
国内基金会网络有助于全国性资源中心的发展, 向公益组织提供建议、传授筹资技巧并开展研究服务。目前, 上海成立一年的浦东非营利组织发展中心, 以及北京成立六年的NPO信息咨询中心正准备部分提供上述服务。需求仍很旺盛, 且服务仍有改善空间。企业可以和大型NGO联手, 为国内基金会和全国性公益资源中心提供捐助, 特别是位于内陆和西部的那些最需要资助的区域。
最后, 中国领先的公益组织应该制定并宣传自身及行业内部的治理规范。中国青年发展基金会、中国扶贫基金会、NPO信息咨询中心已经开展讨论, 试图通过各种举措, 以建立公信、吸引捐助人并建立公益组织的规范。内容包括审计财务报表、董事会董事的职能、网络宣传以及合适的组织架构。满足这些标准的公益组织能够获得正式的认可, 成为“高质量”的机构。这项举措是良好的开端, 但是仍需要严格执行才能真正成为改革的催化剂, 而且在全国范围内应该推广类似的举措。
政府和民间的加倍努力十分关键, 这才能确保中国公益组织能够有效应对日益强烈的需求。除了资金捐助之外, 企业能够选择多种方案, 为中国蓬勃发展的公益事业提供最有效的资源, 包括财务资源和其他资源, 并配合政府的工作, 帮助公益组织为国家建立可持续的未来。
作者分别为麦肯锡公司外部顾问、麦肯锡香港分公司前顾问、麦肯锡北京分公司董事, 授权本报独家发表
第一财经日报
作者: 陈宇廷 、潘临峰、吴海
2006年12月7日
中国的公益组织面临资金短缺和资源分配不合理的双重挑战
企业可在继续进行捐助的同时, 辅之转移实际的技能, 提高公益组织的管理和运作能力。
需要建立类似国际红十字会的全国性组织, 能够直接将资金和服务提供给各类民间公益组织。
就像中国经济的各个领域一样, 公益事业在过去的几年内发展迅速, 注册机构的数量从1999年的约6000个增加到2005年的150000个。尽管增长速度十分惊人, 由于薄弱的管理技能和资源的匮乏, 公益组织很难满足对其服务日益强烈的需求。
企业可以通过有针对性地使用捐款, 并提供培训和专业咨询, 来改善公益机构的组织业绩。与此同时, 中国的公益组织必须强化自身的基础结构, 以提高运作能力, 这部分有赖于企业赞助资金的有效利用。为了实现最大的影响, 企业慈善捐助应该一方面提高财务支持的灵活度, 另一方面要为公益组织提供实际的协助, 辅导高效运作组织的关键技能。
到目前为止, 企业虽然对积极参与慈善活动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但是对中国公益事业的了解并没有多少进展。为理解问题产生的原因, 我们调查了中国100多家公益组织, 并对其中的40多家展开了深入分析。并且我们对数百位相关人士进行访谈, 包括捐助人、公益组织领导人以及现任和前任政府官员。
公益组织所面临的障碍
中国的公益组织面临资金短缺和资源分配不合理的双重挑战。2005年, 中国的慈善捐款(包括捐助给政府用于救灾的捐款), 其总数仅占到全国GDP的0.05%, 而印度是0.09%、英国是0.84%, 美国几乎是2%(见插图)。国内公司捐款的数量特别低:对捐款数量较多公司的样本调查显示, 它们平均的捐款数量仅占其税后收入的0.3%, 而大多数财富500强公司的平均捐款量占税后收入的2%以上。
随着中国富裕阶层和慈善机构的成熟, 国内捐款会有所增加。与此同时, 资金的匮乏让草根组织举步维艰。政府扶持的公益组织吸收了85%的现有资源, 规模较小的草根组织则难以获得足够资助。除此之外, 中国大多数捐款流向大型公益组织和政府发起的NGO中, 这些组织集中在上海和北京, 相对容易得到社会的认知, 企业开展的公益工作更容易引起注意。而在大城市之外的公益组织却遭到了冷落。
公益事业还缺乏相关的培训项目和资源中心, 不能很好支持其组织技能的培养。由于政府发起的NGO占公益领域的主导地位, 吸收了政府的大量资源, 无形中使民间的基础支持网络的形成先天不足。越来越多的草根组织, 特别是那些在大城市之外开展运营的公益机构, 需要借助于这样的基础平台, 获得急需的资源和培训。
很多公益组织依靠创业能力、创始人坚定的意志, 克服了重重障碍才得以推动一个又一个创新和具可持续性的项目。在有利于公益事业良性发展的相关法律框架的支持下, 这些组织一定会发展壮大。
企业面临的挑战
资金捐助固然多多益善, 然而企业可以产生影响力的绝不仅仅是捐助。企业可以在继续进行捐助的同时, 辅之转移实际的技能, 提高公益组织的管理和运作能力, 比如派遣企业志愿者对公益组织的人员进行辅导和培训。
1.由智力资源支持的慈善服务。在一些国家, 公益组织能够获得或收费或免费的专业服务网络的支持, 包括会计师、咨询师、律师和培训师的服务。例如, 总部设在波士顿的NewSectorAlliance协调各类志愿人员(包括专业人士、MBA学生和本科生), 为公益组织提供咨询和培训。在中国, 虽然需求很大, 但是只有零星的几家机构为本国公益组织提供类似的培训项目。
企业可以在很多方面伸出援手, 例如, 通过资助研究社会问题的项目, 或让其员工每年贡献一定数量的工作时间, 用于帮助中国的公益组织。和西方发达国家不同, 中国的公益组织需要最基本的商业技能培训, 例如会计、管理、市场营销、物流和分销。企业可以通过建立长期的志愿者项目有效传授这些技能。
2.为人力资源和培训提供资金。除了提供志愿者之外, 企业应该重新思考向公益组织分配资金的方式。很多企业将资金用于支付项目费用(例如学校或妇女中心的运营成本), 而不是管理成本、集资成本或员工培养成本。此外, 很多捐助方将重点放在政府最关心的、因此也是曝光度最高的问题上, 例如, 环境、职业教育和农村改善。这样造成的后果是, 很多公益组织调整工作项目, 只是为了增加捐款, 而无视自身的核心使命。例如, 由于解决环境问题的资金比较充足, 中国一家以教育为主的公益组织专门设立环境项目来吸收资金, 另一家公益组织的主要任务虽然是照顾孤儿, 但是它们开展了一系列职业培训计划, 也是为了吸引捐助人。如果这些组织拥有多元化经营的合适技能, 这样做也许无可厚非。但是以目前资源不足、能力有限的现状, 最好还是将重点放在核心使命上。
企业还应该提供多年期的捐助。中国的捐款方通常每次仅提供一年期的捐款, 他们认为每年重新申请是激励和评估公益组织业绩的最好方法。但是, 这种做法将造成沉重的管理负担。例如, 一个典型的中等规模的公益组织拥有5到15位员工, 每年要准备25份以上的捐款申请书, 以期望得到其中的5到12笔捐款。捐款如能延长至多年, 必定能够减轻行政管理的工作量。捐款合同中可以设置特定的业绩目标, 定期加以评估。
3.创建新型的公益组织的基础架构。尽管民间的参与对建立公益事业至关重要, 而目前的公益组织自身必须主动进行改革, 以培养技能和资源。中国需要建立类似国际红十字会的全国性组织, 能够直接将资金和服务提供给各类民间公益组织。由于政府发起的NGO吸收了绝大多数的可用资金, 目前的资源分配状况尚不充分。大型NGO不一定能够最好地应对社会的需求变化, 但是规模较小、行动灵活的草根组织可以更好地根据当地的情况对服务进行调整。
国内基金会网络有助于全国性资源中心的发展, 向公益组织提供建议、传授筹资技巧并开展研究服务。目前, 上海成立一年的浦东非营利组织发展中心, 以及北京成立六年的NPO信息咨询中心正准备部分提供上述服务。需求仍很旺盛, 且服务仍有改善空间。企业可以和大型NGO联手, 为国内基金会和全国性公益资源中心提供捐助, 特别是位于内陆和西部的那些最需要资助的区域。
最后, 中国领先的公益组织应该制定并宣传自身及行业内部的治理规范。中国青年发展基金会、中国扶贫基金会、NPO信息咨询中心已经开展讨论, 试图通过各种举措, 以建立公信、吸引捐助人并建立公益组织的规范。内容包括审计财务报表、董事会董事的职能、网络宣传以及合适的组织架构。满足这些标准的公益组织能够获得正式的认可, 成为“高质量”的机构。这项举措是良好的开端, 但是仍需要严格执行才能真正成为改革的催化剂, 而且在全国范围内应该推广类似的举措。
政府和民间的加倍努力十分关键, 这才能确保中国公益组织能够有效应对日益强烈的需求。除了资金捐助之外, 企业能够选择多种方案, 为中国蓬勃发展的公益事业提供最有效的资源, 包括财务资源和其他资源, 并配合政府的工作, 帮助公益组织为国家建立可持续的未来。
作者分别为麦肯锡公司外部顾问、麦肯锡香港分公司前顾问、麦肯锡北京分公司董事, 授权本报独家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