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论大纲
一、申论能力考查
申论考试大纲
阅读理解能力——要求全面把握给定资料的内容,准确理解给定资料的含义,准确提炼事实所包含的观点,并揭示其所反映的本质问题。
综合分析能力——要求对给定资料的全部或部分的内容、观点或问题进行分析和归纳,多角度地思考资料内容,作出合理的推断或评价。
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要求借助自身的实践经验或生活体验,在对给定资料理解分析的基础上,发现和界定问题,作出评估或权衡,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或措施。
文字表达能力——要求熟练使用指定的语种,运用说明、陈述、议论等方式,准确规范、简明畅达地表述思想观点
二、答题要素与基本题型
1.要素:问题、原因、影响(意义、危害)、对策等。
( 1) 问题:是指不好的事,这是申论考试中最基本的要素
( 2) 原因: 在生活中,原因就是为什么发生了。
( 3) 影响: 其本质是一种结果,即做了一件事的结果。
①做了一件事有好的结果, 叫做意义。
②做了一件事有不好的结果,叫做危害。
③例如报了一个公务员培训班, 一直学习、听课,好的结果是有利于大家上岸、 获得成功,这就是好处、意义;
坏的结果, 可能是浪费了时间,造成了经济压力, 结果还没考上,还有头发秃了,背也弯了,脑袋、屁股疼,这些都属于危害。
( 4) 对策: 是指怎么做,落实在干、做上,这就是对策。
2.题型:单一题、综合题、公文题、文章写作题。
三、申论答题步骤
(一)审题方法
1.审作答范围:
2.审作答主题与结构:
3.审答题要求
(二)资料阅读技巧
1.摘抄
1.自然段的首尾处。
2.有观点的句子:政府、专家学者、百姓群众、媒体等的观点。
3.有关联词的句子:转折、并列、因果、递进等。
4.标点:分号、引号、顿号、破折号。
2.概括归纳
1.事例型资料:
2.数据型资料:
3.推导
(三)答案组织技巧
1.加序号
常见的方法是“1.2.3.”“①②③” 或“一、二、三、 ” 。
2.分类整理
按资料或自然段个数归纳罗列:可根据资料的表述逻辑,通常一段为一个要点,或者一个资料是一个层面。
【参考答案】
1.借鉴经验,明确分类处理方法。
2.明确领导机制。县委牵头成立项目小组,制定工作路线图,提供稳定的人、财、物支持。
3.优化流程,实施常态化,制度化。居民投放、环卫收集、车辆运输、终端处理均分类处置,无缝衔接。
4.奖惩结合。分不好,进行教导、拒收、罚款处理;分的好,奖励生活用品。
5.专人负责。缴纳处理费,统一聘请专人负责;保证待遇,提高效率。
6.树立意识,培养理念。多形式,多地点宣传;学校教育,潜移默化,引导好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