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号量
信号量机制可用来解决互斥与同步的问题,它只能被两个标准的原语wait(S)和signal(S)来访问,也可以记为“P操作”和“V操作”。
原语是指完成某种功能且不被分割不被中断执行的操作序列,通常可由硬件来实现完成。原语之所以不能被中断执行,是因为原语对变量的操作过程如果被打断,可能会去运行另一个对同一变量的操作过程,从而出现临界段问题。
整型信号量
整型信号量被定义为一个用于表示资源数目的整型量S,wait和signal操作可描述为:
- wait(S){
- while (S<=0);
- S=S-1;
- }
- signal(S){
- S=S+1;
- }
wait操作中,只要信号量S<=0,就会不断地测试。
记录型信号量
记录型信号量除了需要一个用于代表资源数目的整型变量value外,再增加一个进程链表L,用于链接所有等待该资源的进程,记录型信号量是由于釆用了记录型的数据结构得名。记录型信号量可描述为:
- typedef struct{
- int value;
- struct process *L;
- } semaphore;
相应的wait(S)和signal(S)的操作如下:
- void wait (semaphore S) { //相当于申请资源
- S.value--;
- if(S.value<0) {
- add this process to S.L;
- block(S.L);
- }
- }
wait操作,S.value--,表示进程请求一个该类资源,当S.value<0时,表示该类资源已分配完毕,因此进程应调用block原语,进行自我阻塞,放弃处理机,并插入到该类资源的等待队列S.L中,可见该机制遵循了“让权等待”的准则。
- void signal (semaphore S) { //相当于释放资源
- S.value++;
- if(S.value<=0){
- remove a process P from S.L;
- wakeup(P);
- }
- }
signal操作,表示进程释放一个资源,使系统中可供分配的该类资源数增1,故S.value++。若加1后仍是S.value<=0,则表示在S.L中仍有等待该资源的进程被阻塞,故还应调用wakeup原语,将S.L中的第一个等待进程唤醒。
利用信号量实现同步
信号量机制能用于解决进程间各种同步问题。设S为实现进程P1、P2同步的公共信号量,初值为0。进程P2中的语句y要使用进程P1中语句x的运行结果,所以只有当语句x执行完成之后语句y才可以执行。其实现进程同步的算法如下:
- semaphore S = 0; //初始化信号量
- P1 ( ) {
- // …
- x; //语句x
- V(S); //告诉进程P2,语句乂已经完成
- }
- P2()){
- // …
- P(S) ; //检查语句x是否运行完成
- y; // 检查无误,运行y语句
- // …
- }
利用信号量实现进程互斥
信号量机制也能很方便地解决进程互斥问题。设S为实现进程P1、P2互斥的信号量,由于每次只允许一个进程进入临界区,所以S的初值应为1(即可用资源数为1)。只需把临界区置于P(S)和V(S)之间,即可实现两进程对临界资源的互斥访问。其算法如下:
- semaphore S = 1; //初化信号量
- P1 ( ) {
- // …
- P(S); // 准备开始访问临界资源,加锁
- // 进程P1的临界区
- V(S); // 访问结束,解锁
- // …
- }
- P2() {
- // …
- P(S); //准备开始访问临界资源,加锁
- // 进程P2的临界区;
- V(S); // 访问结束,解锁
- // …
- }
互斥的实现是不同进程对同一信号量进行P、V操作,一个进程在成功地对信号量执行了P操作后进入临界区,并在退出临界区后,由该进程本身对该信号量执行V操作,表示当前没有进程进入临界区,可以让其他进程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