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忆似水流年— 一个普通学生的科大四年之卖身博弈(转)
追忆似水流年— 一个普通学生的科大四年之卖身博弈(转)
原文地址:http://www.ustcjz.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3306&page=1#pid374063
上次说到,纠结了一圈之后,发现我当时也只有出国是比较理想的路。最后终于下了决心一心一意准备出国。我这个人有个这个特点,下决心很慢很纠结,但是下了之后也就不再多想了。尤其是随着年龄的增长,经历的,看到的事多了一些后,发现不同的路有不同路的精彩,人生的路能走成什么样,选择是一方面,但更重要的是努力和命运。所以经常有人问我,出国好不好,个人觉得如果特别想出,那就出,如果不是特别想,那就去发现自己有啥特别想干的,就去干。09级有个小师妹,学计算机的,从小对植物特别有兴趣,就通过一个网站申到一笔奖学金,暑假去台湾大学做植物学研究,每天过的很有激情活力。05级有个师兄,耶鲁大牛,读博士一年,去实习,最后发现自己不想搞学术想创业,就退掉了博士,拿了个硕士学位回国创业,现在公司也有声有色。年轻,还是少犹豫点,多果断点。到这个年龄,只要不违反*纪国法,其实很多路没有明显的对错好坏之分。出国不高人一等,工作也不低人一等。最终还是过自己的生活,冷暖自知。当你想不通这一点,你就会觉得大学的日子过得很煎熬很累,想通了这一点,豁然开朗,到处都是你的机遇。我到大三大四才慢慢想通这一点,如果早点想通,可能大学生活会更精彩些。
回归正题,说申请出国。
申请出国就是一笔交易。交易的一方是你,另一方是招你的教授。你用你几年的辛勤研究工作,换取技能+薪水。申请出国有两方面组成,前三年的准备过程和最后一年的申请过程。从商业的角度看,前几年你的准备过程,包括提高成绩,拿到好的英语考试成绩,有好的科研经历,就是提高产品质量的过程,而到大四,产品质量已经基本定型。最后一年申请过程就是一个营销过程,通过各种包装,想办法把一个定型的产品卖出高价。很多人认为,申请出国,如果前几年准备好了,到了大四就是收获的时候,可能会有一些非常牛的人是这样,大四就等着数名校的offer,但对于99%的人来说,绝对不是这样!放在之前的比喻里也很好理解,这个年代,产品质量再好,不懂营销,恐怕也卖不出太好价钱。对于那些前几年准备的一般的同学,比如我这样的,就更是这样。不在申请过程上下功夫,对于准备的好的同学来说,是offer好坏的问题,对于准备的一般的人来说,那就是offer有无的问题。这个是我在申请一开始特别清醒的一点。
那从那几个方面下手呢?个人认为,有以下几点。
第一,信息获取
这个的重要性不用多说,由于信息不对称,获得/丧失机会的都不在少数。科大出国上的优势就体现在,出国的人多,信息来源广泛。我当时申请时,有两天,什么都不干,就在网上搜,尽全力搜出和我相关方向的教授,浏览他们的个人网页,登陆他们的实验室网页,甚至找他们学生的信息。而且,由于不太想读博士,我还搜集有哪些地方硕士可能给奖学金。同时,由于知道一个师兄在马里兰大学交流学习,就通过私人关系通过他找到他老板,问招不招人。竟然差点弄到一个offer,虽然最后一刻,自己还是放弃了。之后再讲。
第二,邮件联系
找到了不少相关的教授,那就要邮件联系了。这个不少人肯定很熟悉,但是具体怎么做好,其实知道的人不太多。刚上来的时候,很多人都会写很长很长信表达自己多么多么牛,又有多么多么想跟那个老师,就差滴两滴眼泪到邮件里了。这样是不是能够打动一部分人我不知道,但是对于大多数教授,没有用!为什么?邮件可能在中国不是很常用,大家有事喜欢打电话发短信,但是在西方,大家不轻易打手机发短信,因为觉得那是比较私人的,有公事只会邮件联系,这就导致一个教授一天要处理很多邮件。其实别说教授了,我们学生一天都能收到不少邮件,一封邮件接到,很可能只是扫一眼就过去了。你如果写的很长,人家一看就头大,可能当时就不会看了,放到以后,可能就忘了。。。这个时候,简洁明了把自己特点突出,比如我叫某某,今年毕业,研究方向是***,想跟您读研究生, 我的班级排名是***,大研计划优秀,然后给一个自己个人网页的链接。这个时候,教授还通常都会去看看。或者当时顺手给你回一个简单的:我不招人,或者,我不确定招不招人,或者,你的简历还不错,保持联系。之类的 不管教授对你感不感兴趣,给你信息的反馈就一定比没有好。我用这个方法给二十多个教授发过邮件,得到了十几封回信。回信比例超过一半,据我了解,算很高的。还有一些人总有些不切实际的想法,觉得好像发一两封邮件,教授就一拍按钮,椅子就转来:加入我的团队吧,我今年有32个项目等着结题!须知发邮件是成本精力耗费最低的方法,想用低成本得到高收益,空手套白狼,在哪都是不现实的。
第三,面见!
这个方法成本最高,但是效果也最好。
两个人沟通的时候,面对面交流效率最高,其次是打电话交流,听声音不见面,邮件交流是效率最低的方法。我申请过港科的一个教授,后来左思右想,美国去不起,去趟香港总成,于是过年的时候办了港澳通行证,一开学就飞去香港面见那个导师。其实只要约好时间,不是冒昧打扰,一个学生送上门来给他面试,教授何乐而不为?对你来说,你也相当于变相给自己争取到一次面试和了解对方实验室的机会。另外,亲自去一趟,也展示了你极大地诚意,也许你的硬件在他的申请者里不是最出彩的,但是你的诚意一定是最大的,这样的话,很可能帮你赢得不少分。当时申请那个教授的学生里有一个清华的,一个浙大的,一个华科的,我。我的成绩可以说是相对最低的一个,但是由于我去了趟,让教授深入的了解了我的实力和诚意。最后也赢得了这个offer,虽然到最后我没有去,但是还是很感谢那个教授。
以上是我个人经历过的,还有没有经历过的但听说他人做过的,比如利用暑假到美国做研究的机会去很多美国本土高校的教授那拜访最后赢得offer的,在学术研讨会上和老师相谈甚欢赢得offer的,等等。行动起来,不一定100%有用,但是相对来说,机会还是会大不少。
我个人在申请过程中也经历过一些诱惑和纠结,比如在马里兰那个教授已经说出,如果你愿意读博我十分愿意考虑你这种话时,我真想回一个yes,但是冷静下来给师姐发了封邮件详细了解了该系博士找工作的难易程度后,还是放弃了。在寒假看见bbs上报offer的成堆,但是自己还没有offer时,那种备受煎熬的感觉,至今难忘。整个申请,我一共申请了13所学校,拿到了5个offer,虽然学校没有特别牛的,但是对于我来说,满意了。最后我去了加拿大一所还不错的学校读全奖的硕士。
最后提醒下,在和教授联系的过程中,你可以和教授表达很强烈的兴趣,但是不要轻易承诺,承诺了就要做到。这是西方人做事说话的特点,话别说满,就算没offer,在自己没想好的时候也不要说出“如果你给我就来”的话,如果说出了,那就一定要去。我和香港的那个导师,从始至终也只是表达了很大的兴趣,也没有说过我一定会去那种话。科大曾经有一些例子,就是一些非常牛的学生,在几个名校之间周旋,结果失信于人,导致某牛校再也没在科大某系招学生,教训是惨痛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