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tric learning -- knn与马氏距离

 

欧氏距离即两项间的差是每个变量值差的平方和再平方根,目的是计算其间的整体距离即不相似性。

马氏距离(Mahalanobis distances)
1)马氏距离的计算是建立在总体样本的基础上的,这一点可以从上述协方差矩阵的解释中可以得出,也就是说,如果拿同样的两个样本,放入两个不同的总体中,最后计算得出的两个样本间的马氏距离通常是不相同的,除非这两个总体的协方差矩阵碰巧相同;
2)在计算马氏距离过程中,要求总体样本数大于样本的维数,否则得到的总体样本协方差矩阵逆矩阵不存在,这种情况下,用欧式距离来代替马氏距离,也可以理解为,如果样本数小于样本的维数,这种情况下求其中两个样本的距离,采用欧式距离计算即可。
3)还有一种情况,满足了条件总体样本数大于样本的维数,但是协方差矩阵的逆矩阵仍然不存在,比如A(3,4),B(5,6);C(7,8),这种情况是因为这三个样本在其所处的二维空间平面内共线(如果是大于二维的话,比较复杂???)。这种情况下,也采用欧式距离计算。
4)在实际应用中“总体样本数大于样本的维数”这个条件是很容易满足的,而所有样本点出现3)中所描述的情况是很少出现的,所以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马氏距离是可以顺利计算的,但是马氏距离的计算是不稳定的,不稳定的来源是协方差矩阵,这也是马氏距离与欧式距离的最大差异之处。
我们熟悉的欧氏距离虽然很有用,但也有明显的缺点。它将样品的不同属性(即各指标或各变量)之间的差别等同看待,这一点有时不能满足实际要求。马氏距离有很多优点。它不受量纲的影响,两点之间的马氏距离与原始数据的测量单位关;由标准化数据和中心化数据(即原始数据与均值之差)计算出的二点之间的马氏距离相同。马氏距离还可以排除变量之间的相关性的干扰。它的缺点是夸大了变化微小的变量的作用。

 

为什么要消除变量之间的相关性?

http://blog.csdn.net/u010910642/article/details/51315517

http://www.a-site.cn/article/217247.html

待续----

 

posted on 2017-09-27 09:14  MissSimple  阅读(1929)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