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软研发经理邹欣谈IT教育:推荐《我是一只IT小小鸟》

 

(本文是《我是一只IT小小鸟》推荐序一。点击购买

2006年开始,我在微软亚洲研究院参与了实习生培训、新员工招聘与培训等工作;也走访了十多所大学的计算机系和软件学院,还在几个学校讲授《软件工程》这门课。在此期间,有幸结识了不少有想法的大学生朋友。他们中的一些人,就是这本书的作者。


中国的高等教育体系中,大约有
10%的学生在学习与IT相关的专业(计算机科学、软件、MIS等)。这些学生在接受了46年左右的教育之后,对这个教育系统有些什么反馈呢?IT教育迫切要改变的做法是什么?根据我个人的经验和同学们的反馈,下面是一些建议:


和实践结合。软件教育离不开实践,不要太强调闭卷考试,老师一定要让学生实践、实习。

做真实的项目和幻想的项目是有很大区别的;

自己从头写程序和维护正在使用中的代码是有很大区别的。

没有真实的需求,没有软件的增量开发,没有真实的团队合作,程序设计和软件工程中的大部分理论都沦为空谈。遗憾的是,很多学生就这样以空对空,也混毕业了。



和各种学科的结合。现在专业分得太细,一个专业清一色背景的学生在一起,和其他年级、其他专业的同学有交流么?没有!

希望计算机科学教育能把别的学科的知识联系起来,比如,和工业设计、用户体验设计、艺术设计、自动控制,甚至心理学、商学联系起来;

希望把计算机有趣的发展历史放进来,讲讲图灵,讲讲冯•诺依曼,讲讲各种语言的源头和流派分支,讲讲IT企业有趣的真实故事等等。培养学生对这个行业的兴趣、热情和敏感度。提倡互动,介绍同学上相关的论坛、网站,开拓视野。



如何教创新?在学校里听领导的报告,会听到很多次和“创新”相关的词汇。你会觉得这个学校的领导的确非常想创新。但是另一方面,我听到一些同学反映教材、教案、教学方法都是几年甚至十多年不变的老一套,和实际脱节得厉害。

怎么教创新?除了让学生打下坚实的专业基础之外,学校可以做的一件事就是——

允许学生试验,失败,再试验,再失败。



创新不是公式推导,不是一旦学好例题,就能模仿炮制的解题方法,要给同学们试验和失败的机会。有人问,学生失败了,上课怎么给分呢?我说,如果同学们能够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同样也可以得到比较好的分数。经验教训能帮助他们更好地创新。我的《软件工程》课程的评分标准大致是:

1.有创新的想法,并成功实现:优。

2.有创新的想法,失败了,能认真总结:优。

3.无创新的想法,最多只能得:良好。

当学校和老师鼓励同学们没有后顾之忧地去创新、去失败的时候,很多同学的动力、热情会大大增加,从“要我学”、“要我做”变成“我要学”、“我要做”。无论创新成败与否,同学们都会收获良多。



作为一个“业界人士”,我讲了这么多意见和建议,其实很多老师、学校领导也早就意识到了这些和其他许多问题。提意见总是容易的,难的是尽自己的能力改变现实。这本书里的很多主人公并没有停留在提意见或埋怨,而是自己行动起来,改变现状。作为一个“客座讲师”,我正在课程中实践我上面提到的想法,有学生喜欢,也有学生不爽
——因为课不好混了。



书中的许多故事常常让我幻想
——如果我们的教育系统能多帮助他们一下,也许会有更多的学生能少走弯路,成为IT业快乐的小小鸟,甚至大鹏鸟!(书评《我也是一只IT小小鸟》


希望更多学生、老师在看到这本书之后,能一起动手,让梦想早日成为现实。(欢迎来微软亚洲研究院实习、创新

邹欣
研发经理 | 微软亚洲研究院技术创新中心
20098月于北京

《我是一只IT小小鸟》相关阅读:
我也是一只IT小小鸟——读《我是一只IT小小鸟》有感
《我是一只IT小小鸟》作者访谈录 之 科研道路代表——林健
背后的故事——《我是一只IT小小鸟》作者徐宥讲述花絮
《我是一只IT小小鸟》后记
为什么要把这些东西写下来?
《我是一只IT小小鸟》目录抢鲜看!

豆瓣讨论  互动网购买  卓越网购买  当当网购买

posted @ 2009-09-22 14:24  博文视点  阅读(772)  评论(1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