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技术!

刚刚无意间点开了某大佬的博客,才意识到SZ学长当时说的所谓要关注同方向同领域的大牛们在研究什么。

Halfrost-Field 冰霜之地-GitHub

Halfrost-Field 冰霜之地-网站

简单地谈谈自己的体会好了,写技术文章的人越来越多,搞输出变现的人也越来越多,长久地阅读碎片化的文章,工业流水式的技术自媒体,乃至于在读到一篇高水准文章时,如此地振奋。

这篇文章对我冲击力最大的,其实就一个词,“技术人”,

我究竟有没有把自己看作一个学技术并将进入软件行业的学生/求职者呢?

很显然,在那天学妹问我,“学姐你喜欢这个专业嘛?”,我想都不想就回答,“emm不怎么喜欢”,学妹的后续反应也只是让我怀疑我不该在学妹面前展现出消极态度。

我一直都很肯定,这个专业,这个技术方向,只是让我能在未来二十年或者幸运点,三十年,有一个安身立命的倚仗,因为很清楚地知道,哪些东西是热爱到写进生命里,哪些东西只是浮于表面的漫不经心,而哪些东西涉及自身利益又斤斤计较。

技术是后两者的叠加,我一次又一次地告诉自己。因为浮于表面,所以不肯多费心思,因为涉及就业,又斤斤计较拼命打压正反馈,制造焦虑,急功近利。

我总是会去想,一年之后我在哪里,五年之后我在哪里,十年?二十年,越是往后越不敢想,看着一二线城市愈演愈烈的房价,再加以其他种种考量,我清醒,冷静地搁置着,自己最想要的东西,转而奔向技术。

这种清醒与冷静让我放弃自我欺骗,就是不喜欢,就是当作一种手段,承认不喜欢远比踌躇再三细数可能喜欢的原因要舒服。


所以我只能羡慕了,

要想梳理清属于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需要先想明白作为一个技术人的追求是什么?知道自己心所向,目标明确以后,再指定职业生涯规划就会非常简单了。

我唯一能体会到技术的美妙的,可能还就只是oop,通过巧妙地设计,通过几个规则能够抽象出事物与事物之间的关系,进而去还原出现实世界的逻辑。

一个刚刚毕业的应届生,刚刚进入软件开发的行业,难免会有一些迷茫,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未来的路怎么走。有一位大师曾经这样给我了建议,“毕业前 5 年(最长 5 年),建议开发的各个方向都多多尝试尝试,找到自己真正感兴趣方向,一旦找到这个方向以后,埋下头来钻进去 3-5 年”。这个做法对迷茫的同学也许有效。对于刚刚毕业就打算进大公司的应届生,笔者给的建议是,第一技能一定要专精。第一技能是进大公司的敲门砖,第一技能如果不够专精,哪怕有 10 个附加技能也没用。进大公司工作只是第一步,之后的发展都看个人规划了,在做好自己本职工作的前提下,多余时间努力钻研感兴趣的方向吧。

我的第一技能是什么?

我真的有这样的野心去把它做好吗?


又想起来今年,在很低迷的状态下遇到过一位前辈(这样叫应该没有错叭),都在低谷里,聊得很投机,对方慷慨提供了极客时间的账号供我使用,后续断联,账号需手机验证码,自然不能再登陆。

而这里是个付费与不付费的问题。


过去一年我除了看技术书以外,还看的比较多的是极客时间的专栏。在上面买了几个专栏。买的第一个专栏是陈皓老师的专栏(@左耳朵耗子)。这个专栏里面的内容确实写的非常丰富,并且不少内容是我自认为没有到达相应的层次没法产生共鸣的。陈皓老师建立了这个专栏的读者群,并提出了入群要求,能坚持一年 ARTS 的人就能入群。

而当时就是去草草逛过陈皓老师的专栏,可惜就是个外行看热闹,没看出个什么来。

ARTS 是 Algorithm、Review、Technique、Share 的简称,即每周至少做一个 leetcode 的算法题,阅读并点评至少一篇英文技术文章,学习至少一个技术技巧,至少分享一篇有观点和思考的技术文章。

刷leetcode,在我现在看来,是性价比最高的方式且方便(拿出板子就能看题解,随便一台电脑一张纸就可以开始)且可控(思考+代码+调试+看题解+总结,可划分阶段并计时)。

其他三项,更适合有一定工作经历的人叭,现在还是以学习为主,项目为辅,远远到不了点评与钻研技术技巧的时候。

posted @ 2020-10-17 15:14  不周客  阅读(89)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