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你不懂你的心

其实你不懂你的心
王健

(一)

回想起自己年青时在别传寺、高旻寺长时间打坐的经历,那份身心的煎熬与痛苦,再看看眼前为了自己的一份信念而坚持不懈的同修,也更坚定了尽自己所能成就大家的愿力。在现实生活中,绝大多数人并不了解坐禅,认为是佛教徒的一种宗教活动内容。即便是很多所谓的佛教徒,也都只停留在对佛教的感性信仰或一些宗教形式的忙碌上,并未真正通过坐禅去实践佛法。在我看来,佛法真的不是佛教徒的专利,不是宗教信仰层面的功课,也不是哲学思辩的内容,而是每个人必须求证、实践的关乎生命真相的探究。近代佛学大家欧阳竟无先生曾言:佛法非宗教非哲学,实为人生之所必需,近代哲学家方东美先生也曾说过:学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这份对生命真相探求的终极,在佛教的术语上称之为“开悟”,而所谓开悟的核心,只是如实的认识自己的心而己。从这一点来说,坐禅的实践实际上已然超越了宗教与哲学的范畴。佛法的特质重在实践与求证,而实践与求证的重点又在于通过坐禅去认为心的本质。说到心,尽管我们每天的谈论或文字的表述中都有谈及心的概念,尤其是身处爱情中的人,似乎更喜欢谈“心”,但实在地说,我们基本上并不知道什么是心。我们所认为的“心”,大都是指心情、心态、情绪、想法、感受、体验,抽象一点说,还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信仰、性格等等,但这些只是心的作用与表现,并非心的本质,也就是说,这些并非心的真相。不妨把这些统称之为心所产生的念头,称为心念或念头,而心念的本质则称之为真心或本觉。而这个真心或本觉,却是一般人一生都未曾去了解的东西。我常常问初学坐禅的学生们,你们说打坐心中杂念很多,请问,是谁告诉你们杂念很多的?是你自己觉察到的,对不对?这林林总总的杂念我们称之为心念,但那个能够觉察自己杂念很多的那个又是什么?那个能够觉察,能够知道自己杂念很多的那个东西,正是我们要真正去了解与认识的心。事实上,一般人一生都只是在追逐、认同每时每刻内心生起的心念,被随时生起的心念——情绪、想法、观念、感受等等所牵引,并由此产生语言与行为,最终形成我们的人生际遇。极少有人去思考:谁在认同这些心念?谁在同时觉知这些心念?那个知道自己在想这个想那个的是什么?那个知道的心与所知道的念头是什么关系?还有,我们一直认同思想、想法、情绪、感受是我们的心,有时,这些心念会暂时停止或中断,比如偶尔发呆的时候或猛然受惊吓的时候,所有的心念中断了、暂停了,这时,什么又是我们的心呢?这时,我们仍然清清明明,但又确实没有一丝“杂念”存在,这清清明明的是什么?其实,这种时候在生活中几乎随时都有——一个念头与另一个念头之间的间隙,只是时间很短暂,我们认不出来,同时,我们习惯认同念头,对此时的状态毫无关注,所以,无法由此产生更深入的领会与思考。在我们一生所受的教育中全然没有一点关于这方面的内容,所有的教育几乎都是导致一个人心智向外去探索,即使是心理学之类的学科,也只是在研究念头或隐而不显的念头(潜意识),对于无念时的心或清清楚楚能够知道自己想此想彼的那个觉知的心,虽然是我们心灵世界很重要的一部分内容,但却一生茫然无知。而这却是佛法中最重要的部分,甚至可以说,所有的佛法都是围绕这个而展开。有一个基本的逻辑有助于我们理解了解心的本质是如何重要,那就是,既然人的痛苦与烦恼最终都是心的感受,那么,不从心去了解痛苦与烦恼的真相而在外面的世界去寻找,又怎么可以解决内心的问题呢?恰好,我们一生都在向外寻找能让心快乐的方法,比如不断拥有财富、名誉、权力、爱情与知识,如此,内心的烦恼与痛苦可能在某个时间段隐藏了起来,但每个人内心都了解,它们并未真正消除。一个寓言故事似乎能帮助我们理解这一点。话说有一个人在傍晚的路灯下寻找着什么,很长时间过去了,但他仍然在忙碌着寻找着。另一位关注了很久的警察问他:你似乎在寻找什么,我可以帮你吗?他说:我的门钥匙丢了,所以在这里寻找。警察继续问道:我看你找了很久了,但这里的范围并不大,你确定是在这里弄丢的吗?那人回答:不是,是在公园弄丢的。警察奇怪地问:既然是在公园弄丢的,为什么不去公园找而要在这里找呢?他回答说:因为这里有灯。这真是一个愚蠢的人。但细细想想,我们很多时候不正是像他一样吗?那么,佛法是如何从心入手求证生命的真相呢?达摩大师《破相论》说:唯观心一法,总摄诸法。《观经》所云:若能观心,究竟解脱,不能观者,永处缠缚。《宗镜录》云:若不观心,法无来处。简而言之,佛法提倡从观心去了解心的本质,从而了解生命的真相,也就是说,唯有观心一法,才可能真正断除心中的烦恼与痛苦,实现佛法最终的目的:离苦得乐。至于如何观心?且听下回分解!

(二)

我们平常都喜欢说到“信心”,但是,真正相信心的力量,相信所有的问题以及其解决之道都在于心,却不是件容易的事。信心,其实就是要相信万法唯心。而事实上,尽管我们在谈论信心,却少有人真的信“心”,反而一味在向外追逐,所以,从来也没有什么问题真的被解决与释然,只是一而再地被掩盖。同时,仅仅相信仍然不够,还应该去了解心的真相。平常的生活状态中,我们最多能够了解的只是心作用的现象,像各种情绪、想法、思虑、感受之类。谁在感受这些情绪?比如,你正经历痛苦的情绪,那么,是谁在感受这个“痛苦”的情绪呢?本能且习惯地我们会说是“我”,显然,“我”不是情绪,只是痛苦情绪的经历者、感受者,但这个“我”又是谁呢?这样的问题至少会引起我们对心灵的一些疑惑与好奇,引起一些对心灵世界的关注与思考。这些问题就开始关乎到心的本质的思考了。当然,如果一位禅师跟你说,其实痛苦的情绪背后并没有一个所谓的“我”,“我”只是臆造的一个幻想,当下只有痛苦的情绪本身,没有其他。并且,也不存在痛苦的情绪,因为痛苦也只是你自己对此情绪的一种投影与看法,你自己投影一个看法到某种正在发生的心情上,然后被自己认定的这种情绪所欺骗与折磨,就如同被自己做的恶梦所折磨与欺骗一样。对于这番道理,你会更加不知所云,甚至可能会认为是胡搅蛮缠。对此,我只能说,我们对心的了解太欠缺了,一生都只活在念头的层面。所以,通过佛法所说的观心来作为一种探索的工具,就是帮助我们了解心的真相,彻底解决心的疑惑。《佛说大乘心地观经》云:“一切众生,不观自心,流转生死大海之中。诸佛菩萨能观心故,度生死海,到于彼岸。诸佛如来,法皆如是。”《菩提行经》云:“云何名修行?修行名护心,是故常观心,恒时作卫护。”观心一法,直截了当,毫不拖泥带水,直如永嘉禅师所言:“直截心源佛所印,寻枝摘叶我不能”。坐禅时,心中的思虑、想法自然清清楚楚,姑且把这个清清楚楚知道自己在想什么的心叫觉心(实际上,在修行的因地,它还只是分别心而已,除非当你“认出”它,并安住于它,才真正称得上是觉心)。所谓观心,就是把握住这个觉心,并且安住在这个觉心上,而不要去认同、执着各种往来的念头与情绪。这个能够随时觉知自己内心念头的能力很奇妙,它不因修而有,不因不修而无,它本来如是。也就是说,我们随时清清楚楚知道自己在想什么的那个东西与生俱来,并非后天学习而有,即使你目不识丁,它也不会丧失,在儒家称之为“良知”(孟子曰:不待学而知),“性德”(《中庸》:天命之谓性),佛法称为“本觉”,道家称之为“道”(道德经云:有物混成,先天地生。)说来容易,事实上真要把握住这个觉心,还非得有明眼老师的指导与实际的修持才行。道理上讲,好像很容易明白的确有一个清清楚楚知道自己在想什么的觉心,但要实际“认出”这个觉心却茫然不知所措。因为,常人的觉心一直认同到不断起灭的念头中去,觉心与念头胶着为一体,并且已经成为一种本能的习惯,使我们误以为念头就是我们的心。在佛法中有二个名词于修行极为重要,一个是觉(也称为慧),一个是识。简单地说,觉是无分别智,识是分别心。我们认识事物就是分别心的作用。在静坐中分别情绪、念头的就是分别心。比如,分别出情绪的痛苦与快乐,想法的高尚与猥琐等,这都是分别心的作用。所谓学佛开智慧,就是开发出我们本有的觉心的智慧,所以,通常,学佛的人都认为分别心是要去掉的,而觉心却是要去把握的。实际上,觉与识,根本就是一个东西的二面。仍以坐禅中的体会为例,当觉心去分别执着各种念头的时候,觉心就沦为分别心,沦为识心。识心只是觉心的一种作用、功能。如果不去分别各种念头与情绪,而只是安住于觉本身,就是摄用归体,当下就是觉的状态。正统禅法所谓的观心,就是从这个清清楚楚知道念头的这个入手,体会它,把握它,并安住于其上,如此它就自然不再去分别执着念头而沦为分别心。或者也可以说,觉心不再去觉各种念头,而是“觉”它自身,称之为自觉——觉心觉知它本身。这好像是眼睛不再去看它所能看到的各种现象,而是去看眼睛自己。又好像是以光照物,平常人都执着于因光明而显的物境上,而修持者却是去体会光明本身。妄念常常被视为修行过程中的障碍,很多人都以妄念为敌,相当长的时间都在消除妄念上下功夫,结果却是费力而无功。而观心一法,全然不理妄念,只是体会、把握那个清清楚楚知道自己在想什么的那个觉心上。当你能认出那个觉心,并安住于其上,分别心回归为觉心,所有的妄念自然消除,如《楞伽经》云:“觉了自心现量,妄想不生,不受外尘,妄想永息。”修行只是为了断烦恼,而所有的烦恼都是以妄念的形式表现出来,烦恼即是妄念,妄念即是烦恼,当你能安住于觉心,妄念自然不生,妄念不生,则烦恼不生。实际上,烦恼的根本还不是妄念,妄念只是烦恼的表现形式,分别心才是烦恼的根本,就是觉心不能“自觉”,不能“自安住”而沦为分别心时,才是烦恼的根本。所以,修行下手处的确很重要,而这个下手处又跟修行的见地有直接关系,禅宗有云:但贵见正,不贵行履。《摩诃般若波罗密多经觉意三昧释》云:“至道出要,即是返照心源。”《四十二章经》云:“观灵觉,即菩提。”这里的“返照心源”,“观灵觉”就是告诉我们修行的下手处不在妄念上,而在认出觉心,这就是修行的最高见地。认出觉心以后,正是修行的开始。如果把认出觉心姑认为是开悟的话(其实,离开悟还差得很远,较以往认同念头为自我相比较,顶多算是一小悟吧!),那开悟才是真正修行的起点。如五祖大师云:不识本心,修法无益。诚然,不识本心,你在哪里起修呢!而开始的修行历程却只是不断地安住在这个觉心上,并没有其他什么可修的。这个本来就具足的觉心从未离开过我们,它不因修有,不因不修而失,所以,也无所谓修行,故谓之无修。无修之修,才是真修,但作意修行,都是造作。认出觉心,绝非大事了毕,觉心只是真如本性的作用,真如本性才是最终要求证的目标。老子曰:无为天地之始,有为万物之母;又曰: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认出觉心,只是这里所说的“有”的境界,而“有”是出于“无”,摄有之用,归无之体,才是极则。如果依“明心见性”而言,此时,只能算是“明心”,须更上层楼,直达“见性”。如何确定你真的认出了觉心?则需要明眼老师的印证或是自己反复而细腻的求证,一如汾阳禅师云:万古寒潭三界月,再三捞摝始应知。在此姑且给学人提供一点理性上的思路去“捞摝”。觉心有二个面向:空与明。空,谓之无形无象;明谓之清明了了。如此所说,则同废话。从分别心而言,则容易明白。当觉心不守本分而沦为分别心时,它则受限于所分别的境界,即属有形有象,则不空。分别心为所分别的对象所迷,粘着取舍,则不明。时下流行的心灵探索这类的课程与书籍,常常用到“全然”这个词,除非你证到觉心,否则,分别心永远只局限于所分别的对象境界上,根本不可能“全然”,只有局限,被所执着的对象局限,所以“不空”。另外,一般人都觉得自己很清明,其实,你不能“全然”,本身就是“不明”,为境界所迷故也!如果对如上所说尚不知所云者,还有方便入道之途。且听下回分解……

(三)

认出觉心,仅属见道之域,尚有修道、证道之后事在。即使认出觉心,能安住其上,已经鲜有其人,毕竟这是件非常单调而寂寞的事,进而迈向见性的历程更是只能静待“因缘时节”了。故而,谈道者多如牛毛,见道者了了无几,修道、证道者更是如凤毛麟角。至道不繁,唯返照心源而已,至于方便,则流俗万种。就观心法门而言,上述玄旨倘若尚不会心,则可退而求其次,由方便道入手。所谓观心法门之方便道,则是从观妄念入手,即是不断觉察、观照起心动念。常人觉心沦为分别心后,与所分别的起心动念粘合一体,妄执起心动念为“我”,为“心”,反客为主,为念头所流转、所奴役。通过时时觉察起心动念,逐渐使分别心从粘合的状态分离开来,与念头产生分离感。练习日久,自然对起心动念的执着淡化。比如,以前痛苦的时候,整个“我”都痛苦的,而现在,觉察痛苦的感受,就会感觉其实是好像有一个“我”在感受、经历一个叫“痛苦”的情绪,那个觉察者似乎并不痛苦。如此,多少能化解一些生活中的烦恼,培养出一份超然。人的心念会形成语言与行为,而语言与行为最终又会导致人生际遇与命运的形成,可以说,念头就是每个人的人生与世界。念头是尚未展开的人生,而人生则是演绎成形的念头。所以,常常观照念头的人,自然会对如此心念形成命运的因果渐渐明了,自知、自律的能力日益加强,自然也会去恶存善,过滤掉一些负面的思虑,几近孔子所说的“吾日三省吾身”。同时,时时观照念头,与念头的疏离感越强,也就越不会执着念头,其实也就是与自己的世界与人生越来越疏离,越来越不执着,越来越超越其外,过去由于执着而产生的人生的真实感会淡化很多,多少会有几分现实的不真实感,自然也会自在、洒脱几分。观照念头的主要功德大概有三:一、制造分别心与念头的分离感,淡化对念头的执着,其实,也是淡化对现实生活的执着;二、加强了自我心态的管理约束能力和知非即离的能力,逐渐培养出一种积极、阳光、正面的人格气质,一种真诚、承担、洒脱的气度。三、较以前有更强的洞察力,能善观因缘,增加了同理心与同情心。即使观照念头,观照时时生起的情绪、想法、感受与思虑,对于现代人也是一种很难得的自我修养方法。它超越了理性的自我说教与压抑,直接察看起心动念,无须很多理论与道理的思辨,修习者也无须多少佛、道的所谓理论基础,也无须信仰的基础,而且不拘形式,所以,是任何人,随时随地都可修习的法门。对于观照念头的的修持,有几点经验可提供给初学者参考。一、由于人的执着惯性,当行者开始修习观照妄念头时,总是会把它当作“一回事”去操作,本能地带着一种努力、紧张与目的性,甚至会“找”些念头来“观”,不然好像就无所事事。其实,观照念头只需要“知道”自己在想些什么就可以了,“知道”内心在发生什么就可以了,不要像警察一样盯着它,也不要像计件工人一样总在思量达成了什么。“知道”自己在想什么是不需要造作与努力的,它是本能的,自然放松即可。二、尽量如实地观照,不要对起心动念生起评判,投影看法,知而勿随。这一点其实很难,因为过去的习惯使得我们总是会本能地去评判当下的情绪、想法、感受。因此,即使对念头生起了评判,也不要执着与认同它们,把这些评判也当作念头一样观照对待。三、随着观照实践的深入,行者自然会发现,念头的生起与灭去,有如水上写字,随写随消,所以,也完全用不着我们用什么方法去消灭妄念,因为念头根本上是自生自灭,不劳我们费心费力的。不是念头在干扰我们,而是我们在随时与念头搭讪,与念头攀谈,对念头评头品足。由此,行者会产生二点领悟,1、用任何方法去消除妄念,这个方法本身就是一个新的妄念,不仅多此一举,而且徒劳无益。2、修行的入手不在如何去妄念,而在如何停止对妄念的分别、计较、评判,由此见地,会逐渐走向更深入的修行领悟与境地。四、观照念头或观照起心动念,其实是一种不太正确的说法。因为,观照是一种当下的,正在进行的活动。而念头既然已经生起,就是过去式了,哪怕是一秒钟以前的念头,也是过去式的,所以,观照念头,其实只是“回忆”起来刚才的情绪、思虑,相当于孔子说的“吾日三省吾身”——省察、反思自己的所思、所虑、所言、所行,是一种自我心理行为的反思活动。当下的观照是没有念头的,近乎《中庸》所说的“喜怒哀乐之未发”,也就是说,一个真正处在观照中的行者,他观照的当下是“无念”的。只是初学者心力较弱,洞察力不强,误以为回忆是观照。五、有些人体会到观照之下,一念不生,就误以为达成了某种境界,其实,真正的直观当下本身就是无念的,没有什么奇特,只是由于平常我们的心都在妄念的充塞之中,忽然有了一种与之前截然不同的“无念”体验,心生欢喜而自以为圣境罢了,早己落入到了执着、分别之中而不自觉。殊不知,“无念”也是一念。如果你不分别,如何知道当下是“无念”之境?如果你不执着,为何欣此而厌彼(念头)?把直观当下而呈现的“无念”也看作是念头,平常心对待,不迎不拒,是这个阶段行者要有的见地。六、观照起心动念熟练以后,不难发现,人生其实只是一堆念头的展开,内自身心,外自世界,都只是念头而己,人生只不过是一堆念头演绎出来的故事罢了。这堆念头演绎出来的故事再依据各自的阅历与知识投影上不同的看法,就越来越丰富与精彩,直迷惑得人们深陷其中而不能自拨,随着种种变幻不定的故事情节而喜怒哀乐、爱恨情仇、悲欢离合,我们把这个过程称之为人生。究其实,不过是沉溺于念头的梦幻之中,随波逐流,为其所役。所谓解脱,在某种程度来说,就是从这个念头演绎出来的梦幻人生中觉醒。

posted @ 2017-10-26 16:04  捕蛇者说  阅读(304)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