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技术人的管理之路》笔记(5)—— 团队建设

把团队建设成什么样才是“好团队”?

  • 业绩好。一支团队是否优秀,首要条件就是要产出好的业绩。
  • 效率高。越是高效的团队,单位时间内投入资源的产出就越。
  • 可持续。能体现管理者价值的是团队的持续作战能力。团队的韧劲不是一朝一夕培养起来的,这最能体现管理者是否做了长远而踏实的管理工作。

能力

要提升一个团队的整体能力,前提是提升员工的个体能力。聚焦于员工工作能力提升的管理专题称为员工能力培养,如安排培训、交流分享会、导师机制等。

能力的构成

有两种不同的划分方法。

能力三核:

  • 知识,即知道和理解的内容与信息。一般用深度和广度来衡量。
  • 技能,即操作和完成某项工作的水平。一般用熟练度来衡量。
  • 才干,即运用的思维、行动和感受模式。很难通过学习来提升。

能力三维:

  • 专业能力。可以用深度和广度来衡量。
  • 通用能力。包括结构化思考力、团队协作能力、项目管理能力、快速学习能力。
  • 人格力量。在面对某一情形时的稳定情绪和表现,比如迎难而上、坚持不懈、积极正向、主动担当等。

能力培养的目标

目标来源于:

  • 业务特点和业务需要
  • 团队职能定位决定的重点技术方向
  • 近期的团队状况

学习目标最好体系化,而不是散落的一些知识点。体系化的学习更容易让员工有成长感和获得感,也更容易记忆和掌握。

能力培养的标准

提升员工个人能力的初衷是什么?对于一个人的评价有两个标准,一个标准是“达标”,另一个标准是“优秀”。达标,只要胜任工作就可以了。优秀,除了胜任工作,还需要脱颖而出,超出团队其他人的表现,成为整个团队的核心人物。

管理者通过厘清员工培养的标注,主要为了达到如下目的。

1.避免期待不清导致期待过高或者效果不佳。

2.合理安排管理者的精力投入,并合理分配对不同培养对象投入的精力。

能力培养的方法

提升个人能力,70%靠工作实践,20%靠相互交流和讨论,10%靠听课和看书自学。

学习方法类别 具体实施策略
帮助员工自学 
  • 组织员工参加培训
  • 为员工推荐和购买书籍
  • 提供学习文档、视频
相互交流讨论
  • 组织专题兴趣小组、读书会
  • 技术专题分享交流会、代码评审会
  • 重点工作复盘
工作实践
  • 授权和辅导:给员工独立负责重要工作的机会,并给予辅导和反馈
  • 调研工作项目化:把调研学习的工作进行项目化管理
  • 总结并内化:对于员工完成的重要工作,有必要请他做一个工作总结,看看从中学到了什么

员工学习的意愿

对提升员工个人能力来说,最关键的往往不是学习的方法,而是学习的意愿。主动学习的员工总是少数派,不止是公司的员工如此,社会生活中的人们亦是如此,所以有人说学习是反人性的事情。作为管理者,该如何激发员工学习的动力和意愿呢?有三板斧,“推”、“拉”、“放手”。

推,就是给压力,推着他学。

  • 提出明确的工作要求。比如,“在一周内熟悉某个业务并可以做开发”。
  • 建立学习机制。强制要求遵守学习规则,并完成学习任务。
  • peer pressure。营造团队整体学习成长的氛围,给不学习的员工带来压力。
  • 建立惩罚机制。包括绩效、晋升机会、调薪幅度等,对学习意愿低的员工有适当“关照”。

拉,就是给方向,引导他学。

  • 树立榜样。把特别有学习意愿和成长快速的员工设为标杆人物,在团队内给予认可和奖励。
  • 配备导师。有明确导师的新员工,更愿意请教问题并快速融入团队。
  • 给地图。成熟的公司往往有技术方面的“技能图”。作为管理者,你可以为自己的团队制定一个成长的“技能图”,并标记出重要等级。

放手,就是给发挥空间,让他自主学习。

  • 给员工勇挑重担的机会。在风险可控的情况下,给员工承担责任的机会,让他们负责一些有挑战性的工作。
  • 给员工自主空间,让他独立思考,独立决策。你的辅导仅限于他决策之后给出看法和建议。
  • 给他信心和耐心,允许犯错、走弯路。很多经验都是踩坑踩出来的,不能一出问题就劈头盖脸的批评,甚至是剥夺他做事的机会。

能力培养的两个信念

相信员工能力的差异性。在知识经济时代,员工的创造力能为团队带来更大的价值,创造力往往来源于差异的碰撞。作为管理者,要特别关注能力的丰富性,标准不能太单一。

相信团队能力的系统性。管理者要像音乐指挥一样,把优势各异的人统筹在一起,演奏出美妙的乐章。

激励

要提升一个团队的整体能力,其基础和前提是提升员工的个体能力。如果每个团队成员的能力都很强了,就能做出很好的业绩了吗?当然不是。

个体战斗力取决于个体能力和个体意愿两个要素。如何提升员工的个体意愿,这是一个很经典的管理主体,叫做“员工激励”。

员工激励的挑战

  • 激励认知不系统。了解一些激励的技巧和方法,但是不了解激励的全貌,也不清楚背后的原因,因此无法给出系统的激励方案。
  • 激励手段匮乏。实实在在的物质激励不受管理者掌控,“画大饼”的精神激励员工又不买账。可用的激励手段太少,感到力不从心。
  • 激励不得要领。虽然激励的手段都用了,但是并没有收到激发员工动力的效果,或者效果不明显,不清楚问题在哪儿。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把人类的需求从低级到高级分为五个层次: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需求满足的层次从低到高,只有低级需求满足了之后才会追求高级需求。在人的每一个阶段,都有一种需求占主导地位,而其他需求处于从属地位。

如果将需求层次理论直接套用在激发员工的驱动力方面,很多管理者会明显感觉力不从心、难以操作。这个模型是对人类需求的全方位梳理,概念宽泛,管理者很难有效满足员工的各层次需求。

员工激励发展的三个阶段

驱动力1.0 本能

驱动力主要来源于对生存和安全的渴望。在人类进入工业化生产时代前,这类驱动力处于主导地位。

驱动力2.0 外驱

其基本哲学是,人们希望“寻求奖励,避免惩罚”,所以采取的方案是奖励“好”的行为、惩罚“坏”的行为,即“胡萝卜加大棒”。其核心目的是为了让员工“服从”操作规范、规章制度、组织安排。认为人们就像是机器上的零件,只需要在正确的时间用正确的方法做正确的事情。在流水线的工业时代,员工要做的就是“服从”而非创新。“奖惩”依然是当前大部分管理者最常用的激励手段,但除了表扬和批评这样的非物质激励手段,其他手段并不受管理者控制。“胡萝卜加大棒”这样的外驱手段有7个致命弱点:

  • 导致内在动机消失,降低员工自驱力。
  • 造成业绩下降,未必会产出最好的成绩。
  • 扼杀创造力。
  • 抑制善行。
  • 鼓励欺诈等不道德手段,为达目的不择手段。
  • 让人上瘾。
  • 滋生短视思维。

外部激励越用效果越差,是外部激励不可改变的宿命,但它在特定任务中依然有效。其核心原则是,避免让员工建立这样的逻辑:做好这件事是为了获取奖励。

驱动力3.0 内驱

也叫自驱力,强调的是员工的内在动机。包括三方面:

  • 主导自己的人生,即“自主”
  • 延展自己的能力,即“专精”
  • 让生活更有意义,即“目的”

用驱动力3.0的思路来激励员工,是不可回避的选择。知识经济时代,员工的创造力能为公司创造更大的价值,创造力需要的是自主和差异。随着经济和文化的发展,物质奖励和别人的评价不如从前那样令人关注,很多年轻的职场人有着独特的价值观,尤其关注自己是否“愿意干”。

这三个阶段的核心逻辑是不同的。驱动力1.0强调的是,我要活下去。驱动力2.0强调的是,我不愿意这样做,要我服从就得付我“痛苦钱”。驱动力3.0强调的是,我自己愿意这样做。

员工幸福感

  • 积极正向的情绪。团队成员是彼此信赖、互帮互助,还是抱怨指责、死气沉沉?积极正向的情绪是提升员工工作动力、增强员工留任意愿的重要手段。
  • 良好的人际关系。你做了哪些工作来提升员工的归属感、融入感?为每位新人指定导师,你做了吗?
  • 自主投入。为员工设定清晰的目标,给他们适当的挑战,并支持他们发挥优势,可以帮助员工提升自主投入的意愿。
  • 取得成就。迎接挑战并取得成就,是大部分工程师非常享受的事情。
  • 意义和使命。定义你团队的使命和愿景,并向团队有效传达,为大家的工作赋予更高的意义和使命。

分工

分工的收益主要有三点。

  • 实现规模化。当有很多人一起做事的时候,得有一种方式来容纳这么多人,这个方式就是分工。做简单的小事是不需要分工的。
  • 实现协作。分工是手段,协作是目的,分工和协作是不能割裂开的。很多管理者分工并不是为了协作,而是想当然觉得应该分工,也许是为了让大家都有活干,或者是为了平衡团队成员利益关系。如果分工妨害了协作关系,那就本末倒置了。
  • 实现专精。时代发展需要全才,也需要专精人才,分工为这类人才的成长提供了很好的条件。把时间和精力都聚焦到某个点上,更容易实现专才对某项技能或某个领域的精细掌握。管理者也更容易从整体上用人之长、避人之短,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

不能简单的认为分工一定是好事,这取决于分工后的协作效果。

常见的组织结构

  • 矩阵型。员工按照角色组队,划分成不同的角色团队,每个团队都有自己的负责人。做项目的时候,项目经理向各个角色团队的负责人协调人力,把申请到的人组织在一起完成项目。一旦项目完成之后,人员将回归到自己的团队去接受新项目。这像是研究生的组织形式,人事上归年级辅导员管理,学术上归导师(项目经理)管理。
  • 事业部制。某个业务条线,无论规模大小,都是角色齐全。业务操作人员、业务管理人员、产品经理、需求分析、架构、设计、开发\运维、部署、测试各种角色一应俱全。

从绩效考核上看,事业部制更合理,团队成员荣辱与共。

常见的分工问题

  • 分工模糊。有些管理者为了让大家互相补位、主动承担、增强互动,刻意去模糊边界。但是,任何不以分工清晰为前提的边界模糊化,结果都会事与愿违。因为只有明确的分工,才能让员工清楚自己的职责,才能带来归属感,才愿意主动多付出一些。
  • 分工稳定性。分工需要尽可能稳定,只有稳定的分工才能体现出分工的价值。业务调整时,团队组织结构也要随之改变,要遵循“尽可能稳定”的原则,因为变量越多,不确定性就越大。有的管理者通过“轮岗”的方式来提升员工能力和全局观,需要确保这种变化在掌控之内。

梯队

梯队,就像一个团队的骨架,它决定了团队是否健壮,包含“梯队规划”和“梯队培养”两部分内容。

选才

物色培养对象要符合“人才选拔与团队建设的一致性”和“重视和你互补的人”两个原则。

对核心人才的选择,需要与团队建设的理念保持一致,主要体现在能力、协作和文化三个要素上。

和你相似的人才是人才,和你互补的人才是更宝贵的人才。第一条原则强调了价值观层面的一致性,这一条原则强调行为风格和思维方式的多样性。

管理者作为“成功人士”,多少都会有些“成功路径依赖”,认为“类似自己这样的人才是好的”,所以管理者喜欢用与自己风格相近的人。在信息时代,多元才能带来更大的创造力,在价值观相近的情况下,行事风格和思维方式与自己不一样的人,更值得我们关注。

育才

  • 对齐期待。管理者和员工对员工的个人发展达成共识,制定“个人发展计划”。在对齐期待的环节,要遵循不承诺原则,即“我培养你,但是不承诺为你做职位晋升”。他能否成为团队核心骨干,顺利晋升,是靠他自己的影响力,而不是靠约定和承诺。如果一旦未来兑现不了,这个人很大可能就流失了。
  • 做好授权。能力和影响力都是在实战中积累起来的,这需要给培养对象提供发挥空间和做事的机会,不可避免地要做工作授权。
  • 建立反馈。与重点培养对象建立周期性的沟通机制,让沟通常规化。评审期待是否已达到目标。

文化

每个团队,都有一些约定俗成的工作方式和是非判断,即便没有人告诉你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你大体上也清楚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它不像规章制度那么带有明确和强制性的约束,却能引导和规范团队成员的言行举止,这种潜移默化的行为准则和工作作风就称为团队文化。团队文化里往往蕴含着团队最推崇的价值观,因此我们也把团队最核心的文化称作团队的文化价值观。

  • 谷歌有一条价值观叫做“不作恶”
  • 百度早期的核心价值观是“简单可依赖”
  • 阿里的核心价值观是“客户第一”“平凡人做平凡事”
  • 腾讯的核心价值观是“正直、进取、合作、创新”

有凝聚力、战斗力的团队,他们都有鲜明的气质,有的是“强执行”文化,有的是“靠谱”文化,有的是“极客”文化,有的是“温暖”文化。

文化的价值

鲜明的团队文化会给团队带来效率、空间、归属和耐力等价值。

文化里包含着约定俗成的工作标准和决策依据,团队成员对此有共识,不必事事请示上级和彼此确认。统一的行为准则和协作上的默契,带来工作效率的大幅提升。

文化里约定了团队的价值导向,员工可以自主选择自己的工作手段,甚至是工作内容,为有主动性的员工提供了自主发挥的空间。

文化里蕴含着价值观,因此团队文化有“筛选器”的作用。认同该文化的人会不断加入进来,不认同该文化的人也会逐渐淡出,这种认同为成员带来团队归属感,共事的员工也更有凝聚力。

文化对于一个组织来说,是相对稳定的因素,它能够在新老员工之间传承。除非是团队负责人有调整,才会带来明显的影响。一个拥有鲜明而稳定的价值观的团队,更扛得住折腾。

文化建设的步骤

打造团队文化的方法分为三步,提炼它、主张它、践行它。

提炼出团队文化,用合适的语句把它表述出来,给它命名。这里有两大误区。第一个是“拿来主义”。看到别家公司做得好,文化好,就直接拿过来作为自己的文化。这忽略了一个事实:团队的文化价值观,主要来源于团队负责人或核心管理者。团队文化与管理者喜欢什么样的文化关系不大,与管理者是什么样的人关系很大。你想打造什么样的团队文化,核心是从你身上的优秀品质中提炼,你身上没有的特质就不适合作为团队文化价值观。第二个误区是“越简练越好”。很多公司的文化价值观是几个词,根本记不住。文化价值观的描述方式应该是越生动越好,目的是让大家记住且传播。

主张它,就是要把你提炼出来的团队文化宣贯给整个团队成员,甚至还包括上级和兄弟团队。要有意识地在一些场合,把团队文化告诉大家。

践行它是最重要的一步。有些员工并不买管理者的账,也不买团队文化的账,认为那就是喊喊口号,没有实际意义。一般出现这种情形的原因有两个:要么是文化提炼的时候,不是从管理者自身提炼的,管理者不能以身作则,做不到言行一致;要么是没有把团队文化和管理工作结合起来,在员工眼里就是“光说不练”,感受不到践行这种文化的益处。

团建话题

团建为何“收效甚微”

第一个误区是“万能误区”,认为团建活动是万能的。比如提高员工积极性、提升团队凝聚力、打造团队文化、提升斗志和士气、提升员工间互信、缓解员工精神压力等等。实际上,只有把以团队建设为初衷的活动才叫做团建活动,出于其他目的的活动都不能叫团建活动。毕竟辛苦之后,大家未必想参加一个团建,作为管理者如果初衷不清晰,会给团队带来很大困扰。如果活动组织者不把协作、文化的要素设计进去,让这次活动带有团建性质的话,那跟发奖金是没有差异的。

第二个误区是“想当然误区”,认为团建活动理所应当就有效果。实际上,没有什么好的效果是理所当然的。缺乏设计是活动效果不好的主因。如果不经过设计,一次团建活动下来,甚至连员工间的协作默契度和团队文化建设这两个效果都收不到。

如果提升团队凝聚力

第一个角度:设立共同愿景。团队首先要有一个使命和愿景,有一个共同的长远目标,供大家“往一处想”。如果团队有自己的使命,又能得到团队成员的普遍认同,大家会更容易朝着一个方向共同努力,更容易肩并肩地一起迎接挑战,即所谓的“志同道合”。

第二个角度:提升员工归属感。只有当员工清楚自己能为团队做出什么贡献时,才会心安,才会感受到自己是团队的一分子。团队成员间良好的关系和团队凝聚力的提升是互为因果的,员工会因为相处融洽而觉得有归属感。团队的文化和价值观是否是员工认同和欣赏的,决定了员工能否长期留在团队。如果员工从价值观层面就不认同团队,很难找到归属感。

第三个角度:增进相互了解。作为管理者,总是习惯对员工提要求,总是期待不劳而获,认为员工之间天生就要互相包容、体谅、理解和信任。所有这些都不会自然而然地发生,而是要基于团队成员间不断深入的相互了解和认同。你为此做了什么呢?是持续在做吗?

第四个角度:共同面对挑战。一起扛过枪的兄弟,感情是很铁的,并肩作战让人难忘。比如,一起应对有挑战性的大项目,一起参加dota比赛等等。

 

posted on 2022-01-14 11:45  别样风景天  阅读(755)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