橙果第十周
橙果第十周
橙果第十周
从最近一些现实对比中发现了自己的水平确实太低,我应该去从根本上上看待一些问题,而不是单纯的站在自己的角度去看问题。可能我的路比别人好走一些,但我偏偏因为自己的懒惰误了时辰,把这条路变得不那么好走。那么从现在再看,我的出发点并不比别人高,反而比别人低。这个新的出发点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出发点,而是你距离别人的差距的一个侧面反映。一个好的出发点固然有利于自己的发展,但这个出发点可能会因为自己的无知而使自己松懈,所以高出发点不一定是好的,但出发点降低以后呢,你可能会因为发现自己已经落后太多而不想努力,所以低出发点也不一定好。这就产生了一种矛盾,这种矛盾不是产生自出发点的高低,这种矛盾从根本来说是产生于我们不同的心态。我们可以凭借自己来解决这种矛盾,或者我们根本没必要且没办法解决矛盾,我们在发现这个矛盾之后,想去解决,但无从下手,但我们在意识到这个矛盾产生的问题后,尝试解决这个问题,解决完这个问题后发现这个矛盾已经不存在了,或者它还存在,只是对我们没有任何意义了。所以有时候你不一定非得要去解决一些问题,因为这些问题的存在可能完全不是客观的,而是你主观矛盾的一种体现。也许在你解决你自己的主观问题后会发现这个问题就没有意义了。这和学长说过的相类似,我们不知道该怎么努力,我们不是要先确定目标再去努力,我们可以先按照前人的脚步去努力,在努力的过程中我们就发现目标了。所以很多问题都是依赖于我们的主观问题而存在,我们要做的,是要解决主观问题。但主观问题,是自己的思想出现了问题,那我们怎样用自己出现问题的思想去解决自己的出现思想的问题。这个解决方案应该是很抽象的。回到刚开始的问题,我们发现高起点和低起点的矛盾,矛盾是我们主观产生的,那究竟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矛盾的,我再从这个矛盾产生的结果去看,我们整天在宿舍打游戏,无所事事,就是离开所有和知识有关的东西。我可以认为,我的“潜意识”是不想接触任何和知识有关的东西,所以时刻改变着我们的想法达到这个目的,于是在过程中产生了这个矛盾。所以说这个所谓的“潜意识”,到底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目的,可以说是我们自己给他的,我在一开始可能是厌恶知识的,在没有知识的时候我们体验到了这种快乐,而所谓的“潜意识”也捕获到了这种快乐,于是就形成了这种目的,所以所有的问题都是我们自己主观形成的。所以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就需要我从主观上来解决问题。这个问题是由许多外界因素刺激,并与主观作用相结合形成的,所以可以找一些外界因素作为自己解决问题的答案。但这些答案是什么,就需要自己接着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