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O Summary Ⅲ
规格化设计的发展历史
(这一部分并没有找到答案,于是参考了好黄和温莎莎的blogs)
1950年代,第一次分离,主程序和子程序的分离程序结构模型是树状模型,子程序可先于主程序编写。通过使用库函数来简化编程,实现最初的代码重用。产生基本的软件开发过程:分析—设计—编码—测试,使大型软件系统的开发成为可能
1975—1980年代,第二次分离,规格说明(Spec)和体(body)的分离说明是类型定义和操作描述,体是操作的具体实现。(具体的例子就是C++,Java等面向对象语言的类说明与类实现的分离。)解决方案设计只关注说明,实现时引用或者设计体。体的更改、置换不影响规格说明,保证了可移植性。支持多机系统,但要同样环境。此时产生了划时代的面向对象技术。
1995—2000年代,第三次分离,对象使用和对象实现的分离基于构件开发:标准化的软件构件如同硬件IC,可插拔,使用者只用外特性,不计内部实现。Web Services:软件就是服务。分布式,跨平台,松耦合。
规格化设计为何得到大家的重视
大概就是有些方法(函数)代码段会被多次使用,而使用这些方法(函数)的人并不一定就是编写的人,因此就需要用规格来告诉使用者这个方法(函数)需要保证的条件是哪些,以及会产生什么影响,如果不对这些进行说明,调用者并不知道这个方法(函数)有哪些限制,调用就变得十分危险了。
除了为了保证调用者能够安全使用方法(函数)外,规格也是帮助编写方法(函数)者理清思路的利器(虽然我都是先写的方法后补JSF),写好规格理清了逻辑,就能够避免出现问题。
被报告的规格bug
树上开花了解一下~
出现这么多规格类bug根本原因还是自己没有体会到规格的重要性,觉得其实是一种可有可无的东西,所以也就没认真写也没有很认真的看Guideline,也遇到了一个狠人r,被人挑了这么多也没话说……
JSF不好的写法
(1) 使用自然语言
(2) 对于一些模糊的问题不严格按照一种标准处理
(3) 过于简略
(4) 没有异常处理
(5) 各种笔误
改进措施
(1) 尽量不要写太长的方法,否则逻辑太复杂真的没法用布尔表达式来表示
(2) 这……只能自己注意了吧……毕竟看了别的代码自己也没有细究所以确实有些地方MODIFIES就写了gui或者System.out,但有的方法就没写,人家给的理由就是:你到底觉得该不该写呢?为啥有的地方写有的地方不写?因为我菜啊QAQ…
(3) 尽量用布尔表达式把所有的情况都列举出来吧。
(4) 补上补上。
(5) 自己菜不会用JSFtool嘤嘤嘤……结果就出现了“==”写成“=”、\lock()写成了\lock(s)这种……
功能bug
(因为确实没感觉功能bug和规格bug有什么关系所以就不混为一谈写了……)
第九次:
PointBFS太慢了导致当输入巨多请求的时候,哪怕开了额外的计算线程也算不完……
第十次:
加了红绿灯以后出租车不再同步导致流量不知道出了什么问题,时不时回头走一走……
第十一次:
(我觉得这不是功能性bug只是笔误!!)
Main.java中在TAXI和VIP_TAXI转化之间脑抽写错了条件,导致有的时候LOAD会出现问题,个人觉得这不是功能性bug不过既然被报了ERROR就先挂在这……
心得体会
从实用性的角度来说:
还是应该先写好规格,把各个因素都考虑全面了,再开始写代码,而不是先写程序回头补规格。
从课程的角度来说:
(1) 你永远叫不醒一个装睡的人。
(2) 如果被测试者(我)的JSF不是用来被挂满分支树,那将毫无意义(无奈摊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