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柴

  博客园 :: 首页 :: 博问 :: 闪存 :: 新随笔 :: 联系 :: 订阅 订阅 :: 管理 ::

由于计算机只能表示离散的信号,因此很多连续的函数与信号在计算机中不得不采用离散信号来近似。由Tylor公式等可以知道一般平滑连续信号都可以表示为一个N项的Tylor多项式,该多项式可以在任意精度上拟合平滑信号。因此Polynomials在计算机计算中显的由为重要。

1.Polynomials

1.1 Polynomials的通用形式

\(A(x) = \sum_{j=0}^{n-1}a_jx^j\)

对于等号右边具有n项的Polynomial,可以用一个系数向量来简单表示,即

\((a_0,a_1,a_2,...,a_{n-1})\)

可以用此向量来计算关于多项式的各种操作,如加减乘除等。假设以上多项式的最高项为\(x^{n-1}\),且其系数不为0,可以说这个多项式的度(degree)为n-1,degree-bound是另外一个数,设为N,是多项式

degree的一个上界,即

\(Degree(n) is always <= c * Degree-bound(n)\).

1.2 系数向量上的操作

如果求上面这样一个多项式在某个点处的值,可以在线性时间完成:

\(y_0 = a_0+x_0*(a_1+x_0*(a_2+x_0*(a_3+(...))));\)

如果有两个多项式系数向量:

\(A = (a_0,a_1,a_2,...,a_{n-1});\)

\(B = (b_0,b_1,b_2,...,b_{n-1});\)

在此基础上求多项式,\(C=(c_0,c_1,c_2,...,c_{n-1});\),C如果为上面两个多项式的和,那么计算是方便的,仅需计算\(c_j = a_j+b_j\),仅需线性的时间,即O(n),且

\(degree(c) = max(degree(a),degree(b))\);

如果c是这两个多项式的积,计算就没这么简单了,两个多项式相乘,需要O(n^2)的时间复杂度。用公式表示这样的过程:\(C=A \otimes B\)

平方级的时间复杂度一般是我们希望优化的,因为它能处理数据的上限仅为百万的数据量。

1.3 Polynomials的另一种表示:Point-value

如果对于通用形式给出的多项式,我们有其在n个点处的值,即:

\(\{(x_0,y_0),(x_1,y_1),...,(x_{n-1},y_{n-1})\};\)

是不是也可以唯一的表示一个Polynomial;答案是可以的,因为有以上n对点值,我们可以写出一个线性方程组,并转换为矩阵形式:

左边是一个范的蒙矩阵,这个线性方程组如果有唯一解,即\((a_0,a_1,...,a_{n-1});\)列向量,就得到了通用形式的系数向量;事实上这个假设是明显成立的,因为范德蒙矩阵

的行列式不为0,方程组有唯一的解:\(a = V(x_0,x_1,...,x_{n-1})^{-1}y\);

也就是说,我们可以用两种方式来唯一的表示一个通用形式的多项式,对于第二种Point-value的表示方法,考察其上的多项式操作:

仍然以A,B,C多项式为例,这里的A,B是基于Point-value表示的:

\(A = \{(x_0,y_0),(x_1,y_1),...,(x_{n-1},y_{n-1})\};\)

\(B = \{(x_0,z_0),(x_1,z_1),...,(x_{n-1},z_{n-1})\};\)

\(C = \{(x_0,t_0),(x_1,t_1),...,(x_{n-1},t_{n-1})\};\)

如果\(C=A+B\),仅需计算每项的value值,即\(t_j=y_j+z_j\),时间复杂度O(n),而如果\(C=A \otimes B\) ,仍然仅需计算value值,此处为\(t_j = y_j * z_j\),在O(n)的时间内完成。

看起来貌似使多项式乘法的复杂度从平方级降到了线性,但其实远非没有那么简单,首先,有上述计算\(C=A \otimes B\)的方式得到的C是不可用的,因为按此方式计算出的C的Point-value表示

仅有n对点值,与A,B是相同的,但仅仅计算\((x+1)*(x+1) = x^2+2x+1\)就可以看出问题,左边两个乘数多项式的degree均为1,因此可以用有一个长度为2的系数向量\(a_0,a_1\)表示,

也就可以用2个点值对表示。

等号右边卷积结果为2,系数向量长度为3,\((a_0,a_1,a_2)\),因此必须至少用3个点值对。

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很简单,因为Degree_bound(n)*Degree_bound(n) = Degree_bound(2n),也就是说,两个degree_bound为n的多项式的卷积结果的degree不会大于2n,系数向量的长

度也不会超过2n,因此完全可以使用2n个点值对,乘数也用2n个点值对,来表示长度为2n的系数向量,原系数向量长度仅为n,超出的部分使用0填充。

2.加速多项式乘法:

如上述所述,如果以point-value表示一个多项式,是可以线性的时间内计算两个point-value表示的多项式的卷积结果(仍然以point-value)表示,但实际的情况并非如此美好,一般情况下不会

给定一个Polynomial的point-value表示,通常可以得到的是其系数向量的表示形式,而且卷积结果一般也要求以系数向量表示。毕竟系数向量是唯一的,且是一个Polynomial的直接体现。

但在系数向量表示下,是无法加速卷积的。

可以采用这样的策略,得到给的的系数向量后,转换为相应的point-value表示,在point-value下计算卷积结果的point-value,然后将结果再转换为系数向量;

这个策略是可行的,系数向量到point-value的转换成为evaluate,由point-value到系数向量的转换称为interpolation,即插值。前者为连续到离散的过程,后者为离散到连续的过程。

注:插值在计算机领域的应用是非常广泛的,例如在计算机图形学三维重建中,有离散点集重建连续平滑的三维表面,就需要大量的插值。常用的插值算法有拉格朗日插值算法等;

可行方案令人鼓舞的同时仍然有一个重要的问题亟待思考:evaluate和interpolation过程的时间复杂度? 如果evaluate或interpolation的复杂度高于O(n^2),那么整个方案将是徒劳的;

2.1 evaluate and interpolation

如果给定n的系数向量,要得到n的point-value,只需要选择n个离散点point,计算Polynomial在该点处的值,计算每个点时间复杂度为O(n),整个evaluate就是O(n^2);而interpolation是evaluate

的反过程,时间复杂度也可为O(n^2);

如此,转换瓶颈限制了整个加速策略的时间复杂度,因此目标就是希望能够加快转换速度;

2.2 选择特殊的点集

能够加速evaluate和interpolation的办法是选择特殊的点,得到特殊的Point-value表示,在这些点上的转换能够在时间复杂度O(nlgn)时间内完成;整个过程的大致步骤如下:

图2 加速乘法过程

 

如上图所示,选择在特殊点\((w_{2n}^0,w_{2n}^1,...,w_{2n}^{2n-1})\)进行evaluation和interpolation,\(w_n^k\)是这样的点:

\( w_n^k = e^{2{\pi}ki/n} = cos(2{\pi}k/n)+i*sin(2{\pi}k/n)\)

\((w_n^k)^n = 1\)

w为1的n次复根(complex nth root of unity),具有周期性和一些对称的性质,如图:

图3:8个1的8次复根

列出其一些特有的性质,可以自行证明:

\(w_{d*n}^{d*k} = w_n^k\)

\((w_n^k)^2 = w_n^{2k} = w_{n/2}^k\)

\(w_n^{k+n/2} = -w_n^k\)

其他一些性质也可以从图中看出;

于是,在evalutaion过程中,只需计算\(y_k = A(w_n^k)\),如过将\( w_n^k = e^{2{\pi}ki/n}\)代入,将发现这就是DFT离散傅立叶变换公式,至于两者之间的渊源,可以追本溯源的考察一番,此处不做赘述;

表面上看evaluation仍需要n次计算point,每次O(n),但可以改进计算的过程,利用特殊点对称周期等的特性,将O(n^2)降到O(nlgn);

重新明确一下目标:在O(nlgn)时间内完成计算:

\(y_k = A(w_n^K) = \sum_{j=0}^{n-1} a_j*w_n^{kj},  k = 0,1,2,...,n-1\);

如果用分治的方法计算结果,可以把计算过程做这样的安排:

\(y_k = A(x) = A^{[0]}(x^2)+x*A^{[1]}(x^2);\)

\(A^{[0]}(x) = a_0+a_2x+a_4x^2+...+a_{n-2}x^{n/2-1};\)

\(A^{[1]}(x) = a_1+a_3x+a_5x^2+...+a_{n-1}x^{n/2-1};\)

\(y_k = A(w_n^k) = A^{[0]}(w_n^{2k})+w_n^k*A^{[1]}(w_n^{2k});\)

 以n = 8为例:

\(y = A(x) = a_0+a_1x+a_2x^2+a_3x^3+a_4x^4+a_5x^5+a_6x^6+a_7x^7=(a_0+a_2x^2+a_4x^4+a_6x^6)+x(a_1+a_3x^2+a_5x^4+a_7x^6)\)

              \( = (((a_0+a_4x^4)+x^2(a_2+a_6x^4))+x((a_1+a_5x^4)+x^2(a_3+a_7x^4))) ;\)

即将全多项式求值过程拆成所有偶数项和奇数项的和,计算偶数项或奇数项时可以按此方法继续拆,知道多项式只有一项,设计算整个多项式值的时间复杂度为\(T(n)\),则有:

\(T(n) = T(n/2) + n/2;\)

\(T(1) = 1;\)

因此,\(T(n) = O(nlgn); \),如果在仅计算\(x_0\)处多项式的值就需O(nlgn),那么计算完n个采样点,需要O(n^2lgn),比不采用分治花费更多的时间,似乎并不是我们所需要的,确实在之前求多项式在某一点值也并没有采用此法,但如果把某一点变为特殊的点,如\(w_n^k\),情况就大不相同了,在此情形下,不用逐个计算\(y_k\),采用蝶形算法,可以在一个迭代内计算所有\(y_k\),时间复杂度O(nlgn);

选择特殊点后:

\(y_k = a_0 + a_1w_8^k + a_2w_8^{2k} + a_3w_8^{3k} + a_4w_8^{4k} + a_5w_8^{5k} + a_6w_8^{6k} + a_7w_8^{7k} \)

\(      = (((a_0 + a_4w_8^{4k}) + w_8^{2k}(a_2 + a_6w_8^{4k})) + w_8^k(( a_1 + a_5w_8^{4k}) + w_8^{2k}(a_3 + a_5w_8^{4k}))) \)

\(      = (((a_0 + a_4w_2^k) + w_4^k(a_2 + a_6w_2^k)) + w_8^k((a_1 + a_5w_2^k) + w_4^k(a_3 + a_5w_2^k))) \)

上式给出了\(y_k,k=0,1,2...7\)的通项形式,不同的\(y_k\)都可由上式得到,因为\(w_n^k\)是以n为周期的,并且半周期正负易号,所以上述公式中不同的\(y_k\)计算存在很多相同的成分,这些成分是不需要重复计算的。

继续回到分治上来,上述公式是由分治策略推导而来的,所以\(y_k\)应该看作是8个长度为1的项的归并,公式中也是这样体现的:首先\((a_0,a_4),(a_2,a_6),(a_1,a_5),(a_3,a_7)\)一一归并,归并系数\(w_2^k\),

接着\(((a_0,a_4),(a_2,a_6)),((a_1,a_5),(a_3,a_7))\)两两归并,归并系数\(w_4^k\),最后四四归并,归并系数\(w_8^k\),对于不同的k,\(y_k\)的不同只取决以不同

的归并系数,由于归并系数具有周期性,半周期易号的特性,所以不同的k,归并过程有有很多相同的归并步骤,所以可以无需逐个计算\(y_k\);

图4  归并系数半周期易号

上图是归并的图形表示,其中用到的归并系数半周期易号的特性,例如对于所有偶数k,归并有\(a_0 + a_4w_2^0 = a_0 + a_4\),对于奇数,则有\(a_0+a_4w_2^1=a_0 - a_4\);

使用自底向上的归并,即略去切分的过程,假设已经知道归并的方向,那么向上的归并过程可以用下图描述:

图5 分治过程

 

图6 自底向上的蝶形归并过程

 图6展示了如何由自底向上的归并在\(O(nlgn)\)时间内完成evaluation;

对于interpolation过程,其实和evaluation是类似的,

\(a = V(x_0,x_1,...,x_{n-1})^{-1} * y;\) interpolation

\(y = V(x_0,x_1,...,x_{n-1}) * a;\) evaluation

 对于特殊点\(w_n^k = e^{2{\pi}ki/n}\),其逆矩阵只需将\(w_n^k\)改为\(w_n^k = e^{-2{\pi}ki/n}\)并数乘\(1/n\),计算过程是完全相同的;

其实上述evaluation就是DFT离散傅立叶转换过程,使用蝶形归并计算就是著名的FFT快速傅立叶算法,interpolation即逆DFT;系数向量a可以看作时域(或空域)信号序列,y看作频域信号序列;

注:上述算法过程假设了序列长度是的2的指数,对于长度非2的指数的序列,可以使用零填充成2的指数,就整理本文时,还未对非填充序列的FFT进行了解;

注:其C++实现在另一篇博文二维离散傅立叶变换图像频域处理有完整描述;关于其应用FFT的二维扩展即并行改进将在下一篇文章中详述;

 

 

 

 

 

 

 

posted on 2013-12-22 22:08  木柴  阅读(446)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