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自神话的写作要义之英雄
源自神话的写作要义之英雄
汇“英雄”源自古希腊语,原意为“保护和服务”(恰巧和洛杉矶警察局的口号一样)。英雄是愿意为他人而牺牲自我利益的人,比如愿意为了保护和服务羊群而牺牲的牧羊人。最开始的时候,“英雄”一词是跟自我牺牲联系在一起的。(注意,我所说的“英雄”是指故事中的男性或女性主角。)
心理功能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英雄这一原型象征着弗洛伊德 ②所称的“自我”——与母体区分开的那部分人格,也就是相异于其他人的
心理认识。英雄最终会超越自我的限制和幻觉,但刚开始的时候,英雄不过是自我而已:一个觉得自己游离在群体之外的小我。很多的英雄之旅其实是从家庭或部落向外游离的故事,相当于婴儿对于离开母体的认识过程。
英雄这个原型象征着自我对身份和自身整体性的探求。在完善自我、成为全人的过程中,我们都和英雄一样面对着内心守卫者、怪物和帮助者。在探索自我心灵的过程中,我们会遇到老师、指路人、魔鬼、神明、伴侣、仆从、替罪羊、大师、引诱者、叛徒和伙伴——就像我们人格的多个方面或是梦中的各种角色一样。英雄面对的所有恶人、骗徒、爱人、朋友和敌人其实都在自己体内找到对应的部分。我们所有人都需要做的心理方面工作,就是把这些单独的部分整合成一个完整而平衡的统一体。自我(也就是英雄)误以为他独立于自己的这些部分而存在。唯有容纳这些部分,英雄才能成为完整的自己(即荣格学说中的“自性”)。
戏剧功能
观众认同感
在戏剧性方面,英雄的目的是为观众提供一扇通向故事的窗户。在故事的开篇阶段,每个听众或戏剧电影的观众都被引领着对英雄产生认同感,融入英雄,并且从他的视角观察故事里的世界。故事能够产生这样的效果,是因为讲故事的人给英雄赋予了一些不同的品质,既有人类共有的性格也有英雄的独特品格。
我们每个人都能在自己的身上看到英雄所具备的那些品质。他们被人类共有的心理所驱使:被爱和被理解、获得成功、获得自由、生存、复仇、去除邪恶和自我表达的欲望。
故事把我们身上的一部分暂时引入英雄体内。在某种意义上,我们一时间成为了英雄。我们将自己投射到英雄的心灵里,并通过他的双眼看世界。英雄需要具备出色的品质,这样我们才想跟他一样。我们希望去体验凯瑟琳•赫本的自信、弗雷德•阿斯泰尔
的优雅和玛丽莲•梦露的性感。
英雄应该具备人类共通的品格、情感和动机,所有人都曾在某些时刻经历过复仇、气愤、色欲、竞争、领地感、爱国心、理想主义、犬儒主义或者
悲观失望。但英雄也必须是个独一无二的人,而非没有缺点、无法预料的模板式生物或者自命不凡之人。就像所有让人印象深刻的艺术作品一样,英雄需要共性和独特性,两者缺一不可。没有人想在电影或者小说里看到以人类为载体的抽象品格。我们想要的是关于真实的人们的故事。真实的角色就和真人一样,不是某种单一的品质,而是很多品质和心理驱使的独特组合,而这些组合中的某些部分是矛盾的——甚至是越矛盾越好。观众一向喜欢看被水火不容的爱情或使命所拉扯的角色。一个角色如果由相互抵触的动机组成(比如信任与怀疑、希望与绝望),就会比单一品质的角色显得更加真实、更加人性化。
一个全面的英雄可以既义无反顾又无所适从、既富有魅力又缺乏耐心、外在强键而内心脆弱——集所有这些特点于一身。只有特别的品质组合才能让观众感受到英雄是一个独特的、真实的人,并非一种类型而已。
成长
英雄在故事中的另一个功能是学习和成长。如果我们分析一个剧本,有些时候不能很容易地指出谁是主角。一般来说,在故事里学习或者成长最多的那个角色就是主角。英雄不仅克服艰险、达成目标,他还获得知识和智慧。很多故事的核心即是英雄与导师、英雄与恋人,甚至英雄与恶人之间的学习。每个人都是他人的老师。
行动
英雄的另一个功能是行动或作为。一般来说,英雄都是剧本里最具行动力的人。他的意向和欲望是故事发展的动力。很多电影剧本都会犯这样一个错误:英雄在故事里自始至终具有很强的行动力,但唯独在最关键的时刻变得消极,被及时赶来的某种外部力量所救。其实,恰恰是在这一时刻,英雄更应该行动力全满,牢牢掌握着自己的命运。故事当中最具有决定性的、最需要冒险或者最需要担当的行动应该由英雄来完成。
牺牲精神
人们一般认为英雄强大而英勇,但这些品质其实都不如牺牲精神——牺牲精神才是英雄真正的标志。牺牲精神也就是英雄为了理想或者集体利益而甘愿放弃对他来说某种宝贵的东西(也许是他的生命)。“牺牲”意味着神圣化。在古代,
人们甚至可以牺牲活人的性命向灵魂世界、神明或者大自然拜祭,以取悦这些强大的力量,同时也使日常生活神圣化。死亡获得了认可,成为了一种神圣的行动。
面对死亡
所有故事的核心都是与死亡的对峙。如果英雄没有面临死亡,那也需要有死亡的威胁,或者以危险游戏、恋情和冒险为形式的象征性死亡,英雄在其中要么成功(生)要么失败(死)。
英雄会向我们示范如何面对死亡。他们会活下来,以证明死亡并不是坚不可摧的。他们会死去(可能只是象征性地),然后重生,以证明死亡是可以被战胜的。他们也会以英雄的方式赴死,为了理想、集体或是别的原因而献上自己的生命,从而超越死亡。
故事当中真正英雄主义的时刻是英雄在冒险的祭坛之上将自己奉献出来,情愿冒着失败或者死亡的危险而冒险前行。英雄知道自己有可能会牺牲,就像应征的军人愿意在国家需要的时候献出自己的生命一样。
做出牺牲的英雄最让人印象深刻。旅途中,他可能失去自己的爱人或朋友。为了开始一种新生活,他会改掉某种陋习或者怪癖作为代价。他会退还战利品,也可能分享他从非常世界赢得的奖励。他会带着福利、万能药、食物或者知识回到他的起点——部落或村庄。像马丁•路德•金和甘地那样伟大的文化英雄会为了追寻理想而献出生命。
其他原型的英雄主义
有时候,不是只有与坏蛋勇敢斗争的主角(英雄)才能显露出英雄原型。其他角色在英勇行动的时候也会显露出英雄原型的特点。不够英雄的角色也可以经过成长成为英雄。在电影《古庙战茄声》
里面,甘加•丁刚开始的时候完全是另一种原型,骗徒或者小丑,但他为了做英雄而奋斗,在关键时刻为了朋友而牺牲了自己,从而赢得了英雄的称号。在《星球大战》的绝大部分里,欧比旺•肯诺比显然是作为导师原型而出现的。但是,为了让卢克逃离死星,他甘愿牺牲自己,英勇地采取行动,暂时戴上了英雄的面具。
如果恶人或者反派角色出人意料地显示出英雄的品质,会给人留下非常深的印象。在情景喜剧那种档次的影视剧里,当丹尼•德维托
扮演的卑鄙的“出租车”调度员路易突然心肠一软或者做出什么高尚之举,那一集就能一下上升到艾美奖 的水平。一个既英勇又卑鄙的华丽恶人能够产生很强的感染力。在理想状态下,所有丰满的角色都应该具有一点儿所有原型的特点,因为每个原型所代表的都是完整人格的一方面。
角色的缺点
有意思的缺点会使角色人性化。英雄力图克服内心的疑虑、思维缺陷、过去的罪孽(或创伤),或者对未来的恐惧时,我们在他身上能够看到自己的影子。弱点、瑕疵、怪癖和陋习会立即让英雄或者其他角色显得更加真实、动人。或许角色越神经质观众就会越喜欢、越感到认同。
缺点也给角色提供了发展之路——也就是所谓的“角色弧”,角色在其中从A状态经历各个阶段而发展到Z状态。瑕庇和不完整是角色成长发展的起点,从缺点起步,开始成长。缺点可能就是英雄之短。也许英雄没有恋人,为了让人生完整而正在找寻“另一半”。在童话里,英雄失去亲人往往象征着英雄之短。很多童话都是把父母之死或者兄弟姐妹被绑架作为开篇。从家庭中做减法充分调动起了故事的敏感神经,直到平衡恢复,也就是新家庭产生或者旧家庭团圆的时刻。
在很多当代的故事里,重新产生或者恢复完整的不是别的,正是英雄的人格。缺失的可能就是人格当中的关键部分,比如爱或信任的能力。英雄也许不得不克服自身的毛病,比如缺乏耐心或决定力。观众喜欢看英雄跟人格问题搏斗并最终战胜它们。《风月俏佳人》里富有但冷血的商人爱德华会不会被热爱生活的薇薇安所改变而变成她的白马王子?薇薇安会不会建立自尊,逃离妓女生活?《普通人》
里充满负罪感的少年康拉德能不能找回爱的能力?
英雄的种类
英雄的种类有很多,包括自愿的和不自愿的英雄、以集体为重的英雄和孤僻英雄、反英雄、悲剧英雄以及催化剂式英雄。跟所有的原型一样,英雄
是一个能够传达很多种能量的灵活概念。英雄和其他原型组合就能变成混血,比如骗徒英雄,或者暂时戴上另一种原型的面具而成为变形者、别人的导师,甚至阴影。
尽管英雄一般都作为正面形象出现,但他也可能代表自我的阴暗面。总体来说,英雄原型象征着积极行动的人类精神,但也有可能带有弱点和对行动迟疑。
自愿的和不自愿的英雄
英雄大致有两种:一种是自愿、具有行动力、善于协作、全身心投入冒险、没有疑虑、总是勇敢前行、自发而主动;另一种是不自愿、满心迟疑和犹豫、消极、需要外部力量激励和推动才能进入冒险。这两种英雄都能构成有意思的故事,尽管一个自始至终都消极的英雄会让戏剧过程不那么具有吸引力。最好的方式是让不自愿的英雄在某个点上产生改变,在必要的动机出现之后变得专注于冒险。
反英雄
反英雄是个不好把握的术语,容易让人困惑。简单地说,反英雄不是英雄的对立面,而是一种特殊的英雄——可能在社会的价值体系中属于亡命徒或者恶人,但观众基本对他是同情的。我们认同这些被社会排斥的人,因为我们都在某些时刻有过被排斥的感受。
反英雄也有两种:第一种的行为基本上近似于传统英雄,但有着很强的愤世嫉俗感或是经历过创伤,比如鲍嘉在《夜长梦多》
和《卡萨布兰卡》里的角色;第二种是悲剧英雄,可能是不招人喜欢的甚至是让人痛心的中心人物,比如麦克白、疤面煞星
或者《亲爱的妈咪》 里的琼•克劳馥。
受伤的反英雄可能是身着生锈铠甲的英勇骑士,一个拒绝社会或者被社会拒绝的独行者。这些角色可能最终会获得胜利并且始终被观众所同情,但从社会的眼光看来,他们是被排除在外的人,就像罗宾汉、流氓海盗、土匪
英雄或者鲍嘉演过的很多角色。他们往往是从社会的腐败中全身而退的值得尊敬的人,比如幻想破灭的警察或军人成为了在法律的盲区里活动的私家侦探、走私贩、赌徒或者雇佣兵。我们喜爱这些角色是因为他们的叛逆,我们也想和他们一样对社会嗤之以鼻。《无因的反抗》
和《伊甸园之东》 里詹姆斯•迪恩 演的角色,或者《飞车党》 里马龙•白兰度 演的角色则代表了另一种受伤的反英雄。白兰度演出了全新的一代人对老一代的不满。米基•洛克、马特•狄龙 和西恩•潘 继承了这种反英雄的传统。
第二种反英雄则更像古典意义上的悲剧英雄。他们无法克服自己的缺点和内心的魔鬼,为此而堕落、毁灭。他们可能魅力十足,可能具有让人欣羡的品质,但他们的缺点笑到了最后。有些悲剧式的反英雄并不怎么出色,但我们也会津津乐道地看着他们堕落,因为“若不是得上帝恩宠,赴刑场的就是我了”这种心理在作祟。就像那些眼睁睁看着俄狄浦斯堕落的古希腊人一样,我们看着《疤面煞星》里阿尔•帕西诺的角色、《雾锁危情》
里西格妮•韦弗 演的戴安•弗西和《寻找顾巴先生》
里戴安•基顿 的角色在我们眼前毁灭,我们的情感获得净化,我们也会避免犯下同样的错误。
以集体为重的英雄
根据英雄对待社会的态度,也可以将英雄分类。就像很久以前在非洲平原上狩猎、采集、讲故事的古人类一样,大多数的英雄是以集体为重的。他们在故事开始的时候往往是社会的一分子,他们的旅程会把他们带到一个远离家园的未知地带。我们初次见到英雄的时候,他们生活在家族、部落、村子、城镇或者家庭里。他们的故事可以看做:离开集体(第一幕)、在远离集体的荒野中独自冒险(第二幕),一般会最终再次融入集体(第三幕)。
以集体为重的英雄一般会面临这样的抉择:回到第一幕中正常世界,或是留在第二幕的非常世界。选择留在非常世界里的英雄在西方文化当中很少见,不过在亚洲的传说里倒是常见,尤其是印度传说。
孤僻英雄
与以集体为重的英雄相对的是西部片里面的孤僻英雄,比如《原野奇侠》 、
克林特•伊斯特伍德 主演的镖客三部曲 、约翰•韦恩 在《搜索者》 里扮演的伊桑,还有《独行侠》 系列。
对于这一类型,英雄在故事开始的时候就远离社会。属于他们的居所是荒野,属于他们的状态是独处。他们的旅程是:再次进入集体(第一幕)、在集体的地盘上冒险(第二幕)、回到荒野中与集体再次隔绝(第三幕)。对他们来说,部落或者村镇就是第二幕的非常世界,他们只会在里面短暂地停留,他们在这期间总会感到不舒服。约翰•韦恩在《搜索者》里的最后一个镜头非常完美,它能够代表这种英雄的风格。镜头里的韦恩在小木屋的门口,这个外人永远无法融入那家人的喜悦和幸福里去。这种英雄不仅出现在西部片里,也可以精彩地设置在剧情片或者动作片里,比如被引诱再次冒险的孤僻侦探、隐士;或者已经退休的人接受召唤再次入世;或者在情感上与世隔绝的人接受挑战再次回到情感生活里去。
跟以集体为重的英雄一样,孤僻英雄最终会选择是回到最初状态(独处)还是留在第二幕的非常世界里。有些英雄开始的时候孤僻,但最终选择了留下和集体在一起,成为了以集体为重的英雄。
催化剂式英雄
英雄一般都是改变或成长程度最大的角色,但有种英雄是例外:催化剂式英雄。
他们是做出英勇行动的中心人物,但却不会有多大的改变,因为他们的主要功能是造成其他角色的转变。就像化学里的催化剂一样,它们在自己不改变的情况下给一个系统造成改变。
举例说来,艾迪•墨菲在《比佛利山超级警探》里扮演的阿克塞尔•福利就是典型的催化剂式英雄。在故事开始的时候,他的人格就已经完整而与众不同了。他基本没有角色弧,因为他没有成长空间。在故事的发展过程中,他没怎么学习和改变,但他引起了比佛利山的警探同伴塔格特和罗斯伍德的改变。相比之下,这两个人有更明显的角色弧,在阿克塞尔的影响之下,他们由保守的循规蹈矩派变成了嬉皮的街头风格。其实,尽管阿克塞尔是中心角色,也是恶人的主要对手,他的出镜时间最长并且台词最精彩,但他可以被看做故事里的导师而非英雄,而贾奇•莱因霍尔德扮演的罗斯伍德则是本
质上的英雄,因为他的成长最大。
催化剂式英雄在有连续性的故事(比如电影续集或者电视连续剧)里最好用。就像《独行侠》和《超人》系列,英雄没有什么内在的改变,却到处助人为乐并引导他人的成长。当然,最高明的手段是隔三差五地让这些英雄也偶尔产生一些成长和改变,这样做能够增加他们的新鲜度和可信度。
英雄之路
英雄象征着转变中的灵魂,也象征着每个人在生命中的必经之路。路上的每一阶段——人生和成长的各个阶段构成了英雄之旅。作家和有精神追求的人们会把英雄这一原型当做宝藏来探寻。卡罗尔•皮尔逊
的著作《影响你生命的原型》进一步把英雄分类(天真型、孤儿型、烈士型、游荡型、战士型、保姆型、寻觅型、恋人型、破坏型、创造型、统御型、魔力型、智者型和弱智型),并且描绘了每个类型的情感发展方式。这本书能够帮助你在更深的心理层面从多个角度理解英雄。女英雄的一些独特旅程可以参考莫琳•默多克的著作《女英雄之旅:女人对完整的追求》。
本文选自《作家之旅:源自神话的写作要义(第三版) 》一书
图书详细信息:
http://space.itpub.net/attachments/2011/12/13164110_20111230161707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