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化电磁场产生引力场的试验分析--如果要证明引力场的存在,还需要排除极化效应的受力

变化电磁场产生引力场的试验

2023年11月2日凌晨4点,我在地下室实验首次发现了变化电磁场产生引力场的微弱效应,仅高度灵敏的仪器可以检测到。

后来经过长时间的反复试验,现在试验产生的引力场效应明显,由试验可以确定:

加速运动正电荷可以产生加速度方向相反的引力场。

2024年3月1日,我在试验中发现:

变化的磁场产生漩涡引力场,可以令一切物体旋转。

后来,在真空情况下这个试验同样成立。

在下图中,

 

 

正负极之间不接触,相隔一定距离,套上有机玻璃管,用细线悬挂一个轻小薄片状物体,中心打孔,套在有机玻璃管上,处于正负极空隙的中间位置上。

当正负极连接高压直流电源,按下电源开关瞬间,悬挂物向正极方向运动。

掉转正负极,悬挂物仍然向正极方向运动。

当按下电源开关瞬间,线路中正电荷原地加速振动,在正负极之间产生的电动势就包含了磁场和直线引力场,其中的直线引力场令悬挂物向正极方向直线加速运动。

这个试验在真空条件下同样成立。

 

------------------------------

让我们分析悬挂的塑料薄片受到的力。如果薄片一开始并不带有任何电荷,那么我们需要考虑电场对薄片的极化效应。

极化效应

当薄片置于电场中时,电场会使薄片的分子或原子极化,即使薄片不带电荷。这种极化效应会使薄片获得一个电偶极矩(electric dipole moment)。

电偶极矩

电偶极矩(p)是描述物质在电场中的极化程度的一个物理量。对于薄片,我们可以使用以下公式计算电偶极矩:

p = α × E

其中,α是薄片的极化率(polarizability),E是电场强度。

 

备注:

极化率(α)是一个物质特有的物理量,它描述了物质在电场中的极化能力。对于塑料薄片,极化率的值取决于塑料的类型和结构。

一般来说,塑料的极化率在10^(-30) 到 10^(-24) C·m^2/V 之间。例如:

  • 对于聚乙烯(Polyethylene),α ≈ 10^(-29) C·m^2/V
  • 对于聚丙烯(Polypropylene),α ≈ 10^(-28) C·m^2/V
  • 对于聚氯乙烯(PVC),α ≈ 10^(-27) C·m^2/V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值只是近似值,实际的极化率可能会因塑料的类型、结构和制备方法而异。

 

极化率

极化率(α)是描述物质在电场中的极化能力的一个物理量。对于薄片,我们可以使用以下公式计算极化率:

α = ε₀ × χ × V

其中,ε₀是电常数(approximately 8.854 × 10^(-12) F/m),χ是薄片的电磁 susceptibility,V是薄片的体积。

 

备注:

塑料材料的电磁感受率(susceptibility)通常比较小,具体数值取决于材料的成分和结构。

一般来说,塑料的电磁感受率χ在10^-10到10^-6的范围内。

以下是一些常见塑料材料的电磁感受率χ的典型值:

  1. 聚乙烯(Polyethylene): χ ≈ 2 × 10^-10

  2. 聚丙烯(Polypropylene): χ ≈ 4 × 10^-10

  3. 聚氯乙烯(PVC): χ ≈ 6 × 10^-10

  4. 聚苯乙烯(Polystyrene): χ ≈ 8 × 10^-10

  5.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 χ ≈ 1 × 10^-9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只是典型值,实际的电磁感受率可能会因材料的具体成分和制造工艺而有所不同。

 

电场强度

电场强度(E)是描述电场的强度的一个物理量。我们已经计算过电场强度:

E = V / d

其中,V是电压,d是电极之间的距离。

计算电偶极矩

现在,我们可以计算电偶极矩(p):

p = α × E = ε₀ × χ × V × E = ε₀ × χ × V × (V / d)

计算电荷

一旦我们计算了电偶极矩(p),我们就可以计算薄片上的电荷(q):

q = p / d

计算电场力

现在,我们可以计算电场力(F_e):

F_e = q × E = (p / d) × E = (ε₀ × χ × V × E) / d

步骤

  1. 指定电极之间的距离(d)。
  2. 计算电场强度(E)使用 E = V / d。
  3. 计算极化率(α)使用 α = ε₀ × χ × V。
  4. 计算电偶极矩(p)使用 p = α × E。
  5. 计算电荷(q)使用 q = p / d。
  6. 计算电场力(F_e)使用 F_e = q × E。

结果

电场力(F_e)是薄片受到的电场力,单位是牛顿(N)。我们可以使用上述公式计算电场力,并将其与薄片的重力相加,得到薄片受到的总力。

 

极化效应的补充:

假设我们有一个中性的塑料薄片,里面由许多小分子组成。当这个薄片置于电场中时,会发生什么?

原子/分子的极化

  • 每个小分子内部都有正负电荷分布,通常是对称的。
  • 当外加电场存在时,这些分子内部的正负电荷会发生微小的偏移,使得分子内部形成一个小的电偶极矩。
  • 也就是说,分子内部的电荷分布会发生极化,正负电荷会稍微分开。

整个薄片的极化

  • 由于所有分子都发生了这种极化效应,整个薄片也会表现出一个宏观的电偶极矩。
  • 薄片的一侧会积聚正电荷,另一侧会积聚负电荷,形成一个电偶极。

举个例子,假设我们有一个聚乙烯薄片,里面由许多CH2分子组成。在电场作用下,每个CH2分子内部的碳氢键会发生微小的偏移,形成一个小的电偶极矩。所有分子的这种极化效应累加起来,就使得整个薄片表现出一个宏观的电偶极矩。

这种极化效应是可逆的,当电场消失时,分子内部的电荷分布会恢复到原来的对称状态,薄片也会失去电偶极矩。这就是塑料薄片在电场中的极化效应。

 

----------------------------------------------------------------------------------------

 

posted @ 2024-05-07 20:52  bonelee  阅读(79)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