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冲区溢出攻击的基本概念
缓冲区溢出是一种非常普遍、非常危险的漏洞,在各种操作系统、应用软件中广泛存在。利用缓冲区溢出攻击,可以导致程序运行失败、系统宕机、重新启动等后果。更为严重的是,可以利用它执行非授权指令,甚至可以取得系统特权,进而进行各种非法操作。
缓冲区溢出攻击有多种英文名称:buffer overflow,buffer overrun,smash the stack,trash the stack,scribble the stack, mangle the stack, memory leak,overrun screw;它们指的都是同一种攻击手段。第一个缓冲区溢出攻击--Morris蠕虫,发生在1988年,由罗伯特,莫里斯(R ob。rtMorris)制造,它曾造成全世界6000多台网络服务器瘫痪。
计算机程序一般都会使用到一些内存,这些内存或是程序内部使用,或是存放用户的输入数据,这样的内存一般称作缓冲区。溢出是指盛放的东西超出容器容量而溢出来了,在计算机程序中,就是数据使用到了被分配内存空间之外的内存空间。而缓冲区溢出,简单的说就是计算机对接收的输入数据没有进行有效的检测(理想的情况是程序检查数据长度并不允许输入超过缓冲区长度的字符),向缓冲区内填充数据时超过了缓冲区本身的容量,而导致数据溢出到被分配空间之外的内存空间,使得溢出的数据覆盖了其他内存空间的数据。
通过往程序的缓冲区写超出其长度的内容,比如定义一个字符串变量,只允许他存储最多15个字符串(IP地址的最大字符数),但用户输入的时候误操作输入了15个以上的字符,加上程序本身没有去校验用户输入的字符数量,而直接存储到这个变量的内存地址空间,就造成缓冲区的溢出,从而破坏程序的堆栈,造成程序崩溃或使程序转而执行其它指令,以达到攻击的目的。造成缓冲区溢出的原因是程序中没有仔细检查用户输入的参数。
欢迎加入QQ技术群聊:70539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