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meter性能测试结果分析

性能测试结果参数

Label:是请求的名称

#Samples:在脚本运行过程中,一共发了多少个请求

Average:平均响应时间,服务器处理一个请求需要多少时间的平均值,单位:毫秒

Median:响应时间的中间值,就是所有请求的响应时间从小到大排个序,正中间的那个值是多少

90%Line:响应时间从小到大排序,在第90%位置处的值是多少,比如一共发了10000个请求,那么就是第9000个的值

95%Line、99%Line同上

Min:最小响应时间,就是所有请求中响应时间最短的那一个

Max:最大响应时间,就是所有请求中响应时间最长的那一个

Error %:错误率,错误请求占所有请求的比率是多少

Throughput:这个就是常说的TPS了,也就是常说的吞吐量。代表的是服务处理请求的能力,服务器在1秒之内能处理多少个请求。

以login接口为例:

  平均响应时间为8233.20 ,服务器一个线程1秒钟可以处理的请求数大概为1000/8000=0.125个

  吞吐量为1.21,所以服务器大概启了1.21/0.125=9.68个线程。

  如果增加线程数,TPS没有上升甚至有所下降,说明服务器已经出现了极限。

  不要看数据,理解思路即可。

当然,还有服务器的cup,内存等使用情况一起参考。比如,长时间跑时,内存一直再增长,要考虑有内存泄漏问题。

后续完善。

posted @ 2020-10-14 12:57  有风有雨  阅读(706)  评论(0)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