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二英二408初试总结-2021.01.03
现在距离我考试结束已经过去了一周的时间了,在这一周的前几天,在估分之后,疯狂玩了一把(毕竟感觉成绩还可以,大概率能进复试了),这两天开始收心,好好准备复试科目(离散数学+上机编程)。
接下来回顾一下初试上的漏洞及可取之处
- 缺点
- 对资料的选取上具有盲目性:
- 尤其是数学,在一开始没有找到十分适合自己的资料,盲目听从主流。对于这个选择只能说是不坏,在那个时候的心比较专一。(当时选的汤家凤的课程及1800,题量过大,且代表性较低,在中后期对我自己而言已经不具有较大的价值)
- 过于注重轮数:
- 数学上对于1800的轮数看的较为注重,导致浪费了较多的时间在收益较低的题目上面,觉得必须把所有题目都做会才能到下一步,导致基础篇做了三遍。这个时间本应该做质量更好的题目,当然1800的题目也挺好,只是代表性不高,做一题的效果质量比不上个好的资料的一题(不具备很好的代表性,仅仅是锻炼熟练度)
- 不能每天按规定做预先的事情(没有严格按照每天的安排)
- 数学上,没有每天做到足量的题,如在后期,李永乐老师的线代提醒并没有看完,这一个心态导致我最后的线代没有做的很顺畅,
- 英语上,在中期有时候会拖拉,比如某天阅读看的时间少;英语强烈推荐《于慧真题100篇》,严格按照《23问》,一定会有质的飞跃,在中学的时候,我被带错了路,英语上我并不适合刷题,囫囵吞枣的做法,对我的英语基本没有帮助。这也使得我,在高考的两次英语中,第二次甚至比第一次还要低。
- 政治上,没什么注意事项,全程腿姐。唯一的注意事项就是,基础班不用太刻意看,累了就看看,马原看看就好啦,后面的都不是理解性的,在末尾的时候看看技巧班和押题班,背就完事儿了。
- 专业课,我考的是408,专业知识点繁杂多样,不过学到最后,发现考点比较集中,但是对于初学者的理解上面会有较大难度。当时学二进制的时候简直要崩溃,还有学处理器和指令的时候,微指令和指令什么的傻傻分不清楚。最后是通过手写知识点,梳理知识点,这才啃了下来。
- 对资料的选取上具有盲目性:
- 可取之处
- 选择所能获得的最好的资料,不要管是否是主流,只要你觉得不适应,必须换!当然也不能什么都选,必须是那种有口碑,但不是最主流的那种即可。
- 数学《李正元复习全书》,1800和汤家凤老师的资料我后面就基本没看了。真题可以选择世纪高教出版社的真题,十分详细。
- 汤家凤基础课视频前期看,李林880打基础。
- 基础之后用李正元复习全书+B站up心一学长、武忠祥
- 再之后 真题做两三遍精做+模拟卷李林的(这个足够了)
- 英语《于慧真题100篇》+配套的《23问》,别的资料没用过,不做评价,“博士🐂 🍺”
- 政治,腿姐(主流是肖秀荣,但是我对主流较为排斥,莫名的)
- 专业课,408只有《王道》,天勤亦可(但是我没看过)
- 数学《李正元复习全书》,1800和汤家凤老师的资料我后面就基本没看了。真题可以选择世纪高教出版社的真题,十分详细。
- 傻一点,听话点,按照老师和指导书的方法来,不要投机取巧
- 专一:不要东摸一个老师,西摸一个老师……看到挺多人,说自己要博采众长,课听徐涛,题做肖秀荣,押题看腿姐,最后背肖四肖八。最后把自己看的只零破碎的。当然数学在基础课只看一个老师,之后看那个老师随意,专题知识哪个老师讲的好就看哪个,数学就是要博采众长。
- 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但是仍需要努力,可以羡慕别人的长处,但是不能自卑自弃
- 选择所能获得的最好的资料,不要管是否是主流,只要你觉得不适应,必须换!当然也不能什么都选,必须是那种有口碑,但不是最主流的那种即可。
总结结束,自我评估分数大概是330左右,英语70+,政治70+,数学100+,408 90+,差不多330,希望老师主观题给个面子,或许就340了
后续具体成绩,等三月份再看吧,复试加油!
——2021.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