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nchronized学习笔记

概述

我们都知道加锁的目的就是:序列化访问临界资源,即同一时刻只能有一个线程访问临界资源(同步互斥访问)。在java对象中,每一个对象有且只有一个同步锁。这也意味着,同步锁依赖于对象而存在,当我们访问某对象的synchronized方法时,就获取了该对象的同步锁。synchronized的底层是使用操作系统的mutex lock实现的。先说明一下锁的一些相关概念。

锁的内存语义

内存可见性:同步快的可见性是由“如果对一个变量执行lock操作,将会清空工作内存中此变量的值,在执行引擎使用这个变量前需要重新执行load或assign操作初始化变量的值”、“对一个变量执行unlock操作之前,必须先把此变量同步回主内存中(执行store和write操作)”这两条规则获得的。

操作原子性:持有同一个锁的两个同步块只能串行地进入。

锁的内存语义:当线程释放锁时,JMM会把该线程对应的本地内存中的共享变量刷新到主内存中。当线程获取锁时,JMM会把该线程对应的本地内存置为无效。从而使得被监视器保护的临界区代码必须从主内存中读取共享变量。

释放锁和获取锁的内存含义:

线程A释放一个锁,实质上是线程A向接下来将要获取这个锁的某个线程发出了(线程A对共享变量所做修改的)消息。

线程B获取一个锁,实质上是线程B接收了之前某个线程发出的(在释放这个锁之前对共享变量所做修改的)消息。

线程A释放锁,随后线程B获取这个锁,这个过程实质上是线程A通过主内存向线程B发送消息。

synchronized简介

synchronized内置锁是一种对象锁,锁的是对象而不是引用。作用力度是对象,可以实现对临界资源的同步互斥访问,是可重入的,加锁的方式:同步实例方法,锁是当前实例对象;同步类方法,锁是当前类对象;同步代码块,锁是括号里的对象。

synchronized是基于JVM内置锁实现,通过内部对象Monitor(监视器锁)实现,基于进入与退出Monitor对象实现方法与代码块同步,监视器锁的实现依赖底层操作系统的Mutex lock(互斥锁)实现,它是一个重量级锁性能较低。当然,JVM内置锁在1.5之后版本做了重大的优化,如锁粗化(LockCoarsening)、锁消除(Lock Elimination)、轻量级锁(LightweightLocking)、偏向锁(Biased Locking)、适应性自旋(Adaptive Spinning)等技术来减少锁操作的开销,,内置锁的并发性能已经基本与Lock持平。

每个同步对象都有一个自己的Monitor监视器锁,加锁过程如下:

 synchronized用的位置可以用这些场景:

synchronized可以用在方法上也可以使用在代码块中,其中方法是实例方法和静态方法分别锁的是该类的实例对象和该类的对象。而使用在代码块中也可以分为三种,具体的可以看上面的表格。这里的需要注意的是:如果锁的是类对象的话,尽管new多个实例对象,但他们仍然是属于同一个类依然会被锁住,即线程之间保证同步关系。

如果想详细了解这些场景区别请打开如下链接:

https://www.cnblogs.com/skywang12345/p/3479202.html

锁机制

我们有如下的类SynchronizedDemo

使用命令:javap  -v  *.class

上面用黄色高亮的部分就是需要注意的部分了,这也是添Synchronized关键字之后独有的。执行同步代码块后首先要先执行monitorenter指令,退出的时候monitorexit指令。通过分析之后可以看出,使用Synchronized进行同步,其关键就是必须要对对象的监视器monitor进行获取,当线程获取monitor后才能继续往下执行,否则就只能等待。而这个获取的过程是互斥的,即同一时刻只有一个线程能够获取到monitor。上面的demo中在执行完同步代码块之后紧接着再会去执行一个静态同步方法,而这个方法锁的对象依然就这个类对象,那么这个正在执行的线程还需要获取该锁吗?答案是不必的,从上图中就可以看出来,执行静态同步方法的时候就只有一条monitorexit指令,并没有monitorenter获取锁的指令。这就是锁的重入性,即在同一锁程中,线程不需要再次获取同一把锁。Synchronized先天具有重入性。每个对象拥有一个计数器,当线程获取该对象锁后,计数器就会加一,释放锁后就会将计数器减一。

既然synchronized是锁对象的,现在就了解一下是如何锁对象的。

对象的内存布局

HotSpot虚拟机中,对象在内存中存储的布局可以分为三块区域:对象头(Header)、实例数据(Instance Data)和对齐填充(Padding)。

对象头:比如 hash码,对象所属的年代,对象锁,锁状态标志,偏向锁(线程)ID,偏向时间,数组长度(数组对象)等。

实例数据:即创建对象时,对象中成员变量,方法等。

对齐填充:对象的大小必须是8字节的整数倍。

 对象头:HotSpot虚拟机的对象头包括两部分信息,第一部分是“Mark Word”,用于存储对象自身的运行时数据, 如哈希码(HashCode)、GC分代年龄、锁状态标志、线程持有的锁、偏向线程ID、偏向时间戳等等,这部分数据的长度在32位和64位的虚拟机(暂 不考虑开启压缩指针的场景)中分别为32个和64个Bits,官方称它为“Mark Word”。对象需要存储的运行时数据很多,其实已经超出了32、64位Bitmap结构所能记录的限度,但是对象头信息是与对象自身定义的数据无关的额 外存储成本,考虑到虚拟机的空间效率,Mark Word被设计成一个非固定的数据结构以便在极小的空间内存储尽量多的信息,它会根据对象的状态复用自己的存储空间。例如在32位的HotSpot虚拟机 中对象未被锁定的状态下,MarkWord的32个Bits空间中的25Bits用于存储对象哈希码(HashCode),4Bits用于存储对象分代年龄,2Bits用于存储锁标志 位,1Bit固定为0。

但是如果对象是数组类型,则需要三个机器码,因为JVM虚拟机可以通过Java对象的元数据信息确定Java对象的大小,但是无法从数组的元数据来确认数组的大小,所以用一块来记录数组长度。对象头信息是与对象自身定义的数据无关的额外存储成本,但是考虑到虚拟机的空间效率,Mark Word被设计成一个非固定的数据结构以便在极小的空间内存存储尽量多的数据,它会根据对象的状态复用自己的存储空间,也就是说,Mark Word会随着程序的运行发生变化,变化状态如下(32位虚拟机)。

Java SE 1.6中,锁一共有4种状态,级别从低到高依次是:无锁状态、偏向锁状态、轻量级锁状态和重量级锁状态,这几个状态会随着竞争情况逐渐升级。锁可以升级但不能降级,意味着偏向锁升级成轻量级锁后不能降级成偏向锁。这种锁升级却不能降级的策略,目的是为了提高获得锁和释放锁的效率。对象的MarkWord变化为下图。

锁的膨胀升级过程

锁的状态总共有四种,无锁状态、偏向锁、轻量级锁和重量级锁。随着锁的竞争,锁可以从偏向锁升级到轻量级锁,再升级的重量级锁,但是锁的升级是单向的,也就是说只能从低到高升级,不会出现锁的降级。

偏向锁

偏向锁是Java 6之后加入的新锁,它是一种针对加锁操作的优化手段,经过研究发现,在大多数情况下,锁不仅不存在多线程竞争,而且总是由同一线程多次获得,因此为了减少同一线程获取锁(会涉及到一些CAS操作,耗时)的代价而引入偏向锁。偏向锁的核心思想是,如果一个线程获得了锁,那么锁就进入偏向模式,此时Mark Word 的结构也变为偏向锁结构,当这个线程再次请求锁时,无需再做任何同步操作,即获取锁的过程,这样就省去了大量有关锁申请的操作,从而也就提供程序的性能。所以,对于没有锁竞争的场合,偏向锁有很好的优化效果,毕竟极有可能连续多次是同一个线程申请相同的锁。但是对于锁竞争比较激烈的场合,偏向锁就失效了,因为这样场合极有可能每次申请锁的线程都是不相同的,因此这种场合下不应该使用偏向锁,否则会得不偿失,需要注意的是,偏向锁失败后,并不会立即膨胀为重量级锁,而是先升级为轻量级锁。下面我们接着了解轻量级锁。

偏向锁获取过程:

(1)访问Mark Word中偏向锁的标识是否设置成1,锁标志位是否为01——确认为可偏向状态。

(2)如果为可偏向状态,则测试线程ID是否指向当前线程,如果是,进入步骤(5),否则进入步骤(3)。

(3)如果线程ID并未指向当前线程,则通过CAS操作竞争锁。如果竞争成功,则将Mark Word中线程ID设置为当前线程ID,然后执行(5);如果竞争失败,执行(4)。

(4)如果CAS获取偏向锁失败,则表示有竞争(CAS获取偏向锁失败说明至少有过其他线程曾经获得过偏向锁,因为线程不会主动去释放偏向锁)。当到达全局安全点(safepoint)时,会首先暂停拥有偏向锁的线程,然后检查持有偏向锁的线程是否活着(因为可能持有偏向锁的线程已经执行完毕,但是该线程并不会主动去释放偏向锁),如果线程不处于活动状态,则将对象头设置成无锁状态(标志位为“01”),然后重新偏向新的线程;如果线程仍然活着,撤销偏向锁后升级到轻量级锁状态(标志位为“00”),此时轻量级锁由原持有偏向锁的线程持有,继续执行其同步代码,而正在竞争的线程会进入自旋等待获得该轻量级锁。

(5)执行同步代码。

偏向锁的释放过程:

偏向锁使用了一种等到竞争出现才释放偏向锁的机制:偏向锁只有遇到其他线程尝试竞争偏向锁时,持有偏向锁的线程才会释放锁,线程不会主动去释放偏向锁。偏向锁的撤销,需要等待全局安全点(在这个时间点上没有字节码正在执行),它会首先暂停拥有偏向锁的线程,判断锁对象是否处于被锁定状态,撤销偏向锁后恢复到未锁定(标志位为“01”)或轻量级锁(标志位为“00”)的状态。

关闭偏向锁:

偏向锁在Java 6和Java 7里是默认启用的。由于偏向锁是为了在只有一个线程执行同步块时提高性能,如果你确定应用程序里所有的锁通常情况下处于竞争状态,可以通过JVM参数关闭偏向锁:-XX:-UseBiasedLocking=false,那么程序默认会进入轻量级锁状态。

轻量级锁

倘若偏向锁失败,虚拟机并不会立即升级为重量级锁,它还会尝试使用一种称为轻量级锁的优化手段(1.6之后加入的),此时Mark Word 的结构也变为轻量级锁的结构。轻量级锁能够提升程序性能的依据是“对绝大部分的锁,在整个同步周期内都不存在竞争”,注意这是经验数据。需要了解的是,轻量级锁所适应的场景是线程交替执行同步块的场合,如果存在同一时间访问同一锁的场合,就会导致轻量级锁膨胀为重量级锁。

轻量级锁加锁过程:

(1)在代码进入同步块的时候,如果同步对象锁状态为无锁状态(锁标志位为“01”状态,是否为偏向锁为“0”),虚拟机首先将在当前线程的栈帧中建立一个名为锁记录(Lock Record)的空间,用于存储锁对象目前的Mark Word的拷贝,官方称之为 Displaced Mark Word。这时候线程堆栈与对象头的状态如下图所示。

(2)拷贝对象头中的Mark Word复制到锁记录中。

(3)拷贝成功后,虚拟机将使用CAS操作尝试将对象的Mark Word更新为指向Lock Record的指针,并将Lock record里的owner指针指向object mark word。如果更新成功,则执行步骤(3),否则执行步骤(4)。

(4)如果这个更新动作成功了,那么这个线程就拥有了该对象的锁,并且对象Mark Word的锁标志位设置为“00”,即表示此对象处于轻量级锁定状态,这时候线程堆栈与对象头的状态如下图所示。

 (5)如果这个更新操作失败了,虚拟机首先会检查对象的Mark Word是否指向当前线程的栈帧,如果是就说明当前线程已经拥有了这个对象的锁,那就可以直接进入同步块继续执行。否则说明多个线程竞争锁,若当前只有一个等待线程,则可通过自旋稍微等待一下,可能另一个线程很快就会释放锁。 但是当自旋超过一定的次数,或者一个线程在持有锁,一个在自旋,又有第三个来访时,轻量级锁膨胀为重量级锁,重量级锁使除了拥有锁的线程以外的线程都阻塞,防止CPU空转,锁标志的状态值变为“10”,Mark Word中存储的就是指向重量级锁(互斥量)的指针,后面等待锁的线程也要进入阻塞状态。

轻量级锁解锁过程:

(1)通过CAS操作尝试把线程中复制的Displaced Mark Word对象替换当前的Mark Word。

(2)如果替换成功,整个同步过程就完成了。

(3)如果替换失败,说明有其他线程尝试过获取该锁(此时锁已膨胀),那就要在释放锁的同时,唤醒被挂起的线程。

重量级锁

如上轻量级锁的加锁过程步骤(5),轻量级锁所适应的场景是线程近乎交替执行同步块的情况,如果存在同一时间访问同一锁的情况,就会导致轻量级锁膨胀为重量级锁。Mark Word的锁标记位更新为10,Mark Word指向互斥量(重量级锁)

Synchronized的重量级锁是通过对象内部的一个叫做监视器锁(monitor)来实现的,监视器锁本质又是依赖于底层的操作系统的Mutex Lock(互斥锁)来实现的。而操作系统实现线程之间的切换需要从用户态转换到核心态,这个成本非常高,状态之间的转换需要相对比较长的时间,这就是为什么Synchronized效率低的原因。

偏向锁,轻量级锁,重量级锁转化

 偏向所锁,轻量级锁都是乐观锁,重量级锁是悲观锁。

一个对象刚开始实例化的时候,没有任何线程来访问它的时候。它是可偏向的,意味着,它现在认为只可能有一个线程来访问它,所以当第一个线程来访问它的时候,它会偏向这个线程,此时,对象持有偏向锁。偏向第一个线程,这个线程在修改对象头成为偏向锁的时候使用CAS操作,并将对象头中的ThreadID改成自己的ID,之后再次访问这个对象时,只需要对比ID,不需要再使用CAS在进行操作。

一旦有第二个线程访问这个对象,因为偏向锁不会主动释放,所以第二个线程可以看到对象时偏向状态,这时表明在这个对象上已经存在竞争了。检查原来持有该对象锁的线程是否依然存活,如果挂了,则可以将对象变为无锁状态,然后重新偏向新的线程。如果原来的线程依然存活,则马上执行那个线程的操作栈,检查该对象的使用情况,如果仍然需要持有偏向锁,则偏向锁升级为轻量级锁,(偏向锁就是这个时候升级为轻量级锁的),此时轻量级锁由原持有偏向锁的线程持有,继续执行其同步代码,而正在竞争的线程会进入自旋等待获得该轻量级锁;如果不存在使用了,则可以将对象回复成无锁状态,然后重新偏向。

轻量级锁认为竞争存在,但是竞争的程度很轻,一般两个线程对于同一个锁的操作都会错开,或者说稍微等待一下(自旋),另一个线程就会释放锁。 但是当自旋超过一定的次数,或者一个线程在持有锁,一个在自旋,又有第三个来访时,轻量级锁膨胀为重量级锁,重量级锁使除了拥有锁的线程以外的线程都阻塞,防止CPU空转。

自旋锁与自适应自旋锁

轻量级锁失败后,虚拟机为了避免线程真实地在操作系统层面挂起,还会进行一项称为自旋锁的优化手段。这是基于在大多数情况下,线程持有锁的时间都不会太长,如果直接挂起操作系统层面的线程可能会得不偿失,毕竟操作系统实现线程之间的切换时需要从用户态转换到核心态,这个状态之间的转换需要相对比较长的时间,时间成本相对较高,因此自旋锁会假设在不久将来,当前的线程可以获得锁,因此虚拟机会让当前想要获取锁的线程做几个空循环(这也是称为自旋的原因),一般不会太久,可能是50个循环或100循环,在经过若干次循环后,如果得到锁,就顺利进入临界区。如果还不能获得锁,那就会将线程在操作系统层面挂起,这就是自旋锁的优化方式,这种方式确实也是可以提升效率的。最后没办法也就只能升级为重量级锁了。

引入自旋锁的原因:互斥同步对性能最大的影响是阻塞的实现,因为挂起线程和恢复线程的操作都需要转入内核态中完成,这些操作给系统的并发性能带来很大的压力。同时虚拟机的开发团队也注意到在许多应用上面,共享数据的锁定状态只会持续很短一段时间,为了这一段很短的时间频繁地阻塞和唤醒线程是非常不值得的。

自旋锁:让该线程执行一段无意义的忙循环(自旋)等待一段时间,不会被立即挂起(自旋不放弃处理器额执行时间),看持有锁的线程是否会很快释放锁。自旋锁在JDK 1.4.2中引入,默认关闭,但是可以使用-XX:+UseSpinning开开启;在JDK1.6中默认开启。

自旋锁的缺点:自旋等待不能替代阻塞,虽然它可以避免线程切换带来的开销,但是它占用了处理器的时间。如果持有锁的线程很快就释放了锁,那么自旋的效率就非常好;反之,自旋的线程就会白白消耗掉处理器的资源,它不会做任何有意义的工作,这样反而会带来性能上的浪费。所以说,自旋等待的时间(自旋的次数)必须要有一个限度,例如让其循环10次,如果自旋超过了定义的时间仍然没有获取到锁,则应该被挂起(进入阻塞状态)。通过参数-XX:PreBlockSpin可以调整自旋次数,默认的自旋次数为10。

自适应的自旋锁:JDK1.6引入自适应的自旋锁,自适应就意味着自旋的次数不再是固定的,它是由前一次在同一个锁上的自旋时间及锁的拥有者的状态来决定:如果在同一个锁的对象上,自旋等待刚刚成功获得过锁,并且持有锁的线程正在运行中,那么虚拟机就会认为这次自旋也很有可能再次成功,进而它将允许自旋等待持续相对更长的时间。如果对于某个锁,自旋很少成功获得过,那在以后要获取这个锁时将可能省略掉自旋过程,以避免浪费处理器资源。简单来说,就是线程如果自旋成功了,则下次自旋的次数会更多,如果自旋失败了,则自旋的次数就会减少。

自旋锁使用场景:从轻量级锁获取的流程中我们知道,当线程在获取轻量级锁的过程中执行CAS操作失败时,是要通过自旋来获取重量级锁的。(见前面“轻量级锁”)。

锁优化

锁消除:

锁消除即删除不必要的加锁操作。虚拟机即时编辑器在运行时,对一些“代码上要求同步,但是被检测到不可能存在共享数据竞争”的锁进行消除。

根据代码逃逸技术,如果判断到一段代码中,堆上的数据不会逃逸出当前线程,那么可以认为这段代码是线程安全的,不必要加锁。

锁粗化

如果一系列的连续操作都对同一个对象反复加锁和解锁,甚至加锁操作是出现在循环体中的,那即使没有出现线程竞争,频繁地进行互斥同步操作也会导致不必要的性能损耗。

如果虚拟机检测到有一串零碎的操作都是对同一对象的加锁,将会把加锁同步的范围扩展(粗化)到整个操作序列的外部。

逃逸分析

使用逃逸分析,编译器可以对代码做如下优化:

一、同步省略。如果一个对象被发现只能从一个线程被访问到,那么对于这个对象的操作可以不考虑同步。

二、将堆分配转化为栈分配。如果一个对象在子程序中被分配,要使指向该对象的指针永远不会逃逸,对象可能是栈分配的候选,而不是堆分配。

三、分离对象或标量替换。有的对象可能不需要作为一个连续的内存结构存在也可以被访问到,那么对象的部分(或全部)可以不存储在内存,而是存储在CPU寄存器中。是不是所有的对象和数组都会在堆内存分配空间?不一定

在Java代码运行时,通过JVM参数可指定是否开启逃逸分析, ­

XX:+DoEscapeAnalysis : 表示开启逃逸分析 ­XX:­DoEscapeAnalysis : 表示关闭逃逸分析 从jdk 1.7开始已经默认开始逃逸分析,如需关闭,需要指定­XX:­-DoEscapeAnalysis

 总结

synchronized特点:保证内存可见性、操作原子性

synchronized影响性能的原因:

1、加锁解锁操作需要额外操作;

2、互斥同步对性能最大的影响是阻塞的实现,因为阻塞涉及到的挂起线程和恢复线程的操作都需要转入内核态中完成(用户态与内核态的切换的性能代价是比较大的)

synchronized锁:对象头中的Mark Word根据锁标志位的不同而被复用

偏向锁:在只有一个线程执行同步块时提高性能。Mark Word存储锁偏向的线程ID,以后该线程在进入和退出同步块时不需要进行CAS操作来加锁和解锁,只需简单比较ThreadID。特点:只有等到线程竞争出现才释放偏向锁,持有偏向锁的线程不会主动释放偏向锁。之后的线程竞争偏向锁,会先检查持有偏向锁的线程是否存活,如果不存货,则对象变为无锁状态,重新偏向;如果仍存活,则偏向锁升级为轻量级锁,此时轻量级锁由原持有偏向锁的线程持有,继续执行其同步代码,而正在竞争的线程会进入自旋等待获得该轻量级锁。

轻量级锁:在当前线程的栈帧中建立一个名为锁记录(Lock Record)的空间,尝试拷贝锁对象目前的Mark Word到栈帧的Lock Record,若拷贝成功:虚拟机将使用CAS操作尝试将对象的Mark Word更新为指向Lock Record的指针,并将Lock record里的owner指针指向对象的Mark Word。若拷贝失败:若当前只有一个等待线程,则可通过自旋稍微等待一下,可能持有轻量级锁的线程很快就会释放锁。 但是当自旋超过一定的次数,或者一个线程在持有锁,一个在自旋,又有第三个来访时,轻量级锁膨胀为重量级锁。

重量级锁:指向互斥量(mutex),底层通过操作系统的mutex lock实现。等待锁的线程会被阻塞,由于Linux下Java线程与操作系统内核态线程一一映射,所以涉及到用户态和内核态的切换、操作系统内核态中的线程的阻塞和恢复。

同时感谢网络大神的文章分享:

https://zhuanlan.zhihu.com/p/29866981

https://www.jianshu.com/p/d53bf830fa09

https://www.jianshu.com/p/f65ea68a4a7f

 

 

 

 

 

 

 

 

 

 

 

 

 

 

 

posted on 2020-01-01 13:26  伯安知心  阅读(304)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