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2018 档案

让自己失望是件好事【秋阳创巴仁波切】
摘要:https://mp.weixin.qq.com/s/bbHTl7fBY_zOZuFLLSBJvg 敲右边添我 般若路 2017-09-22 摘自:《自由的迷失》 一旦我们走上许诺救赎、奇迹与解脱的精神之路,我们就被“灵性的金锁链”(golden chain of spirituality)所系缚。这条镶嵌宝石、雕镂精致的锁链,佩戴起来或许光采亮丽,但是我们却被它牢牢栓住...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8-12-31 16:01 风雨者2 阅读(579) 评论(0) 推荐(0) 编辑

「第5章:结合闻思与实修(2)」《没事,我有定心丸》创巴仁波切遗教法宝 ——三乘法教系列连载(22)
摘要:“思想如法”不表示你满脑子都是宗教的念头,或成为圣人、圣女或僧尼,而是意味着你已经成为一个留心观照的人。你观察发生在你身上的一切,努力做一个端正合宜的淑女或绅士。“与法融合为一”是以自然伦理为基础,你不在错误的时间或用错误的方式做事,而且你不混淆是非黑白。你敬重这个世界,敬重你的心、身和身心的同步。你尊敬你的家人、丈夫、妻子和子女——如果你有任何子女的话。源自轮回神经质的迷妄、焦虑和无明,都是阻碍你与法融合为一的障碍。为了克服此一障碍,你必须修持奢摩他;而为了修持奢摩他,你必须重新安排组织你的人生。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8-12-31 15:58 风雨者2 阅读(640) 评论(0) 推荐(0) 编辑

你知道什么是正念与觉知吗?【创巴仁波切】
摘要:觉知是看见正念所发现之物,我们毋须刻意去除或保留心中的东西,正念的精确使我们可随顺它,因为它有自己的环境、自己的空间,用不着我们决定是该丢弃还是珍藏,因此,觉知是更进一步地走向对状况的不作选择。觉知的梵文 是smriti,意思是“认识”、“忆起”;此处“忆起”并非指记得过去,而是指认识正念的成果。正念提供了一些馀地、一些空间,使我们得以认出嗔恚、激情等等。正念提供的是主题、术语或文字,而觉知是文法,它贯通文意,并将术语安置于正确的位置。了解正念的精确无误之后,我们可能自问:“我该拿它怎么办?我下一步该做什么?……”此时,觉知再次向我们保证,我们其实什么也不必做,只管留它在原处就是了。那好像在丛林中发现一朵美丽的花,我们该摘它回家或让它继续留在丛林里?觉知说留它在丛林,因为那是它生长的自然环境。因此,觉知是不去攀缘正念之所发现,而正念即是精确性——直见事物的本貌。正念是觉知的前驱,我们对准情况打一下闪光灯,然后让那分专注摄入觉知。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8-12-30 15:16 风雨者2 阅读(1195) 评论(0) 推荐(0) 编辑

什么是勇敢?不回头看!- 创巴仁波切
摘要:所谓自信,是指如实地看清自己、了知自己,晓得自己有敞开的能力。 我们的确有能力放弃粗野、神经过敏的自我性质,走出迷恋和成见。  你不需要受制于别人是否良善。你已经有你自己的良善,你本来就是好的,并且也有办法将这种良善传递给他人。在佛教里,这种良善我们称之为如来藏,或是佛性不管发生什么事,你都不会把这一切当真。不管出现什么,都不把它当成最终的问题,而是骤然生起、来来去去的暂时现象。 当你把手放在胸口,会感受到有一种温柔,有点酸,有点软,并且疼痛,你想洒出自己的心,与别人联结。这种温柔会引出无惧,周遭的世界可以轻触你心的那种无惧,你的初心。 慈悲心会自动导致你和人们连接,因为你不再认为人们消耗你的能量。 我们想要生活在未来,我们的人生观有着期望达成某一理想目标的色彩。由于如是寄望于未来,我们失去了当下就能有的精确、敞开和明智。我们被理想化的目标迷昏了头、迷瞎了眼,身不由己地跟着它走。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8-12-30 15:10 风雨者2 阅读(751) 评论(0) 推荐(0) 编辑

蔡礼旭老师:改变命运,今天就开始,开启幸福人生
摘要:蔡礼旭老师:改变命运,今天就开始,开启幸福人生 常念阿彌陀佛 11月28日 敬请点上方蓝色“常念阿彌陀佛”关注🙏 古琴《心静性闲》 来自常念阿彌陀佛 00:0006:10 🙏请按绿色符号打开音乐,边听边看🙏 香港《明报》群书治要专栏(后补)—改过 马来西亚中华文化教育中心 蔡礼旭老师 《左传》讲,「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人还没契入圣贤境界,不可能没...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8-12-27 17:00 风雨者2 阅读(363) 评论(0) 推荐(0) 编辑

12月1日净空老法师英国汉学院温馨晚宴致辞
摘要:12月1日净空老法师英国汉学院温馨晚宴致辞 常念阿彌陀佛 12月10日 敬请点上方蓝色“常念阿彌陀佛”关注! 净空老法师主讲: 二〇一八年十二月兰彼得温馨晚宴致辞 净空法师12月1日温馨晚宴致辞 来自常念阿彌陀佛 00:0006:40 🙏请按绿色符号打开原声🙏 学习上帝的爱 创建和谐天堂 (共一集) 2018/12/1 英国威尔士兰彼得 档名:32-308-00...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8-12-27 16:41 风雨者2 阅读(368) 评论(0) 推荐(0) 编辑

【今12月9日首播】净空老法师:人类的明天—和谐与提升
摘要:【今12月9日首播】净空老法师:人类的明天—和谐与提升 常念阿彌陀佛 12月9日 敬请点上方蓝色“常念阿彌陀佛”关注! 12月9日10:00 净空老法师主讲: 人类的明天—和谐与提升 人类的明天——和谐与提升 来自常念阿彌陀佛 00:0011:05 🙏请按绿色符号打开原声🙏 na mo a mi tuo fo 南 無 阿 彌 陀 佛 ...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8-12-27 16:37 风雨者2 阅读(358) 评论(0) 推荐(0) 编辑

12月18日净空老法师开示:兴传统文化 创和谐盛世!
摘要:https://mp.weixin.qq.com/s/AolrQ3-aWhqNdPnrWJvzIQ 12月18日净空老法师开示:兴传统文化 创和谐盛世! 常念阿彌陀佛 1周前 敬请点上方蓝色“常念阿彌陀佛”关注! 2018冬至法会开示 【兴传统文化 创和谐盛世】! 莲心不染【古琴(大悲咒调)】 来自常念阿彌陀佛 00:0006:10 🙏请按绿色符号打开音乐,边听边看...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8-12-27 16:18 风雨者2 阅读(497) 评论(0) 推荐(0) 编辑

万法唯心彻本源 众生一体归寂光
摘要:【12月23日阿弥陀佛圣诞日】台南极乐寺佛七圆满,净空老法师开示 常念阿彌陀佛 今天 敬请点上方蓝色“常念阿彌陀佛”关注! 台南极乐寺 2018年冬至佛七圆满 净空老法师开示 台南极乐寺 2018.12.23 (农历十一月十七日,阿弥陀佛圣诞日) 净空老法师三三四十念法1000声 来自常念阿彌陀佛 00:0017:29 🙏请按绿色符号打开佛号,常念佛🙏 科注精华录汇集...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8-12-27 15:54 风雨者2 阅读(625) 评论(0) 推荐(0) 编辑

《往生论注闻记》学修总结
摘要:佛法的根本在放下妄想执着上下功夫,要不在这地方用工夫,纵使有所行持,也是培养我执我见。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8-12-27 04:33 风雨者2 阅读(443) 评论(0) 推荐(0) 编辑

净空法师:知是看破,行是放下,到底哪个难?给诸位说,知难,看破难
摘要:2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8-12-26 05:32 风雨者2 阅读(431) 评论(0) 推荐(0) 编辑

净空法师:爱情与婚姻
摘要:爱情是假的,真的是慈悲。真爱叫做慈悲,慈悲这个爱是永远不变的。只有佛菩萨才有真爱,世间人那个爱都是骗人的,骗人也骗自己,自欺欺人。所以佛教我们,要断绝爱欲,修取真爱。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8-12-26 05:26 风雨者2 阅读(796) 评论(0) 推荐(0) 编辑

释净空:真心的人恭敬、谦卑
摘要:https://mbd.baidu.com/newspage/data/landingsuper?context=%7B"nid"%3A"news_8220211054998002832"%7D&n_type=1&p_from=3 净空法师文集 百家号12-2309:12 净空法师文集 百家号12-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8-12-24 15:59 风雨者2 阅读(348) 评论(0) 推荐(0) 编辑

释净空:佛号功夫得力,得力在哪里?
摘要:净空法师文集 百家号12-2410:37 净空法师文集 百家号12-2410:37 净空法师文集 百家号12-2410:37 这句佛号功夫得力,得力在哪里?得力在妄想杂念不起。这句佛号绵绵密密,这叫功夫。这种功夫,古大德的比喻叫石头压草。什么是草?妄想、分别、杂念就叫草。阿弥陀佛是一块石头,把它压住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8-12-24 15:58 风雨者2 阅读(499) 评论(0) 推荐(0) 编辑

净空法师:宇宙人生的真相
摘要:净空法师文集 百家号17-10-0608:26 净空法师文集 百家号17-10-0608:26 净空法师文集 百家号17-10-0608:26 惠能大师在开悟的时候说,「何期自性,能生万法」,宇宙之间所有一切法都是法身所生所现,所以称它为法身。法身没有形相,能现一切相。 这个世界上根本就没有物质这个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8-12-24 15:57 风雨者2 阅读(3406) 评论(0) 推荐(1) 编辑

宣化上人:大佛顶首楞严经四种清净明诲浅释(1)(转自学佛网:http://www.xuefo.net/nr/article23/230609.html)
摘要:唐天竺·沙门般剌密帝译 宣化上人主讲 一九八三年四月十七日晚讲于万佛圣城 四种清净明诲,真实不虚 楞严经里的四种清净明诲:断淫、断杀、断偷、断妄,是息息相关的。若犯淫戒,就容易犯杀戒,也容易犯盗戒、妄语戒。因此犯淫戒,是杀盗妄都包括了。所以,分而言之是四种,合而言之是一体的。 佛这么悲心切切,苦口婆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8-12-21 17:00 风雨者2 阅读(1268) 评论(0) 推荐(0) 编辑

宣化上人:大佛顶首楞严经四种清净明诲浅释(6-7)(转自学佛网:http://www.xuefo.net/nr/article23/230700.html)
摘要:大佛顶首楞严经四种清净明诲浅释(6) 唐天竺·沙门般剌密帝译 宣化上人主讲 一九八三年四月十七日晚讲于万佛圣城 是故阿难!若不断杀修禅定者,譬如有人,自塞其耳,高声大叫,求人不闻,此等名为欲隐弥露。清净比丘,及诸菩萨,于歧路行,不蹋生草,况以手拔?云何大悲,取诸众生血肉充食? 是故阿难:因为这个,所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8-12-21 16:57 风雨者2 阅读(1040) 评论(0) 推荐(0) 编辑

背诵四种清净明诲断淫(愿众生断淫得究竟解脱) (转自学佛网:http://www.xuefo.net/nr/article50/495158.html)
摘要:一、为什么要戒邪淫、断淫欲 《寿康宝鉴》:盖淫念一生,诸念皆起。邪缘未凑生妄心;勾引无计,生机械心;少有阻碍,生嗔恨心;欲情颠倒,生贪着心;羡人有之,生嫉妒心;夺人之爱,生杀害心。廉耻丧尽,伦理俱亏。种种恶业,从此而起。对自身而言,淫欲过重可以颓刚健之躯,昏清明之志,以顶天履地希圣希贤之姿,致成碌碌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8-12-21 16:50 风雨者2 阅读(1480) 评论(0) 推荐(0) 编辑

宣化上人:《四种清净明诲》是照妖镜,把所有妖魔鬼怪都给照现原形了(转自学佛网:http://www.xuefo.net/nr/article55/553478.html)
摘要:宣公上人 甘露法雨(顶礼宣公上人) 一般的学者说:《楞严经》是假的,不是佛说的,又有什么考证,又有什么地方记载。这都是他怕《楞严经》,没有办法来应付《楞严经》这个道理。《楞严经》中他们所最怕的,就是《四种清净明诲》。这《四种清净明诲》是照妖镜,把所有妖魔鬼怪都给照现原形了;还有那个《五十阴魔》把天魔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8-12-21 16:44 风雨者2 阅读(856) 评论(0) 推荐(0) 编辑

净空法师详解《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转给有缘人
摘要:照见是功夫,智慧的运用,修行的枢纽。为三智用,此三智为一切智、道种智、一切种智,亦即智慧的运用。在日常生活中,六根接触六尘境界,我们的见解与看法就属于智慧。第一种空观深者,能断见思惑,显一切智,见真谛,真谛即哲学家所说的本体。第二种假观深者,能断尘沙惑,显道种智,见俗谛,就是对法界自然现象完全通达明白。第三种是中观深者,能破无明,显一切种智,见中谛。一切智与道种智是一不是二,前面两种的观照均偏在一边,未达到圆融。等到观照功夫深了,知道一切性相理事是一不是二,对宇宙人生之真相完全明白,无丝毫疑惑,就是究竟圆满的智慧见到中谛。   五蕴即万有,分为色、心二法。色法即物质,一切物质皆以色为代表。心理精神方面的以心为代表,心分为四类,受、想、行、识。受是前五识,想是第六意识,行是第七末那识,识是第八阿赖耶识。   色法是物质,物质是众微聚,聚是因缘生法。缘聚则生,缘散则灭。金刚经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又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这就是说明五蕴以及宇宙人生的真相。佛法讲众微是比喻,说明所有物质皆是由众多微细分子聚合的。现在科学仪器进步,可以用显微镜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8-12-18 18:37 风雨者2 阅读(1173) 评论(0) 推荐(0) 编辑

净空法师主讲:净业三福【全2集】
摘要:https://mp.weixin.qq.com/s/bEzyMa2BbhRnLXXXDpC6Jw 净空法师 4月13日 净空法师 主讲:净业三福 第一集【有字幕】 第二集【有字幕】完 摘自净空法师《2014大经科注》第383集 2016年10月20日 讲于 香港 “三福”第一福是戒律的大根大本,只要学佛就必须遵守 下面又说: 【解】本经《勤修坚持品》曰“随顺我教,当孝于...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8-12-18 18:24 风雨者2 阅读(629) 评论(0) 推荐(0) 编辑

《阿含经》的思想
摘要:原创: 行愿法师 行愿法师 5月9日 https://mp.weixin.qq.com/s/yYQ6atQQhc_fpl8cVgwGCw 《印度佛教思想史》5·4 来自行愿法师 00:0024:03 请按绿色播放键收听 ★ 专 栏 文 集 推 荐 ★ 《恭迎十方佛菩萨诞》 《佛门礼仪》 《佛经导读》 【看见佛陀在人间】 《人间佛教护教集》 《云水天涯行脚僧》 《佛学论文集》 【硕士...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8-12-18 18:05 风雨者2 阅读(748) 评论(0) 推荐(0) 编辑

弘一法师妙解《心经》
摘要:https://mp.weixin.qq.com/s/t0W1uudyehiuoCbY75baHQ 原创: 美树嘉 美树嘉文艺志 2017-10-27 Collage262a.jpg.jpg 色 即 是 空 佛陀曾启示:万物的本源是关于大智慧的秘密,常人的小聪明小智慧不够,学者或上等人的俗智慧不够,甚至连一些只有空智慧的修行人也不足以了解——一切万物万法的真谛,都在般若(大)智慧之中...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8-12-18 04:48 风雨者2 阅读(1185) 评论(0) 推荐(0) 编辑

【净界法师】【唯识三十颂05】《唯识三十颂》,什么是唯识呢?
摘要:唯识三十颂 唯识三十颂亦称《唯识三十论颂》、《高建法幢论》,是印度佛教大乘瑜伽行派论书,也是中国佛教法相宗所本主要论书之一。世亲著,唐玄奘译,一卷。此外尚有梵、藏本传世。 中文名 唯识三十颂 别 称 高建法幢论 类 别 瑜伽行派 宗 教 印度佛教 唯识三十颂 【 唯识 三十颂(Vijñāpti-mātratā-siddhi-trimśaka-kārikā-śāstra)】...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8-12-18 04:24 风雨者2 阅读(2486) 评论(0) 推荐(0) 编辑

再谈呼吸调匀、全身放松之重要性
摘要:https://mp.weixin.qq.com/s/zBGc_Ag--Mv7x1PK8OKrZg 原创: 正果居士 佟爱国老师 8月28日 再谈呼吸调匀全身放松之重要性 来自佟爱国老师 00:0017:22 学生提问:问题三,弟子用老师讲的腹式呼吸念佛法后,有几点疑问。一、弟子不出声默读《无量寿经》时,老师说过,口也要动。但是又要口动,又要腹式呼吸,就互相障碍了,而且因为经文太长,...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8-12-17 17:02 风雨者2 阅读(612) 评论(0) 推荐(0) 编辑

何时该修十善,何时该念佛
摘要:原创: 正果居士 佟爱国老师 8月29日 何时该修十善,何时该念佛 来自佟爱国老师 00:0022:31 恭录自佟爱国老师2017年12月23日净土正果讲堂第36期网络问答 学生提问:佛讲经时,往往讲一部经就说该经咒功德第一,超过其他的。 老师讲法时:讲十善业时,说“临终靠一念诚敬心就往生了”,以至于有些师兄认为,十善业必须先修好,先不要念佛;讲念佛时,说“临终什么都靠不住,只有一句‘阿弥...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8-12-17 16:57 风雨者2 阅读(229) 评论(0) 推荐(0) 编辑

欲“以定缚”须先看破放下
摘要:3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8-12-17 16:48 风雨者2 阅读(192) 评论(0) 推荐(0) 编辑

如何降服贪心
摘要:恭录自佟爱国老师2017年11月18日净土正果讲堂第34期网络问答 学生提问:问题四,末学感悟,无论在家还是在道场,凡是心里有苦,便是心有所求。这一念贪求心发作起来,就足以让自己无法静心,障碍学习。请问老师,如何降伏这一念贪心,并且可以切换所处的环境自如呢? 佟老师答:如何降伏这一念贪心呢?这里呢,你就要懂法,懂看破、放下。怎么样降伏这些贪心呢?你得知道这些贪心不好。贪来了,让你的心也浮动起来,...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8-12-17 16:37 风雨者2 阅读(462) 评论(0) 推荐(0) 编辑

用内观法切断欲望有何弊病
摘要:所以大家一定要记住,前边有十善业的基础,再这样做可以说是正确。做这种内观也是,你有这个基础,你再做内观,属于你这个法门里的正确。这里外面呢,外面还有一个,为了这一生了脱生死,选择法门的正确。你看外边还有这个题目呢。 大家要记住,不管是修学哪个法门,都要有十善业的基础,没有这个基础,修学哪个法门也不容易成功。也只有我们念佛法门,求生极乐世界这净土法门,可能撞大运能撞上,一下撞往生了,这是可能的。那其他的法门呢,那就更不用谈了,没有十善业这个基础,其他法门,你连生死都了脱不了,肯定不能了脱。就是这个道理。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8-12-17 16:31 风雨者2 阅读(229) 评论(0) 推荐(0) 编辑

洛桑陀美上师开示 | 如何遮止并断除贪爱?
摘要:https://mp.weixin.qq.com/s/m4W0UMWKb_yLIyAgErgqTA 洛桑陀美上师 妙吉寺 1月20日 洛桑陀美上师开示 贪爱能让先前造的一切善业恶业逐渐增加势力堕入在生死轮回当中。我们前面学习十二缘起的时候学过,先前由无明造的行业,要有爱取的润发才能够势力增上,然后在轮回中受生、在后世感果,这句话就这个意思。就欲界来讲,从受用境界的触生受、受...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8-12-17 16:26 风雨者2 阅读(266) 评论(0) 推荐(0) 编辑

断除贪爱执着,才可以超越一切局限
摘要:所有佛法都告诉我们不要执着。只要有执著,就会生迷。只有“断除贪爱执着,才可以超越一切局限”。“菩提自性,本自清净”,不假外求,断爱近涅槃。我们精神生命的家园,就是我们原本的菩提自性。自性在哪里呢?智慧就在哪里,自性就在每时每刻的观照与感觉。这就是“圆满菩提,归无所得”。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8-12-17 16:22 风雨者2 阅读(296) 评论(0) 推荐(0) 编辑

【佛子行浅释】逢遇悦意对境时, 视如夏季之彩虹, 虽显美妙然无实, 断除贪执佛子行。
摘要:佛陀后来告诉诸比丘:“凡是贪执我和我所的众生,均会感受无边痛苦,并堕入轮回深渊;而无有我与我所等执著的众生,则如返回瞻部洲之人一般,必能从轮回中获得解脱。” 然而对很多人来说,一旦外境现前,自己恐怕控制不住。尤其是一些年轻人,遇到所贪爱的美色时,大多数都会心猿意马。因此凡夫人最好不要有外境现前,否则,那个时候再以正知正念来对治,恐怕非常麻烦。因为自己的正知正念很薄弱,长期以来没有熏习过,所以大家首先应该远离贪嗔的对境,最好不要去那种环境中,即使去了,也不要呆在这里,不然的话,生贪嗔的对境真正现前时,你就没有办法了。 作为一个佛教徒,除了对闻思修行有利以外,最好不要经常上网。去年有些法师在电视上骂电视,我可能也是这样。尽管若不利用这些科学技术,世界上那么多人连听受佛法的机缘都没有,但是应该学会取舍。一方面现在的网络和电信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方便,但另一方面,许多人很容易被眼花缭乱的外境所迷惑,相当可怕。古人提倡“非礼勿视、非礼勿听”,不该看的镜头和外境最好不要看,不该听的信息和资讯最好不要听。古代可能也没有各种各样的境相,而现在,什么事物都能显现出来。凡夫人的相续中本来就充满贪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8-12-17 16:19 风雨者2 阅读(1292) 评论(0) 推荐(0) 编辑

佛弟子如何断除对异性的贪爱与相思?益西彭措堪布超级精彩开示
摘要:欲乐如美食中的毒药,初尝使人愉悦欢喜、趋之若鹜,然即此情欲将人死死系于六道之中,只因缠绵则如春蚕吐丝一般,一丝丝、一层层,身作茧还将自缚。正因为欢愉,所以异常难以醒觉,于此中沉迷最深。古往今来圣者千呼万唤亦莫肯清醒,世间无有第二者比此沉迷更深,也难有第二者比此更难看破。帝王将相、学士才子、英雄豪杰、少年老少在此一关俱难得过。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8-12-17 16:12 风雨者2 阅读(1030) 评论(0) 推荐(0) 编辑

灵性逃避:健康和不健康的超越
摘要:超越内在的某一部分并不意味着这些部分不再出现或者占据我们。相反,它们恢复了在我们存在本体(being)中的位置,我们和它们有关联而不是认同它们。以前是主体的事物现在变成了客体;之前,我们的言行举止好像我们就是这些部分,现在我们意识到了它们。这就是超越,超越了它,但没有与之失去联结或者将之排除在外。在这个过程中将关怀和爱带入进来,我们就与这些部分产生了亲密感。因此,我们不是简单地将情感——比如恐惧,分离出去,而是让它们保留在焦点之中并对之进行工作。给恐惧、恐惧的自我以空间和慈悲,才能使之更好地服务于我们。 灵性逃避的超越是将任何被超越的事物否认为客体——“它”。反之,健康的超越则视被超越之物为真实自我的一个面向,不否认“它”,而是将“它”视作再生的“我”。选择这样的超越路径,会导致罕有的亲密感产生,我们与生俱来的众生一体的信念不再让我们与那些与我们相异的事物分离,或者疏远它们,而是站在一个健康的视角,保留它们。 在灵性逃避中,我们紧抓着“更高”的信念不放,忘记了那些至高无上的信念依然只是信念。真正的超越是超越信念的,藉由揭露、照亮、赶走我们内在的信念运作模式来超越。这个模式可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8-12-17 06:16 风雨者2 阅读(176) 评论(0) 推荐(0) 编辑

自然的存在状态
摘要:但是最终,我们认识到我们最大的贡献就是治愈我们内在虚幻的分裂。这才是能够真正改变人类的东西。人类不会因为我们构想出一个不同的政府体制而改变,不会因为某件外在强加的事情而改变,不会因为崇高的理念或宏伟的社会体系而改变。真正的转变永远来自于内在,来自于心灵的觉醒。我们最终看到,外在的世界只是内在世界的表达,一切形相只是无形本体的表达。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8-12-17 05:43 风雨者2 阅读(215) 评论(0) 推荐(0) 编辑

肯·威尔伯:意识进化的三个关键元素
摘要:https://mp.weixin.qq.com/s/a0HFntsTb5HFc3Ys5X7hjg 原创: 肯·威尔伯 之愛 8月9日 序 今年二月,之爱团队前往科罗拉多,拜访了美国思想家肯·威尔伯。肯·威尔伯被誉为“意识研究领域的爱因斯坦”,23岁便完成了其经典之作《意识光谱》,随后又陆续撰写了三十多部著作,发展出一套贯通东西方哲学和宗教传统,以及现代性核心精神的整合理论。 在这篇...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8-12-16 06:15 风雨者2 阅读(430) 评论(0) 推荐(0) 编辑

心理治疗的使命(全文版) 原创: 韩岩 新人本整合心理 6月5日
摘要:未完.。。。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8-12-16 06:04 风雨者2 阅读(252) 评论(0) 推荐(0) 编辑

自我意识进化论 ---心理治疗的使命(之六)
摘要:上节重点 今年201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回想改革开放经过的历程,其实也正是中国人自我意识觉醒的过程。这种自我意识的真正觉醒,奠定其基础的,乃是发生于农村村民的土地包产到户这样的实验性改革!市场经济蓬勃发展,令到中国人开始拥有私人财产!从此,中国人的自我意识随着私有财产意识的建立而拥有了难以摧毁的形状。 然而,仅仅将自我等同于于财产,金钱,无尽的环绕金钱的奋斗成功,在今天的社会中...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8-12-16 05:56 风雨者2 阅读(303) 评论(0) 推荐(0) 编辑

生死心不切,若真为生死之心不发,一切开示皆为戏论 | 自了法师
摘要:https://mp.weixin.qq.com/s/U9tO9bopCSSUG5FkFs7aqA 南无阿弥陀佛 欢迎点击上方关注“净土指归” 生死心不切,若真为生死之心不发,一切开示皆为戏论 从海贤老和尚反省我们求往生的信愿(一) 自了法师分享于《科注学习班》第八十三集 档名:02-042-0083 尊者师父上人慈悲、诸位同修慈悲,阿弥陀佛。不肖弟子冒昧报告的主题是,生死...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8-12-15 13:53 风雨者2 阅读(736) 评论(0) 推荐(0) 编辑

世间没有双全法 ——舍弃今生(一) | 自了法师
摘要:https://mp.weixin.qq.com/s/rAE8IIm5GyLwneMPzKkscA 南无阿弥陀佛 欢迎点击上方关注“净土指归” 世间没有双全法 ——舍弃今生(一) 自了法师分享于《科注学习班》第一六八集 档名:02-042-168 尊者师父上人慈悲、诸位善知识慈悲,阿弥陀佛。惭愧弟子自了冒昧报告的题目是:世间没有双全法——舍弃今生(一) 常常说念佛要万缘放下、...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8-12-15 13:50 风雨者2 阅读(1588) 评论(0) 推荐(0) 编辑

《慧灯之光 · 系列丛书》第四册 第七章 四法印的见解与修法 (一)
摘要:https://mp.weixin.qq.com/s/TQ_kJuFQz0gEMQYNl0-Y1Q 慧灯之光·系列丛书(第四册) 慈诚罗珠堪布 著 第七章 四法印的见解与修法(一) 一、宣讲四法印的必要 三法印与四法印其实是一回事,因为四法印中的最后一个法印,是修持前三个法印的结果,真正的修法,已经包含在前面的三法印当中。前三个法印是因,第四个法印是果,修好前面的三法印...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8-12-15 13:34 风雨者2 阅读(541) 评论(0) 推荐(0) 编辑

四法印(下)诸法无我 涅槃寂静【朗读篇】
摘要:https://mp.weixin.qq.com/s/6tdwcWiw2gJZLrO77yDzjg 摘自《回归本然》 作者:太桥旦曾堪布 《回归本然》36 诸法无我 诸法无我是佛教中最根本、最重要的道理之一,意思是指一切万法都是没有自性的、非实有的、非永恒的。诸法无我的境界分为两种:人无我和法无我。我们先从这两种境界开始说起: 人无我: 《了义炬》中关于人无我的境界和《入中论》、...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8-12-15 13:29 风雨者2 阅读(346) 评论(0) 推荐(0) 编辑

堕胎是我一生的痛,果报不堪回首
摘要:堕胎是我一生的痛,果报不堪回首 https://mp.weixin.qq.com/s/2ip-ZH9RMjCKjMVPiNqdyQ 寿康宝鉴 10月12日 堕胎是我一生的痛,不只痛在身,更是痛在心。有一次与师兄交流,说起我的不幸遭遇,其一句“如果我没看错,你一定堕过胎”把我惊呆了,也恍然豁亮。我不光是佩服师兄的眼力,更是明白了因果,总算悟出了我堕胎后家庭总是不和,工作、生活障碍重...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8-12-14 19:44 风雨者2 阅读(708) 评论(0) 推荐(0) 编辑

我们要提起对死的警觉性,要赶紧修行哪里,业因在哪?一念迷惑,起贪瞋痴了。所以「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瞋痴,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罪根皆忏悔」,往生就是忏悔的人、就是积功累德的人。而且我们无明的这些烦恼,遇到这些五欲六尘的境缘就被它拉走了,因为没有定慧,就随波逐流、颠倒妄想、无业不造。所以这个是生死的根本。为什么修
摘要:https://mp.weixin.qq.com/s/Os0XdJZi6j-Q-EEM5uRhBw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8-12-14 19:27 风雨者2 阅读(280) 评论(0) 推荐(0) 编辑

导航

点击右上角即可分享
微信分享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