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究竟在执着痴迷什么?」10分钟看完的大白话版本
https://zhuanlan.zhihu.com/p/19792913?columnSlug=denny
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用最直白的语言、由浅入深地解释2500年前的某一位智者的大智慧。上一次挑战这个任务时,po主用了22000个字。这次的目标是用3000个字解决战斗。
所以这篇文章由6段分别可以在2分钟读完的小段落组成。它们分别是:「爱人和亲吻」、「扁扁车和垃圾桶」、「婆娑中的毒瘾」、「如何戒毒」、「如何活在当下」、「What's Next」。阅读愉快。
Part 1: 爱人和亲吻
你有一个你深深爱着的男人。每当你拥抱着他时,你都有一种很亲密、很安全、很舒适的感觉。现在,把这个男人换成另一个人——他一样的帅气、智慧和幽默、你和他也有回忆。但是如果让你抱着这个男人、甚至亲吻这个男人,你会说什么?
“不行。那种感觉不一样。”
所以,你是喜欢他的外貌、智慧和幽默、或者喜欢你与他的种种回忆画面吗?
都不是。答案其实一直都在你的潜意识里:你喜欢和他在一起的那种“感觉”。
这句你随口说出的琼瑶台词虽然听上去俗套,但却戳中了问题的根源。
你看到他就想亲他,并不是因为「你的嘴唇皮肤和他的脸颊皮肤接触」的这个触觉有多么吸引人。你想亲他,是因为在亲的那一刻,聚合了所有的触觉、视觉、听觉、回忆和思想以后,你的身体上下产生的物理、生理、化学反应,所带来的——“感觉”。
Part 2: 扁扁车和垃圾桶
再举一个例子。
你一直想要拥有一辆兰博基尼,或者任何一台类似的形状扁扁的车。你是喜欢这个由上万个机械部件组成的艺术品般的机器设备吗?
那么给你一台同样由上万个机械部件组成的艺术品般的工业机床,你想要吗?似乎不想。
难道你是想要这台扁扁车所带来的人们的注视?
但是把你扔到一个小黑屋里,一百个人瞪着眼注视着你,你想要吗?似乎也不想要。
你是想要开着这台扁扁车时的那种速度感?或是想要当人们知道你拥有这台扁扁车时的那种荣誉感?
接近了。但是你意识中的”速度感“并不是“坐在一个大铁皮里以每小时150公里的速度高速移动”这个客观事实;而”荣誉感“也不是“艳羡的目光”这个外在现象。
你很清楚的知道,“速度感”是你在高速公路上开着扁扁车时,身体上下产生的各种刺激痛快的化学反应;“荣誉感”是你低调地在美女面前放出一把扁扁车钥匙时,身体上下滋生的那种微妙却又让人上瘾的化学反应。
于是你领悟到了:你真正痴迷的是内在的感觉。
所以当你说“我喜欢那种感觉”时,或者当老外说“It just doesn't feel right“时,这都并非唯心主义。这些感知是真实存在,只是你缺乏足够的察觉能力——它们有可能出现在你的脚趾间、有可能出现在你的后背部、但最有可能的是身体深处许多部位的组合;有可能是一阵紧、有可能是一阵发热、但最有可能是许多种你都无法精确描述的感知。你的身体一直在潜意识地贪求这些微妙的内在感知。
回到扁扁车上。假设垃圾桶是某个平行世界的虚拟社会里每个人出行都会带在身边的物品,那么你就会贪求在上街时带上一个名贵的垃圾桶。外在事物变了,但是你还是在贪求这些“名贵的垃圾桶”给你带来的那种让你上瘾的内在感知。
更重要地是,你会不断地想要更多。就像吸毒者对于毒片的瘾一样,这种对于愉悦身体感知的“贪求”是永无止尽的。你会想买一个垃圾桶、两个垃圾桶、三个垃圾桶。。。直到上街时身上挂满了垃圾桶,你依然不满足。
即使没有这些外界事物,如果上帝可以通过某种神奇的方式,源源不断地给你相应的愉悦的内在感知,你依然会很舒服;而这种愉悦一旦嘎然而止,你就像毒瘾发作一样陷入痛苦中。
这让我们理解,我们人在根本层面究竟是怎么运作的。我们所贪求和厌恶的,是我们身体内的根本感知(生化反应),而非外在的视觉、触觉、味觉、名利、情感、思想、回忆等等。
Part 3: 婆娑中的毒瘾
读到这里,你可能会想:“原来爱情就像吸毒,有点追求就像性欲,所爱所恨的都是自己的感知,本质是看清楚了,但那还活个什么?没个追求了啊!”
其实,如果你要生活在世俗的婆娑世界中,那不如反过来问这个问题:“现在我已经知道真正影响我的是身体内在的根本感知,那么我如何可以好好利用这个事实改善生活呢?”
答案是,你可以更容易找到真正平衡幸福的世俗生活。
每个人的生活不只是事业,也不只是爱情;它至少是由事业、健康、朋友、家庭(父母)、爱情、兴趣这六部分组成的。从某种层面上说,生活的成功就是在有限的24小时内找到这六者间的平衡点。每个人的平衡点都不一样,需要通过我们理智地、花很多时间和精力去寻找。过程中,最大的阻挠就是“贪求”和“厌恶”的诱惑。
每当你的身体感受到愉悦的化学反应,它的习惯性反应就是贪求更多,希望它延续下去;而每当你的身体感受到不愉悦的化学反应,它的习惯性反应就是产生厌恶,希望它尽快停止。
你可能因为盲目不断地追求金钱和功名带来的感知,导致失去了平衡,失去了事业外的其他五个部分,而陷入痛苦;你也可能因为厌恶别人歧视你身材矮小时的感知,而陷入长年累月的自卑。
这种习惯性的“贪求”和“厌恶”进一步地操控着我们的行为,让我们失去理智,做出大量错误的决定。如果你能摆脱这两种令人上瘾的习性反应,你就可以用理智去追求正确的目标,也就是平衡的生活。
而一个人容易犯毒瘾的人,是很难找到平衡点的。
Part 4: 如何戒毒?
人的无知有两个层级:
第一层是理论层面的无知,“无知识”,这时你傻傻地以为自己在贪求和厌恶的,是外部的事物。
第二层是体验层面的无知,“无觉知”,这时你已经知道了自己贪求和厌恶的是内在的感知。但却无法有意识地察觉到这些让你上瘾的感知。
目前(读到这里)你仅仅在理论层面知道自己的无知(第一层),这是脱离无知的第一步。这一步非常重要,但是就好像酒鬼知道酗酒是伤身的、烟鬼知道抽烟是有害的、瘾君子知道毒品是致命的一样,知识层面的理解无法帮你脱离毒瘾。
你需要体验层面的理解。现在,停10秒钟。尝试着去感觉一下这一刻,你全身上下正在发生的生化反应:所有脉搏的跳动,皮肤的收缩张弛,肾上腺素的分泌......你之所以很少意识到你对身体感知的“瘾“,是因为你缺乏对这些及其细微的内在生化反应的感知。从出生开始,你一直专注在外界事物上,几乎从来没有锻炼过对于内在感知的觉知力。
于是,2500年前有个很聪明很聪明的人,就创造了一种帮助人脱离毒瘾的冥想方法。
首先,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锻炼对于身体上下内在感知的觉知(Awareness)。
大部分人的情况,打个形象地比方,就好像在臭鸡蛋里加了鸦片,但是你根本察觉不到里面的鸦片。结果就是你不断地吃臭鸡蛋,还吃上了瘾,自己还非常的痛苦,想:“这么难吃的臭鸡蛋,为什么我却。根。本。停。不。下。来?!” 当连自己对什么上瘾都察觉不了的时候,就只有纠结于臭鸡蛋的份了。上帝视角就是:“愚蠢的人类啊,你们连自己在贪求和厌恶的是什么都察觉不到,察觉不到啊~“
再举个栗子。你的眼皮底下的鼻尖下方有一根巨大的动脉,它现在正在不断地跳动,但是你完全感知不到。所以更不用说全身上下所有正在发生的各种用语言无法描述的感知了。
正常情况下,我们对于“自己”的感知,只是能看到身体的外在表象、可以有意识地控制地一些大型器官,然后就没了。所以要戒毒,这是要锻炼的第一件事。
在冥想中要做的第二件事,就是锻炼对于身体上下内在感知的平等心(Equanimity)。
也就是说,当你察觉到了身体内在的感知以后,只是静静地去观察他。遇到了愉悦的感知,不企盼它会持续;遇到了不愉悦的感知,也不企盼它会消失。
说到这里,又不得不称赞创造这种冥想方法的智者的智慧。
让一个人对他所深爱的人、所追求的名利、或者难忘的过去保持平等心,是非常难的。让一个人对负面情绪保持平等心也非常难,因为往往我们察觉到它以后,负面情绪已经强大的足够控制我们了。
但是对于身体内在的感知保持平等心相对容易一些——无论是发冷的、发热的、麻木的、刺痛的、脉动的、振动的、跳动的、受压迫的、拉紧的、或者是任何语言无法描述的感知。
而他又能够发现,这个相对容易保持平等心的“感知”,是我们“贪求”和“厌恶”的真正对象。
所以感知会永远先于“贪求”和“厌恶”出现,而“贪求“和”厌恶“又永远先于负面情绪。只要能够对感知保持平等心,我们就有机会将强大的负面情绪扼杀于摇篮中。
而冥想就是锻炼「对感知的平等心」的训练场。
在日常中,你可能会一不小心就受到这些感知的影响;但是在冥想的环境下,你的注意力更集中,你就好像在健身房锻炼肌肉一样,锻炼对于各种愉快和不愉快的感知的“觉知力”和“平等心”。
这也就是为什么冥想不是为了追求很舒适、很平和、很爽的感觉。因为这样的冥想表面上暂时解决了问题,但根本上又变成了在贪求愉悦的感知。如果下次冥想不愉悦,心里就很容易产生厌恶,又等于在自己心上划下一道口子。
当你锻炼了“觉知力“和”平等心“以后,就有了活在当下的基础。
Part 5: 如何活在当下?
我们都知道“活在当下”的重要性。
因为能让我们产生痛苦的只有两种事情:过去的事情和未来的事情。但是我们的心一直在过去和未来之间飘忽不定,却从来不喜欢待在这一刻。在冥想中你就会发现,这就是心的习性。
所以如何才能做到活在当下呢?
这个时候,抱着平等心观察身体内的感知就非常的重要——因为观察“感知”本身就意味着我们已经活在当下。
人是无法“感知”过去的,最多只能“回忆”过去,而回忆必然是偏离真实的,带有自己的主观渲染的幻象;人也无法“感知”不存在的未来;人唯一能够真实感知的,就是当下。其余都是幻象。所以当你开始平等地观察感知时,你就开始活在当下了。
你可能会问,“观察”和“麻木”的区别是什么呢?
比如,你可以尝试着细细咀嚼和享受以前从来不吃的食物(生姜、香菜等等)。专注于这一刻的感知,而不是担心它们可能会带来持续不断的奇怪味觉。不是一直想着还没吃的下一口,或者过去的那一口,而是好好品味当下的这一口,带着平等心享受其中的美妙。这就是“观察”和“麻木”的区别。
因此,回到开头的例子,戒毒并不是说要戒除爱情;相反的,是为了让人更好地珍惜当下这一刻的爱情。
Part 6: What's Next?
看完以上逻辑推导,至少下次你见到美女、帅哥、物质诱惑时,你已经知道你不是在喜欢这些物质的外形和轮廓,你不过是在贪求身体内在的感知。
你也已经知道,为什么吃着臭鸡蛋,却根本停不下来。
把注意力从臭鸡蛋上移开,你就能看到本质。
当你决定开始观察内在的感知,你就会发现,身体内所有的感知只有一个共同的特性,那就是它们的升起就是为了最终的消失。
你对于这个美女、帅哥、物质诱惑的感知都会消失,对于下一个美女、帅哥、物质诱惑的感知又会升起。观察当下这一刻内在的感知是可以的,但执着于骤生骤灭、无常住之时的东西,就注定了一轮一轮的痛苦。
要摆脱这些“贪求”和“厌恶”带来的阻碍,就只能靠自己身体力行的锻炼和提高。很多书本和鸡汤会讲“不要执着”和“要学会放下”的理论,但却给不出真正可实践操作、解决问题的方法。但是现在你已经了解了大致的方法,一种非常纯净的冥想方法。更详细的操作手册下面也可以找到。钥匙已经在你自己手里了。
- 欲望的根本对象都是内在的感知。
- 内在的感知骤生骤灭、无常住之时。
所以,察觉身体内在的感知,锻炼平等心。找到自己人生的平衡点。珍惜当下。远离扁扁车。
用这一切,抵御无常。
抖包袱:
噢,对了。创造这个冥想方法的智者,是一个坚定的无神论者、不鼓励宗派之分的印度人。他的名字叫做悉达多·乔达摩。你现在可能更多的听说过他的另一个称呼:释迦牟尼。
如果你很困惑,欢迎阅读以下摘取自《如何冥想?——荒岛十日记(3/3)》中的后记。如何冥想?2500年的智慧——荒岛十日记(1/3)
后记:两千五百年的智慧——Vipassana
关于冥想的故事,到这里就讲完了。
如果你耐心看到了这里, 那么最后这一点点的时间,我想讲述在整篇文章中都没有讲述的、关于「内观」(Vipassana)的秘密。
笔者作为一个受西方教育影响、及其强调科学考据的理科生和不可知论者(接近无神论者,但稍有不同,即认为人类无法证明神的存在与否),在回到世俗后做了许多的考据。以下所有内容都有据可考。
在2500年前的印度,创造「内观」这种冥想方法的释迦族人,名叫悉达多·乔达摩。你现在可能更多的听说过他的另一个称呼:释迦牟尼。“释迦牟尼”的意思是“释迦族的修行成就者“。这个称呼带有略微宗教色彩,但鉴于大家可能比较熟悉,我们接下来就用这个称呼吧。
在释迦摩尼开悟以后,他是一个坚定的无神论者,也从未教导过任何的宗教主义或是派别思想。
他一辈子只教了三件事——戒、定、慧。
戒(sila),也就是我们在十日修中,新生要遵守的五戒,老生要遵守的八戒(“猪八戒”的来源。)
定(samadhi),也就是所谓的禅定、入定、修定,其主要修行方法就是在前三天中所修习的「观息」。
慧(panna),也就是修智慧。而戒和定都是为了让心境达到可以修智慧的状态。
其实,在当时甚至更早的印度,已经有许多人教导修行戒与定,慧也已经存在,至少有闻慧或思慧。许多人普遍同意心的不净烦恼是痛苦的根源,认为必须根除他们,获得解脱。释迦摩尼只是找到了如何做到的方法。
当时所欠缺不了解的,是感知的重要性。当时和现在一样,一般都认为我们是对外在的六个感官对象,也就是景色、气味、声音、味道、物件和思想产生习性反应。然而释迦摩尼向内观察实相,发现这六个外界事物和我们的习性反应之间有个被忽略的连接,也就是内在的感知。
这六个外界事物和相对应的器官相接触,就会产生感知,心马上会对它做出好坏评价,感知因而变成愉悦的或不愉悦的,我们因而升起贪爱或厌恶的习性反应。
这个过程极为迅速,习性反应已经反复多次后,我们的意识才察觉到,而这时习性反应已经强到足以主宰控制心了。若要克服习性反应,就必须觉知到反应从什么时候开始;而反应是从感知开始的,因为我们必须察觉到感知。
释迦摩尼发现了这个过去不为人知的事实,使得自己开悟,达到完全的身心平衡。所以他在肯定客观事物存在的同时,一再强调身体内在物理感知的重要性。通过「内观」来修习智慧,这是他最大的贡献。
故事其实就这么简单。
释迦摩尼同学其实只是一个具有大智慧的智者,就好像中国的老子一样。在发现上述事实以后,就开始传播他的发现,希望能帮助到更多。
但普通人一具有大智慧,就容易被后人拿来搞宗教,将原本纯净的内容变得越来越浑浊。就好像老子只是创造了诸子百家中的“道家”,后人却把它发展成了“道教”,把老子变成太上老君供奉起来。
所以一百年以后,如果有了什么“苹果教“、”马云教“,毫不稀奇。什么?你说现在已经有了?
关于释迦摩尼,后来的事情就是这样的:
他逝世后的一百年,所谓的“佛教”发生了“根本分裂”,部派佛教时期开始,各种派别间不断争斗。再后来佛教基本变成了“上座部佛教”(蔑称“小乘佛教“)和“大乘佛教”两派。在大乘佛教中,释迦摩尼就从一个智者变成了一个法力无边、具有各种超能力的神。再后来大乘佛教从印度向北方传播,又有了汉传佛教和藏传佛教。然后大家完全不知道释迦摩尼最初教了什么,只是有事没事求佛保佑了。
我修行还不到家,所以如果换作我是释迦摩尼,看到后来的这些事真的是血都能吐出来。
当然,释迦摩尼所教授的纯净内容在很多经典里依然能够见到身影。
我回家以后,找到了可能是佛经中流传最广的玄奘翻译的《心经》。《心经》虽然是大乘经典(比如已经有“观音菩萨“的出现),但如果你看完了以上十日修的心得,那么以下就是一个惊喜: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中的“波罗蜜多”意为“美德”或者“到达彼岸”,而所谓“般若”就是戒、定、慧中,“慧”(panna)的音译。
上文中所写到的人的六个触角——眼睛、鼻子、耳朵、嘴巴、身体皮肤和大脑——就是“眼耳鼻舌身意“。也就是所谓的”六根“。
而这六个触角所接触到的外界相对应的六个事物——景色、气味、声音、味道、物件和思想——就是“色声香味触法“。也就是所谓的”六尘“。
根尘相触,就有了本文开头所写到的四个步骤中的“意识”,就有了“识”。
“识“有了以后,你就会去辨别这究竟是什么,也就有了“想”。
“想”有了以后,你的身体内就会产生愉悦或者不愉悦的感受,也就有了“受”。
“受”有了以后,你就会开始产生贪求和厌恶的习性反应,这也就了“行”。“行”也就造作了痛苦。
这就是《心经》中的:
“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
而“受”、“想”、“行”、“识”,再加上所有的客观事物,“色”,就构成了“五蕴”。也就是《心经》开头的那句:
“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而一直在说的两种对于内在感知习性反应“贪爱“和”厌恶“,相信你也已经想到了,就是“三毒”中的:”贪“和“嗔”。
你可能会想,那么我在思想上,不“贪”、不“嗔”,不就好了吗?
理论上是的,但问题是你做不到。
做不到的原因是你可能都没察觉到,真正迷恋或厌恶的,是身体最深层的感知。而察觉不到,又是因为我们对于识、想、受、行的整个发生过程完全无知,对于身体内在的感知也完全缺乏觉知能力。因此,我们一直纠结于最表象的图像、言语、思想、回忆。
这种无知,就是人们常说的中所谓的“无明“,也就是“三毒“中的最后一毒:“痴”。
所以一切的一切从“无明“起,「内观」便是释迦摩尼同学作为一个智者,发现的破解无知的方法——通过向内观察最自然、真实、根本的感知来培养对根本感知的意识(Awareness)和平等心(Equanimity),从而达到“无无明”。这样人才能主动把智商用起来,而不是被“贪”、“嗔”被动控制。
这一切都和后来的加入了很多神的宗教无关。
而中文中所谓的“禅“,出自巴利语的“禅那”(jhana)。修行“禅那”的方法只有两个:”奢摩他“与”毗婆舍那“,中文称之为“止观二学“。
止,也就是“修定”,也就是奢摩他,Samadhi。
观,也就是“内观”,也就是毗婆舍那,Vipassana。
这,就是冥想最纯净的全部。
---
如果你感兴趣,想要了解如何更具体地实践冥想(操作手册),并参考某人身体力行的过程,欢迎阅读博主的十日冥想的故事:《如何冥想?——荒岛十日记》如何冥想?2500年的智慧——荒岛十日记(1/3)
花了很多的时间来写这个系列,能读到的,都是缘分。而这段后记,单纯地分享给喜欢涨知识的朋友。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启发和帮助。
---
关于作者
Denny Liu。一个喜欢创造和分享东西的人。创造过BIMP、连客、感恩社。热爱社会化营销和运营。沃顿商学院最高荣誉毕业。
创业后觉得最好的商学院都不如真正创回业,现在正努力写文章总结并分享经验教训。
欢迎留言或私信微博:@奶牛Denny
用于更新博客的微信:dennywx
-
一个喜欢创造和分享东西的人。创造过BIMP、连客…
进入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