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在你:放心的智慧
今日看立品图书的书目,发现立品即将出版《随在你:放心的智慧》,不过改名为《无我的智慧》。用的译本还是丁乃竺的译稿。看来这本书,不用买台版了。这本书我也想过引进,现今立品要出,就不用我费劲了。不过最近立品图书出书的速度还是挺慢的,预告了很久的《一味》迟迟未出,还有《当代占星研究》也是等待良久了。
《随在你:放心的智慧》 It's Up To You : The practice of self-reflection on the Buddhist path 作者: 吉噶.康楚仁波切(Dzigar Kongtrül Rinpoche) 译者:丁乃竺 书系:Holistic 026 定价:240元 页数:208 页 出版日期:2005 年 04 月 15 日 ISBN:9867574419
特别推荐:索甲仁波切,佩玛.丘卓 ---------------------------------------------------------------------- 当今在西方弘法的藏传佛教上师中,吉噶.康楚仁波切是非常珍贵而重要的一位老师。他出生於印度,具有完整的佛法传承和训练;他成年后移居美国,经年在欧美各地带领弟子闭关修行,对现代人的心灵处境有深刻了解,因而发展出一套非常符合现代人禪修及闭关的方式。
他从小就喜爱艺术,七年前学习现代抽象画绘法之后,便经常在禪定后作画,让心自由地表达自己。他平时开示不穿法衣,言语简单优美,新鲜幽默,却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多年来,康楚仁波切利用星期天的早上,透过视讯科技,為亲近的弟子们开示,包括佩玛.丘卓、马修.李卡德都是他的学生。《当生命陷落时》作者佩玛.丘卓说:「我第一次听到康楚仁波切开示,是在2000年的春天。我心中长久以来,未曾甦醒的某样东西突然醒过来。那种震撼感,是从我第一位上师创巴仁波切1987年圆寂后,我就再也没有经歷过。」《随在你:放心的智慧》就是这些开示内容的精华。康楚仁波切希望这本书可以帮助更多人在生活中展开修行。
通常当我们照镜子时,我们希望看到一个很特殊的人,而非一个充满困惑的凡夫俗子。我们希望看到一个快乐的人,但往往只看见一个苦苦挣扎的人。我们想像自己是慈悲的,但却看到了自私。我们渴望自己是优雅的,但我们的傲慢却让自己变得粗糙。我们想见到一个强壮不屈的人,却只看到一个随著生老病死而日渐脆弱疲倦的人。
愿望和实际之间的衝突,為我们的心灵带来了巨大的痛苦。放下自我重要感,穿越幻象,以看到真正的自己,这需要很大的勇气,而这正是修行者的道路。所有的修行,都要从自我省思开始。我们的心好像一部电影,外在世界的林林总总和纷飞的念头情绪,都是投射於其上的幻影。包括轮迴及涅盘也是戏的一部份。如果我们可以像看电影般地看待自己的生命,就可以放鬆心情,欣赏演出,并看穿现象的流动本质,让妄念之心自然来去。
书名:It's Up To You 作者: Dzigar Kongtrul / Helen Berliner 副标题: The Practice of Self-Reflection on the Buddhist Path ISBN: 9781590303818 定价: USD 12.95 出版社: Shambhala 装帧: Paperback 出版年: 2006-10-10
作者简介:吉噶.康楚仁波切,1964年出生于印度北部,是藏传佛教宁玛派伟大伏藏者秋居林巴的幺子,九岁时被认证为是蒋贡康慈罗佐塔耶活佛转世,并接受藏传佛教完整而严格的训练。
他主要的学习是宁玛巴教义,并获得顶果钦哲仁波切亲自传授龙钦心髓。他成年后移居美国,经年在欧美各地带领弟子闭关修行,对现代人的心灵处境有深刻了解,因而发展出一套非常符合现代人禅修及闭关的方式。
他从小就喜爱艺术,七年前学习现代抽象画绘法之后,便经常在禅定后作画,让心自由地表达自己。他平时开示不穿法衣,言语简单优美,新鲜幽默,却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多年来,康楚仁波切利用星期天的早上,透过视讯科技,为亲近的弟子们开示,包括佩玛.丘卓、马修.李卡德都是他的学生。
吉噶.康楚仁波切(Dzigar Kongtrul Rinpoche)
譯/丁乃竺
第一章 镜中修行
当我们照镜子时,最不希望镜中出现的是一个平凡人,我们希望看到一个很特别的人;不论有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我们就是不想看到一个面临许多阻碍、问题,甚至有点神经质的凡夫俗子。我们希望镜子里的人是快乐的,然而看到的却是一个苦苦挣扎的人;我们想象自己是慈悲的,却反而看到一个自私的人;我们渴望自己是优雅的,但我们的傲慢却令自己粗俗不已;我们看不到一个强壮不屈的人,却看到一个随着生老病死而日渐脆弱的人。愿望与现实之间的冲突,为我们的心灵带来许多的痛苦。
自我重要感带来的痛苦
我们受困于这一种由「自我重要感」(self-importance)及「特殊感」(specialness)所带来的痛苦之中。我们每一天都是「我、我、我,我的、我的、我的」,这一个执着的背后就是自我重要感,而我们所有的经验也因此而受染。如果我们仔细地看,就会发现在每一件所做、所说及所想的事情背后,都有一个强大的自我重要因素。「怎么样才能感觉更好?别人会怎么想?我的胜算有多少?我会失去什么?」这所有的问题都是根源于自我重要感,甚至如果我们觉得自己不够理想,也是自我重要感在作祟。
我们希望看到的自己是强大的,能掌控一切的;但我们更像易碎的蛋壳。我们不喜欢如此脆弱的自己,这个脆弱的自我需要保护、武装、凝聚力量以及建筑围墙;而这却使得我们痛苦地受困于心墙内。我们逐渐害怕在事情的本然中放松,也越来越不确定事情是否会照着自己的计划进行。
超越自我重要感进而看到真正的自己需要很大的勇气,但这就是我们的道路。所有佛法(正式或非正式的)的重点,都是要减低自我重要感,如此实相才有机会显现;这个过程必须由自我省思开始。
提问的精神
一位伟大的印度班智达圣提婆【注三】曾经说过:「只要怀疑事情的真实状态与它所显现的有所不同,我们就可以动摇惯性执着的根本。」这种提问的精神就是自我省思的开始。这一个紧密编织的自我感是否不像外表所看起来的那样?我们真的需要具备掌控一切的能力吗?真有这样的可能吗?在生命中除了自我重要感之外还有其它什么吗?这些问题为我们开启了一扇门,让我们得以深入探索痛苦的原因。
在实际练习自我省思时,我们要退后一步来检验自己的经验,而不要受惯性的冲力(momentum)所带动,这可以让我们无分别地看待任何生起的现象,然后直接逆势迎击自我重要感。
自我省思普遍贯穿佛法修行的所有传统与传承,但并非只在正式修行时才练习,我们随时随地都可以做自我省思。自我省思是一种态度、一种方法和一种练习。简而言之,自我省思可以让每个人的修行活起来。
如果我们能诚实和不论断地看着自己惯性的心,我们就能超越它而看到真实的自己。超越「自我」(self)以及超越「自我」所想要或不想要之外,在那个一直与世界争斗的自我之后,便是我们的实性及真面目。
这便是我们的自然面目,不再挣扎着要变成另一种人。这是一个潜在觉醒者的面目,其智能、功德及勇气都是不可测度的。发现我们深层的潜力及障碍,我们便能了解到自己痛苦的因,然后可以开始对它下工夫。
我执心的吊诡
执着于自我的惯性,也就是「我执」(ego),这是所有痛苦及迷惑的根源。讽刺的是,当我们要寻找这个自己所珍惜及保护的「自我」时,我们却找不到它;自我是易变且无法掌握的。当我们说「我老了」,我们是将身体当作自我;当我们说「我的身体」,自我又成为身体的拥有者;当我们说「我累了」,自我又相当于生理或情绪的感觉;当我们说「我看见」,自我又成为我们的觉受,而当我们说「我想」,它又变成我们的念头。里里外外都找不到自我时,我们也许会下个结论:自我就是觉知这所有的事情,也就是一个觉知者(knower)或心(mind)。
但是当我们找寻心,却也看不到它。这个我们认为是自我的心,称为「我执心」(ego-mind),它控制我们的所作所为,我们却找不到它,这有点诡异,就像一个鬼魂在经营我们的家。房子看起来是空的,但所有的家事都已完成,床铺好了,鞋被擦亮了,茶已倒好,早餐已煮好。有趣的是我们对此从不怀疑,我们假定有一个人或有一件东西,我们的生命一直是由一个鬼魂在经营着;现在是停止一切的时候了。从某个方面来说,我执心为我们服务,但它服务得不好,它引诱我们进入轮回的痛苦,然后奴役我们。当我执心说「生气」,我们就生气;当它说「执着」,我们就执着。当我们检视自己与我执心的某种「奴役」关系,就会看到它是如何对我们施压,如何玩弄我们,尽让我们做些会带来不良后果的事。
如果不想成为鬼魂的奴隶,就必须要求我执心示显其面目;但没有一个鬼魂会出现。你可以随时练习这个简单的禅定,特别是在我执心令你无以招架时,在你觉得被威胁、害怕或受制于它时。
当你不知道要如何自处时,挑战我执心显现它的面貌;当你在做晚饭或等公车时,挑战我执心现出它的面貌;挑战我执心时要抬头挺胸,不要拐弯抹脚没骨气,要坚定而温柔,具穿透力却无攻击性。只需要对我执心说:「露出你的面目!」当没有一颗心显现说「就是我」,我执心就会开始松动,不再紧紧攀附着你,而你的挣扎也渐渐停止。
当然如果你的心是有面目的话,那你会有很不同的经验。但是如果我们找不到一颗带有面目的心,就不会把自己的挣扎看得太严重,而所有的苦痛都将减轻。
当我们直接质疑我执心时,它就会显露出真实的状态,也就是什么都不是。我们可以实际看穿这个看似坚实的我执心,或自我,看穿之后所剩下的又是什么?遗留下来的是一种开放、聪慧的觉察性,它不会受到自我珍爱及自我保护的束缚,这是所有众生的本有智能心。在这样的发现中放松就是真实的禅定,而真实的禅定可以带来究竟的证悟,让我们从痛苦中解脱。
一个修行者看待生命的方式
找寻我执心是非常重要的,这也是唯一可以让我们了解到我执心是无法被寻获的方法。寻获不到我执心,就找不到一个自我,那么我们又如何将所有的念头、情绪及经验都认为是针对自己而来的呢?
我记得自己第一次感觉无我的经验,当时我感到一种强烈的自由感,同时也感觉到如果我不令自我重要感挡住自己,让一切变得复杂的话,我就能深刻欣赏到事情在根本上是如何圆满的了。当我发现所有维持自我的努力都是徒劳,我便感到放松了。
人们喜欢欣赏自然。我们认为自然界是美,是纯净的。当我们看到有人在砍树或在野外挖洞时,会令我们不安。当我们不再为巩固自我感而操控所有的事,我们就可以领略自己内在本性之美。这就是一位修行者面对生命的态度。
认真的思考我们就会发现,执着于自我时是不可能练习自我省思的,一切都会变得太个人──我的痛苦、我的愤怒、我的缺点。如果将念头和情绪都当成是针对自己的,它们就会折磨我们;以这种方式来看待自己的念头和情绪,就像用一种不舒适的东西来擦鼻子,除了制造更多的痛苦外,还有什么呢?这种「看」不是我们这儿所谈的省思。
有着无我的见地,我们就能欣然感激觉知中所生起的一切,我们就能接受任何的现起都是过去行为或业的结果,而并非就是我们自己。
利用念头及情绪
念头和情绪总是会生起,修行的目的不是要去除它们。我们无法停止念头和情绪,就像我们无法终止世间看似顺势或逆势的情境,但我们可以选择迎向它们,并且处理它们。在某个层次来说,它们只是感官罢了,当我们不论断它们的好坏、对错、自己喜欢或不喜欢,我们就可以在修行道路上利用它们来进步。
我说的利用念头及情绪的意思是观察它们的生起及消融,一旦这样做,我们就会看到它们的无实质性;看穿它们之后,就能了解它们无法束缚我们,无法把我们带入歧途,或扭曲我们对实相的感觉,然后我们就不再期待念头及情绪能够停止,因为期待它们停止根本就是一种妄念。我们可以在禅定中让自己从妄念里解脱出来。
经典中说:「牛粪如果不能做甘蔗田里的肥料,它还有什么用处呢?」我们同样也可以说:「如果念头及情绪(事实上我们所有的经验)不能增加我们的领悟,它们还有什么益处?」从自我重要感制造出来的恐惧及反应,让我们无法善用这些经验。因此佛陀教导我们让事情如实自然,不要感觉受威胁或想控制全局,让一切自然地生起并且随它去。
当我执心经由禅定而透澈时,我们就没有理由害怕它,这大大的减低我们的痛苦,事实上,我们会有一种观看生命所有面向的强烈欲望,这个态度就是自我省思练习的核心。
第二章 我们的心好比一部电影
当我们在看电影时,会放松心情地观赏,因为知道它不过是幻觉罢了。我们观赏的幻影是由一部放映机、影片、光、屏幕,以及自己的觉受所总合起来的。在不同的声、光、形色剎那闪过时,就创造出一种持续性的幻觉,我们视之为角色、布景、动作以及语言。所谓的「现实」也是以相同方式运作的,我们的觉知力、感受、过去业力行为的烙印种子【注四】以及现象世界,共同创造了我们的生命剧码。这所有的元素都充满活力,因此让事情相互运作,充满生趣,这也就是所谓的相互依存。
环顾四周,我们会发现没有一件事情是孤立的,换句话说,每一件事情都相互依存,每一件事情都依赖无数因缘,在剎那、剎那中存在、生起、消失。因为事情是相互依存的,所以它们本身不具有真实存在性。举例来说,我们怎么能将造成一朵花的许多因和条件区分出来,像是水、土、太阳、空气、种子等等?我们能找到一朵花独立存在于这些因和条件之外吗?每一件事情都是如此紧密的相连,我们很难指出是哪一件事结束然后哪一件事开始。这就是幻化或空性的意思。
外在世界的林林总总以及内在世界的念头和情绪,并不是它们表面看起来的样子。所有现象看似客观的存在,但其存在的真实状态就像梦一样,虽显现却没有实质性。空性的体验并非在平凡现象世界之外,事实上,当心不再对现象执着,我们就在体验空性。
了解到现象世界的空性,我们不再认为事情是坚实或本有。当我们了解到没有事情是独立存在,一切的事情就更看似梦般而且也比较不具威胁性;这带来一种深刻的放松感,我们也会觉得比较不需要控制自己的心及处境。因为一切的本性是空性,所以我们可以像看电影般地看待我们的生命,我们可以放松心情,欣赏演出。
看穿现象,让心自然来去
观看我们的心比观看一部好莱坞电影更有趣。布景、放映机、故事、角色以及剧本,都是源自于我们自己的经验,而轮回及涅盘也是演出的一部分。这样一出伟大的戏剧作品,数百万元也买不到。我们进戏院的票就是「看穿」,也就是看到现象并不像它们所显现般的存在。
看穿现象──也就是看穿念头、情绪以及看穿外在物象──是非常重要的。一旦不能看穿现象,我们就会认为这些一直在流动、改变以及无法抓住的现象是真实存在的。这使得世界看起来充满诱惑,心因此得不到祥和。
比方说,某件事令我们生气,我们不是对它穷追不舍、追根究柢一番,就是想替它下个结论。如果两个人正进行一场激烈的对话,他们一定费尽唇舌强调自己的立场;又或者我们正感觉迷惑,而我们非得搞清楚真相不可。骤生的念头正引发着另一个念头,到了某个地步我们必须了解,不论这些念头是否相关联,它们都只是念头和情绪而已,是无实质性而且极短暂的。
如果我们能像看电影般地看穿我们的信仰和恐惧,那会怎么样?我们会开始与其同乐,嘲笑它们以及随它们去。把它们看得太严重,就是违反我们修行道上的初衷。我们可以帮自己一个大忙,就是让妄念心自然来去。
从佛教的观点来看,让事情随顺自然可以使它们成为它们自己,而不是要它们成为我们所想要的。
了解心的本性
自我省思的练习重点,就是清晰的去体验事情,不要想改变或控制而让事情变得更复杂。认为自己可以改变或控制每件事情的人通常都活得很痛苦,因为那是不可能的事。
有时修行者憎恨困扰的念头以及情绪,或者觉得自己不应该再有这些念头及情绪了。那些已经修行很多年的人也许会问:「我们都已经修这么久了,为什么还会经历如此多的精神折磨?为什么我的心还是无法平静?」这些问题反应人们误解了修行的目的。无论我们在修行上或证量上有多进步,心的自然活动是不会停止的。这就是心的本性,它孕育着所有的可能性。我们与其憎恨心的生命力,不如用它来深化及丰富我们的修行。
修行的重点就是要处理平静及混乱的心境。一般来说,我们会觉得混乱的情绪是具干扰性的,一旦它们影响到我们的利益,我们便会觉得焦虑。重要的是去了解这一切都是自然的,念头是业力的结果,情绪则像是这个结果的汁液。经验到它们并不必然表示我们已失去修行者的位置。
当扰人的念头和情绪生起,唯一的选择就是让它们自然的揭露。不要试图控制或沉溺其中,给予它们重要性只会令它们更「真实」。稍稍转换一下态度,我们会发现这个扰人且焦虑的心,只是心本性的表现而已,它本身是空性,而且没什么问题。每一件事的发生都是最好的安排,无须太过重视或关注。了解这点,心自然会平静。
一旦认清事情的真实本性更胜于它的表象,祥和就出现了。有足够细微的心,就能够去认识表象的真实本性,了解到这个本性是开放、无碍且充满潜能的,心就会是祥和的。要能达到这样的领悟,我们都需要持续练习自我省思。
自我省思是解脱之门,它同时也带来更多的感激及喜悦。我们开始喜欢与自心相处,同时也喜欢对法教的经验做省思。就像太阳由云层后露出,法的教诲变得清晰。传承的加持、那些在我们之前已离去的上师们的加持,进入我们的心中然后令我们的惯性心消融。
我们开始清楚应如何善用此生,以及该如何面对平凡的快乐及痛苦。既然这两者都是我们本性的表现,努力要快乐或更快乐以及努力免于痛苦,都是无意义的。为了寻求祥和,我们必须在这个最基本层面与自己的生命联系。
第四章 对一切心存感激
大部分的人都希望此生能过得精采丰富。我们努力想使自己成为有权势的人,我们辛勤工作想成为更富有的人,我们试图透过绘画、音乐或某些表达形式想让人生充满意义。这样的人生,我们可能从中得到某种满足,但如果我们训练自己与自己的自然遗产相联系,我们就可以在每一剎那都得到这种丰富感及美好感。
本有的丰富
拥有很多财富并不一定就让人感觉富足。许多非常富有的人,内心却非常贫乏。我们可以一辈子努力工作来改变自己的物质生活,但如果没有内在的富裕,我们永远都会感到贫乏与不满足。那些内心富裕的人,是不依赖完美的外在状况或充沛物质的。他们也许对世俗的财富及权力怀抱着深刻的感激,但同时,他们的内在有着一股十分微细而扎实的富裕感。
在西藏称这个本有的富裕为「允」(yüin);宗巴 Rinpoche【注七】说,每一件事都仰仗它独特的「允」,譬如:男人和女人各自都有完整的「允」,这个内在的「允」像磁铁般吸引着外在的「允」。当我们内在的「允」与现象世界的「允」相联系时,我们就感觉富裕,就算皮夹里没什么钱,我们也会觉得比大多数的有钱人富裕;就算我们没有什么权力地位,也会觉得比大多数有权势的人更有力量;甚至就算我们不是特别漂亮,也会觉得自己比许多明星更美丽。这怎么可能?
这样的心境是从我们本性中的开阔及富足中生起的。对心的本性做禅定,能在自心中创造更大的空间,我们因此可以体验生而为人的许多情绪,也可以让「我执心」渐渐消融。在这份开阔性中我们找到无尽的潜力。
富足及意义不是存在于我们之外,生命也不只是「我能得到什么?」或「我没有什么?」当我们对此富裕的经验开放时,我们就会少些恐惧,同时也更能尽情享受生命。我们能欣赏世界的美,以及对所遇到的每一件事都心怀感激。有着这样一份不受限的丰裕心,就算是街上的乞丐也会感觉自己是宇宙的王者。
我们越能认识自己内在的丰富,就越能拥有一份巨大的安全感,一旦知道我们在任何情境都可以依靠自己,我们的心就会充满喜悦与满足;生命中所显现的一切,不论好坏、舒适与否,便都是令人喜悦的。希望我们每一个人都能瞥见此经验,如此便能脱离原先那个充满苦恼的世界了。
野兽爱智慧的最新日记 ······ ( 全部 )
- 正念父母心:跟孩子一道成长 (3人喜欢)
- “12人·12书·12月”读书实验书目 (8人喜欢)
- 胡因梦问答录:乌龟也会飞 (7人喜欢)
- 2015年4月12日:第七十六期北京心灵自由书友会 (1人喜欢)
- 【心灵自由】读本·微信群·微信公号 (1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更多 )
其实我更喜欢原名
"用的译本还是丁乃竺的译稿" 噢,
等待它。
已出版。网络书店可买到。书名为《无我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