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顺觉

1

https://mp.weixin.qq.com/s/bSmmOUkCDvqGo-7Wah14Zw

 

原创: 吕波国学  吕波国学 2月20日


*自2018年3月27日始,【国学会】微信群发起了“每天学则阿含经”的活动(点击蓝字即可查看),以下根据群内部分学习讨论整理:



《杂阿含经》 

14、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我昔于色味有求有行,若于色味随顺觉,则于色味以智慧如实见;如是于受、想、行、识味有求有行,若于受、想、行、识味随顺觉,则于识味以智慧如实见。 “



诸比丘,我于色患有求有行,若于色患随顺觉,则于色患以智慧如实见;如是受、想、行、识患有求有行,若于识患随顺觉,则于识患以智慧如实见。 “



诸比丘,我于色离有求有行,若于色随顺觉,则于色离以智慧如实见;如是受、想、行、识离有求有行,若于受、想、行、识离随顺觉,则于受、想、行、识离以智慧如实见。 “



诸比丘,我于五受阴不如实知味是味、患是患、离是离者,我于诸天、若魔、若梵、沙门、婆罗门、天、人众中,不脱、不离、不出,永住颠倒,不能自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



诸比丘,我以如实知五受阴味是味、患是患、离是离,我于诸天,若魔、若梵、沙门、婆罗门、天、人众中,已脱、已离、已出,永不住颠倒,能自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

吕波:唉,今天的这则《杂阿含经》真好。



佛陀讲了不落二边的如实观照,也讲了为什么我们不能如实。因为有求有行,故而有执取与抗拒,因而妄图控制,这就是妄作。



妄作源于无明。



这些天的《杂阿含经》,大家能看懂一些吗?





问:“我昔于色味有求有行,若于色味随顺觉,则于色味以智慧如实见。”这句一开始就看不懂,随顺觉是什么意思?



吕波:就是保持观照呀。这里的味,有贪执的意思。





问:那色味,色患,色离都是对色的种种执着吗?



吕波:味讲贪执、患讲抗拒、离讲出离/远离。就是,我们总是处于这三种状态中,难以随顺觉,难以保持如实观照,因此永住颠倒。







⭕️

随顺觉,可以细说一下。举一个例子:



我们看到一朵花,可能会升出很多的念头来:比如我们看到一朵花。然后呢,我们升起这朵花真漂亮呀,然后我们再升起,哎!这朵花比那朵花更漂亮一点……



随顺觉是什么意思呢?



就是我们看到外在究竟发生了什么:这里有一朵花;同时看到我们对这个发生产生了怎样的念头:啊,这朵花真漂亮……一直保持着这种观照。



可能我们马上再升起一个心,说,哎呀,我觉得这朵花比那朵漂亮,是我的分别心,然后再升起一个心,这个分别心是不好的,然后,哎呀我是一个在修行的人,怎么能有这种不好的想法呢?怎么能有分别心呢?



随顺觉的意思就是,我们把这些都看到:



我既看到了这朵花;

我也看到了我对这花升起的喜悦之情;

同时我也看到了我觉得这朵花比那朵花更漂亮;

同时我也看到了我在评判这种分别心,认为这个分别心不好;

同时我也看到了之所以我评判这个分别心,是因为我觉得我是一个修行人……



就是随顺着这些个连锁反应一样的念头的产生,我们始终保持观照,看到它就好了,这叫随顺觉。



念头是在不断不断变化的,从我们看到一朵花,到最后说我是一个修行人,不能有分别心……其实这个念头的链条中间,经历了很多的变化,这个念头一直在变化,一直在变化。



念头是不断生灭的,但是这个观照,一直随顺着变化的念头保持着,这叫随顺觉。



但是我们往往做不到随顺觉,可能我们在看到升起分别心,开始自我批判,然后就什么都看不到了,然后就陷入到种种情绪、新的自我批判、各种烦恼里面去了……你就看不到了,那个观照失去了。



随顺觉的意思是说——



随顺着念头的变化,保持观照。



如果用《圆觉经》里面说的那句话,就叫:



常觉不住。







⭕️

但我们做不到随顺觉,因为我们可能在中间某一个念头的时候,就已经跟着这个念头跑掉了,就是我们随时可能跟着这个觉察的对象跑掉……



也就是说我们的定力不够,所以我们才需要各种办法来练定力。



如果没有这种练习,你可能在看到花后,第一念升起时就完全跑掉了;然后练习一段时间以后,可能可以到到第二个环节,第三个环节才跑掉;然后越到后面,可以到很长的时间里面才会跑掉;你能看到这个不断的生灭的念头,很长的时间都不会跑掉……



这个要去练习啊,如果你不练习的话,是没有用的。



就是要知道佛陀给我们的这些东西,像《杂阿含经》,这样的东西它不是给我们讲一个道理,我们讲这么多道理什么用呢?就像网络上说的一句话一样:我们懂再多得的道理,也不能过好这一生。对吧?



道理没有用的,这个东西得自己去行。就像经文最后一句话叫:欢喜奉行。你得去奉行,你得去做,去观这个念头,去观我们这个念头在怎样变化。







*关联阅读

我们要做的不是消灭兔子,而是和兔子脱开一点距离







本人长期提供取名服务,详情请关注本公众号。

欢迎加入【国学会】(会费:4800元/年)。有意者请加我微信:kafeibaiju;备注:入会。非诚勿扰!


吕波国学
喜欢作者

16 喜欢


阅读原文阅读 1883 在看28
精选留言
写留言

 
~澄o澄~(邹姗序) 
 谁写的这篇文章啊……
 作者
我
 
高亮 
 随顺觉,应该就是所谓的正等正觉,通俗讲就是觉到所有正在发生的,而不是去觉发生过的。念就是所觉就是相,它是一个接着一个展现,而我们每个都能了了分明的觉到,但又不跟着跑掉。我们凡夫是很容易跟着感觉跑掉的,有人问,我愿意跑就跑啊为什么跑掉就是妄?答:因为带你跑掉的那个已经发生完了,你现在在跟着妄想在跑。人再问,那我现在妄了咋办?答:你观你现在正在妄的这念啊,依然还是随顺觉。
感谢波师醍醐灌顶。
 作者
回忆正在发生当如何?是否有过去?跑得掉吗?这个随顺觉,依然是一个"作意",并不是正等正觉。
 
十五 
 看了老师上面的回复“回忆正在发生当如何?是否有过去?跑得掉吗?这个随顺觉,依然是一个"作意",并不是正等正觉。”
那是不是说,在当下,所回忆的“过去”其实就正在发生着?陷在过去的回忆里时,要把自己拉回来么,怎样随顺觉?
感恩老师
 作者
知即出
 
洪平 
 老师,我想问的是当下即需解决的问题。人们失落的“内心”究竟藏在身体何处?找答案非回观返照不可。
摘自张庆祥讲师著作《失落的内心中》————《大乘本生心地观经》第十一:尔时文殊师利菩萨白佛言:世尊,心无形相,亦无住处。凡夫行者最初发心,依何等处?观何等相?
佛言:善男子。凡夫所观菩提心相,犹如清净圆满月轮,于胸臆(胸中两乳之间)上明朗而住,若欲速得不退转者。在阿兰若及空寂室。端身正念。冥目观察臆中明月。作是思惟,是满月轮五十由旬,无垢明净,内外澄澈最极清凉。月即是心,心即是月,尘翳无染妄想不生,能令众生身心清净,大菩提心坚固不退。

请问老师,是这样吗?我只是了解一点点儒家经典,佛经也只读过《金刚经》我《六祖坛经》,其他都没有看过,希望老师真心赐教感恩。
 作者
这是观想的有相修法。适合某些人吧!
 
洪平 
 心在哪里?
 作者
这
 
洪平 
 老师您好,我想请教您,黄庭禅讲心即是气,念头,情绪都只是(气)能量的变化,是身心受与万物之间交感的一种波动,本来无二对立,气的变化本来是自然流畅。由于我们的妄见才有了各种贪嗔好恶。我看了您很多关于观照的分享,赞叹您悟性极高,但是好像没有焦点,所以想听听您怎么看“心即是气”这句话。
 作者
心即一切
 
xf 
 波波原来如此年轻,还挺帅
 
【净土茶业】李涛 
 观心法门
 
团圆 
 这个好难哦!如实知才能如实观,可问题在于,怎样才能做到如实知呢?需要有这个本事才行啊!
 
Annie🌈🌴【心理疗愈师】 
 观照念头,在取舍的挣扎间去觉知,出离不易,修行必定是一场人性的逆行。
 
神觉🌝 无染 
 随顺觉象看小偷一样看着心念,念起即觉,只是觉知一个一个的心念,来来往往,不随它来来往往这就是观照的功夫,亦称练定力的持久功夫,定得住真功夫,久炼成正觉佛
 
~澄o澄~(邹姗序) 
 嗯,好的。
 
顺其自然 
 如婴儿乎,自然而然。
 
~澄o澄~(邹姗序) 
 哈哈怎么跳跃性这么大,写出如此高端的文章,我一句都看不懂,很多汉字估计都不认识。厉害
 作者
进入公众号,点右下角,文章精选,慢慢看。取名只是顺带手的事
 
越然 
 清醒也是种痛苦啊
 
观色 
 这种状态叫随顺觉啊,昨天在面对别人的话语和行为时,看到自己的心念变化,以及产生的情绪,逐渐的,情绪止息,心念不再随他人的言行流转。随顺觉是内心自在的基础。
 
感恩改过――灯塔 
 我看到了我的执着,对某个念头的执着,所以在生活中当与这个念头发生冲突时就陷入进去了,现在只是看到了自己陷入进去了,也看到了自己不愿意离开这个执着,因为那样就没有安全感了!
 
念佛回家 
 这些天念佛的时候,一边念佛,一边一些五花八门的念头不断更替,知道这些只是念头,但都是从内在升起的,觉得自己的阴暗面太不想面对了,当然也是念头,但越念越看到的多,真不知道啥时是个头,虽然都是念头,目前就是看到自己太多的不足,不太想继续面对了,但还得去做,去行持吧
 
黄地平 
 看着念头升起,随而觉知,之后出离,跟着内观。
 
现在 
 由心而发,看见了就看见了,知道了,就知道了,错了就错了
 
郑冬梅 
 感恩分享 信受奉行

 

posted on 2019-03-24 15:41  风雨者2  阅读(351)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