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含经》的思想
1 2 | 原创: 行愿法师 行愿法师 5月9日https: //mp.weixin.qq.com/s/yYQ6atQQhc_fpl8cVgwGCw 《印度佛教思想史》5·4 来自行愿法师 00:0024:03 请按绿色播放键收听 ★ 专 栏 文 集 推 荐 ★ 《恭迎十方佛菩萨诞》 《佛门礼仪》 《佛经导读》 【看见佛陀在人间】 《人间佛教护教集》 《云水天涯行脚僧》 《佛学论文集》 【硕士课程】《阿含经》的思想—《印度佛教思想史》5·4 编者按: 《印度佛教思想史》是河南佛教学院研修班的课程,为方便学生学习,特别把部分资料发布到平台上。今天是第三章佛教史的分期法,包括了第一次结集与第二次结集,请听课堂录音。 愿有缘阅读到文章者,珍惜学习佛法的因缘,在菩提路上亲近善知识,趋向解脱,离苦得乐! 行愿 合十 《印度佛教思想史》 佛教起源于公元前五世纪的古印度,在佛教诞生前,印度宗教文明是怎样的?《印度佛教思想史》课程,我们已学习以下内容,请点击阅读: 先知法住,后知涅槃5·3 【硕士课程】《印度佛教思想史》佛经的结集·小乘与南传上座部佛教之区别 第五·2 【硕士课程】《印度佛教思想史》佛经的结集·小乘与南传上座部佛教之区别 第五·2 【硕士课程】《印度佛教思想史》“佛教史的分期法”第五·1 【硕士课程】佛陀教法的核心教义——《印度佛教思想史》第四6 【硕士课程】正见为先导的中道行——《印度佛教思想史》第四5 【问答】佛为何不超度众生到天上或净土?第四课4 【硕士课程】《印度佛教思想史》—佛陀的中道正法,人间佛教之特色 第四课3 【硕士课程】《印度佛教思想史》佛教世间正见与出世间正见第四课2 【硕士课程】《印度佛教思想史》人间佛陀的足迹—古仙人道第四课1 【恭迎本师释迦牟尼佛出家日】——人间佛陀大慈悲,出家入世度众生 【硕士课程】《印度佛教思想史》人间佛陀在菩提树下证悟与十二因缘顺逆观第三课3 【硕士课程】《印度佛教思想史》人间佛陀一生的启示—“无意义的苦行,当远离” 第三课2 【硕士课程】《印度佛教思想史》——人间佛陀的一生第三课1 【硕士课程】《印度佛教思想史》——婆罗门教的“业感轮回说”第二课3 【硕士课程】《印度佛教思想史》佛教起源的史学背景——古印度婆罗门教的思想 第二课2 【硕士课程】《印度佛教思想史》佛教起源的史学背景——古印度的宗教文明 第二课1 【硕士课程】《印度佛教思想史》概说与大乘佛教的真价值 第一课3 【硕士课程】《印度佛教思想史》学习意义 第一课2 【硕士课程】《印度佛教思想史》学习动机与研究方法 第一课1 第一章 印度的宗教文明 第二章 人间佛陀的一生 为什么诸佛世尊成佛都要在人间? 第三章 早期佛教史 第一节早期佛教 第二节 佛经结集 一、佛教史的分期法 二、佛经结集 三、先知法住,后知涅槃 佛陀住世时,佛教徒的修行次第是“先知法住,后知涅槃”。 慧解脱阿罗汉:“善男子,独一静处,专精思维,住不放逸,离于我见,不起诸漏,心善解脱。” “以慧尽诸漏,未除定障,得名慧解脱阿罗汉。” 俱解脱阿罗汉:以慧尽诸漏,未除定障,得名慧解脱阿罗汉。后习禅定,除定障,即成俱解脱。 法住智:知诸法缘生之智。 涅槃智:知十二因缘还灭之智。 第三节 《阿含经》的思想 一、《阿含经》的结集 依据现代学者的研究,大都认为汉译四《阿含经》分别是: 《杂阿含经》是说一切有部的诵本; 《别译杂阿含经》是分别说部的诵本; 《中阿含经》是说一切有部的诵本; 《长阿含经》是法藏部的诵本; 《增一阿含经》是大众部诵本。 南传上座部巴利藏经版本的四《尼柯耶》:《相应部》、《中部》、《长部》、《增支部》都是赤铜鍱部的诵本。这些部派的诵本,难免有各部派独自的整理编辑,所以可能会带有各个部派的独特见解。透过属于不同部派四部《阿含经》诵本的比对学习,尤其是汉译四《阿含经》留有着“增新而不去旧”的编辑轨迹,是现今了解佛陀时代佛法最有价值的文献。 四部《阿含经》中,以《杂阿含经》(或《相应尼柯耶》)的集成时间最早,《中阿含经》(或《中尼柯耶》)、《长阿含经》(或《长尼柯耶》)、《增一阿含经》(或《增支尼柯耶》)依序次之。 四部《阿含经》从内容来说,是以“修多罗、祇夜、记说”三部分所组成的《杂阿含经》为根源的(〈记说〉的内容,包括抉择“修多罗及祇夜的弟子记说”,与普化社会的〈如来记说〉)。后来,根据〈修多罗〉,而以〈弟子记说〉的学风发展,以佛教僧团内部的僧伽为主要对象,作“法义的论辩与抉择”结集出来的是《中阿含经》。 根据《中阿含经》,以〈弟子记说〉的学风发展,以感性的“祇夜”精神,适应世俗的宗教(神教)意识,对婆罗门以及诸外道宣扬佛法,所集出的是《长阿含经》。 根据《长阿含经》,以〈如来记说〉的学风发展,以“增一法”的形式进行类集,包含并取代九分教中的《如是语》与《本事》的,是《增一阿含经》。 佛教经典的集出,有不同的宗趣。目的是为适应不同根机的有情众生,这是佛法在弘传中,不断发展,并发生流变的主要原因之一。 二、《阿含经》与四悉檀 龙树菩萨(西元一五○~二五○年)的《大智度论》,以四悉檀(悉檀,义译为成就、宗趣)总摄一切十二部经,八万四千法藏。西元五世纪赤铜鍱部《清净道论》作者觉音论师的《四部注释》,说《杂阿含经》(《相应部》)为“显扬真义”,以说明佛法不共外道的解脱法门为主;《中阿含经》为“破斥犹豫”,以分别抉择为主;《长阿含经》为“吉祥悦意”,以宣扬佛陀的成就,是超越天、魔、梵为主;《增一阿含经》为“满足希求”,以教化佛弟子有关世间及出世间的善法为主。龙树菩萨的四悉檀与觉音论师的四论宗趣,其意旨相符合: 《杂阿含经》为“显扬真义”,是“第一义悉檀”; 《中阿含经》为“破斥犹豫”,是“对治悉檀”; 《长阿含经》为“吉祥悦意”,是“世界悉檀”; 《增一阿含经》为“满足希求”,是“各各为人悉檀”。 以上是龙树菩萨与觉音尊者,用“四悉檀”来判摄佛法。关于判摄佛法,佛教历代各宗派的法师所用方法不同,举例仅供参考。如:《印度佛教思想史》作者印顺法师,采用龙树菩萨与觉音尊者判摄的方法,以此为基础从宏观上来判整体佛法的流变: 1、以四部《阿含经》为主的“佛法”是第一义悉檀;无边的甚深法义都是从这个根源流衍出来。 2、以“大乘空相应教”(般若、性空思想体系)为主的“初期大乘佛法”,是对治悉檀,在于遣除一切情执,以契入无我空性。 3、以真常不空的“如来藏(佛性)教”(如来藏思想体系)为主的“后期大乘佛法”,是为人生善悉檀,在于鼓励众生成佛的信心。 4、适应印度教强势环境为主的“秘密大乘佛法”,是世间悉檀,在于广纳诸外道。 四、《阿含经》的思想 试列举《阿含经》的思想: 1、缘起中道 “缘起”是《阿含经》中的重要教说,也是佛法所展现不共於外道最重要的特色。佛陀扬弃当时印度流行的“常见”(有)与“断见”(无),如实地观察生命,处“中”而说“缘起法”:“如实正观世间集者,则不生世间无见;如实正观世间灭,则不生世间有见。” 2、四圣谛 “四圣谛”是佛法中的提纲挈领核心。释尊成佛后在鹿野苑为五比丘说法,人们称之“初转法轮”,其内容就是“四谛”的三转十二行:一转说明四谛的“内容”(示转),二转说明四谛的“当知”(劝修),三转说明四谛的“当证”(自见证)(《杂阿含·第三七九经-转法轮经》)。 3、八正道 “八正道”是佛陀灭除烦恼后,所确立的修行方法,称为“古仙人道”(《杂阿含?第二八七经》),也就是四谛“道”的内容。“八正道”中以正见(正确的知见,如缘起中道、四谛等理则)为先、为根本。 4、五蕴、六处 色(物质)、受(情绪)、想(想像)、行(意志力)、识(觉知)等“五蕴”,与眼、耳、鼻、舌、身、意等“六处”,是我们的身心活动范围,而称之为“世间”的(《杂阿含·第二三一、二三三经》)。修行者的“修行与解脱”都离不开这些身心活动的经验与体会,佛陀教导佛弟子修行,从不离开解脱身心烦恼的论题。 5、厌、离欲的修行方法 从生死流转的“十二缘起”来看,因“无明”(对缘起的迷蒙无知)而有“行”(染着的意欲)。因为“行”,而有“识”(对生命取着的“有取识”)。因为“识”,而有“名色”(受胎的初凝阶断)。因“名色”,而有“六入”(眼、耳、鼻、舌、身、意等感官)。因为“六入”,而有“触”(与外界接触或说认识外界)。因为“触”,而有“受”(感受或情绪)。因为“受”,而有“爱”(爱染)。因为“爱”,而有“取”(执取或追求)。因为“取”,而有“有”(业力的蓄积)。因“有”,而有“生”(下一期生命的出生)。因为“生”,而有“老病死”。 若要止息“十二缘起”的循环,需离开“爱染”,包括对自我的“爱”,以及自我对外境的“欲”,这是推动生死循环的原因(集)。而欲爱的驱动力,主要还是那背离因缘法则的“我见”:“在内”以为有一个流转生死的不变主体(自体爱、后有爱),“在外”表现为主宰欲(物欲、境界欲)。 6、先知法住,后知涅槃 请查看:先知法住,后知涅槃 7、自依、法依、莫异依 (请继续阅读下文) 回向偈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同生安乐国。 参考资料 1、《汉译南传大藏经》元亨寺汉译南传大藏经编译委员会[编],高雄:元亨寺妙林出版社,民国79[1990] http: //www.neixue.org/tools/zanging/20081209/320.htm/ http:/ishare.iasksina.com.cn//4645001html?from=Isnot 2、中文电子大藏经htp://ccbsntu.edu.tw/BDLM/en/home.jsp?language=enCBETA(ChineseBuddhistTextAssociation), CBETA ChineseElectronicTripitaka, 2009, Taipei 3、罗喉罗·化普乐著,顾法严译《佛陀的启示》慧炬出版社,台北,1979 4、印顺法师《印度佛教思想史》,正闻出版社,台北,1988 5、圣严法师《印度佛教史》法鼓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台北,1997 6、吕澂著《印度佛学源流略讲》 7、平川彰著《印度佛教史》 8、庄春江著《印度佛教思想史要略》 9、印顺法师《印度之佛教》正闻出版社,台北,1988 10、渥德尔著《印度佛教史》 11、那烂陀长老著(Naradamahathera),学愚法师译《觉悟之路TheBuddha and HisTeaching》斯里兰卡(SriLanka)http:/dhamma. neibucon/ index-0htm 12、霍韬晦著《佛教哲学》,法住出版社,香港,1999 13、觉音造,叶均译《清净道论》,中国佛教文化硏究所,北京,1991 14、杨惠南著《佛教思想发展史论》,东大图书股份有限公司,台北,1993 15、木村泰贤著,欧阳瀚存译,《原始佛教思想论》htp/s200251net/books/sfi/sfsx00lhtm 16、水野弘元著,释惠敏译《佛教教理研宪》中华佛教研宄所论丛(23),法鼓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台北,2000 17、水野弘元著,如实译《原始佛教的特质》htp/s005t/books/ysfilysfjd0 OI. htm 18、水野弘元著,如实译《原始佛教》,普门文库,台北,1984 19、净海法师著《南传佛教史》,慧日讲堂,台北 20、杨郁文著《阿含要略》wwwiced.org,http:/s92002.5lnet/ index7htm 版权所有,请尊 |
【推荐】编程新体验,更懂你的AI,立即体验豆包MarsCode编程助手
【推荐】凌霞软件回馈社区,博客园 & 1Panel & Halo 联合会员上线
【推荐】抖音旗下AI助手豆包,你的智能百科全书,全免费不限次数
【推荐】轻量又高性能的 SSH 工具 IShell:AI 加持,快人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