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一法师妙解《心经》
https://mp.weixin.qq.com/s/t0W1uudyehiuoCbY75baHQ
原创: 美树嘉 美树嘉文艺志 2017-10-27 Collage262a.jpg.jpg 色 即 是 空 佛陀曾启示:万物的本源是关于大智慧的秘密,常人的小聪明小智慧不够,学者或上等人的俗智慧不够,甚至连一些只有空智慧的修行人也不足以了解——一切万物万法的真谛,都在般若(大)智慧之中。 能真正体会大智慧的人并不多,凡有耳闻者,也听说其中景象超过语言所能表达的极限。 尽管如此,“说法”的境界仍有高下。各种释义之中,弘一法师所说《心经》让人闻之悦耳,思之折服。 有兴趣者建议参读原文《心境的力量:弘一法师说心经》。此处因篇幅所限而作删减,如有不准确处实属个人心力不足所致,见谅。 ——美树嘉文艺志 回复数字“01”可得微信目录 回复“转载”可得转载说明 艺术之美 人文之思 美树嘉文艺志 南管唱吟《心经》- 王心心 来自美树嘉文艺志 00:0017:38 《心经》的真空与妙有 美树嘉文艺志 - 《心经》的缘起 按 (宋 施护译本)佛陀在灵鹫山中入禅定(三摩提)。最具辩才的大弟子舍利子问观自在菩萨:「想学习甚深般若的人应该怎么做?」,于是菩萨为舍利子讲《心经》...... 注释 禅定:「禅」,外不着相;「定」,内不动心。更详解可查「四禅八定」。 甚深般若:见下文中「深般若」注释。 弘一法师说:佛说法四十九年,说般若者二十二年。《心经》虽仅二百余字,摄全部佛法,是大般若的核心,至少须一年来讲,此处只能略说大意,并尽可能通俗浅显。希望能: (一)令粗解法或未及学法者,稍得利益。 (二)对已信佛法仅认为《心经》为空的人,加以纠正。 (三) 对未信佛法认为佛法为消积的人,加以辨正。 《心经》少说「有」,多说「空」,是因为常人多执着于「有」,为对症下药,故多说「空」。而《心经》之「空」是生「妙有」之「真空」,常人以为空与有为相反,实为相合。 研习《心经》,最应注意不可执着于空见,此乃大误,且极危险。经说:「宁起有见如须弥山,不起空见如芥子许」,是因为起「有见」的人,在有之上修善业,犹报在人天;如只执「空见」的人,否定错解了因果,则直趣泥犁(地狱)。 以下将《心经》本经分为七部分纲要,便于理解。 一 总纲分 原文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密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解译 观世音菩萨修行深妙的法空般若,功行已达深久纯熟。菩萨明见这世间一切内心或外界精神与物质,无不显出本有的空性。这样的大智慧,可以解脱众生的烦恼苦因,生死苦果。 注释 观自在:自利的同时可以利他——既无观理事的障碍(了达),兼能观众生之机(化度)。 菩萨:是「菩提萨埵」的省略。指能以智慧上求佛法(觉),以悲悯下化众生(有情)者。 深般若:除区别于小智慧、俗智慧,也是对照小乘、中乘佛法的浅般若(人空般若)而言。「人空」以人体为五蕴的假和合,其中并无真实的我体;而「法空」已证得五蕴亦空。 照见:非肉眼所见。指心识如镜显影,无虚假心念的「明见」。 五蕴:佛教用五蕴来总括世间万法。五蕴亦称「五法聚」,就是「五类」的意思。一切精神物质之法,都可归纳于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这五类之中。其中,「色蕴」是外界的物质与处境,也是世人最难理解其「空性」的,故后文着重讲「色不异空」四句。 度:解脱,超出。 苦厄:苦,生死苦果;厄,厄缚众生的烦恼苦因(贪嗔痴等)。此因此果皆由不能了解五蕴不空而起。 二 色空分 原文 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解译 舍利子啊,如果浅显地来比较,色(物质的本体)与空彼此没有不同;在深密的层次上,色与空本是一回事——物质的本体是空,空的现象是物质。人的受、想、行、识与空都有着如此这般的统一。 注释 色蕴之空:弘一法师举两例说明人们最难理解的「色蕴为空」: 无常——若色真实不虚,应恒常不变,但外境色蕴,却息息变动。 山河大地有沧海桑田之感,即使我们自身,今年去年,今月上月,今日昨日,「我」已不同……(乃至)一呼吸中,身体已经发生无数变化,全身血液,一呼吸间性质成分、位置、功用都已变化。不仅如此,每一刹那皆是如此。既为常常变化者,故知为空。 所见不同——若色真实不空,任何时候任何人所见都应该相同,但是外界的色蕴,却是依人依时而异的。 同样的恒河水,世人视为波流,鱼龙视为窟宅,天众视为琉璃,恶鬼视为猛焰,皆依所识而所见不同;喜时觉天地皆春,忧时觉景物愁惨,一境之中,一喜一忧所见各异。既然所见不同,故知为空。 空:《心经》所讲的空,不是灭绝生机虚妄乌有的断灭之空,不是偏离世间万有的消积空理,也不是二元对立基础上的空;而是自性本来的空,是摄含二元双方的中道(有二边)之空。 三 本体分 原文 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解译 舍利子啊,这世间的一切物质和现象是五蕴,亦是诸法,它们的本相也是空。这空相,没有升起没有消灭,没有染垢没有清净,既不能有所增长,也不能有所减损。 注释 诸法:等于前文的五蕴。 空相:前文说「空性」,此处说「空相」,宜注意。《心经》之空是指五蕴/诸法之「有」基础上所显出的空,是「远离二边,至于中道」的非对立之空。 生灭、垢净、增减:在「五蕴不空」的凡夫眼中,对出生/消灭(体),垢染/清静(相),增加/减少(用)有执着的自我观念和分别心;只有明了「五蕴皆空」,才可以不被这些观念束缚,会知道生死既是涅槃,烦恼既是菩提,众生即佛;才可以不厌离生死,不畏惧烦恼,不舍弃众生。能做到这样的,是菩萨,是大智慧,是自在。 四 妙用分 原文 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 解译 因此从根本上,这「空」之中既然没有五蕴(色、受、想、行、识),自然没有凡夫的感官知觉所依据的眼、耳、鼻、舌、身、意,没有这些感官知觉对应的色、声、香、味、触、法,也没有眼识界、耳识界、鼻识界、舌识界、身识界直到意识界,这十八界皆是空。(以上说明空凡夫法是空)此空之中,没有从无明到老死的十二因缘所说的起源和次序,也没有知苦、集断、证灭、修道的实践过程。(以上说明二乘法是空)虽大乘菩萨为证得佛果追寻种种智慧,其境界超出二乘,但所谓的「智」与「得」都不可执着——智本用于破迷,迷时说有智,悟时不待言;得之后,便会知道本来具足,因此也是无所谓得的。(以上说明大乘法是空) 注释 诸法:相当于前文的五蕴。 十八界:眼界、耳界、鼻界、舌界、身界、意界(六根界)、色界、声界、香界、味界、触界、法界(六尘界)、眼识界、耳识界、鼻识界、舌识界、身识界、意识界(六识界),是色心具迷者的分别之心。 十二因缘:无明、行(过去所做之因),识、名色、六入、触、受(现在所受之果),爱、取、有(现在所作之因),生、老死(未来所受之果)——中乘缘觉道说常观此十二因缘可悟道。 四谛:苦谛、集谛(世间的苦因和苦果);灭谛、道谛(出世的乐因和乐果)——小乘声闻道以此为悟道的实践过程。 五 果德分 原文 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解译 根本的般若智慧,并非凭借它来把握任何东西,是无所得,也是真受益:菩萨依止般若波罗蜜多法门的本意而行,就不再有牵挂和滞碍;没有牵挂和滞碍,便不再有恐怖与畏惧,因而远离关于一切事物的颠倒不实和幻想妄念,到达圆满的觉悟。十方三世的所有佛世尊也是如此,依止般若波罗蜜多的法门修行,而证得无上正等正觉的圆满佛果。 注释 究竟涅槃:圆满的觉悟。涅槃的四个含义——自往清净涅槃,有余涅槃,无余涅槃、无住涅槃(不入涅槃、究竟涅槃)。 阿耨多罗:无上的,最高的。 三藐三菩提:正等正觉。没有偏误的正确觉知、领悟、感受。 六 证知分 原文 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 解译 因上而知,般若波罗蜜多是能破烦恼,神妙难测的秘密,是能破无明,照灭痴的秘密,是令因行满、至理无加,令果德圆,妙觉无等的秘密。般若智慧能超脱烦恼与生死,是真切的事实。 注释 咒:秘密不可思议,功能殊胜者。《心经》为经,又称为咒,极言其神效之速。 七 秘密分 原文 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般若揭谛,般若僧揭谛,菩提萨婆诃。 解译 般若的妙义妙用,前已说尽,尚有难于言说的地方,续以咒文:揭谛揭谛,般若揭谛,般若僧揭谛,菩提萨婆诃。(咒文依例不译,诵持自获利益) 点击下图可得微信目录 ❤ 任谁祈福 所愿皆成 点击下图可得详情 ❤ 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可入美树店得:日常好物,美树嘉品 阅读原文 阅读 21246 112 精选留言 写留言 9 jovi 置顶 补注:图片来自张望系列摄影。不好意思。 12 下世纪非人类 南管唱吟的心《经》使人心静,催人入眠!美树嘉所做文章力求完美,竭尽心力,涉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