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Ceilometer Alarm API 參数具体解释 及 举例说明

Ceilometer Alarm是H版新加入的功能,监控报警是云平台必不可少的部分,Ceilometer已经实现了比較完好的监控体系。报警怎么能缺少呢?用过AWS CloudWatch Alarm的人应该不会对Ceilometer的Alarm感到陌生。Ceilometer实现的Alarm和CloudWatch的Alarm非常像,概念基本上都一样,Alarm的逻辑也基本上一样。能够说是一个开源版的CloudWatch Alarm,可是它进行了一些“微创新”,实现了一些比較有意思的小功能,并且代码写的也非常不错,是一个不错的学习素材。

以下我们从功能,实现。以及它眼下存在的问题三个方面介绍一下Ceilometer的Alarm。

功能篇

简单来说,Alarm的功能事实上非常easy,监控某一个或多个指标的值。若高于或者是低于阈值,那么就运行对应的动作,比方发送邮件短信报警。或者是直接调用某个接口进行autoscaling操作,像Heat就是依赖Ceilometer的Alarm实现Auto Scaling的操作。

Ceilometer中,实现了2种alarm:一种是threshold。一种是combination。顾名思义,threshold就是我们熟悉的依据监控指标的阈值去推断alarm的状态,它仅仅是针对某一个监控指标建立alarm,而combination则能够理解为alarm的alarm,它是依据多个alarm的状态来推断自己的状态的,多个alarm之间是or/and的关系。这相当于是对多个监控指标建立了一个alarm。普通情况下,我们仅仅须要threshold类型的alarm就足够了,可是一些特殊情况。比方Heat要运行auto scaling操作。可能就要对多个监控指标进行衡量,然后再採取操作。

以下,我们来分析一下Alarm的API,看它究竟提供了哪些不一样的功能:

1. POST /v2/alarms

创建一个alarm,具体的參数见下表:

參数 类型 解释
name str name是project唯一的
description str 描写叙述
enabled bool alarm的一个开关,能够停止/启动该alarm。默认是True
ok_actions list 当alarm状态变为ok状态时,採取的动作。默认是[]
alarm_actions list 当alarm状态变为alarm状态时,採取的动作,默认是[]
insufficient_data_actions list 当alarm状态变为insufficient data状态时。採取的动作,默认是[]
repeat_actions bool 当alarm被触发时,是否反复运行相应的动作,默认是False
type str alarm类型。眼下有threshold和combination两种。必填
threshold_rule AlarmThresholdRule 当alarm类型为threshold时,制定的threshold规则
combination_rule AlarmCombinationRule 当alarm类型为combination时。制定的combination规则
time_constraints list(AlarmTimeConstraint) 约束该alarm在哪些时间段运行,默认是[]
state str alarm的状态。默认是insufficient data
user_id str user id,默认是context user id
project_id str project id, 默认是context project id
timestamp datetime alarm的定义最后一次被更新的时间
state_timestamp datetime alarm的状态最后一次更改的时间

这里主要说以下几个參数:

  • name: name是project唯一的。在创建alarm的时候会检查
  • enabled: 这个功能比較人性化,能够暂停该alarm,是微创新之中的一个
  • xxx_actions: 定义了在该alarm状态由其他的状态变为xxx状态时,运行的动作
  • repeat_actions: 这个參数指定了是否要反复运行action,比方第一次检查alarm已经超过阈值,运行了对应的action了,当下一次检查时假设该alarm还是超过阈值。那么这个參数决定了是否要反复运行对应的action。这也是微创新之中的一个
  • threshold_rule: 当type为threshold时,定义的alarm被触发的规则,具体參数见以下AlarmThresholdRule对象属性
  • combination_rule: 当type为combination时,定义的alarm被触发的规则。具体參数见以下AlarmCombinationRule对象属性
  • time_constraints: 这也是一个非常人性化的參数,能够指定该alarm被检查的时间的一个列表,比方说我仅仅想让这个alarm在每天晚上的21点到23点被检查。以及每天中午的11点到13点被检查,其他时间不检查该alarm,这个參数就能够做这个限制。只是该參数设置略微复杂一点,具体參数见以下AlarmTimeConstraint对象属性。默认是[],即不设限制,随着alarm进程的interval time进行检查。
  • state: alarm总共同拥有3个状态:OK, INSUFICIENT DATA, ALARM,这三个状态分别对应到上面的xxx_actions

AlarmThresholdRule:

  • meter_name: 监控指标
  • query: 该參数一般用于找到监控指标下的某个资源,默认是[]
  • period: 这个參数事实上有两个作用,一个是确定了获取该监控指标的监控数据的时间范围,和以下的evaluation_periods配合使用。另外一个作用就是它确定了两个点之间的时间间隔,默认是60s
  • threshold: 阈值
  • comparison_operator: 这个參数确定了怎么和阈值进行比較,有6个可选:lt, le, eq, ne, ge, gt,默认是eq
  • statistic: 这个參数确定了使用什么数据去和threshold比較,有5种可选:max, min, avg, sum, count。默认是avg
  • evaluation_periods: 和period參数相乘,能够确定获取监控数据的时间范围,默认是1
  • exclude_outliners: 这个參数有点意思。我们都知道“标准差”是指一组数据的波动大小,平均值同样,可是标准差小的波动小。这个參数就是指对得到的一组监控数据,是否要依据标准差去除那些波动比較大的数据。以减少误判率,默认是False

AlarmCombinationRule:

  • operator: 定义alarms之间的逻辑关系,有两个选项:or 和 and,默认是and,注意这里的逻辑关系ALARM要比OK状态优先级高,比方有2个alarm。一个状态是ALARM,一个状态是OK,他们之间的逻辑关系是or。那么这个combination alarm是啥状态呢?答案是ALARM.
  • alarms_id: alarm列表

AlarmTimeConstraint:

  • name: name
  • description: description
  • start: 该參数以cron的格式指定了alarm被检查的開始时间。在程序中,使用croniter这个库来实现cron,格式是:"min hour day month day_of_week"。比方"2 4 mon,fri",意思是在每周一和周五的04:02開始被检查
  • duration: 被检查持续的时间,单位是秒
  • timezone: 能够为上面的检查时间指定时区,默认使用的是UTC时间

举两个样例:

  • threshold
{
    "name": "ThresholdAlarm1",
    "type": "threshold",
    "threshold_rule": {
        "comparison_operator": "gt",
        "evaluation_periods": 2,
        "exclude_outliers": false,
        "meter_name": "cpu_util",
        "period": 600,
        "query": [
            {
                "field": "resource_id",
                "op": "eq",
                "type": "string",
                "value": "2a4d689b-f0b8-49c1-9eef-87cae58d80db"
            }
        ],
        "statistic": "avg",
        "threshold": 70.0
    },
    "alarm_actions": [
        "http://site:8000/alarm"
    ],
    "insufficient_data_actions": [
        "http://site:8000/nodata"
    ],
    "ok_actions": [
        "http://site:8000/ok"
    ],
    "repeat_actions": false,
    "time_constraints": [
        {
            "description": "nightly build every night at 23h for 3 hours",
            "duration": 10800,
            "name": "SampleConstraint",
            "start": "0 23 * * *",
            "timezone": "Europe/Ljubljana"
        }
    ]
}

  • combination
{
    "name": "CombinationAlarm1",
    "type": "combination",
    "combination_rule": {
        "alarm_ids": [
            "739e99cb-c2ec-4718-b900-332502355f38",
            "153462d0-a9b8-4b5b-8175-9e4b05e9b856"
        ],
        "operator": "or"
    },
    "alarm_actions": [
        "http://site:8000/alarm"
    ],
    "insufficient_data_actions": [
        "http://site:8000/nodata"
    ],
    "ok_actions": [
        "http://site:8000/ok"
    ]
}

2. GET /v2/alarms/{alarm_id}/history

这个接口用来查询某个alarm发生的历史事件,记录的事件有:alarm被创建,alarm被更新。alarm被删除。alarm的状态被更新。

举个样例。比方我创建了一个alarm,然后又删除了,调用这个接口返回的结果是:

[
    {
        "on_behalf_of": "2c35166baba84f46b1c5b093f02747fa",
        "user_id": "778a4ae5d8904a41b00c4e0f5734bcfd",
        "event_id": "dc5583ac-7ac8-4f4e-b8f7-edaa04522945",
        "timestamp": "2014-07-26T16:50:59.387923",
        "detail": "xxx",
        "alarm_id": "697a05df-d704-46a4-a0bd-1591c6588a17",
        "project_id": "2c35166baba84f46b1c5b093f02747fa",
        "type": "deletion"
    },
    {
        "on_behalf_of": "2c35166baba84f46b1c5b093f02747fa",
        "user_id": "778a4ae5d8904a41b00c4e0f5734bcfd",
        "event_id": "d09fe2c3-37a8-4b19-9729-ccb2664a1116",
        "timestamp": "2014-07-26T16:50:27.315824",
        "detail": "xxx",
        "alarm_id": "697a05df-d704-46a4-a0bd-1591c6588a17",
        "project_id": "2c35166baba84f46b1c5b093f02747fa",
        "type": "creation"
    }
]

Alarm还有其他一些接口。这里就不说了。很多其他见alarm-api文档。

实现篇

对于Alarm的实现,值得一说的就是Alarm的分布式实现。也就是文章的标题,Distributed Alarm。Ceilometer提供了两种方式的Alarm服务,一种是单进程的(SingletonAlarmService),一种是分布式的(PartitionedAlarmService),能够通过evaluation_service这个配置项进行配置。

前者没啥可说的,就是在一个进程中去检查全部的alarm。这样的方式基本的缺点是处理能力弱,当量略微大的时候,就会有延时,并且也没法做高可用,当他挂掉之后,alarm整个service就挂掉了,所以不推荐在生产环境中使用这个SingletonAlarmService的方式。

对于PartitionedAlarmService。它通过rpc实现了一套多个evaluator进程之间的协作协议(PartitionCoordinator)。使得能够通过水平扩展来不断增大alarm service的处理能力。这样不仅实现了一个简单的负载均衡,还实现了高可用。以下我们就重点来说一下PartitionCoordinator这个协议。

PartitionCoordinator同意启动多个ceilometer-alarm-evaluator进程,这多个进程之间的关系是互相协作的关系,他们中最早启动的进程会被选为master进程,master进程主要做的事情就是给其它进程分配alarm。每一个进程都在周期性的运行三个任务:

  • 通过rpc,向其他进程广播自己的状态,来告知其他进程,我是活着的,每一个进程中都保存有其他进程的最后活跃时间。
  • 争抢master,每一个进程都会不断的更新自己所维护的其他进程的状态列表,依据这个状态列表。来推断是否应该由自己来当master,推断一个进程是否是master的条件仅仅有一个,那就是看谁启动的早。
  • 检查本进程负责的alarm,会去调用ceilometer的api,来获取该alarm的监控指标相应的监控数据,然后进行推断,发送报警等。

进程之间的关系可參看下图:

当一个进程被确定为master之后,假设它不挂掉。那么它的master是不会被抢走的,该进程就会一直在履行master的职责:

  • 当有新的alarm被创建时,master会将这些新创建的alarm平均的分配给其他worker进程。假设不能平均分配的,剩下的零头就由master自己来负责
  • 当有新的evaluator进程加入进来,或者是现有的evaluator进程被kill掉,那么master就会又一次洗牌一次,把全部的alarm再平均的分配给现有的evaluator进程
  • 当master挂掉咋办呢?那么就会由第二个最早启动的进程接替master的位置,然后又一次洗牌

通过这个协议,就实现了一个简单的分布式alarm服务。当中的进程之间的相互协调。master的选举都值得去学习。

问题篇
  1. 眼下有一个比較纠结的问题就是alarm和ceilometer的关系。尽管alarm的代码写在ceilometer的代码树中,事实上,他们两个并没有紧密的关系。alarm是ceilometer api的消费者,把他们两个分开也是全然能够的,之前。在邮件列表中对这个问题有过讨论。感兴趣的能够自己搜索一下。

  2. 眼下alarm是ceilometer api的消费者,每一个alarm被检查的时间间隔是60s。当alarm数量非常多的时候。会给api造成比較大的压力,所以有人提议让alarm直接訪问数据库[bp],可是因为上面的问题没有解决。这个问题也不好解决。

  3. 眼下,有的使用ceilometer作为billing服务,可是alarm和billing使用的同一个数据库。这无形中有了一些安全隐患。并且alarm和billing这两个对数据的时效性要求还不一样。alarm可能仅仅须要近期一段时间的数据,而billing则要求数据保持较长的时间,所以这导致db-ttl也比較难做。能够參看这篇博文,相关改进BP
  4. 眼下,alarm还没有quota限制,比較尴尬诶。
总结篇

本文从三个方面大概描写叙述了一下Ceilometer Alarm功能,功能篇主要从API入手,介绍Alarm都提供了哪些细枝末节的參数,实现篇主要描写叙述了分布式Alarm协议的原理,非常值得学习,问题篇事实上没什么大问题,如今的alarm功能还是比較稳定的。

相关链接
posted on 2017-05-23 12:35  blfbuaa  阅读(256)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