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之法》读后感和团队项目杂谈

《构建之法》将软件工程的各个组件分门别类,横向地介绍了软件工程这一体系。然后又在每个类别中纵向地由浅入深,逐步递进,

较为完整地让我们这些菜鸟初识软件工程。

  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软件工程》搭配着《构建之法》进行学习,我也对软件工程有着一定的了解。软件=程序+软件工程,个

人认为,如果说程序意味着实现,那么软件工程更加侧重“方法”和“规则”。似乎软件工程是一个新兴的学科,它的方法论是一群富

有经验的大牛从他们丰富的编程经历中提炼的精华和吸取的教训(我个人的臆想),没有特别完善(说实话也挺完善的)的理论体系,

现在还处于探索阶段。《构建之法》中所描述的软件工程,在我看来更加侧重“应用”,一切的模式与方法都是以在特定的期限内开发

出足够好的软件为前提,因此感觉讲起方法来十分自由和贴合实践,因此带给人十足的新鲜感。我非常喜欢这一点。虽然计算机行业

发展地飞快,但它还是一个新兴的行业,并且它的一个特点就是变化迅速,或许再过几十年,我们应用的软件工程方法又是另外一种

局面了(笑)。

  然后谈一下《构建之法》,这本书写得既专业又有趣。通读这本书,想象到的是一个人从菜鸟程序员成长为软件工程师,然后和团队

一起完成了一个软件的开发、测试与维护的故事。《构建之法》十分全面,几乎介绍到了软件工程的各个方面,对于不管是开发流程、

团队合作,还是需求分析、设计实现和实践创新都有着十分详细的讲解。

  下面来谈一谈我印象比较深刻的章节。由于刚刚经历了团队开发,所以最近细读了“团队与流程”这个章节。开发已经进行了一大半,

现在再来进行反思,得出的结论也十分有趣。

首先,我们有着各自的分工,并且互相依赖合作,共同完成任务,所以作为一个团队,我们还是合格的,然后就是软件团队的模式,

仔细反思一下,我们应该属于“业余剧团模式(Amateur Theater Team)”。比如在这次团队合作项目中,我们一开始选题为地铁,

然后每个人从中挑选不同的角色,我参与的角色是“计算最短路径”,之后由于种种原因,我们更换选题为开发网络游戏,在新项目中

我更换了参与的角色,负责的是“客户端与界面设计”。在团队中每个组员扮演着不同的角色,负责不同的部分,但是我们都会听从

组长的指导和安排。另外想谈一谈的则是比较成熟的两种开发模式:“交响乐团模式(Orchestra)”和“爵士乐模式(Jazz Band)”。

在我看来,前者较为稳定,后者较为自由(但是必须要一群大牛一起实现啊……不是每个人都有那个能力即兴发挥啊……)。个人还是

比较欣赏交响乐团模式(这两种音乐还是喜欢交响乐,嗯),虽然创新能力可能不如后者,但是稳定长远。接下来就是开发流程。

根据老师的要求,我们在进行团队项目的开发前做了需求分析和系统设计,也完成了较为简略的开发文档。虽然没有按照瀑布模型

那样严格地注重设计,写一堆开发文档(时间啊时间),但是也摆脱了上来就写代码的习惯。

posted @ 2016-06-18 16:07  -竹-  阅读(263)  评论(2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