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back 学习指南 一
因为项目中用到 SpringBoot,看到官方文档中提及默认的日志实现是 logback,因此就通过阅读手册和结合实践学习了下相关的知识,记录下以备查阅。
1. logback 是什么?
logback 是 log4j 创始人 重新发起的一个开源日志组件,他总结了 log4j 开发和实践中的经验教训后再开发的日志组件,性能优越,功能丰富。
相比log4j,它经过了充分的测试,性能有较大提升;logback-classic(logback一个模块)实现了slf4j接口,支持快速切换到其他日志组件;有强大的过滤器,支持日志级别单独配置;支持自动压缩日志、自动删除过期日志等。(这里的有点写的只是我目前认知到的,我看到有他人总结过更多更唬人的优点,因为理解不是特别深刻,所以没随便复制粘贴。)
2. lobback 的简单使用
首先是配置文件,如果是 SpringBoot 开发,那么 logback 支持默认命名的配置文件,logback.groovy、
logback.xml、logback-test.xml等。这里采用第二个,简单配置一个控制台输出和日志文件输出。(如果不配置的话,SpringBoot 也会有个默认实现,前提是使用 spring-boot-starter-parent 作为父类依赖)
其次是需要添加到 classpath 的 jar 包。除了自身的 logback-classic.jar 和 logback-core.jar 之外,还需要 slf4j.jar 组件。(SpringBoot默认也添加了,同上)
一般情况下,开发代码中都看不到 logback 相关的类,只需要使用 slf4j 的接口就行了。(slf4j 简介在第4部分)
我们通过使用 org.slf4j.LoggerFactory 类的 getLogger()方法,把类名或者类的 class 文件作为参数就可以创建一个可以使用的 org.slf4j.Logger。
Logger 的打印方法有 debug()、info)()、warn()、error()等,参数就是要打印的内容。
<?xml version="1.0" encoding="UTF-8"?> <configuration> <appender name="STDOUT" class="ch.qos.logback.core.ConsoleAppender"> <encoder class="ch.qos.logback.classic.encoder.PatternLayoutEncoder"> <pattern> %d{yyyy-MM-dd HH:mm:ss.SSS} [%thread] %-5level %logger{50} L:%L -%msg%n </pattern> </encoder> </appender> <appender name="FILE" class="ch.qos.logback.core.rolling.RollingFileAppender"> <rollingPolicy class="ch.qos.logback.core.rolling.TimeBasedRollingPolicy"> <fileNamePattern> /app/jar/logs/${hostname}/wp2.%d{yyyy-MM-dd}.log </fileNamePattern> <maxHistory> 30 </maxHistory> <!-- log file total size limit, lower privilege than maxHistory --> <totalSizeCap> 2GB </totalSizeCap> </rollingPolicy> <encoder class="ch.qos.logback.classic.encoder.PatternLayoutEncoder"> <pattern> %d{yyyy-MM-dd HH:mm:ss.SSS} [%thread] %-5level %logger{50} L:%L -%msg%n </pattern> </encoder> </appender> <root level="INFO"> <appender-ref ref="STDOUT" /> <appender-ref ref="FILE" /> </root> </configuration>
3. 查看 logback 的内部状态
使用 IDE 启动项目的时候,我们会看到日志系统在背后做了一些工作,打印出了内部的工作状态,这个是怎么做到的呢?这里简单记录下。
ch.qos.logback.core.util.StatusPrinter 可以访问到 logback 生命周期内的所有事件,这些事件可以通过 ch.qos.logback.classic.LoggerContext 得到,方法如下:
LoggerContext lc = (LoggerContext) LoggerFactory.getILoggerFactory();
StatusPrinter.print(lc);
4. slf4j 简介
它是 java 日志组件的门面,支持 log4j1(2)、logback、java.util.logging 等日志组件,使用方式就是把 slf4j.jar 和对应日志组件的 jar 以及一个 slf4j 提供的绑定对应日志组件的 jar 放到 classpath 中即可。
绑定组件有 log4j-over-slf4j.jar(log4j)、jul-to-slf4j.jar(java.util.logging)、jcl-over-slf4j.jar(commons-logging)。
但是也有例外,比如 logback 由于它自己就实现了 slf4j 的接口,所以它不需要专门的绑定jar包。
门面是一种设计模式,强调外部客户端和子系统通信必须通过统一的门面进行,门面提供统一的高层次接口,可以将子系统的复杂接口简单化,帮助外部客户端与子系统解耦。
5. logback的架构 详解
-
logback-core 核心包,基础功能
-
logback-classic 可以看做改进版的 log4j,同时实现了 slf4j 接口。
-
logback-access 集成了 Servlet 容器,提供了日志的 HTTP 访问功能。
接下来我们关注具体实现。
首先三个类,Logger、Appender 和 Layout。这三个类相互配合完成了根据消息类型和级别来记录日志的功能,并且能够决定具体汇报日志的格式。
Logger 在 logback-classic 包内, Appender 和 Layout 两个接口在 logback-core 中,logback-core 作为抽象模块,没有任何引用 logger 的地方。
一般而言,Logger 负责分级和具体输出日志,Appender 决定日志输出的目的地,Layout 决定日志输出的格式等信息。那么什么是日志分级以及如何实现分级输出的?我们来看下 Logger 的相关信息。
在 logback-classic 中,每一个 logger 都天生具有分级规则,这个分级是跟名字有关的,且大小写敏感,所有的 logger 能够组成一个树状结构,并由 LoggerContext 管理。每个 logger 的名字都是跟包名相关联的,包名的父子关系就对应 logger 的父子关系,比如 com.foo 是 com.foo.bar 的父目录,对应的 logger 也具有相同的父子关系。
这个父子关系意味着如果子类 logger 没有设定日志级别,那么它将继承父类的日志级别,而如果子类有日志级别,就按照子类的配置生效,不用管父类的日志级别是比子类的高还是低。
日志级别按照优先级从低到高的顺序排列为 TRACE < DEBUG < INFO < WARN < ERROR
父子间的日志级别只在子类没配置的时候才继承,否则没直接关系。而设定的日志级别就严格按照日志级别起作用。比如 com.foo的日志级别时 INFO,对应的 logger 名为 fooLogger,那么 fooLogger.debug("sth"); 是无法输出的,因为 DEBUG 级别低于 INFO。
还有一点,既然是树状结构那么必有一个根元素,作为所有下层 logger 的共同父类,这个就是 root,它默认的日志级别时 debug。
接下来看看 Appender 的相关信息。
logger 的树形层级结构影响的是日志输出的级别,而 appender 则直接影响的是日志输出的目的地。具体来说,多个 appender 可以依附在同一个 logger 上,它们分别代表不同的输出目的地,比如控制台和文件,表示 logger 的日志是既在控制台打印,又在文件输出。
除此之外,appender 还有一个特性,就是 默认 appender 输出的内容会在更高层次 logger 的 appender 中输出(因此这个也可以说是 logger 的特性,因为他们共享树形层次结构)。这个特性在 logback 文档中称之为 “appender additivity”,有翻译为“输出源的附加特性”不是很好懂。log4j 也有这个属性。可以设置 additivity = false 来将输出停在这一层,不上报。
接下来是 layout,常用的是 PatternLayout,决定的是日志的格式,输出格式类似 C 语言的 prinf 方法。
- %relative 是项目已启动的毫秒数
- %thread 线程名
- %level是日志级别
- %msg是日志信息
6. 优化日志输出
不管是否输出,debug的参数都要进行String拼接操作,有些时候造成资源浪费。
logger.debug("Entry number: " + i + " is " + String.valueOf(entry[i]));
加上是否允许debug的判断,确实不错,因为这个判断耗时占据日志打印的1%左右。
if(logger.isDebugEnabled()) { logger.debug("Entry number: " + i + " is " + String.valueOf(entry[i])); }
最佳实践如下:可以看到优点是代码简洁,并且在判断了不输出的话就不会转换成Stirng,效率提高。方式就是{}替换,可以有多个参数,也可以用数组的方式存参数。
Object entry = new SomeObject();
logger.debug("The entry is {}.", ent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