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DU

DDU

  博客园 :: 首页 :: 博问 :: 闪存 :: 新随笔 :: 联系 :: 订阅 订阅 :: 管理 ::

今天周末,本来是没有什么工作好记录的,不过在上周的时候心里就在想一个问题,如何面对“批评”?问题的来源是我在观察自己小组的成员,似乎都有这个问题。

首先我就有这个问题,在去年年底就发生了一个事情,最后都需要李sir等人来解决。虽然事后我觉得很委屈,觉得自己并不应该受到那样的待遇,不过不可否认的是,自己也不是没有一点错误,最起码不能说100%的正确对待别人的批评。虽然我在对别人的言辞里没有特别激烈,只是说自己的小客观理由,但心底还是很不满的,而且这不满还最终表达了出来。事后,王sir找我聊了,聊得让我心服口服的是我缺乏一种心态,一种宽广的心态,一种能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时不是难受而是欣喜、认识到别人也有不足时不是想去发泄(或成为自己辩解的理由)而是尝试着去理解的心态。我想我当时不具备这样的心态,王sir安慰我说,正常,因为不成熟的我的确做不到。不过也许承认自己目前做不到,而努力思考,尽量在日后能达到,这也是宽阔心态的一种嘛。

其次在看身边的人,其实问题也比比皆是。小郑、小杨在当测插入代码试提了一个错误的BUG时,可以愤怒到跑到测试那去示威,以致于测试都偷偷告诉我怕怕。还有一些人那也是典型的例子,就不在此一一点名。

说到批评,首先批评的来源可以分类,恶意、善意;善意的批评常常来自好心的领导、善良的同事、亲朋好友等;恶意的批评则往往来自那些心怀不轨、当面一套背后一套的小人。 

对待处理批评的处理办法无非有三种:无视、反对、接受。

问题往往出现在善意的建议,而且问题的结果是自己有充足的理由,应该是需要反对的。在碰到这样的批评时我们应该如何?是否可以冷静的思考,是否可以坚持自我,是否可以平和的反馈,我想这对人都是一个很大的考验。这个考验对所有人都是一样的,也包括我。 

李sir说过一段话,为什么海能纳百川?1.低姿态,这样水才能流入;2.能净化吸收,这样各种水源的流入并不会改变海的本质,海还是海,只是变得更加强大。我想把这个对应到我们对待批评的态度上也是很有道理的,值得细细品味。

 

后附了三文,都是网上扒来的,最后一个是个小故事,不算太精彩,但也能说明一点道理,以备后勉。

 

 

对待批评应有的正确态度
一位农夫为自家的田地在大路边上而苦恼不已,因为总有人对他指指点点。说他整的田不平,种的苗太稀,田里的水太深。为了不被人说闲话,使自己的耳根清净,他只能尽心竭力种好自己的田地,尽量不让人挑出毛病来。多年来,尽管有人说长道短,但农夫每年的收成还算不错。突然有一天,大路被改道了,再也无人从田边经过,也再没人对农夫种的田指指点点、说长道短了。农夫长吁了一口气,耳根终于可以清净了,也就不再那么尽心了。当年的收成竟然大量减产,此后他再也没有获得过满意的收成。有一句谚语说得好:“一个人的事业,总是在流言中伤里成功,而在沉默漠然中消亡。”赞扬固然使我们听得顺耳欣喜,但多了也会使我们耳朵生茧,骄傲自满,停滞不前,甚至倒退。批评固然可以使我们沮丧失落,甚至可以摧毁我们的意志和精神。但相反也可以使我们头脑清醒,精神振作,斗志昂扬,干劲倍增。这关键是要看我们对待批评的态度如何。
    批评有善意和恶意之分。善意的批评常常来自好心的领导、善良的同事、亲朋好友等;恶意的批评则往往来自那些心怀不轨、当面一套背后一套的小人。对待善意的批评,我们当然要虚心听取,努力做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如果别人批评得对,就虚心接受,努力改正,使自己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尽量做到尽善尽美,完美无缺。如果没有也不要灰心丧气,一触即跳,暴跳如雷。时常有一些刺激,给我们发热的大脑浇浇凉水降降温,反而能提醒我们始终保持头脑的冷静与清醒,不沾沾自喜,不骄傲自大,不翘尾巴,进而不犯错误,可以勉励我们更谨慎更稳健地前进。如果是恶意的批评,我们也要看批评得对不对,如果批评得对,我们就要努力改正,使自己有所进步,逐步完善。不能因为是恶意的批评,我们就闭目塞听,反而拧着劲来,越批评越上劲,最后在错误的道路上人仰马翻。恶意的批评更应该激起我们努力做好一切的斗志和勇气。如果批评得不对,我们大可不必放在心上,不必理睬,该怎么做还怎么做,像马克思对待资产者的诽谤和诅咒一样毫不在意,“把它们当作蛛丝一样轻轻拂去”;像但丁说的那样:“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不要耳根子太软,成为墙头草---随风倒,没有主见,什么事都听别人的,让视听左右了我们的行为,让噪音影响了我们美好的心情,耽误了我们前进的脚步。
        如果我们对待批评的态度有问题,不能正确地认识自己,就会影响我们人生的轨迹,改变我们前进的方向。有两个学绘画的人在学艺途中将自己的得意之作以1000元标价出售,他们的第一位顾客均说了一句相同的话:“您的画怕是值不了那么多吧?”其中一个人听了后,对自己的画仔细掂量,最后以2000元售出,而他经过后来的刻苦努力,成为著名的画家。他就是丁托列托。另一个,认为自己的画或许真的不值那个价,便降低了要求,以500元售出。至今,他也只是一个三流的画家,以卖画糊口,过着流浪的生活。批评有时是一种动力,激发人努力向上的欲望;有时却是一剂毒药,一不小心就会毁了一生。这关键的是要看我们对待批评的态度。同样的批评,不同的人做出不同的反应,得到不同的结果。第一个认识到顾客批评得不对,加上自己的主观努力,终于修成正果;而后者却面对批评,接受了,却也降低了对自己的要求,放弃了努力,最后变成了一个拙劣的画家,仅免于饥饿。批评只能激起我们更加努力地改正自己的缺点错误,更加激发我们愈战愈勇的斗志和力量,更好地前进,而不能让批评的声浪淹没了我们。
       首先要正确认识批评的价值和作用。“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人人都有缺点错误 ,关键是“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过也人皆见之,及其更也,人皆仰之”。而讳疾忌医,只能使我们错上加错,雪上加霜,会使问题越来越严重,最终不可收拾。而批评是一面镜子,正好帮我们照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找到问题的症结,进而改正,使我们不断进步,更快更好地发展。批评不应该成为我们前进道路上的绊脚石,而应该成为砥砺锋芒的磨刀石,成为促使奋进的发动机,成为扬尾奋蹄的马鞭。正像一位雕塑家说的那样:“批评可以产生创意,可以使我们时刻警醒自己,要努力做好,不要让这个挑剔的家伙挑出毛病来,无疑在心中会有压力,会尽自己的最大力量把事情做得完美无缺,这不是好事吗?”没有批评,哪来压力?没有批评,哪来动力?没有批评,哪来创意?没有批评,哪来进步?批评是前进道路上不可缺少的指南针,是少犯甚至不犯错误的预防针,是成功的必备要素。
      其次遇到别人的批评,不仅不应该生气,不应该怨恨别人;反而应该振作精神,应该感谢别人。不能老虎屁股摸不得,一听到别人的批评,就火冒三丈,勃然大怒,怒不可遏。周厉王暴虐无道,百姓怨声载道,召公劝谏。他非常气愤,不仅不思悔改,反而变本加厉,把指责朝政的人统统杀掉。百姓在道路上碰面,只能互相以眼色示意。三年后,厉王被暴动的群众驱逐到彘地去了。厉王听不进批评之言,最终得到应有的下场。相反齐王采纳邹忌的批评建议,齐国得以大治。李世民和魏征,一个直言敢批,一个虚心听取,君臣琴瑟和谐,共同演奏了一曲贞观之治的美妙乐章。只有敢于正确面对批评,平心静气地分析,冷静清醒地反思,虚心诚恳地接受,勇敢无畏地改正,才能使自己变得更完美,前进得更快更好。也只有这样才是对待批评的唯一正确的态度。那种一听批评就生气、沮丧的态度,只能是与事无补,对自己的成长和发展极为不利,使自己在错误的老路上越走越错,离事业的成功也越来越远。只有有大胸怀、大气度、大作为、大自信的人,才能正确地对待别人的批评甚至指责,也才能真正有所建树。
 
如何对待批评
对待别人对自己的批评或评价,不外乎有三种处理办法:置之不理、针锋相对、否定自我。
众人看山不一样高,众人看人也不是一样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与个人经历和能耐有关,与个人性格喜好也相连。即使是百卷经书,愚人却只当儿戏,虽然只是一句话,智者却能从中受益匪浅。因此,任何人或任何人的“作品”在外人眼里都不会全是一般平,也就必然有好坏不一的评价、批评,甚至否定。
不同人由于自己性格或经历不同,对待外人的批评的态度也不同:
典型一、 针锋相对:这种情况无论在大师级人物或普通老百姓身上都普遍存在,原因是:人都认为自己是正确的,而且总想证明或说服别人自己是正确的。大到哥白尼试图证明太阳中心说,小到夫妻双方争辩该不该给路边的乞丐钱,甚至与别人为自己的发型究竟是中分好还是偏分好而争吵,都属于这类情况。这样的结果一般是谁也说服不了谁,最好不了了之,大家都不快。
典型二、否定自我:先举一个经典例子听听:父子两个去市场卖驴,先是两人牵着驴,有人笑话说他们有驴不骑,于是父亲便让儿子骑上,自己走路,有人说这位父亲太宠儿子,对儿子将来不好,于是父亲让儿子走路,自己骑着驴,过一会儿,又有人说这位父亲自己骑驴,却让儿子走路,太残忍,于是父亲也让儿子骑上了驴,骑了一段之后,又有人说他们两个人骑一头驴对动物太残忍,于是他们只好把驴扛着走!当然如果别人的批评正确的话,否定自我是必须的。毕竟知错不改是一件可恨的事情。
典型三、现代社会节奏很快,很多人懒得理别人的批评或评价,“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是他们的口头禅!说的也是,别人看着舒服,自己觉得难受是一种生活,自己觉着舒服,别人看着别扭也是一种生活!还有人说的更绝:你就把别人的批评当作是屁,就把它放了,你要不把它当成屁,它连屁都不是!呵呵,狠!贝多芬说过一句经典的话:奔驰的骏马不会因为苍蝇叮几口就裹足不前,实在是说出了这类朋友的心声。“置毁誉于不顾的人,便得到了自由”,厉害!在流行“个性”的时代里,这类朋友是越来越多,用他们的话说就是“懒得理!”。
世上根本就没有真正的客观评价、批评,所谓的客观,不过是大多数的主观的体现,当然,也就不一定全都公正。接受不接受是一回事,但多听听别人的评价和批评却是有必要的。毕竟: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莲花池神的故事!(对待批评的态度)

有一位在森林里修行的人,非常的纯净,也非常的虔诚,每天只是在大树下思维,冥想,打坐。一天,他打坐感到昏沈,就起身在林间散步,偶然走到一个莲花池畔,看到莲花正在盛开,十分的美丽。修行人心里升起了一个念头:这么美的莲花,我如果摘一朵放在身边,闻着莲花的芬芳,精神一定会好得多呀!于是,他弯下身来,在池边摘了一朵,正要离开的时候,听到一个低沈而巨大的声音说:是谁?竟敢偷采我的莲花!修行人环顾四周,什么也看不到,只好对着虚空问说:你是谁?怎么说莲花是你的呢? 
        我是莲花池神,这森林里的莲花都是我的,枉费你是个修行人,偷采了我的莲花,心里起了贪念,不知道反省,检讨,惭愧,还敢问这莲花是不是我的!空中的声音说。 
        修行人的内心升起了深深的惭愧,就对着空中顶礼忏悔:莲花池神!我知道自己错了,从今以后痛改前非,绝对不会贪取任何不属于自己的东西。 
        修行人正在惭愧忏悔的时候,有一个人走到池边,自言自语:看!这莲花开得多肥,我该采去山下贩卖,卖点钱,看能不能把昨天赌博输的钱赢回来!那人说着就跳进莲花池,踩过来踩过去,把整池的莲花摘个精光,莲叶全被践踏得不成样子,池底的污泥也翻了起来。然后,他捧着一大束莲花,大笑扬长而去了。 
        修行人期待着莲花池神会现身制止,斥责或处罚那摘莲花的人,但是池畔一片静默。 
        他充满疑感的对着虚空问道:莲花池神呀!我只不过谦卑虔诚的采了一朵莲花,你就严厉的斥责我,刚刚个人采了所有的莲花,毁了整个莲花池,你为何一句话也不说呢? 
        空中莲花池神说:你本来是修行人,就像一匹白布,一点点的污点就很明显,所以我才提醒你,赶快去除污浊的地方,回复纯净。那个人本来是个恶棍,就像一块抹布,再脏再黑他也无所谓,我也帮不上他的忙,只能任他自已去承受恶业,所以才保持沉默。你不要埋怨,应该欢喜,你有缺点还能被人看见,看见了还愿意纠正教导你,表示你的布还很白,值得清洗,这是值得庆幸的事呀!

 提醒:我们日常工作过程中如何对待批评?主管对你的批评是因为你还有可塑性,批评可以使我们看清自己的不足,改正后继续前行。如果不在批评了,有两种可能:一是你做的各项工作都很出色;二是你已经无可救药,主管对你失去了信心,证明你将要被淘汰!

posted on 2011-01-10 00:25    阅读(180)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