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默默无闻的红海军,苏联大舰巨炮的远洋梦,苏系巡洋舰的发展史
原文链接:https://www.toutiao.com/i6832099391617106446/
导语:其实我是在看到有人做《战舰世界》苏系巡洋舰的视频后,才萌发了要写苏联海军巡洋舰的想法。其实我对毛子家的海军并没有太多的了解,原因其实也就两,一呢,和前面介绍苏系驱逐舰时说的一样,苏联不属于“海军假日”这个范围内,而且当时玩的游戏主要涉及都是美、日、英、德这4个国家,就没苏系的份,所以对苏系了解不多。二呢,二战时期苏联的主战场是在陆战,较为出名的是苏德战场的装甲对抗,由于苏联海军力量本身就薄弱,所以有时候红海军都得扛着枪打陆战,海军的存在感确实不强。所以今天就和大家来探讨一下苏联红海军的巡洋舰。
其实红海军的巡洋舰发展和此前介绍的苏联驱逐舰的情况发展都差不多相似,事情的发展经过最早可以追溯到1905年的对马海战。在此战中俄罗斯支援远东的波罗的海舰队在对马海峡被日本联合舰队给打得溃不成军,而在此次的俄军支援远东的舰队当中就有2个巡洋舰共8艘装甲巡洋舰,而到最后只有第一巡洋舰分队的奥尔济号巡洋舰、阿芙乐尔号巡洋舰第一巡洋分队珍珠号存活南下逃亡菲律宾,第二巡洋舰分队的金刚石号逃往海参崴。所以对于战后的俄罗斯处于一个经济崩溃的边缘,根本无法再重新建造大型主力战舰,但是对于吨位较小的巡洋舰和驱逐舰倒是可以考虑的。
贫穷的帝国主义
在欧洲国家中,俄罗斯的资本主义发展是最缓慢的,到1866年才废除奴隶制制度,而中国早在2200多年前就已经废除了奴隶制。再加上俄罗斯本国的原因,经济社会发展并不乐观,而且还要连年征战,这就导致了俄罗斯国内的工业发展是相当落后的,所以军工领域一直是毛子的一个弱项。现在网上不是很喜欢称呼毛子为“战斗民族”吗,其实并不是毛子打仗厉害,而是毛子近代以来就一直对外扩张,而且每一次对外战争己方都是死伤惨重,有时候杀敌八百自损一千,但是以大量的牺牲换来最后的胜利,可谓是惨胜。包括后来的苏芬战争、日苏战争、苏德战争都是这个样子,自己工业实力不足,但是野心又很大,怎么办?和日本一样,用生命填平技术的坑,所以这也是很多人认为苏联是靠“人海战术”赢得二战的。
“先引进技术、再吸收技术、然后仿制、再走国产化”是很多相对技术相对落后的国家发展科技的道路,而曾经的俄罗斯也是这样。在1856年克里米亚战争之后,俄罗斯和英国的梁子也就正式结下了,所以在海军上毛子就主要是针对英国的,在此之后,俄罗斯为发展海军,积极引进外国先进技术,先后向法国、德国、美国、丹麦直接购买军舰和技术,在日俄战争前共有26艘装甲巡洋舰和防护巡洋舰,但有8艘是直接从国外进口的、5艘是由德国设计、动力和武器等核心装都是使用德国的。也就是说有一半都是外国建造的。但在日俄战争中,毛子太平洋舰队和支援远东的波罗的海舰队的巡洋舰共被击沉了12艘,被俘虏了5艘。当时的日本和俄罗斯都是属于“贫穷帝国主义”这一类型,武器都是靠外购的,武器性能相差不远,日俄战争当中毛子就是输在战术上。
日俄战争后的难产的“斯维特拉纳级”
其实日俄战争后,俄罗斯海军就一直分析战败的原因并吸取教训,在1907年到1912年的俄罗斯就针对海战暴露的问题提出修改意见,巡洋舰的建设框架也慢慢清晰,不过当时的巡洋舰设计主要还是偏向5000吨级的防护巡洋舰,武器配置还只是130口径的舰炮,更像是大号的驱逐舰。最后经过进一步思考,俄罗斯最终最后敲定了6800吨的舰体。俄罗斯本想把军舰外包出去建造,但是外国的造船厂很难接受毛子既要在俄罗斯国内建造、又要进行技术转让、又不想给高价的要求,所以就没人接毛子的生意,最后毛子决定自己建造,并于1913年2月和自家的列维尔造船厂签订了2艘“斯维特拉纳级”轻巡洋舰的建造订单,不过发动机部件还是得从德国进口。
该级舰计划建造8艘,不过随着一战将俄罗斯拖入战争的泥潭,造船厂的工人经常罢工导致军舰的建造进程缓慢,而到了1917年后更是直接停止建造工作,而接来下的就是俄罗斯长达数年的国内战争,由于战争的长时间消耗,俄罗斯根本无法再将这些巡洋舰的建造工作延续下去,哪怕是到了苏联初期,苏联高层也是将更多的目光放在陆战上,对海军的发展并不理睬,不是他们对海军缺乏足够的认识,而是这个时候真的不适合发展海军,所以苏联初期只保留国家政治保安部所属的边境警备队的水面部队。而最后“斯维特拉纳级”还是没有能在俄罗斯海军中服役。
重拾遗产步入发展轨道
经过2年多的恢复发展,由苏维埃政权逐渐稳定下来,所以海军也就开始慢慢的发展,和驱逐舰这种后知后觉的军舰相比,苏联对巡洋舰的重启工作要早的多。1924年“斯维特拉纳级”首舰就在圣彼得堡开工,由于这艘船在此前已经接近完工,所以到次年7月就完工并交付给波罗的海舰队,先后用过“国际红色劳动工会号”、“红色克里米亚号”2个舰名,而该级舰的2号舰“纳西莫夫海军上将号”也在1927年3月交付给黑海舰队,不过改名为“红色乌克兰号”。而3号舰“扎拉列夫海军上将号”则成为武器的实验舰,不再搭载130口径舰炮,而搭载4座180毫米单装舰炮,并命名为“红色高加索号”。而以上这3艘巡洋舰在卫国战争中发挥了不小的作用,其实更多的是作为海上的移动炮台支援地面,也算是尽了一份力。
而直到苏联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时,苏联仍然没有独立设计建造巡洋舰、驱逐舰的能力,所以苏联红海军高层也向高层提出发展建议,对于海军的诉求,苏联高层也是认同的,毕竟大国岂能缺少一支大舰队,但是考虑由于战争的消耗,自家的造船经验和人才都不足,所以苏联就频繁的和意大利、法国、美国、德国接触,并对海军的舰艇现代化进行考察。最后和意大利谈拢了生意,于是苏联时期的第一级巡洋舰也就在此背景下诞生了。
五行六道之外的基洛夫级巡洋舰
在前面介绍苏系驱逐舰的时候,意大利和苏联签订的舰艇的建造条约,意大利直接帮苏联建造“塔什干号”驱逐舰,并转让驱逐舰的技术给苏联,也就是后来苏联的7型驱逐舰。而在此次舰艇的建造条约中其实还有巡洋舰的订单,苏联看上了意大利的“雇佣兵队长级”轻型巡洋舰,而苏联以它为模板建造的军舰则称之为“26型基洛夫级轻型巡洋舰”。当时在武器配置上意大利由于是条约签署国,所以其武器配置是条约规定的152毫米(也就是6英寸),但是毛子家的152毫米舰炮实在是太老了,在者,苏联表示自己没也没加入海军条约啊,所以决定不遵守海军条约,在26型巡洋舰上安装此前在斯维特拉纳级3号舰上测试的180毫米舰炮,由前者的4座单联装换成3座三联装。 所以苏系巡洋舰的都是属于五行(英、美=、日、法、意)和六道(德国)之外,不受海军条约的约束。
不过意大利表示,虽然你不属于五行六道内,但是身在其中的我无权建造超出条约性能以外的军舰,而毛子的外汇也不足,无法全额购买,最后为了折中,意大利将巡洋舰的技术转交给苏联,发动机部分由意大利负责生产。就这样,苏联这级满载排水量9500多吨级、最大航速36节的26型巡洋舰就此诞生。前两艘分别在1938年9月、1940年6月分别在波罗的海和黑海舰队服役。不过由于首舰的最大续航力只有3750海里,这对于一艘满载9500吨的巡洋舰来说实在有点短腿,所以2号舰就提升发动机功率以及增加吨位,2号舰增加1000海里的续航力。而且首舰侧舷主装甲也才50毫米,从2号舰开始增加到70毫米,该级舰共建造6艘,后4艘是根据前面的建造经验的改型。
苏联26型巡洋舰的性能数据:标准排水量为7880吨,后续舰的吨位根据前型舰做出相应的增加。6台亚罗水管锅炉搭配2台蒸汽轮机最大输出功率为11.35万马力,后续舰也在此基础上不断增加发动机功率,最大航速为35节,在试航的时候最高曾跑到36节,最多携带1550吨燃料,在18节的经济航速下最大续航力3750海里。舰体水线下从1号炮塔至3号炮塔用50毫米的装甲保护,舰尾舵机的位置两侧铺设20毫米的装甲保护,舰首无装甲保护。主武器配置3座3联装57倍径的苏制B1-P型180毫米舰炮,每门炮备弹100发;副炮为两侧各3门100毫米、45毫米单管高平两用舰炮;两侧各1座三联装533毫米鱼雷发射管。配备一部弹射器和2架水上飞机。
结语
作为苏联海军建造首批巡洋舰,前后6艘26型和26改型巡洋舰是红海军史上不可或缺的一个发展过程,是毛子稳定下来后重新发展海军的表现,而且作为唯一一型自卫国战争结束前投入战斗苏制巡洋舰,为卫国战争做出了自己贡献。同时,不仅为苏联海军积累了建造经验以及培养了大量的人才,而且还为苏联红海军的造船工业打下基础,从此,苏联开启了国产战舰大型化的道路,而26型巡洋舰正是迈出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