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码改变世界

关于启动BIM工程硕士教育的思考

2011-12-17 19:28  精诚所至 金石为开  阅读(338)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

 

惊闻华中科技大学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开设国内首个BIM方向工程硕士培养课程,居然还设置BIM专业,修满规定的学分数,完成学位论文,答辩合格并通过校学位评定委员会批准者,由华中科技大学授予BIM工程硕士专业学位,并颁发工程硕士毕业证书(见招生简章)。看来BIM如艺术品投资市场一样骤然升温,其实,BIM实际应用的不多,软件也很不成熟,炒作的成分更多些,我担忧是否搞成大跃进。欲速则不达,还是淡定些慢慢来,待理论研究和软件研发成功后,BIM大面积应用是水到渠成的事。如果大家都人心浮躁,不潜心基础研究和软件研发,那么,BIM岂不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据说,BIM工程硕士由广州优比建筑咨询有限公司负责全国统一招生,那么,我理解它是校企合办模式。

因为BIM是未来的主流技术,所以应未雨绸缪,加紧培养BIM人才,目的是为国内工程建设行业培养高级BIM人才,缓解目前行业内只有BIM软件操作人员,缺乏BIM综合管理型人才的局面(何关培语)。这相当于MBA那种培养高级管理人才,或者如黄埔军校那样培养高级将领的理念。

软件操作是简单性劳动,所以从不缺BIM软件操作人员,缺的是BIM综合管理型人才,即兵有的是,唯缺将帅,千军易得,一将难求。但我想BIM综合管理型人才学校能否培养得出来?

我也看了一下招生条件,门槛很高,极为苛刻,可能把一些既有工程经验又有BIM能力又想进修BIM硕士课程有将才潜质的人拒之门外。凡符合报名条件的学员参加国家统一组织的考试和学校组织的专业考试、专业面试,由学校按当年招生文件择优录取。修满规定的学分数,完成学位论文,答辩合格并通过校学位评定委员会批准者,由华中科技大学授予(BIM方向)工程硕士专业学位,并颁发工程硕士毕业证书。(摘自招生简单)我看到的是繁复的考试,我想很多有丰富工程管理经验和BIM能力的一线工程技术管理人员不符合它的招生条件,而符合招生条件的是否是BIM将才也值得怀疑。你说***没进黄埔军校,他也可能不具备入学资格,但一点也不影响他杰出的军事才能的发挥。你说古代那些杰出军事家,有哪个是从学校培养出来?即使是研究兵书也要活学活用,如果教条主义,死扣兵书,那么非打败仗不可。

赵括少学兵法,言兵事,头头是道,天下莫能当,其父奢不能难,然不谓善。括母问奢其故,奢曰:兵,死地也,而括易言之。使赵不将括即已;若必将之,破赵军者必括也!其母上书言于王曰:括不可使将。秦用离间计,赵启用纸上谈兵的赵括,结果是可想而知,赵兵一败涂地,赵国元气大伤,从此一蹶不振,最终为秦所灭。

BIM综合管理与带兵打仗原理一样,纸上得来终觉浅。中国人对人才的评价和认知是有问题的,总是把能力与学历证书联系起来,其实它们之间真的没有必然联系,有时是一种反向作用,有时是因为个人能力不足没有信心,所以非要用一纸证书来证明,其实,证书除了证明你学过考过之外什么也不能证明,它不足于成为炫耀的资本。

当然,校企合作BIM硕士班,赞同者众,有的希望这类研究的学校越多越好。我不太以为然,BIM工程硕士教育的目的和目标是什么?如果说是培养研究型人才,其实,国内BIM基础理论研究本身就很薄弱,师资力量缺乏,BIM导师是否有BIM阅历?是否是在空谈理论纸上谈兵?所以,可能要借助校外力量,然而,那些校外师资是否具备教师资格也存疑,名师出高徒,既然无BIM名师,如何培养得出合格的优秀的BIM人才?如果是培养应用型人才,那么,国内BIM应用案例极少,离普及仍遥远,培养出来的人才是否过剩?供求不平衡就会有浪费。如果说是培养软件操作型技能,那么,硕士教育有点杀鸡用牛刀之感,并且,BIM软件极不成熟。BIM是未来建筑主流的技术和方法,从宏观层面,BIM是平台,是方法,是系统,是流程,是模式,但从个体应用角度看,BIM更多的用途只是工程技术人员的一种辅助技术,是完成专业工作的一种手段。

当然,要早作筹划,不是要等到需要大量BIM人才时才去培养,那个时候又将供不应求。从这个角度看,BIM工程硕士教育也无不可。

国家对工程硕士的培养方向有明确规定,跟全日制硕士的培养目标有所不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教育部研究生工作办公室转发的《关于制订在职攻读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是与工程领域任职资格相联系的专业性学位,侧重于工程应用,主要是为工矿企业和工程建设部门,特别是为国有大中型企业培养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但我认为,目前中国大学的架构也不具备直接培养应用技术的条件。

不管怎么样,开设国内首个BIM方向工程硕士培养课程是个新鲜事物,何老师敢为天下先值得称道,应允许尝试,不尝试如何知道效果如何?所以不要打击,我个人并不反对,只是谈些不同看法,可能对它办学思路也有新的启发。

2011-12-5/茅洪斌/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