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ginx_日志切割脚本
#!/bin/bash NGINX_LOG=/usr/loca/nginx/logs/access.log RE_LOG=/data/backup/`data +%Y%m%d` echo -e "\33[33m begin rotate nginx's logs\33[0m" sleep 5 if [ -d $RE_LOG ];then mkdir -p $RE_LOG fi mv $NGINX_LOG $RE_LOG kill -USR1 `cat /usr/local/nginx/logs/nginx.pid` echo "****************************************" #在文件/var/spool/cron/root 文件添加 #0 0 * * * /bin/sh /data/sh/log_rotate.sh >> /tmp/nginx_cut.log 2>&1
知识补充
kill -USR1 `cat ${pid_path} 在linux系统中,linux是通过信号与”正在运行的进程”进行通信的。linux系统中,也很多预定义好的信号,像SIGHUP。USR1是用户自定义信号。
可以理解为:进程自己定义接到这个信号该干嘛(也就是进程编写者自己确定收到这个信号干嘛还是什么都不做都行,完全交给开发人员自己决定)。
而在nginx中,它自己编写了代码处理当我接到USR1信号的时候,让nginx重新打开日志文件。具体原理如下: 1、nginx 的主进程收到USR1信号,会重新打开日志文件(以nginx配置文件中的日志名称命名,就是配置文件中access_log项所设置的值,
如果文件不存在,会自动创建一个新的文件xxx.log)。 2、然后把日志文件的拥有者改为“工作进程(worker进程)”,目的是让worker进程就具备了对日志文件的读写权限(master和worker通常以不同用户运行,所以需要改变拥有者)。 3、nginx主进程会关闭重名的日志文件(也就是刚才使用mv命令重命名成xxx.log_ 20130909.log的文件),并通知工作进程使用新打开的日志文件(刚才主进程打开的文件xxx.log)。
具体实现上更细化点就是,主进程把USR1信号发给worker,worker接到这个信号后,会重新打开日志文件(也就是配置文件中约定的xxx.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