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的内容是某个院士的部分讲话,以下内容个人比较赞同,也比较有道理和价值。并不是说院士讲话就不一样,而是他进行了一定概况和讲解,有些理论本来就是古人的,只是取其精华罢了。


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都从自己的角度来认识这个世界并形成自己关于世界的观点。由于每个人的成长历程不同、站的角度不同,因此形成的世界观也很不一样。一个组织在发展过程中必然会与外部世界发生联系,从而形成对这个世界的认识,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组织的核心理念。个人的和组织的世界观随着认识世界的深入会不断发展,但在发展过程中有不变的东西,本质的东西,形成个人或组织的文化基因并不断传承。

我说的国家是延续了5000年,现在传承到我们这一代的中国,不是特指某个政府。我们知识分子对国家要有这样的情怀:你可以不喜欢某个政权,但不能不爱自己的国家。

钱、权和知识本身有着天然的亲和力,世界历史分久必合、合久必分,都是一个集团通过励精图治得到人民拥护取得政权,然后有钱的、有权的、有知识的人勾结在一起,形成利益集团,疯狂剥削人民,矛盾激化到一定程度后又被推翻,如此循环往复。

“道”就是规律,“德”就是按照规律办事。按规律办事的人就有道德,就是好人。

宇宙星球各自有其运行的轨道;汽车有车道;行人有人行道……任何个体必须各行其道,遵循一定规律,否则就会出问题。规律分为具体规律和一般规律。具体规律很容易理解,比如不开门就出不去;地上有石头,不迈过去就容易绊倒……这些具体规律指导具体的实践,一般人都不会违背。一般规律指导的实践范围很广、时间长,因此比较抽象,不是所有人都能够理解和领悟。比如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就不是一般人能够看出来的,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更是。又如我们小时候唱的儿歌:“幸福的生活从哪里来?要靠劳动来创造”,长辈也经常告诫我们,做人要踏踏实实,不要好高骛远,否则会吃亏,可是我们总不信,更愿意相信不劳而获或者少劳多获,觉得天上会掉馅饼,而且刚好会砸到自己头上。

规律有自然规律,有社会规律。自然领域的事情由自然规律支配,如万有引力定律支配天体的运行,量子力学规律支配电子的行为。社会领域的事情由社会规律支配,如父子有亲,父母子女有天然的亲情;君臣有义,每个人对国家人民有深厚的感情。因此,古人教育我们要孝于亲、亲师友、习礼仪,这样社会、家庭才能和谐,违反这个规律社会就乱了。

何以闻“道”?一是从书本中学习,二是从实践中总结。由于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因此很多“道”都是从书本中来的。为什么要读书?是为了毕业后找个好工作吗?在农村,农民经常以“你这个读书人怎么这么不讲道理”来指责一些行为不端的知识分子。在老百姓心中,读书人应该更讲道理。可见读书的首要目的就是明理。

教育的目的绝不是为了教给学生一点知识和技能,让学生好找工作。中华民族的教育一直以来就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崇高理想,“以天下为己任”的优良传统和“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光荣使命。《论语》中有很多相关的论述,比如:子曰:“赐也,汝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欤?”对曰:“然,非欤?”曰:“非也,予一以贯之。”赐是孔子的学生子贡,不仅是非常有名的学问家,也是外交家、政治家,更是商界巨子。孔子问他:子贡,你觉得我的学问多是因为我把知识都背下来了么?子贡回答:难道不是么?孔子说,不是,我是找到了其中道理,一通则百通。再如,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孔子告诉人们一个学生在家是个孝子,出门在外对朋友、对社会、对一般人能够友爱,扩而充之爱国家、爱天下,做人非常谨慎,有伟大的胸襟,能够爱天下人就如爱自己一样,能亲近有学问、有道德的人,这些都做到了,如果还有剩余的精力,那么再读些书也可以,发展自己的兴趣也可以。

读书首先是明理,其次是能力的培养,最后才是学点知识。如果读书仅仅是学点知识,那太容易了,会用百度、谷歌搜索就行了。《三国演义》中有一章叫“诸葛亮舌战群儒”,其中有人提出“请问孔明治何经典?”相当于今天问某位教授发表了多少篇论文?诸葛亮的论述很经典:“寻章摘句,世之腐儒也,何能兴邦立事?且古耕莘伊尹,钓渭子牙,张良、陈平之流。邓禹、耿弇之辈,皆有匡扶宇宙之才,未审其生平治何经典。”以此嘲笑有些人“笔下虽有千言,胸中实无一策”。可见舞文弄墨,即使将图书馆的书倒背如流也不算是有学问。所以,读书的目的是明理,“理”即是“道”,也就是按规律办事,特别是按照一般规律办事。

何以养“德”?按规律办事,不要违背规律就是养德。做好人好事是符合规律的,能够养德;做坏人做坏事是违背规律的,会缺德。没有德就没有福。

清华校训有一条“厚德载物”。“物”可以理解为财富、汽车、房子、地位、荣誉……,这一切都需要靠“德”来承载。如果“德”不够厚,就像一张薄纸,托的东西多了必然会漏掉。

如何才能积累自身的“德”来载自己的“物”呢?佛家的德有两种:功德和福德。功德,指的是解脱、出离三界的受用,而福德才是人们常说的善报、正报。福德和现在的一个流行词“人品”类似。比如下雨天打车特别困难,但我一出门就拦到一辆车,于是感觉得今天积攒的“人品”爆发了。“攒人品”有很多途径,一种叫明德:做了好事、努力工作,立刻有老板表扬、发奖金得到了报偿。另一种叫阴德,就是做好事的人默默无闻,没有在这件事上得到报偿。还有一种我称之为怨德:明明做了好事,还受到别人的误解和冤枉,受到领导批评或者同事埋怨,碰到这种情况多数人难以接受,或者去分辨、或者甩手不干了,但如果能从内心淡然处之,想想自己可能确实有不够的地方,这样的胸怀想不成大事都难。这三种途径都能修成福德,但是效果不同。就像要从北京到上海,修怨德就如同坐飞机,速度最快;修阴德如同乘汽车、火车,效果次之;修明德如同走路,也可以到达,只是耗时会很长。古人讲“吃亏就是占便宜”,有人让你吃亏了,就是把他的福德转移到你身上了,你应该高兴才是。
上面讲的“厚德载物”是规律,积德的三种方法也是规律。我们按照规律办事,自然事事顺心。
“道”的反面是“魔”。古人云: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做学问就是修道,学问增加一尺,心魔增加一丈。所谓心魔,就是欲望。你的学问提高了,欲望就来了,有些是欲望来拉你,如给你升官、让你当专家当院士。注意这些都是要消耗你的“德”的。我们只有克服欲望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学问,哪天你挡不住诱惑了,忙着跑来跑去了,静不下心来做学问了,学问自然就增长不了。做学问要准备一生寂寞,学问本身就是寂寞的享受。因此要耐得住寂寞,禁得住诱惑。要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受侮不辩、闻谤不答。很多年轻人,觉得自己大学毕业了、工作了,成熟了。什么叫成熟?当取得成绩时,不想跟别人说了;当被人冤枉时,不想极力辩白了,这就差不多成熟了。当然,并非人人都是圣贤,能够事事周全。
在任何组织中,朝九晚五是一种工作方式,艰苦奋斗也是一种工作方式,但是前者永远竞争不过后者。华为之所以能有今天的成绩,就是华为的工程师把脑力劳动做成了体力劳动,不管天气多冷多热、不管风霜雨雪,工程师们亲自扛着设备上山建基站,这是思科的工程师永远学不会的。一个人也好,一个团队也好,落后要想赶超先进,绝不是因为谁比谁聪明或条件好,只有靠不断努力。除了艰苦奋斗还是艰苦奋斗。

一个人的学问固然是从书本中学的,但更多的是从实践中学。《大学》中说: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所谓“格物”,就是实事求是中的“实事”,就是调查研究;所谓“致知”就是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深入分析、总结归纳并形成规律。所以格物致知就是实事求是。不论做学问也好、发展产业也好,都需要先认识规律、在实践中运用并进一步总结规律。

古人讲做学问要“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深入调查研究,也就是博学、审问的过程。

第二个阶段是在对问题从不同角度进行深入的调查和分析的基础上进行总结归纳,也就是慎思、明辨的过程。

最后便是笃行。任何理论要在实践中检验,才能进一步发现问题,并开始新的螺旋上升过程。所谓活到老学到老,不仅要勤于从书本中学习,更要从实践中学习。《论语》中第一句话就说“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上学时这句话通常解释为:学完之后不断复习,是非常高兴的事情。

这个“习”不是复习,而是实践。今天学到的理论,在实践中得到了检验,自己有了体验,慢慢发现自己有了进步,自然会高兴。圣人的话必然有其深刻的道理。我们要结合实践学习知识,学习方法,学习哲学,在学习中提高修养。要把握事情的本质,也就是“一”。孔子说“吾道一以贯之”;老子也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佛祖说,佛法是不二之法;马克思主义也讲矛盾的对立与统一。要在复杂的现象中把握事情的简单性,要养成实践中学习的习惯,在实践中不断总结规律才能具有学问。


学问是一种综合的素质,是人生修养的一种境界。是淡薄名利,是人情练达;是碰到挫折时的百折不挠,是正面攻不上时善于迂回包抄的机智;是一诺千金的诚实守信,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随机应变;是能够在复杂的情况下一下子就抓住问题的关键,找到事物的内在联系的眼光;是一种体验,是理解后的体验,实践后的体验,体验后的提高。




posted on 2022-07-05 18:12  我在全球村  阅读(9)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