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arning to Rank算法介绍:GBRank
之前的博客:http://www.cnblogs.com/bentuwuying/p/6681943.html中简单介绍了Learning to Rank的基本原理,也讲到了Learning to Rank的几类常用的方法:pointwise,pairwise,listwise。前面已经介绍了pairwise方法中的 RankSVM 和 IR SVM,这篇博客主要是介绍另一种pairwise的方法:GBRank。
GBRank的基本思想是,对两个具有relative relevance judgment的Documents,利用pairwise的方式构造一个特殊的 loss function,再使用GBDT的方法来对此loss function进行优化,求解其极小值。
1. 构造loss function
GBRank的创新点之一就在于构造一个特殊的loss function。首先,我们需要构造pair,即在同一个query下有两个doc,我们可以通过人工标注或者搜索日志中获取的方法,来对这两个doc与该query的相关程度进行判断,得到一个相关关系,即其中一个doc的相关程度要比另一个doc的相关程度更高,这就是relative relevance judgment。一旦我们有了这个pairwise的相对关系,问题就成了如何利用这些doc pair学习出一个排序模型。
假设我们有以下的preference pairs 作为training data:
我们构造出以下的loss function:
我个人觉得,这个loss function有些受SVM中的hinge loss的启发,是在hinge loss的基础上,将原来为1的参数改成了。即当与的差距达到以上的时候,loss才为0,否则loss为。
然后问题就变成了怎样对这个loss function进行优化求解极小值。这里使用了GBDT的思想,即Functional Gradient Descent的方法。
2. Functional Gradient Descent
首先我们来回顾一下Functional Gradient Descent在GBDT中的使用,具体可见之前的博客:http://www.cnblogs.com/bentuwuying/p/6667267.html。
在GBDT中,Functional Gradient Descent的使用为:将需要求解的F(x)表示成一个additive model,即将一个函数分解为若干个小函数的加和形式,而这每个小函数的产生过程是串行生成的,即每个小函数都是在拟合 loss function在已有的F(x)上的梯度方向(由于训练数据是有限个数的,所以F(x)是离散值的向量,而此梯度方向也表示成一个离散值的向量),然后将拟合的结果函数进一步更新到F(x)中,形成一个新的F(x)。
再回到我们现在面对的问题,对loss function,利用Functional Gradient Descent的方法优化为极小值。即将f(x)表示成additive model,每次迭代的时候,用一个regression tree来拟合loss function在当前f(x)上的梯度方向。此时由于训练数据是有限个数的,f(x)同样只是一系列离散值,梯度向量也是一系列离散值,而我们就是使用regression tree来拟合这一系列离散值。但不一样的地方在于,这里的loss function中,有两个不一样的f(x)的离散值与,所以每次我们需要对f(x)在这两个点上的值都进行更新,即需要对一个training instance计算两个梯度方向。
首先,我们将
看做两个未知变量,然后求解loss function对这两个未知变量的梯度,如下:
如果,则此时对应的loss为0,我们无需对f(x)进行迭代更新;而如果,则此时的loss不为0,我们需要对f(x)进行迭代更新,即使得新的f(x)在这个instance上的两个点的预测值能够更接近真实值。
具体为:
当学习速率等于1的时候,更新公式即为:
此时需要注意的是,有些feature vector x可能会出现多次,关键在不同instance中对其的更新值还可能不相同。
一种方法是对同一个feature vector x,将其不同的更新值求平均,作为其最终需要更新到的目标值,再进行拟合。
另一种更好的方法是,将所有的instance都加入到regression拟合过程中,不论这些feature vector是否会出现多次且不同次的拟合目标还不一样。我们需要做的就是让regression拟合过程,结合所有instance的全局信息,自己决定该怎么样拟合,怎样解决同一个feature vector有不同目标值得问题。
3. 模型学习步骤
当我们收集到所有loss值不为0的training instance后,我们便得到了其对应的更新值:
接着,我们便使用一棵regression tree对这些数据进行拟合,生成一个拟合函数gk(x),然后将这次迭代更新的拟合函数更新到f(x)中,此处采用线性叠加的方式:
其中,ß即为shrinking系数。
在这里大家或许会有疑问,为什么在每次迭代更新的时候,新的regression tree不像GBDT中那样,纯粹地去拟合梯度方向(一个离散值的向量),而是去拟合这样一个 原始预测值+梯度更新值 后的新预测值向量呢?我自己的理解是这样的(不知道对不对?欢迎大家指正):因为在每次迭代更新的时候,只是取了部分训练数据(即所有loss值不为0的training instance中的doc pair),所以每次拟合的时候,都只是对这部分数据进行训练,得到一个regression tree,然后把这个新的拟合函数(即regression tree)添加到总的预测函数f(x)中去,即这个regression tree在预测时候是需要对所有训练数据,而不是部分数据,进行预测的。所以如果每次迭代是去拟合梯度的话(梯度方向完全有可能与当前的f(x)向量方向相差很大),在预测的时候,这个regression tree对其余数据(并没有参与这个regression tree训练的数据)的预测值会偏离它们原始值较多,而且这个偏离是不在期望之中的,因为这些数据的当前预测值已经相对靠谱了(不会对loss function有贡献)。所以,当每次拟合的目标是 原始f(x)向量 + 梯度向量 的时候,这个新的向量不会跑的太偏(即跟原始向量相差较小),这时候拟合出来的结果regression tree在对整体数据进行预测的时候,也不会跑的太偏,只是会根据梯度方向稍微有所改变,对其它并不需要更新的数据的影响也相对较小。但同时也在逐渐朝着整体的优化方向上去尝试,所以才会这么去做。
总结来看,GBRank的整体学习步骤总结如下:
版权声明:
本文由笨兔勿应所有,发布于http://www.cnblogs.com/bentuwuying。如果转载,请注明出处,在未经作者同意下将本文用于商业用途,将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