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诞生于做一个书籍社交的想法,从外部和内部两个方面聊聊社交。
先谈谈外部因素。外部因素更多考虑的事是整个移动化联网社交应用产业分析,对现有社交应用市场的分析和我们自己手头上资源的分析。
一、产业分析
国内外社交网络的历史与生命周期:泛社交时代的开启
以微信、微博、Facebook、Twitter、Linkedin等为代表的全球化社交网络已经形成了超过10亿人的跨国界、跨民族、跨文化的新网络社区,从2004年至今社交网络风风火火的发展了十年,奠定了大量的用户基础,改变了相当多用户对互联网和app的使用习惯。时至今日,纵观推特及Facebook的第三季度财报,从表面上来看,上述两家公司目前营业收入依旧有着不错的同比涨幅,但值得注意的是:从Facebook来说,其用户环比增长率已从上季度的3.125%下降至2.27%,而推特的环比增长率也从上季度的24%降至23%。因此在财报公布之后,推特盘后股价暴跌12%,Facebook则下跌10%。微博的今天正是当年博客的路径,从被热捧到被忽略只有短短的几年,而这种趋势正在变得更快;微信经历了从IM到社交应用,到电商,再到社交帝国的兴盛发展历程,都围绕着“人情”,也就是社交的核心在发展。这种对商业模式的急功近利的行为短期来看不是一件好事(参考朋友圈广告)。
第一梯队的社交网络虽经历了兴衰沉浮,第二梯队的社交网站/应用也不落后,Meebo和Pinterest两大社交站点也在社会化媒体生态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既给大型社交带去流量,也给自己带来流量。国内来看,诸如秘密、美拍等移动应用,也在避开微信等第一梯队的布局,在细分垂直领域上深耕。
因此在快节奏的社交状态下,结合我们app独特的方式:发布书籍或杂志,慢下来是我们主打的推荐点,app的定位要做碎片化时间的“慢社交”。
产业结构与产业集中/细分度:市场仍可继续细分
截止到目前,Apple Store社交类畅销排行榜占据前10名的app如下:
其中微信排名第16位。
在产业结构的细分市场内,包括传统PC端和移动端的应用或网站,大致整理如下:
可以看到,以交友类或即时通信类的app居多,“慢社交”类的应用少之又少,此类应用不存在寡头或垄断,这是我们可以进一步挖掘的领域。
产业链:远处着眼,构建生态圈
说两个例子,一个人人网,一个淘宝。人人网推出的“Open API”到“人人连接”再到“人人喜欢”等新产品,社交属性从SNS延伸至其他网站,目的是了解用户是“谁”的信息,还了解他们“在哪里、喜欢什么”等信息,从而建立 “社交图谱”,然而最终未能建立起其生态圈,沦为明日黄花;淘宝打造的生态圈,是通过扶植卖家、打通卖家货源生态、建立完整的售后政策、 物流体系、分销体系、服务于中小卖家的金融信贷体系、信誉管理体系、支付体系等上下游所有链条逐一建立的,消灭了腾讯拍拍等同时起步的电商。
从长期发展的角度来看,我们必须从app想法诞生的开始,就朝着建立完整的产业链和生态圈的方向努力,起初可以借助大规模用户量的社交网络进行宣传,避其锋芒,向其渗透,做出产品特色累积用户;随后将用户及其产生的内容沉淀在app内,考虑流量变现;接着发掘可扩展的节点,建立完成生态:
找到切入点-积累用户-维持用户粘性-流量变现-盈利-围绕核心节点扩展-建立生态圈。
二、市场分析
份额与占有率
数国内的移动社交市场,多达十几种,其中主要有:微信、陌陌、米聊、啪啪、遇见、工作圈、微米、易信、手机QQ、飞信、来往等,当然婚恋市场的移动应用其实也算是移动社交应用的一个分支,只不过它是一个细分的社交应用,以婚恋为主要目的。
根据泰尔实验室的行业报告来看,截止2014年6月,三大社交类应用中,即时通信在整体网民中的覆盖率最高,为89.3%,其次是社交网站,覆盖率为61.7%,再次是微博,覆盖率为43.6%。这三种社交形态满足人们的不同社交需求,用户重合度高(33.7%的网民同时使用社交网站、微博和即时通信工具这三类产品)。可以看到,此类社交应用并不是非此即彼的,新的社交应用如果契合用户需求仍旧有发展空间。
趋势
根据艾瑞咨询2014年Q1的报告分析,移动APP的社交流量首次超越PC端,SNS 类服务有所下降,微博与社区发展平稳。也更加凸显了移动社交应用的需求之大。
品牌定位
我们的定位是社交,主打什么品牌?泛社交?慢应用?连载小说考不考虑?
SWOT
S: 满足个人出版的需求,将离散的UGC聚合。
W:用户碎片化、快社交的社交行为习惯难以更改;
用户倾向于短而精的阅读和写作习惯难以改变(博客没那么火,微博一下火起来了);
(主观感受)用户更喜欢快速浏览,不喜欢深度阅读;
(主观感受)用户喜欢看,缺懒得写;
O:细分市场空白,慢社交应用方兴未艾,如果进入的话具有先发优势;
T:版权的风险,苹果市场发布的风险(参考),互联网巨头的次动优势。
渠道/营销
这个可以后期再考虑。
三、资源
公司外
- 投资人?
- 明星写手?
- 政府关系?
公司内
- 团队:产品经理,交互设计师,视觉设计师,研发团队,测试,运营,推广,维护等等。
- 产品的战略地位(如果是创业公司就不用考虑这个了)
- 其他产品线是否可以带来帮助?
再说说内部因素,更多的考虑的是商业模式,产品的定位和价值,目标用户群体,功能的设定等。
一、商业模式
参考NewHive,生成自己的作品后分享。关于商业模式,免费+积累用户--->流量变现--->盈利 是目前主流app采用的常规套路,可参考我另外一篇文章探求商业模式http://www.cnblogs.com/bekitty/p/4205939.html
这里面还有很多的路要探索,不过不建议采用商品模式--卖家发布商品(书籍\杂志),买家付费购买后可使用—要和阅读书库类app划清界限。
二、产品价值
“在越来越的快的生活节奏中你是否迷失了自己,是否想安静的做个美男子/美少女…”
出版书籍,不论长短,都是所谓的慢工出细活。通过以“慢”为主,过滤掉“快”的用户,或将其转变为用户群体中听众/看客/分享者的角色; 以“静”为主,筛选掉嘈杂的娱乐化信息。通过发布者不断的沉淀积累,阅读者的分享,以及对主流社交应用的渗透包围,实现“安静阅读”、“一天写一点,慢慢出本书”等产品价值。
三、产品体验
有点豆瓣的文艺气质,带点Kindle的愉悦的阅读体验,带有知乎的高质量的社交氛围,这应该是我们产品给人的初体验。细节上来说,文字编写的过程尤为重要。书籍或杂志动辄上万字,如果输入环境不是用户友好的话,会带来极其糟糕的后果,需要考虑输入环境是在PC还是手机。此外,我试用了随车记,发现在主屏幕内点击如洗车功能后,菜单左滑时屏幕有卡顿,目测帧数在60以下。这种用户可以察觉到的会影响体验的问题,理应消除。
其实不必过于执着于用户体验,尽可能的将体验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体验服从于利益。战略层面上讲,相比体验,更重要的是打通产品策略、后面的整套体系、以及运营方向和模式。
四、功能
终于聊到功能了。需求收集过程很重要,在产品未完善之前,可以建立需求池,通过产品构思和用户调研丰富需求池,对需求池内功能性需求和非功能性需求进行排序,自顶向下考虑实现的优先级。
目前我可以想到的需求有:
- 兴趣点分类及扩展:根据不同兴趣爱好的分类,分类可以为一级(美食、摄影、旅游……),也可以是两级(美食-中餐,法式甜点,泰国菜、 运动-冲浪、滑雪、高尔夫球……);
- 浏览分类下的出版物:不同分类下出版物的展示,出版物包括书籍或杂志;
- 编辑、保存和发布出版物:用户可以自行新建、编辑、保存和发布出版物;
- 发行出版物:将线上的出版物发行打印版;
- 用户评价等级体系
- 用户激励体系
- 个人出版社:用户自身所有出版物的集合,类似于朋友圈我的主页;
- ……
五、交互/视觉
我们的app产品结构的层级会很深,产品的结构和交互尤为重要。不过这点可以等到产品需求明确以后再谈。
视觉设计上要考虑如何在LCD和AMOLED的屏幕上呈现出E-ink的效果。(这个想得有点多,简单讲舒服即可)
六、使用场景:业务流程的建立
每列任选其一,可以建立使用场景的用户行为分析样本,推测用户行为和具体场景的需求,建立适用的业务流程。
七、用户
我们需要明确哪些是目标用户,哪些是非目标用户,哪些是潜在用户。在明确目标用户群体后,针对该群体的共性需求深入分析。
比如,可以通过对写作、阅读、分享自己作品的喜爱程度划分,通过对明星大咖、网红名人追求的程度划分,通过对社交软件的沉浸度进行划分,对出版情怀的认可程度划分等等……
一些愚见,见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