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ue3的简单介绍

Vue3的简单介绍

Vue3和Vue2的区别

源码的组织方式

  • 使用 TypeScript 重写

首先为了提升代码的可维护性,Vue3.0 抛弃了 Flow 类型注释,而是全部采用了更加严格的 TypeScript 重写,大型项目的开发都推荐使用类型化的语言,这样可以在编码的过程中帮助我们检查类型化的问题,比如给函数传参,如果类型不匹配,会有相应的类型提示。当然了,你可以不在你的项目中使用 TypeScript,而是使用 JavaScript,Vue3.0 也是完全支持的

  • 使用了 monorepo 管理项目结构

monorepo 使用一个项目来管理多个包,把不同功能的代码放在不同的包中去管理,这样每个功能模块的划分都很明确,模块之间的依赖关系也很明确,并且每个功能模块都可以单独测试、单独发布、单独使用。
我们可以来看看源码中的 packages 的目录结构:

compiler-core 和平台无关的编译器
compiler-dom 浏览器平台下的编译器,依赖于 compiler-core
compiler-sfc sfc 的意思是 single-file-component 单文件组件,依赖于 compiler-core 和 compiler-dom
compiler-ssr 服务器端渲染的编译器,依赖于 compiler-dom
reactivity 数据响应式系统,可以独立使用
runtime-core 和平台无关的运行时
runtime-dom 针对浏览器的运行时,处理原生的 DOM 的 API 和 事件等
runtime-test 为测试编写的轻量级的运行时,将 DOM 渲染成 js 对象,可以运行在所有的 js 环境里,可以验证 DOM 是否渲染正确,还可以用来序列化 DOM、触发 DOM 事件、记录某次 DOM 更新操作
server-renderer 服务器端渲染
shared vue内部使用的一些内部api
size-check 在 tree-sharking 后检查包的大小,这是一个私有的包,不会发布到 npm 上
template-explorer 在浏览器里运行的实时编译组件,会输出 render 函数
vue 构建完整版的 Vue,依赖于 compiler 和 runtime

Composition API

Vue3.0 的代码虽然全部重写,但是 90% 以上的 API 依然兼容 2.x。并且根据社区的反馈,增加了 Composition API,这是为了解决 Vue2.x 在开发大型项目时,处理超大组件使用 Options API 不好拆分和重用的问题。

1. 怎样学习 Composition API?

学习 Composition API 的最好的方式就是查看官方的 RFC(Request For Comments),Vue2 升级到 Vue3 的大的变动就是通过 RFC 的机制去确认的,首先管方给出一些提案,然后收集社区的反馈并讨论,最后确认。
RFC官方地址:https://github.com/vuejs/rfcs
Composition API 文档:https://v3.vuejs.org/guide/composition-api-introduction.html#why-composition-api

2. Composition API 的设计动机

  • Options API

Vue2.x 中使用 Options API,即包含一个描述组件选项(data、methods、props等)的对象,Options API 在开发复杂组件时,同一个功能逻辑的代码会被拆分到不同选项。

下面我们来看一个案例

这个例子的代码很简单,就是当鼠标移动的时候,将鼠标的位置展示到页面上。但是当我们想要添加新功能例如搜索功能的时候,我们就需要在多个 option 中添加我们的代码,这就显得有些麻烦。而且 Options API 很难提取一些公共代码,虽然我们可以使用 mixin 去提取一些课重用的逻辑,但是 mixin 的使用也有很多问题,例如命名冲突和数据来源不清晰等问题。

  • Composition API

Composition API 是 Vue3.0 新增的 API,是一组基于函数的 API,可以更灵活的组织组件的逻辑。

我们可以使用 Composition API 来重写一下我们刚才的逻辑

上面的代码我们可以看到,我们将所有重复的功能都封装在 useMousePosition 这个函数中,当我们需要使用的时候,我们只需要在 setup 这个函数中去调用即可。这样我们在查看某个逻辑的时候,只需要查看某个函数即可,不用再在各个 option 中来回查找了。

下面我们来一张 Options API 和 Composition API 的对比图:

相同颜色的代表同样的功能,我们可以看到 Options API 中同样的功能被拆分成了不同的代码块,当组件的功能比较复杂的时候,同一逻辑的代码被拆分到不同的位置,开发者就需要耗费一定的精力去组织这些逻辑。而 Composition API 中相同的逻辑都在同一个代码块,这样在处理组件的时候会比较清晰。当然了 Composition API 只是 Vue3 新增的一组 API,你完全可以将 Options API 和 Composition API 结合起来使用,更加灵活的实现你的逻辑。

性能提升

Vue3.0 中使用 Proxy 重写了响应式原理,并且对编译器做了优化,重写了虚拟 DOM,从而让渲染和 update 的性能都有了大幅度的提升。另外官方介绍服务端渲染的性能也提升了两到三倍。

1. 响应式系统升级

Vue2.x 中的响应式原理的核心是 Object.defineProperty,在 data 初始化的时候会遍历所有成员对数据进行递归响应式处理,即使你没有使用这个属性的时候也会进行响应式处理;
而 Vue3.0 中使用 Proxy 对象重写响应式系统,本身 Proxy 的性能就会比 Object.defineProperty 好,另外 Proxy 代理的对象可以拦截属性的访问、赋值、新增、删除等操作,而且 Proxy 可以监听数组的索引和 length 属性。Proxy 代理的对象只有在访问某个属性的时候才会触发代理,而不是像 Vue2.x 中初始化就递归处理所有属性,使用 Proxy 默认就可以监听动态添加的属性,而在 Vue2.x 中只能使用 Vue.$set 方法去为对象动态添加属性。所以 Vue3.0 中使用 Proxy 重写响应式系统大大提升了整个框架的性能。

2. 编译优化

我们先来通过一个组件来回顾 Vue2.x 的编译执行过程

在 Vue2.x 中模板首先会编译成 render 函数,这个过程一般是在构建的过程中完成的,在编译的时候,会编译静态根节点和静态节点,静态根节点必须要求有一个静态子节点,当组件发生变化时会触发 Watcher,然后触发 Watcher 的 update 函数,最终去执行虚拟 DOM 的 patch 操作,diff 的过程中会去遍历比较所有的虚拟 DOM ,通过双指针的算法去比较新旧 DOM,找到差异然后更新到真实 DOM 上。Vue2.x 中渲染的最小单位是组件,通过标记静态根节点,在 diff 的过程中跳过静态根节点,优化 diff 操作,但是静态节点还是需要 diff,这个过程没有被优化。
Vue3.0 为了提升性能,会标记和提升所有的静态节点,diff 的时候只需要对比动态节点内容。另外在 Vue3.0 中引入了 Fragments 的特性,模板中不需要放一个唯一的根节点,模板中可以直接放文本内容,也可以放很多同级的 HTML 标签,但是在 vscode 中需要升级你的 vetur 插件,否则编译器会报错。

下面我们使用官方提供的 explorer 插件来看看模板做了哪些优化

template:

template 被编译后:

在 Vue3.0 中,如果模板的最外层没有根节点的话,就会创建一个 Fragment 片段,操作 Fragment 的代价是很小的,相对于操作 DOM 耗费的性能非常小。
我们能看到 _hoisted_1、_hoisted_2、_hoisted_3 这样的静态节点被提升到了 render 的外层,这样只有在页面初始化的时候会创建一次,下次视图重新渲染后直接引用静态节点即可,这样的静态节点也不会参与 diff 的过程。
在编译的后的图示的第 18 行代码,我们能看到后面的注释是 9,9 是 Vue3.0 中引入的 patch-flag 的概念,代表了当前的文本和 props 是动态内容,同时还记录的动态绑定的属性是 id,当 diff 的时候,只会检查动态绑定的文本和 id 属性是否发生变化,这样大大提升了虚拟 DOM diff 的性能。
在第 20 行代码中,我们能看到有一个 cache,这个 cache 缓存了绑定的函数,在首次渲染的时候,会缓存这个函数,当再次调用这个函数的时候,会从缓存中读取,这样也避免了很多不必要的更新。

3. 源码体积的优化

Vue3.0 中移除了一些不常用的 API,例如:inline-template、filter(我本人挺喜欢用的[手动狗头])等。
Vue3.0 中对 Tree-shaking 的支持更好,Tree-shaking 依赖 ES Module,也就是 ES6 中的模块化语法(import、export),通过编译的静态分析,找到没有引入的模块,在打包的时候过滤掉,让打包的体积更小。Vue3.0 在设计之初,就考虑到了 Tree-shaking,内置的组件比如 transition、keep-live,内置的指令比如 v-model 都是按需引入的,另外 Vue3.0 的其他很多 API 都是支持 Tree-shaking 的,只有核心模块和你使用了的才会打包,不使用就不会打包。

Vite

随着 Vue3.0 的发布,管方也发布了新的构建工具 Vite,在开发和测试阶段 Vite 不需要打包,而可以直接运行项目,大大提升了开发的效率。
我们再来介绍 Vite 之前,先来看看 ES Module 规范,因为 Vite 是基于 ES Module 规范的,如果你对 ES Module 规范不太了解,可以看看我之前写的 模块化开发
现代浏览器基本都支持 ES Module (IE不支持【手动可恶!】),ES Module 有一些特性:

  • 通过下面的方式加载模块
<script type="module" src="..."></script>
  • 支持模块的 script 默认延迟加载
    • 类似于 script 标签设置 defer
    • 在文档解析完成后,触发 DOMContentLoaded 事件前执行

Vite 之所以快,就是因为 Vite 直接使用 ES Module 去加载模块,在开发模式下不需要打包就可以直接运行;而 Vue-cli 开发模式下必须对项目打包才可以运行。

Vite 特点

  • 快速冷启动

因为不需要打包,所以 Vite 可以利用 ES Module 的特性快速启动项目

  • 按需编译

代码是按需编译的,因此只有代码在当前运行环境需要加载的时候才会编译,你不需要在开启开发服务器的时候等待所有项目文件打包,当项目比较大的时候,这个节省的时间就比较明显。

  • 模块热更新

Vite 支持模块热更新,并且模块热更新的性能与模块总数无关,无论你有多少模块,hmr 的速度始终比较快。

Vite 在生产环境下使用 Rollup 打包,Rollup 基于浏览器原生的 ES Module 的方式打包,不需要使用 babel 把 import 转换成 require,以及相应的辅助函数,因此打包的体积会比 webpack 打包的体积小很多。

Vite 创建项目

  • Vite 创建 vue 项目
npm init vite-app <project-name>
cd <project-name>
npm install
npm run dev
  • 基于模板创建项目
npm init vite-app -- template react

项目运行起来,我们可以右键查看网页源代码,就能看到 Vue 的入口文件 main.js 确实是通过 ES Module 方式引入的。

我们再来看看控制台 netWork 请求到的 App.vue 的解析结果

首先 Vite 开启的服务器会劫持以 .vue 结尾的请求,会把以 .vue 结尾的文件解析成 js 文件,并将响应头的 Content-Type 设置为 application/javascript,目的就是为了告诉浏览器,现在我给你发送的是一个 javascript 脚本

这次我们来看看 App.vue 又被请求了一次,不同的是这次带了一个 type=template 的参数,这次请求服务器之后,服务器会把 App.vue 这个单文件组件通过 Vue3.0 中的模块 compiler-sfc 给编译成 render 函数,这基本就是 Vite 的工作原理。

posted @ 2021-05-05 22:23  毛小星  阅读(1339)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