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淀下来的足迹(繁体版序)
《在线》简体版出版后,我看到、听到许多读者的反馈,感受到了本书引起人们进一步的思考。这些读者有着不同的职业和教育背景,超出了我原来对读者群的预期。
在书出版两个月后的2016年12月,《在线》被南方都市报评选为2016年度十大好书。尽管在朋友转给我评选结果之前,我完全不知道有这样一个评选,但还是感谢这次评选对书的评价,“《在线》是一位中国互联网工作者作出的独特、深刻、具有前瞻性的思考。它的价值远超出了互联网经济的范围。”
2017年的7月,媒体人秦朔在其朋友圈发了“不理解在线,就没有真懂互联网”一文,流传甚广。文中他也谈到了“会上网的公司不等于在线的公司。”,更表达了“世界就是那么大,那么多未知,探索永无止境,我们完全有条件做出过去做不到的事情。”
引发更多的思考和探索,是任何一本书都应该追求的。
同样,南方都市报评委对书的态度让我非常感动,“在评价《在线》这本书时,我们决定抛开王坚的身份不管:不管他过去干过什么,也不管他现在在干什么,只看他的书传递的是怎样的观念。”
我在各种不同场合把书中的内容讲给那些不太了解中国,也不会讲中文的各国朋友听。出乎我意料的是这些带有我浓重个人经历的故事并没有影响这些人对“在线”这一核心思想的理解。我深深感受到,书中表达的观点已不会受我个人经历的影响。这让我有了把《在线》奉献给更广泛读者的念头。这次全新修订的繁体版是这个努力的第一步。
更让我敬佩的是南方都市报评选的初心,“我们认为,现今一个紧迫的课题,就是中国人能为世界贡献点什么精神产品。”
独立思考互联网的未来,确实也是本书的初心,也希望本书对此能有一点贡献。
大学时就读王佐良先生的译作,很是崇拜。读了吴国盛先生送给我的《什么是科学》一书,也让我觉得自己离科学近了一些。所以当《在线》与《王佐良全集》和吴国盛先生的《什么是科学》一起被评为十大好书,对我来说是一个十足的意外。
要感谢商业周刊编辑部的编辑们,没有他们的创造力、鼓励和耐心,就不会有全面更新繁体版的出版,决心也不会成为现实。
最后,还是要再次感谢所有和我交流过的朋友,包括在台湾的许多朋友,是你们让本书有了奇特的活力。这也是我为什么把许多朋友的文字直接留在书中。我想告诉大家,这本书不是事后总结出来的,是大家不同时间的足迹,沉淀下来就成了《在线》这本书。
王坚
2017年8月于云栖小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