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正确的认知与调试之道

关键的不是压力,而是学会休息

谈到工作的时候,我们不得不提到压力。压力是全球性的,不是某个国家特有的,更不会是某个人独自面对的困境。沙哈尔老师说,一项调查表明,有45%的青少年压力过大以致行为失常;另有94%的青少年觉得每件事都充满压力。这个结果相当令人震惊。

如果压力过大又得不到及时排解,思维和身心健康势必会受到影响。研究发现巨大的心理压力会影响人们的创造力和生产力——当我们承受压力的时候,思维就会受到局限,不容易发散开来。更严重的是,压力过大还可能导致身体上的疾病,很多医生都发现,80%的身体疾病都来自压力。

那么,在如今日竞争激烈的年代,我们应该如何积极地应对压力呢?

对此,传统心理学从关注为什么有这么多人会承受不住压力入手,给出了很多答案,但大都不尽如人意。而积极心理学则不同,它不在意压力本身,也不试图消灭压力,它关注的是如何从压力中恢复过来——人们怎样才能生活得更健康、更开心?换言之,积极心理学认为:压力本身没有问题,出错的是人们看待压力的方式。 

这就好比你去健身房练习举重,适当的压力可以不断拉伸你的肌肉细胞,让你变得更强壮。也就是说,必要的压力对我们来说是好事。但为什么每年还有那么多的人因压力而出现心理问题呢?问题是怎么出现的?

仍以举重为例,如果你一直都在拉升肌肉练习举重,没有丝毫的休息,这样难免会受伤。压力也是这样,一直承受的话,就会不堪重负,影响工作和生活。

所以,学习积极地应对压力对人的成长是必要的,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都能够在承受压力的时候同样过得很健康很开心的原因。那么,他们是怎么办到的呢?

沙哈尔老师研究发现,那些既成功快乐又成功的人也会承受压力,不过他们更懂得如何从压力中放松和恢复。就像运动员在比赛前要好好休息一样,不能不分昼夜地练习举重。心理上也是这样,如果不懂得休息,势必会带来焦虑,甚至抑郁。沙哈尔老师和我们分享了这样一段话:“在生活中,我们要成为短跑运动员,而不是长跑运动员。学会短跑,休息,短跑,休息;而不是一直在跑步。”

心理学家发现,人们注意力集中的时间就是60到120分钟。这样我们的一天就变成了认真工作,休息,认真工作,休息……这样我们不仅能高效率地完成工作,而且过得也会很开心。 

当然,工作和休息的安排也要灵活。比如对于每周经常出差的人来说,一周有10个90分钟的工作段就好。这些工作段可能出现在飞机上,可能出现在办公室里,只要我们完成这些工作段,就能感觉到自己很有收获。或者, 你也可以把一个小时瑜伽锻炼时间分成4个15分钟,然后穿插在一天的休息中去。

以上谈到的都是从压力中恢复的短期恢复模式。沙哈尔老师指出,从压力中恢复过来的关键是实现多层次的恢复:

  1. 短期模式:比如九十分钟认真工作后休息十五分钟;休息得好才能更有效、有创意地投入工作,对工作的满意度也会增加。
  2. 中期模式:比如睡一觉,睡觉对幸福感、创造力、记忆力都是很有好处的;或者工作六天,休息一天——连上帝周末都要休息呢!
  3. 长期模式:比如度假。

很多时候,我们在人生的旅途上匆忙赶路,会错过很多内在或外在的风景,失去潜在的快乐与欣赏事物的机会。我们把一切都认为是理所当然的,不再像孩子那样对待新的事物充满好奇,因为我们很难平静下来,花时间去欣赏、发现和品味。沙哈尔老实说:“给我们的生活引入自然的休息阶段,才是让生活长久发展的明智之举。”

专心一件事

“为什么有些人在压力下依然能够成功、快乐?”因为他们知道在该工作的时候认真工作,该休息的时候专心休息。

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曾做过一项女性一天的情绪变化的研究。他让很多女性在每一个事件后记录自己的情绪,如工作后、与朋友吃饭后、与伴侣相处后、照顾孩子后,等等。结果有一点令人吃惊,那就是:很多女性和孩子们相处之后的情绪并不像我们想到的那样幸福和满足;相反,他们会觉得很焦虑。

这并不是说她们不爱自己的孩子,孩子是她们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可与孩子的相处并不开心,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他们没有全心全意地和孩子相处。例如照顾孩子的同时,她们在打电话、发邮件、写总结、安排以后的生活等等。她们的注意力被分散了。

其实单独打电话、发邮件这些事情时令人开心的,但是堆在一起后就不好了。就好比有很多首歌是你喜欢听的,如果一首一首放,那是天籁,如果一起放,那就是噪音。“你不能同时负担太多美好的东西。”沙哈尔老师的这剧总结颇有一些禅意。的确,现代生活中很多事情都是美好的,但美好的事情过多,便会带来内疚和郁闷,就像你不能同时听所有你喜欢的歌一样。

做事的时候一心一意,胜过同时进行好几样你认为重要的事情。

给生活做减法

沙哈尔老师两年前开始教授积极心理学的时候,曾有一段时间特别不开心。在那段时间里,他不仅要上课,还要再全国巡回讲课、写书,虽然每件工作都很有成效,也都是自己追求的、在乎的事情,但这么多的工作堆在一起却让他很累。“美好的事情不能太多,意识到这一点后,我立即减少了很多活动,幸福感立马回升到原来的状态。”

对承受巨大压力的人来说,重要的是学会尽量简化自己的生活,适当休息。如果我们边吃午饭、边打电话、发邮件,这就不是在休息,而是继续与压力相伴;如果我们吃午饭的时候什么都不做,而是单纯欣赏食物的美味,这就是很好的休息。

沙哈尔老师曾在他的课堂上问他的学生们,有谁会在撰写文章的时候,还会发邮件、吃饭,台下很多人都举手,这很常见,沙哈尔老师说他过去也一样。但他给我们说了一个秘密:当你聚精会神地在写文章时,发邮件或做其他事时,会消耗你十个IQ点,效果相当于你失眠一个晚上。

其实,即便我们关掉邮件两个小时,也不会有什么大事发生,我们不用手机、电话,世界还是会照样运行。少做一些事情,我们的效率会提高,生活的满意度也会上升,创造力和生产力也能增强。就像前面老师所提到的,很多时候,那些对我们来说很重要、很有意义的事堆在一起后,就变成了幸福杀手。

英语中有一个很简单的词语:No(不),不管你是对某个人说“不”,还是对某个机会说“不”,其实都是在对自己说“行”。对某一种生活方式的否定,也就是对另一种生活方式的肯定。那么,我们什么时候该说“不”,什么时候该说“行”呢?标准在你的内心是否真正想做那件事。如果不是情愿的,就尽量少做。当然,沙哈尔老师并不是主张大家游手好闲,而是要把握工作的度,适当的工作加上适当的休息会带来更高的幸福指数。

理想的状态就是一种可持续的发展,即一方面给自己施压、一方面通过休息来弥补压力所带来的影响。如果我们不弥补,就无法做到可持续发展,我们就可能会经历焦虑、压力和心力交瘁。所以,简化生活和工作、适当休息是必须的,关键是简化到什么程度。

要找到自己的最佳状态并不会一帆风顺,不过这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

六种方法,重燃工作激情

在从休息状态回到工作的时候,很多人会感到效率低下,甚至在很长一段时间都找不到工作的状态,比如“假期综合症”讲的就是这种现象。而效率低下可能会降低幸福感,减弱免疫系统,增加压力,甚至带来抑郁。沙哈尔老师提供了六种方法,来帮助我们从休息状态恢复到工作状态:

1.五分钟起飞法:如果我们休息十五分钟后,要开始一个九十分钟的工作,就需要经历一个五分钟起飞的阶段。一个我们并不情愿工作的阶段,沙哈尔老师仍以自身为例:他对积极心理学充满热情,很喜欢这门学科,并且习惯于早上起床后备课写作,读点关于心理学的书。但很多时候,他会发现自己不太想工作,于是就在开始的五分钟内,强迫自己工作,几分钟后,就进入正轨了。

沙哈尔老实说:“很多状态不佳的人会觉得,必须受到鼓舞、激发才能采取行动。事实并非如此,我们要现有行为上的改变,它才会影响到我们的态度”我们的思想控制着行为,但同时行为也会反作用到思想上。如果我们总是等待自己情绪上准备好了再开始工作,就可能总是处于一种懒懒散散的状态中。但如果你已经开始行动了——哪怕是强迫自己行动的,也可以通过工作来改变你的情绪状态。

战胜停滞不前的最佳发包就是“五分钟齐飞”,不需要通过精神力量,只需行动即可。

2.奖励自己:人要懂得奖励自己,商业活动中就有很多奖励。比如说,我认真工作三个小时候,奖励自己去餐厅吃三个小时的饭;我周一到周五认真工作了,作为奖励,周末就可以好好休息。

3.把想法公之于众:例如1995年的时候,沙哈尔老师第一次给讲习班教授心理学时采取的做法,当时,他直接给老板打电话,告诉对方自己要从6月1号开始给讲习班教心理学,老板同意了。放下电话后,沙哈尔老师意识到没有退路了、自己必须开始认真准备。虽然当时的讲习班不太成功,但对他而言也算是迈出了第一步,以后发展得越来越好。

4.加强团队合作,让其他人来督促自己。

5.写下工作目标,分解成功步骤。

6.允许休息:允许自己在某个时候偷懒。我们不是机器,不可能一直工作。休息放松是人类的天性,如果我们不遵从天性就会付出代价,比如削弱我们的创造力、生产力和幸福感。

posted @ 2019-03-11 08:39  北洛  阅读(637)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