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改变自我的五项原则
不要给自己太大压力
沙哈尔老师认为,很多人之所以体验不到幸福,原因是他们将幸福放在懒散懈怠的对立面。也许是因为他们看到,现在的社会人们的付出和收获成正比,也就是一个人在享受生活前一定付出了常人无法想象的努力。言外之意,如果一个人没有经历奋斗的艰辛,他就不会取得成功,就不会感受到幸福。
正是由于这样一种普遍的认知,很多人总是有意无意地“鞭策”自己,以保证自己不会失去其他更重要的东西,诸如良好的工作热情和生活状态等等。有很多人都抱着同样的想法,认为在人生的前半段把重要的事情做完之后,剩余的人生就会变得幸福了。然而,当一个人做完所谓的重要事情后,他未必就会是幸福。更重要的是,他还要时时刻刻承受来自“成功”的压力。当他发现,达成目标后幸福感仅仅是短暂的,他又会认为新目标的成功会给自己带来幸福感,于是他又陷入新一轮的寻找目标,达成目标。要知道,压力是一把双刃剑,虽说可以铸就一个人的成功,同样也可以摧毁一个人的幸福感。
某生物研究所曾进行过一项实验。研究人员用很多铁圈将一个小南瓜箍住,以观察南瓜逐渐长大时,对这个铁圈产生的压力有多大。第一个月,南瓜承受了500磅的压力;第二个月,南瓜承受了1000磅的压力;直至南瓜承受超过了5000磅的压力后瓜皮才产生破裂。
人们打开南瓜后,发现它已经无法食用,因为它里面充满了坚韧牢固的纤维,想要突破包围它的铁圈。为了吸收充分的养分,以便突破限制它成长的铁圈,它的根部延展超过2.4米,所有的根往不同的方向全方位地伸展,最后这个南瓜独自控制了整个花园的土壤和资源。
人就好比南瓜,过多的束缚会使得在成长的过程中感到不好受。如果压力适中的话,那么这个南瓜一样会生长的很好;如果给这个南瓜施加过大的压力,即便这个南瓜长成,也没有任何价值了。
所以,沙哈尔老师告诉他的学生说:幸福的人不必要去做总统或是亿万富翁。
人生活在社会中,不可能完全没有压力,有压力是正常的,我们不要以为米诶有压力的生活才是幸福的生活,也不要以为得到一切的资源就是幸福,这些观点都是片面的,幸福不是将来时,而是现在进行时。
永远不要否定自己
沙哈尔老师向我们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一天,他接到一个女孩的电话,女孩说她感觉很压抑、很痛苦,她觉得自己不会和人打交道、不会聊天、不想上学、幼稚乏味……等等。女孩把自己说的一无是处。
通过进一步的交谈,沙哈尔了解到女孩的父母是教师,对她有着很高的期望,甚至高到她无法实现。并且女孩的父母常常指出她的不足之处,并加以指责。沙哈尔老师终于明白了问题所在,女孩缺少鼓励!一个人如果长期得不到鼓励和肯定,生活在被否定的环境中,那结果就会是——自我否定,认为自己什么都不行。
在电话里,沙哈尔老师找出女孩很多的优点:有上进心、是个懂事的孩子、说话声动听……等等。在沙哈尔老师的帮助下,女孩渐渐找回自信。沙哈尔老师告诉女孩,从今天开始,请把自己的优点写下来,最少要写十条。然后,每天大声念几遍,信心就会慢慢回来,要是有新的优点,记得加上去。最后,女孩高兴地挂了电话。
沙哈尔老师告诉他的学生们:“在我们的身边,可能也有很多人像那个女孩那样,觉得自己什么都不行。但是我希望你们听了这个故事后,彻底打消那种念头。无论什么时候,在做任何事之前,都不要急于否定自己。”
在我们的身边,经常充斥着别人的指责,别人的否定,甚至有些人会把否定他人当做一种习惯。如果我们随波逐流,跟着别人一起否定自己,那这将是十分悲哀也是十分愚蠢的做法。因为心里暗示的作用是巨大的,认为自己不行就相当于给自己一个消极的心理暗示,你的意识就会接受这个指令,只要你的意识下令,你的潜意识就不会和你争辩,它会完全接受这个命令。从而“我不行”就会逐渐渗入你的潜意识中,时间长了,你真的就会朝着那个方向发展。
如果一个人长期被这样的情绪所笼罩,就会很容易出现情绪失落、郁郁寡欢的现象,这样的人常会因为害怕别人看不起自己而不愿意与来人往,只想与人疏远,他们缺少朋友、顾影自怜,甚至产生一些内疚、自责的自卑心理。这样的人,与其说是消极,倒不如说是对自己要求过高了,他们很难享受到生活的乐趣。
如果一个人总是沉浸在“我总是不能做到最好”这样的阴影中,那就无异于给自己套上无形的枷锁。否定自己,就像是在心底里扎下的木桩,让自己的心灵沉重不堪,也阻碍了自己与外界的自由联通。如果能够认清自己并相信自己的话,拔掉心底的木桩,懂得变化一个角度来看待周围的世界和自己的困扰,那么很多事就可以迎刃而解了。
随时调动自己的情绪
心理学研究发现,人类的身体和心理是互相影响、互相作用的整体。某种情绪是引发相应的肢体语言,比如愤怒时,我们会握紧拳头、呼吸急促,快乐时我们会嘴角上扬、面部肌肉放松。反过来,肢体语言的改变同样会导致情绪的变化,当无法调整内心情绪时,你可以调整肢体语言,带动出你需要的情绪。比如你强迫自己做微笑的动作,你就会发现内心开始涌动欢喜,这就是身心互动原理。
沙哈尔老师说,如果一个人总是斜斜歪歪地坐在那里,而不是笔直地坐着,那么这个人的心态肯定多少会受到他这种行为的影响而变得不那么庄重严肃,甚至会影响到别人对他的看法。
乔·吉拉德是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推销员,连续十二年荣登世界吉尼斯记录大全销售第一的宝座。他保持着连续十二年平均每天卖出六辆车,至今无人打破。“当你笑时,整个世界都在笑。一脸苦相就没人愿意理睬你。”吉拉德始终要求自己在工作中保持最好的状态,用最热枕的态度对待每个人。
在一个休息日的上午,正在熟睡的吉拉德接到一个顾客的电话,他非常紧张地脱下自己的睡衣,然后换上笔挺的西装和客人交谈。挂了电话之后,他又脱下西装穿上睡衣继续睡。他的太太对此表示不理解,吉拉德解释:“职业装让我有职业感,可以使我进入最好的状态和客人交谈,即便他看不到,我相信他能感受到。”
任何人都不可以小瞧微笑、坐姿这些琐碎的肢体语言,要知道小小的行动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心态,从而改变他的情绪。
当一个人皱眉或是微笑时,他身体中会分泌出一些化学物质来反映这种表情,所以说一个人的面部表情能够影情绪。有时候开心是笑容的源泉,而有时笑容是开心的源泉。
要舒服,先要不舒服
心理学有一个舒适区的概念。每个人都会在某些环境下觉得很舒服,比如家里,或者是和熟悉的朋友交流。与此相反,也有让我们觉得不舒服和有压力的事情,比如上台演讲,或者是和陌生人搭讪。人的天性追求舒适,逃避紧张和压力。但如果你总待在舒适区里,你就不会有任何变化,改变来自于舒适区的延展。
举个栗子来说,以前你从没有搭讪过陌生女孩,一旦向这样做你就感觉到巨大的紧张和恐惧,像有堵墙挡着你。但你通过自我激励,终于鼓起勇气走出这一步,搭讪陌生女孩就变成你可以做到的事情,你的舒适区已经扩大了。
一个人的成长过程,就是舒适区不断延展的过程。每次你尝试新的挑战,你就能对一件新的事情感觉适应和舒服,不再紧张害怕。所以,如果有什么事情让你感觉不舒服,让你感觉紧张,不要回避它,做你应该做的事,不要做你总做的事情。突破了,你的舒适区就又大了一圈,退缩了,你的舒适区还是保留原样。如果你每天都做一件自己舒适圈以外的事,一年下来,你会发现自己感受到的快乐越来越多。
如果你在面对挑战的时候又想退缩,可以问自己这个问题:我究竟是想继续舒服,还是真的想获得改变?
改变不要太剧烈
随着舒适区的延展,你对世界的认知就会进入另外两个区域:延展区和恐慌区。现代心理学认为,舒适区、延展区和恐慌区是人类感知外部世界的三个阶段。
- 在舒适区我们得心应手,每天处于熟悉的环境中,做在行的事情,和熟悉的人打交道,甚至你就是这个领域的专家,对这个区域中的人和事感觉很舒适。但是学到的东西很少,进步缓慢,而且一旦跳出这个领域,面对不熟悉的环境及变化,你可能会觉得有压力,无所适从。
- 延展区里面时我们很少接触甚至未曾涉足的领域,充满新颖的事物,在这里可以充分地锻炼自我、挑战自我。比如,生活中,换一条上班的路线;学习中,接触另一个专业的书籍;工作中,切换到另一个岗位。
- 恐慌区,顾名思义,在这个区域中会感到忧虑、恐惧、不堪重负。比如在公共场合演讲,或者从事一些危险的极限运动。
人们改变的连续过程是:改变习惯、逃离舒适区,进入延展区和恐慌区;养成新习惯,形成新的舒适区。我们就是在这样的循环往复中螺旋上升,获得更多的幸福。
沙哈尔老师提醒我们:一点点地扩大自己的延展区,有利于改变的发回是哪个。舒适区就像冷水,延展区就像温水,恐慌区就像开水,很有潜力,但是容易失去控制。在恐慌区,人们会产生恐惧焦虑,是一种不健康的状态,不适合改变的发生,因为改变及其可能退回以前的状态。当然,有时候我们不得不进入恐慌区,因为有些事不是渐进的过程,比如戒毒。不可能让人一点一点减少用量,而是直接不准吸食,其实这个时候就已经到了恐慌区,需要别人的帮忙,比如按住瘾君子。恐慌区是一个隐藏着危险的区域,需要有人提供劝慰和保护。
所以,比较理想的方式还是通过延展区。延展区是舒适区的最大值,它就像温水一样,让人感觉舒服。在这个阶段,压力和激励都在最佳值,所完成的任务不会太难也不会太容易。改变最容易在这个阶段发生。
比如,当你知道锻炼的重要性后,决定开始锻炼身体,设想你五年都没有锻炼过,突然要你一天跑八英里,就过渡延展了,你有可能受伤;当然你也不能成天坐在那看电视、玩游戏,你还处在舒适区内,没有改变发生;理想的状态是,你每天散步二英里,然后逐渐加大运动量。
为了促成自我转变、获得更大幸福,每次改变都应当适当延展,不能过度。如果你要在众人面前演讲,很可能会紧张,所以你不必一开始就在大礼堂内演讲,你可以试着给朋友和家人将讲,然后逐渐扩大听众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