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邓峰一席话

邓峰的介绍在这里

下午的时候听了他的一场演讲,主题是关于初创企业(startups)的。邓峰谈到了什么样的人适合开startups,也谈到了开创之初需要注意什么问题。简单纪录如下:

什么样的人适合开startups?

*. 不自私:自私的人一定开不好。从不自私延伸开来,开公司的人首先需要的是容人之量。

*. 有高的商业敏感度:这种敏感度甚至于是一种习惯。即便你是做手机的,你也需要能够习惯性的看看楼下的奶茶店为什么生意好--或者不好。这个习惯和你从事的行业没有关系。习惯就是习惯。这种习惯会培养你领先对手发现市场或者及时调整自身角度的能力

*. people skill:开公司一定要很多人打交道。如果你不喜欢或者拒绝和别人打交道,那么性格上你也许就不合适。打交道有两个要注意的地方:(1)倾听,不会听的人不会打好交道(2)说服力,不会说服别人的人也做不好事情。

*. 理想:如果钱是开startups的最高目标,那么也开不好。

* 能够享受过程而不是结果

开创之初需要注意的问题邓峰讲了两个:

1.founder agreement:先小人,后君子。如果事前不定下规矩,事后只会是一笔糊涂账

2.commetment :脚踏两条船的人做不好事情。

 

表面上看,这些话很有一些是老生常谈,邓峰不过是多了一些实际例子做注脚。一个没有邓峰经历的人看了几本书大概也能总结出来这些东西。对于我,重要的不是听到了什么,而是印证了什么

实在找不到另外一个词来代替“印证”。或许用一个例子说明比较明白一些。我有一次劝朋友考一下rhce的证书。他问我“真的有用吗?找工作容易些?” 我说不是,通过rhce的考试其实不是为了证书,而是通过学习这些rhce要求的内容,你学会了怎么去解决任何与linux有关的问题。他说,你既然已经通过了,那就直接我答案好了:用什么办法可以解决任何与linux有关的问题?我想了很久,说了一句:失败是成功之母。

这句话同样是老生常谈。但是对于我,理解到这句话背后的涵义却不是一个容易的过程。我在考rhce之前做的工作就是每天和linux打交道,我配置过各种服务器,我所有的软件测试环境基本上都是我自己搞定的,我n年以前就彻底不用windows了。而即便如此,我也前后一共考了四次,甚或前三次的成绩一次比一次糟糕。这四次考试耗费了我一年的时间。一年中我不断的学习如何配置,不断的上网找资料,一次一次的学习配置调试,然后一次一次的失败,很多时候感觉自己犹如在黑暗的迷宫中行走,没有尽头,也看不到成功的可能。我这一年的经验告诉我,解决linux的问题的办法就是不断的调试,不断的阅读,不断的突破自己的思维局限,不断的发现自己的思维死角。经历了这些,我发现我得到的不仅仅是一张证书,更重要的是有了信心解决任何和linux有关的问题。这个过程就是我印证“失败是成功之母”的的过程。(当然,这只是我的体验,很多人通过rhce好像都比我容易)

同样的一句话,“做企业就是做人”,在有些人说来不过是人云亦云。但是在经历过自己创业,也看到了其他人创业的邓峰说来,这也许就是一句总结。我无法描述“做企业就是做人”这句话的内涵,因为我没有“印证”过,我没有开企业的经验。人只能体会他经历过的东西。

*不自私:不自私其实是很难的。而包容另外一个人更是难上加难。我一直都以为我是一个很能够包容别人的人。但是我对待我女儿身上观察到我其实并不如我想象的那么包容。我女儿两岁,处于还需要喂饭的时期。对于不喜欢的菜女儿有些挑挑拣拣,经常性的打落我伸过去的调羹,弄得地毯上衣服上都是汤汤水水。其实心平气和的说,她不吃白菜要吃蘑菇也是人之常情,谁能没有个喜好?但是我有时候就没有道理的固执的认为她应该吃点白菜。一定要她吃一口青菜然后再给她一口她喜欢的东西。女儿不听的时候我常常是火冒三丈。事后反省,我发现我一定要她吃白菜其实是一种不自觉的强加在她身上的意志。这种心态的本质就是一种不包容。而如果我连我女儿都不能够包容,我又如何能够包容别人?归根结底,包容很难,不自私很难。

*理想:我自己的经历告诉我,或者说让我坚信一点:做事和赚钱的关系是做事在先,赚钱在后。因为事情做好了,问题解决了,所以钱赚到了。看见钱然后做事的人的目光和思维实质上是被钱所涵盖的地方所局限。而这个所谓的“钱”的本质,不过是另外一个人,或者一群人的意志的反映。换句话说,追着钱跑的人会一直受制于某个人或者某群人的思维而无法突破。这句话有些难懂。或者可以换一个说法。如果你看到vc现在投资的很多项目都是和social和mobil有关的,然后你也跟风搞一个这样的类似的东西,例如看到有人搞了”师兄帮帮忙“,你搞一个”师姐帮帮忙“,即便是能够借鉴/抄袭所有的别人的格局界面,你觉得你的东西会真的有吸引力吗?在不明白别人在什么样的基础上,做了什么样的调查,了解了什么样的客户群的需求的背景下山寨一个东西,即便形似,神亦不在。即便抄足了,也只能止步于此,不能再 进一步发展--这种无法发展的局限,归根到底,就是因为其本源是追着钱跑,而不是自己独立思考的结果。


其实我一开始的时候说错了一点。人是不可能”印证“别人的感受的。我其实应该说邓峰的话是肯定了我自己的感悟。

这个世界上很多的东西不是别人能够带给你的,特别是对事物的理解。别人能够给予的,是一种指引,一种肯定,一种间接的回馈,又或者是一种回音。

我的感受,大多如此,很感谢邓峰的演讲。

posted @ 2012-05-13 14:04  Yi Zhang  阅读(198)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