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构漫谈读后感

今天按照老师的要求,以下是我得点点读后感:

    1.为了解决人类的延续的问题,自然而然就有男女群居出现,这个时候就出现了分工了,男性和女性所做的事情就会有一定的分工,有了分工之后,人们的效率得到了巨大的提高,所以这就产生了架构,也对这种现象总结了一些规律。

  1. 必须由人执行的工作(不需要人介入,就意味着不需要改造,也就不需要架构了)

  2. 每个人的能力有限(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强项,个人的产出受限于最短板,并且由于人的结构限制,同时只能专注于做好一件事情,比如虽然有两只眼睛,但是只能同时专注于一件事物,有两只手,无法同时做不同的事情。ps. 虽然有少部分人可以左手画圆右手画框,但是不是普遍现象)

  3. 每个人的时间有限(为了减少时间的投入,必然会导致把工作分解出去,给擅长于这些工作的角色来完成,见2,从而缩短时间)

  4. 人对目标系统有更高的要求(如果满足于现状,也就不需要进行架构了)

  5. 目标系统的复杂性使得单个人完成这个系统,满足条件2,3(如果个人就可以完成系统的提高,也不需要别的人参与,也就不需要架构的涉及,只是工匠,并且一般这个工作对时间的要求也不迫切。当足够熟练之后,也会有一定的架构思考,但考虑更多的是如何提高质量,提高个人的时间效率)。

  

 

  2.人们在处理问题的时候,都容易犯一个很大的问题,那就是在描写概念的时候缺乏主语。而我们大家都忽略这个主语,沟通的时候也都以为大家都懂得对方说的主语是谁,结果大家都一起犯错误。识别问题的一个最大的前提就是要搞清楚:是谁的问题。这个搞清楚了,问题的边界也就跟着确定了,再去讨论问题才有意义。

  所以为了更好的解决问题,我们要更好的理解概念的问题·,架构的问题,不然在一段时间忙完了发现自己做的是无用功,所以我们要明白什么是主体。

  3.我们要非常的清楚,所有的切分调整,都是对相关人的利益的调整。因为维护自己的利益,是每个人的本性,是在骨子里面的,我们不能逃避这一点。在现在社会,每个人都希望能够把自己的利益最大化,所以人们为了工作更加的具有效率,自然需要舍掉一些自己不擅长的东西,用自己擅长的东西去换取别人擅长的东西。因此当人们认识到要主动的去切分一个系统的时候,毫无疑问,我们不能忘掉利益这个原动力。所有的切分决策都不能够违背这一点,这是大方向。结合前一篇“识别问题”,一旦确定了问题的主体,那么系统的利益相关人(用现代管理学语言叫:stakeholder)就确定了下来。所发现的问题,会有几种情况:

  1. 某个或者某些利益相关人负载太重。
  2. 时间上的负载太重。
  3. 空间上的负载太重,本质上还是时间上的负载太重。
  4. 某个或者某些利益相关人的权利和义务不对等。

为了在切分系统的时候,更加的平衡我们需要要有着几个原则:

  1. 必须在连续时间内发生的一个活动,不能切分。比如孕妇怀孕,必须要10月怀胎,不能够切成10个人一个月完成。

  2. 切分出来的部分的负责人,对这个部分的权利和义务必须是对等的。比方说妈妈10月怀胎,妈妈有权利处置小孩的出生和抚养,同样也对小孩的出生和抚养负责。为什么必须是这样呢? 因为如果权利和义务是不对等的话,会伤害每个个体的利益,分出来执行的效率会比没有分出来还要低,实际上也损害了整体的利益,这违背了提升整体利益的初衷。

  3. 切分出来的部分,不应该超出一个自然人的负载。当然对于每个人的能力不同,负载能力也不一样,需要不断的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这实际上就是运营。

  4. 切分是内部活动,内部无任怎么切,对整个系统的外部应该是透明的。如果因为切分导致整个系统解决的问题发生了变化,那么这个变化不属于架构的活动。当然很多时候当我们把问题分析的比较清楚的时候,整个系统的边界会进一步的完善,这就会形成螺旋式的进化。但这不属于架构所应该解决的问题。进化的发生,也会导致新的架构的切分。

在切分时候,这其实也就是一个建模的过程,为了把大问题分解成小问题,减少人们的负担量,使人们都更有效率的完成自己的工作。

 

4.  在初期,软件使用二进制编写的,从硬件到软件,成本都非常的高。随着半导体技术的进步,硬件的成本越来越低,性能越来越高,甚至出现了摩尔定律:当价格不变时,集成电路上可容纳的元器件数目,约每隔18-24个月增加一倍,性能提升一倍。软件方面,为了简化难度,开始采用汇编,进一步出现了类似于人类的语言的高级语言,这使得人类可以用类似于人的语言来和计算机沟通。软件工程师慢慢越来越多,开发软件的成本也越来越低。计算机就好像是一个只需要电,不需要休息的人,可以无休无止的工作。人们越来越愿意把原来只有人才能做的事情,交给计算机来做。结果就导致软件越来越丰富,能够做的事情也越来越多,成本也越来越低。随着软件的规模的变大,做好一个软件也变得越来越难了。早期的程序员写程序,主要是为了帮助自己研究课题。这些程序员熟练了之后,提高了自己的生产力,并发现还可以帮助别人写程序,慢慢软件就变成了一个独立的行业。

  所以软件工程师就是实现这个模拟过程的关键人物,他必须先理解人是怎么在日常生活中完成工作的,才能够很好的把这些工作在计算机中模拟出来,软件工程师本身的培养就比较难,同时行业知识也要靠时间的积累,这样就远远超出了软件工程师的能力了。所以软件开发就开始有分工了。

 

软件实际上就是把现实生活模拟到计算机中,并且软件是需要在计算机的硬件中运行起来的。要做到这一点需要解决两个问题:

  1.业务问题

  2.计算机问题

  

这就是软件比较复杂的地方,涉及到软件本身的业务体系,和所虚拟的业务体系。根据以上的分析,所生成的架构,究竟那些算是软件架构呢?

  1. 软件因为流量增大而分拆成不同的运行单元,在不同的机器上部署所形成的架构,属于软件架构。

  2. 每个运行单元为了让不同角色的人,比如前端,业务,数据存储等能够并行工作,所分成的代码架构,也属于软件架构。

  所以当我们说软件架构的时候,我们一定要讲清楚,究竟说的是部署的架构,还是代码的架构。软件架构的落地,需要软件的组织架构和流程来保障,离开了这个,软件架构是一句空话。

当我们真正专注于别人的问题的时候,我们自己的理想,抱负,对技术的追求都不算什么了。这个时候就会真正的开始思考,别人究竟有什么问题。架构师是要去平衡别人的利益,甚至会调整别人的利益的。一旦架构师是全心全意的为别人的利益服务,自然而然的架构师就拥有了强有力的影响力,肯定会是一个leader。但是只是民意上的leader是没有用的,不能完全发挥架构师的能量。所以架构师必须是一个组织的领导人,有权利调动这个组织的架构,才能够更好的发挥架构师的作用,更好的把利益的调整落到实处。所以很多公司设了很多架构师的职位,但是并不具备调动组织架构的权利,那么这个架构师的职位一定是形同虚设。架构师只能够通过建立某些流程来行使架构师的权利,比如强制架构review,反而会造成很多内部不必要的冲突,最终都会导致这些流程流于形式,得不偿失。反过来,具备架构师能力的组织领导人,一定是一个很好的领导,这个组织一定是很健康向上的,因为每个人的权利和义务就是比较均等的。并且这类领导对于组织成员权利和义务的对等状况会非常的敏感,会及时的调整组织架构,在问题发生之前就解决了。这样这个组织就会具备更好的抗压能力,能够更好的为这个组织的客户服务,这个组织的成员内心一定都是比较平衡的,每个人的能力都能够得到比较好的发展。当然读者可能又会说,这不是管理学的东西吗? 是的,但也是架构的问题。所有架构的核心就是组织架构。或者也可以这样说,一个合格的组织领导人,一定必须是一个合格的架构师。

 

posted @ 2019-03-10 22:18  风沙迷住了眼  阅读(142)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