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cial Emotional Computing -价值观的运算

第三节 价值观的运算

第三节  价值观的运算

由于价值观的客观本质就是事物的价值率,因此价值观的运算在客观本质上就是价值率的运算。由于价值观的运算就是为了揭示不同事物价值观之间的函数关系,因此价值观的运算在客观本质上就是揭示不同事物价值率之间的函数关系。

一、价值观的并集运算

当某一母集事物是众多子集事物的并集时,人对于母集事物的价值观可由各子集事物的价值观的并集运算而得,从而构成并集价值观。例如,水果是苹果、梨子、桔子、西瓜、桃子等事物的并集,则人对于水果的价值观可由各个具体的水果种类的价值观的并集运算而得。

并集价值观:设A=A1∪A2…∪AN,则主体对于母集A的价值观称作各个子集Ai价值观的并集价值观,用∣WA∣来表示。

一般情况下,母集事物的并集价值观并不等于各个子集事物的价值观的代数平均值。价值观是主体对于事物价值率的主观反映,而价值率是单位时间内的价值资源的投入产出比,由于在同一个母集事物中,人对于不同子集事物所投入的价值资源比例往往是不同的,显然,人对于某一子集事物所投入的价值资源比例越高,该子集事物的价值率对于整个母集事物的综合价值率的影响程度就越高,因此该子集事物的价值观对于整个母集事物的并集价值观的影响程度就越高。可以证明(从略),母集的并集价值观与人对于各个子集事物的作用规模(即价值资源投入比例)有关。

价值观并集定理:主体对于某一母集的并集价值观∣WA∣等于各子集的价值观矩阵WA与各子集的作用矩阵X之点乘,即

∣WA∣=WA·X  

=∑(ωi×χ i)           (5-7)

其中,X={χ1,χ2,…,χn}称为各子集的作用矩阵,χi表示人对第i个子集事物的作用系数,它反映了这个子集事物所注入的价值量在整个母集事物所注入的价值总量中的比重,反映了价值资源在不同子集事物之间的分配比例。

不难发现,只有当各个子集事物的作用系数完全相同时,母集事物的并集价值观才等于各个子集事物价值观的代数平均值,即当χ1=χ2=…=χn=1/ n时,有:

  ∣WA∣=(∑ωi)/n             (5-8)

二、价值观的交集运算

当某一母集事物是众多子集事物的交集时,人对于母集事物的价值观可由各子集事物的价值观的交集运算而得,从而构成交集价值观。例如,一个人同时具备丑陋、无知和恶毒三种品行,则别人对于他的价值观(或看法、评价)可由丑陋、无知和恶毒三种品行的价值观的交集运算而得。

交集价值观:设B=B1∩B2…∩BN,则主体对于母集B的价值观称作各个子集Bi价值观的交集价值观,用∣WB∣来表示。

可以证明(从略),母集的交集价值观等于各个子集的价值观的乘积,即:

价值观交集定理:主体对于某一母集的交集价值观∣WB∣等于各子集的价值观之乘积,即

∣WB∣=∏ωi               (5-9)

三、价值观的其它运算

事物的价值观由于会受到众多变量因素的影响而不断发生着变化,价值观的其它运算就是指价值观受到某些特殊因素的影响而呈现的变化趋势。

1、价值观的“物以稀贵”趋势。根据“价值率的边际效应规律”,事物的数量越稀少,它的价值率就越高,人对于它的价值观就越大,就会越是关注和维护它的存在与发展。

2、价值观的“喜新厌旧”趋势。人总是喜欢新生事物,厌倦陈旧事物,这也是由“价值率的边际效应规律”决定的。这因为新事物往往含有新的信息,比旧事物具有更强的生命力和更大的发展前途,具有更高的价值;人之所以“厌旧”,是因为旧事物的信息随着时间的增长而逐渐消失,其生命力和价值特性逐渐退化。

3、价值观的“难贵易贱”趋势。人往往会十分珍惜经过千辛万苦才得来的财富,不珍惜轻轻松松就得来的财富。因为千辛万苦才得来的财富往往被认为具有更高的价值量或更高的价值率,反之,轻松得来的财富往往被认为具有更低的价值量或更低的价值率。

4、价值观的“爱屋及乌”趋势。当你喜欢某一事物时,你将会喜欢与该事物相关的其它事物。这是由于事物之间往往是相互关联的,某事物如果具有较高的价值率,那么,与之密切相关的其它事物往往也会具有更高的价值率。

5、价值观的“缺憾敏感”趋势。当人存在某种品质缺憾(生理缺陷、行为缺陷和精神缺陷)时,就会对与之相关的人、事物、语言、符号等表现出高度的情绪敏感性。这是由于许多事物的价值率往往受到人某些品质缺憾的关联影响而呈现出强烈的波动性,从而使人对于许多事物的价值观可能会受到这种品质缺憾相关事物的影响而呈现出强烈的波动性。

6、价值观的“逆反强化”趋势。当人的欲望、情绪和感情受到干扰或限制时,可能会激发他的逆反心理,强化这种欲望、情绪和感情。这是由于当人的正常价值需要因受到外力干扰或限制而得不到满足时,就必然会提高与这种价值需要相关的事物的稀缺性与价值率,从而提高了他对于这些事物的价值观。

7、价值观的“以己度人”趋势。善良的人通常容易善解人意,恶毒的人通常容易恶解人意。这是因为:当不了解他人的情感倾向或价值取向时,人就会自觉不自觉地以自己的情感倾向或价值取向来推测他人,以尽可能降低自己在推测他人情感或价值观过程中所出现的总误差。

8、价值观的“对号入座”趋势。当人有了某种先入为主的看法(或价值判断)时,人总会找到种种“证据”来证实或强化这种看法(或价值判断)。这是由于:人为了提高价值观的修正速度和修正效率,总是根据多种捷径,首先提出某种先入为主的价值观,然后根据“先肯定、后否定”的原则,对其进行修正。

9、价值观的“人穷志短”趋势。人的价值资源越缺乏,劳动能力越弱小,他对于低层次价值事物的价值观就越高,他对于高层次价值事物的价值观就越低;反之,人的价值资源越丰富,劳动能力越强大,他对于高层次价值事物的价值观就越高,他对于低层次价值事物的价值观就越低。这是因为:当人的价值资源缺乏,劳动能力弱小时,他只能把极其有限的价值资源用于维持最基本、最现实的生存需要,并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无法顾及高层次的价值需要,也无法顾及长远利益的发展。

四、价值观的分布函数

    同一事物对于不同的人类主体往往具有不同的价值,同一事物对于不同的人类主体往往具有不同的价值率,因此同一事物对于不同的人类主体往往具有不同的价值观。在理想状态下,事物的价值率可以认为是服从正态分布函数,那么,事物的价值观也可以认为是服从正态分布函数。

    一般来说,高层次事物、复杂事物、大范围事物、集体事物的价值观具有较大的方差;低层次事物、简单事物、小范围事物、个人事物的价值观具有较小的方差。

posted @ 2015-08-31 09:28  白婷  阅读(314)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