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阅读英文技术博客的好处



最近突然决定要好好学习下自己的英语,所以搜集下相关文章,摘录一些准备实践的观点:

我的英语学习经验

有人可能觉得学英语听地道的美式、英式英语是最佳的。但是我觉得非常有必要接触不同的方言口音。听一些较歪的口音反而有利于提高我的耳朵对英语声音的辨别能力。我现在的直接主管是一个法国人,他讲话时他把pattern说的像button,把data像汉语拼音规则一样说成“打它”,也许是受不同语法的影响,他还经常加些莫名其妙的复数、三单样的东西,用一些不常见到的结构表达……当然这些大部分都是后来慢慢总结出来的,第一次完全听不懂而且非常想笑,也许他刚听中国英语也憋着笑,谁知道呢。

  我不知道听不同的口音来提高辨别能力是否对所有人都奏效,不过我强烈认为这对改善中式口音有帮助。听和说是一套反馈系统,说的不好很可能是因为听的能力还不够强。很多聋哑人只是听不到声音而发声系统是正常的却不能说话,就是因为他们听不到自己的声音,没有反馈纠正自己发音的途径。听美国口音之余不妨试试看看英剧,再找机会体会一下其它国家人讲英语的方式,会比只听走遍美国之类的总结出更多。单纯傻听还不够,我会试着摆摆口型,听听自己的声音和其它口音的区别,再微调自己的口型反复尝试。

作为一个程序员,我对“英语好”的定义是能无障碍的在网络、现实等场合和别人做交流。我曾经斗大的单词不识,现在我已经能清楚的叙述工作,帮旅行团中的老外做做简单翻译,看看英语影视剧,在网络上用些手段和各国人交流,偶尔还能用个别单词嘲笑一下托福老婆的词汇量……也许你觉得这些不算什么,但我不想当专业翻译啊,我就是自信的觉得我英语很好。当然现在可能拿来很多东西都能难住我,比如新福尔摩斯中那相声贯口一样语速的推理桥段,比如一本再简单不过的菜谱……这些更像是我对“英语卓越”的程度定义。目前我的英语水平能给我的工作生活带来很多便利和乐趣,而且我还在进步当中。可以说大学毕业时我的英语水平并不比你们毕业时高明,如果我能训练自己的英语达到我心中好的程度,我相信你也能做到。如果你认为好英语能给你的工作生活也带来便利和乐趣,为什么不试一试呢。Do it, and prove it.

程序员怎么提高英语阅读水平

其实学英语和其他技能没什么太大区别,无论是你想在英语阅读、口语或写作方面提升自己,都需要进行长期的不间断的练习,坚持一段时间后(时间长短根据你自己的效率、每天用时、频率都有关系),你会发现自己的水平自然就提升了。作为程序员,英语阅读能力是最基本的要求,相对口语和写作来说也是最容易达到的,因为计算机类图书的那些常用单词就那么多,多读几本英语类技术图书,想不认识都难。

  一个相对容易坚持的办法就是,找一本和当前工作相关的、急需的技术图书,每天拿出一小时阅读,不认识的单词,如果不影响阅读可以不查词典。如果某个单词多次出现,那么就该查下词典并计入生词本。如果你能坚持查阅英英词典,那么提高就会更快了。

每天坚持一小时,这本书读完,你就会发现自己的阅读能力提高了一大截。这样看来提高阅读能力似乎很简单,但是,问题的关键是,你能否坚持下来,尤其是阅读初期,你只能看懂20%,需要不停的查字典,单词记了又忘,几个星期过去了,进展依然缓慢。这时候最容易放弃,你会痛苦的怀疑自己,我究竟是不是这块料。所以,提高英语阅读能力这事,和学其他的技能区别不大,而且是相对容易的,比提高英语口语和写作能力容易多了。如果程序员缺乏英语阅读能力,这将是你非常大的一块短板,如果意识到了,尽早补上。

程序员学英语:我是如何60天突破雅思的

雅思4门考试:听、说、读、写,其中听和读是关于“输入”,也就是如何有效地吸收信息;说和写是关于“输出”,也就是如何有效地发布信息。对应这个结构,我的速成办法就两个:听抄,背作文模板。首先说听抄,这个方法可以非常有效地帮助你提高“输入”能力。办法很简单:下载剑桥雅思听力教材(自己去找,我不会告诉你怎么找盗版书),用随便什么媒体播放器打开听力材料,准备好草稿本和笔。听一句就马上暂停,在本子上抄下这一句。如果抄不下来,就往后退一两秒,再听,反复听,直到你听清每个单词并且能抄下来。抄完一篇文章,就打开教材的答案部分,核对自己抄得对不对。每天两个小时坚持60天,一开始也许只能抄完一篇文章,到最后应该能抄完3~4篇。 另一个速成办法就是背作文模板,可以快速提高“输出”能力。首先要澄清一件事:我们在用英文“输出”内容的时候,最大的毛病其实并不是口音和单词量 —— 你想想印度人的口音,你再想想美国普通群众其实常用单词量只有几百个。最大的毛病是(1)结构不清晰;(2)语言不正式。为了解决这两个毛病,就要把良好的结构和正式的语言变成习惯。背作文模板是恰好直指这两个毛病:我们都知道作文要得高分,首先是结构清晰,第一段开篇叙义,第二段多角度论证,第三段总结陈词,等等;其次是用语正式,多用长句、组合句,多用正式的词汇,就会显得很有气势。如果你每次邮件都是一个作文模板套出来的,不管内容怎样,至少形式上不会让你丢人。

  我当时用的是《十天突破雅思写作》这本书,感觉相当不错。我背作文模板就靠见缝插针的小时间:等着跑build的十分钟时间,吃饭等着上菜的十分钟时间,我就拿个本子出来,默写一个作文模板,不填内容,只要结构的起承转合。当然每个邮件、每次跟客户比较正式的对话,即使是用中文,我也尽量拿作文模板来套,目的就是让自己熟悉这些结构。《十天突破》这本书里的作文模板数量并不多,很快就能全都背得滚瓜烂熟。每天再专门花半小时时间写一个两个作文题目,把这些模板用得融会贯通。

我60天攻克雅思的心得:每天两小时听抄,随时见缝插针背作文模板,半小时写作文。60天坚持下来,雅思分数一定会提高,而且英文水平一定会提高。

程序员学英语三部曲

读文档不能只读代码

  这些年来经常有希望翻译技术文档的程序员来找我讨论翻译问题,希望了解一些句子应该如何表达。一开始,我也认为这是中文表达的问题,但后来逐渐发现,其实更多的问题出在英文阅读上,所以我的回答经常是:你觉得作者这里说的是什么意思?引导对方把原文的意思逐步表达出来,其实这时候,真正的译文已经浮出水面了。

  最近的例子来自这句话:“But as with any web-based system, atom-based solutions trade scalability for latency, making atom often inappropriate for very low-latency notifications”。这句话之所以难翻译,问题似乎在于,除去句子的主干,之前有一个 But as…,之后又有一个 making…。然而我最后发现,对这个句子有疑问的程序员其实根本没搞懂 trade…for…的用法(翻译为“基于 atom 的解决方案需要权衡延迟和性扩展性”),如果明白它是“牺牲 xx 换取 xx”之后,整个句子就相当好理解,也非常容易翻译了:与所有基于 web 的系统一样,基于 atom 的解决方案为追求可扩展性,增大了延迟,所以 atom 通常并不适用要求极低延迟的提示。

  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做的是改变“只看代码不看文字”的习惯,至少要做到“阅读文字之后,认识到它的意思与代码是一致的”;其次是通过阅读纯文字的英文资料来学习某些新的知识(比如关于深入原理的细致讲解),这个方法我推荐给许多朋友,非常有效。

  注意读音

  以前总听人说,中国人学了很多年英语,其实是哑巴英语。不知道现在的情况有多少改观,但就我所见,不少程序员虽然阅读了大量英文资料,也会加入英文的讨论组,也敢开口说,但还会在读音上出现许多问题。这里说的“读音”,并不是字正腔圆的口音,而是一些术语的读音。

  众所周知,计算机科学的术语来源非常广泛。例如设计模式里,有一种模式叫 Facade,许多人往往直接读作['fəkɑ:d],其实这个词来自法文,正确的读音其实是[fə'sɑ:d];再比如伪代码的“伪”pseudo,正确的读音是['su:dəu],但我很少遇到程序员能把它读对,许多人干脆不会发这个音。

  也许有人说,这些问题不重要,大家“将错就错”,约定俗成就得了,但事情没有这么简单。最近我参加某个技术聚会,有一位嘉宾(技术高手)把框架名 chameleon(变色龙)读成了['t∫əmiljən],而正确的读音是[kə'miljən],因为没有文字资料,许多人听了半天才知道他说的是什么,一些不熟悉 chameleon 的听众更是到结束也没明白。中国人聚会尚且如此,如果有机会参加中外技术交流,读错造成的问题就更大了。

  要解决这个问题,有一个非常好的办法,就是学习美国大学的公开课,耶鲁、斯坦福等学校的计算机系都放出了许多高质量的公开课,学习其中的一些精品课程,不但能夯实基础,还能顺带学会许多每天都要遇到但不会或者读错的术语。比如我就从中学到,数据类型 char 的读音是[kɑ:],而不是[t∫ɑ:]。

  锻炼英文表达

  如果你背过单词,大概听到过“被动单词”和“主动单词”的说法,前者是指“看到了能认出来”的单词,后者指“表达时能主动应用”的单词。据我观察,许多程序员掌握的大多数英语,都属于“被动英语”——看到了能认识,但要表达同样的意思,未必说得出来。

  平时这样似乎没有问题,但如果要查阅资料,不会表达就造成了大的障碍。相比中文技术资料世界中“无责任/不负责转贴”泛滥的情况,英文技术资料的质量要高得多,Google 搜索资料的准确性也远高于百度;但要能够顺利应用英文资料,需要“主动”输入信息,描述问题,这时候“被动英语”就成了大问题。

  我遇到过很多次这样的情况:即便答案近在咫尺,输入正确的关键词,Google 的第一条结果就是答案,但程序员就是一筹莫展——因为他不知道计算机的“嘟嘟”声是 beep,不知道搜“多线程”资料应该用 concurrency,也不知道“死机”是 system halt,“黑屏”是 blank screen……

  要解决这个问题,最好的办法是在阅读资料时多用心,记住这些说法;另一方面,没事的时候多浏览 stackoverflow 之类的网站,不要因为问题与自己无关而忽略,要多留心这些问题到底是什么,是如何表达的。这样,在自己遇到问题时,才能迅速找到可能的解决方案,节省时间。

 外语学习的真实方法及误区

前言

  1. 对外语学习的主要误区

  2. 造成“哑巴英语”的最主要原因

  3. 英语环境的问题

  4. 特殊群体

  5. 语言关键期之争

  6. 语言条件反射

  7. 关于记忆力
  8. 中国“英”雄
  9. 二律背反?
  10. 世纪之战
  11. “学得”-“获得”之辩
  12. 克氏理论

实践篇

  第一阶段、早期(Early Stage)    

  1. 看图识音
  2. 全身反应法(Total Physical Response)

  第二阶段、提高期(Upping the Ante)

    1. 听力内容设计
    2. 纽约人在北京 v.s 北京人在纽约
    3. 寻找人工替代品
    4. 末世圣徒
    5. 偏要当文盲
    6. 倔强的拉丁文教师
    7. 最香、最亲、最爱,也最臭、最烦、最恨(背单词) 
    8. 美国文盲4000万! (阅读与拼写)
    9. “字母读音法”大战“整体语言法”(Phonics vs. Whole Language)
    10. 中国人都是“字林高手”

  第三阶段、增长期(Getting Serious)

    1. 你是什么“学”型?

    2. 增长期听力特点和应对策略

    3. 什么叫做“用语言思维”?

    4. 这一阶段的学习策略的制定和理想学习体系特点的描述

    5. 关于连读的误区

    6. 背诵式学习策略分析

    7. 对第三阶段学习策略成功者的调查和分析

后记

发音不准的主要原因不是嘴的问题,而是耳朵的问题。

  其实发音不准主要是因为耳朵听不准这件事,大家是有实际观察经验的。比如有人唱歌走调,是什么原因呀?是不是嗓子不好?不是,主要是耳朵听不准,所以唱歌走调的人唱完了觉得自己唱得挺对的,你们怎么都说我走调呢?原因是他们的耳朵听不准音,自己听不出走调了。(如果您唱歌不走调,自己堵上耳朵唱一个试试,别人保证说您走调了)。那么这些被做实验的日本人都在美国生活了一段了,天天听标准音,为什么改不了口音?原因是:成年人的耳朵听音不准,分辨能力低,听不准一个不在自己母语语音范围内的新标准发音,也听不出自己和标准音的区别(可能自己觉得有些区别,但具体也说不明白),以为自己已经发到标准了,其实还有差距。日本人母语缺音太多,所以最吃亏。(大家在网上可以找到日本人用来测试“r- l”分辨率还剩多少的测试网站,大家可以试试,很好玩儿。中国北方大部分地区的同学或普通话标准的同学会得分很高的)。

科学实验告诉我们,只有小孩子的耳朵对各种语言有高分辨率,才可以听准任何语言的发音而模仿到位,成年人不行了。具体说,大多数人到十二岁以上就不行了,这个能力失去了。这就导致了成年人为了纠正外语发音时或提高发音准确度,单纯听和模仿标准外语发音不行,因为做不到,所以如何纠正成年人的发音的最重要环节就是提高成年人的听音准确度。而实践经验证明,多听各种非标准音,有助于成年人提高听力敏感度和分辨力,从而达到定准和自然纠正自己发音的效果。(什么是各种非标准音?比如英文 “very interesting”, 法国口音是 “vehi intehisting”,日本口音是 “veli indelisding”,中国口音是“外瑞-因踹斯停”)。当经过一段时间仔细听和分辨各种口音的适应训练后(当然不是仅听非标准音,要和该句的标准音以及自己的模仿发音进行对同时比训练),听者的听音敏感度提高了,甚至能准确分辨带口音的人来自哪个国家,发音就自然进步了。这是成年人纠正发音的科学方法,跟大家想当然的结论正好相反。多听各地人的口音,并进行比对训练,耳朵敏感度越来越高,口音就越来越小。这是成年人科学的纠正发音的方法。(在有些电影学院在纠正成年外地演员时会采用类似方法。)跟大家当初想的正好相反吧,但现在大家都明白了。遗憾的是,很多英语老师也不明白这一点,所以总建议大家听一个标准音或追一个某国人交流。现在这一误区应该纠正了。

科学家做过实验:如果听到外语需要必须在大脑中翻译的话,正常速度的语言一般人只能翻译到第三个字就跟不上了,个别人能翻出四个,几乎没有人能超过四个。可大量的句子都是超过四个单词的呀。所以我们很多同学总在那里重复简单英语而提不高。那我练得特熟,翻得特快,行吗?答案是:永远也不行。那能不能不想中文,听到英文直接就理解?这是一种什么状态?答案很简单:要能用英文思维就行,说白了就是会用英文想事儿了。这个概念十年前还新鲜,现在知道的人越来越多:“会用任何语言流利交流的前提是必须能用这种语言思考,做不到的就永远不能正常交流。”这是结论,没有英文思维,永远也听不懂正常速度的英文,永远也听不了长句子。关于英语思维是英语正常交流的前提这一结论因为已经比较清楚和为人们接受,证据也比较多,所以不用在此辩论。但为什么我们学了十几年的英语都没有英语思维呢?大家看,如果学每个单词时都是通过背它的中文解释学会,就有问题了吧。大量的实验告诉我们,语法知识的多少和交流的流利程度甚至正确度是没有丝毫关系的。语法书倒背如,还是不能交流,还是出语法错。原因很简单,从说话的思维机制上讲,人在说话时,大脑是禁止思考语法规则的。一旦想规则,人就不能说话了。想一下我们中文都说得这么流利,能去想语法规则吗?主语用这个,谓语用那个,状语放在这里。。。根本不可以!那英语也一样嘛。所以语法知识不但不帮助形成英语思维,反而在捣乱。

  所以大家已经发现,“翻译”和“语法”不但不帮助提高交流能力,反而阻碍英文思维。但大家看到翻译、语法几个字非常熟悉,原因是我们这么多年,就是这么学英语的。大家十几年来,不管是上课还是自学,用的方法叫做“语法-翻译法”,英文叫TRANSLATION-GRAMMAR METHOD 。这种方法是英国人几百年前用来学习希腊语和拉丁语时建立的系统的外语学习方法,通过研究目标语言的语法结构,和单词在自己语言中的翻译去学习这种语言。比如大家当时学这句时:

大家如果现在上网,在搜索器中打“出国才知道的十大秘密”这几个字,就会看到,第一条就是“发现了并不是在英语环境中就能自然学会英语。” 大家举个极端的就例子明白了。你不是想要外语环境吗?很好,我给你找一个。我找几个阿拉伯人在一间办公室交流,你每天都来,一天8小时听他们交流。过了三个月后我来看你,问你阿拉伯语听懂几句了?很多人这时候很明白:“一句都不懂。”因为你听到的那些外国声音,都被语言学家称为“无效的输入”,或本人管它们叫“无效的声音”,因为不懂,跟听到的噪音没太大区别。所以并不是多听就懂,听懂是有严格的条件的。后面我们重点讲需要什么严格条件,大家先不忙。那成年人在国外一般到底需要多长时间才能把外语说得比较流利呢?国外的语言专家有很深入的研究,他们发现,前提是如果能维持外语环境(不能每天缩在本族人中),那么达到流利程度的时间需要年龄除以6。也就是说,如果三十岁到国外,需要5年才会比较流利。所以很多出国读研究生和工作5年以上的中国同学,英语可能是非常流利的。但我们发现,由于开始时基础差,很难维持外语环境,所以很多移民留学生在国外5年以上外语仍很差。

统计发现婴儿注意语言的时间每天一两个小时而已。但两年就会了。大家不要认为小孩子语言水平低,他们是知识能力低,语言是很流利的。所以儿童是掌握语言最快的,比成人快5到10倍。这种差异是如何产生的?有没有办法让成年人也用学母语的速度学习外语?这些问题正是国外语言专家研究的重点。尤其在近几年,已经有相当多的研究成果,下面就为大家介绍。

大家都知道我们的大脑有左右两个脑半球,每个脑半球负责不同的功能。绝大部分的人,左脑负责的是:数字,逻辑,计算,推理还有语言。右脑负责的是:图像,色彩,音调,旋律还有浪漫。有人简单总结为左脑是逻辑脑或理性脑,右脑是图像脑或感性脑。(美国科学家曾进行过人群左右脑功能位置统计的比对,发现右手优势的人,95%是这一顺序,5%是左右颠倒的。而左手优势的人,即我们说的左撇子,居然也是大部分人符合这一规律,达75%)。婴儿大脑所具有的神经元突触数量大约是成人的两倍,负责左右脑的联系的神经也比成人丰富,所以小孩子在获得语言时,左右脑一起紧密配合使用。而到了大约六岁时,有人研究说如果这些神经元突触还不使用就开始消退,有人研究说左右脑的神经链没有开始使用就开始萎缩(还有说断裂的),到了十二岁,这些神经元突触啊链啊就只有小时候的一半了。所以成人以后,左右脑分工开始变的重要,但学语言的优势反而失去了,因为成年人开始只主要应用左脑来“学习”语言了。尽管目前科学证据还不够丰富,但这一分析还是合理的。于是成年人和儿童对语言的掌握出现的本质区别。

先看成年人如何学习语言,这个大家比较熟悉。大家听说过很多学习方法,看过很多教材,见过一些成人学习外语的成功案例,但大多都是在用同一类方法在学习外语,即用“记忆”的方法。大家看到这里觉得奇怪:没错啊?学外语不就是靠记忆吗?背单词,背句子,背文章。谁记忆力好或刻苦记忆谁就最厉害。我就是记忆不好。但记忆有错吗?我们往下看错在哪里了。记忆完了存放到了大脑负责记忆的区域,形成的是对这种外语的知识的记忆。记忆过程符合记忆规律,大家最熟悉的是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Ebbinghaus 的记忆曲线,即记忆-遗忘-再记忆。有人说要忘掉七遍才能不忘,这里不再对记忆规律多讨论,总之很辛苦。语言的变化是非常复杂的,不能说只有两万句英语,应该说有无数种组合,专家分析有几百万种常用组合,当然包括了一般人使用的近两万个单词和上万个词组。(英文单词一般是一词一意,个别的是两意。但词组一般都是多意的,比如take off, 要按意义数分,词组可要比单词量还大了。)所以要有相当大量的知识才能准备应付这么多的变化。要达到相当的知识量,一般需要至少9000小时的记忆时间。对大多数时间紧张或稍缺毅力的同学来讲,实在是太难了。9000小时意味这什么?一天一小时需要近30年,一天3小时要近10年。当然有些人确实是用这种方法学会外语的,但真太不容易了,后面我们会做些案例分析。但先在这里对那些靠刻苦努力成功的同学表示十分的敬佩!

  总之,成人学习语言的过程是:记忆——记忆区——知识。

  那儿童是如何掌握语言的?刚才说了,他们在掌握语言时,是左右脑紧密配合的,更准确说,是用右脑帮助左脑实现建立语言区。大家还记得右脑是图像脑吧。儿童在最初听到任何语言的时候,一上来肯定是不懂的。但因为他们没有语言,再给他们解释也是无用的。那怎么办?没人着急,人家自己有办法。他们通过在出现这些词句(一般先是简单词汇,更严格说是只这些词汇的语音)时的场景图像的观察(当然还包括触觉,嗅觉等其他辅助的感官刺激,盲童甚至仅靠这些辅助感官刺激),而猜测这些词句大概代表的含义,并与图像进行“联系”。经过几次的重复刺激后,形成了对这一语音符号的“条件反射”,在大脑语言区的位置形成了脑神经的一个网络结构逐渐构造该语言的语言区,最终实现了用这种语言的语音符号思维的能力。这个过程实现起来,既轻松,又快捷,成年人望尘莫及,而总是感到惊叹。

  总之,儿童的语言获取过程是:猜测——形成条件反射——建立语言区——实现语言思维。

说起语言是一种“条件反射”Conditional reflex,还真没太多人反对。大家在中学就学过,语言现象是“第二条件反射”,所以语言本身也叫做“第二信号系统”,使用工具和语言条件反射是人类特有的能力。 诺贝尔奖金获得者、俄国生理学家巴甫洛夫(Ivan Pavlov)早在上世纪初就奠定的经典条件反射的基础。他的实验方法是,把食物显示给狗,测量到狗会大量分泌唾液。这叫非条件反射,不需要条件。但如果随同食物反复给一个并不自动引起唾液分泌的中性信号刺激,如铃声,经过一段时间重复刺激后,狗会逐渐在只有铃声而没有食物的情况下就分泌唾液。一个原是中性的刺激与一个原来就能引起某种反应的刺激相结合,而使狗学会对那个中性刺激做出反应,这就是经典性条件反射的基本内容,称为第一信号系统。另一类是抽象信号,即语言、文字称为第二信号系统。第一信号系统就是对第一信号发生反应的大脑皮层机能系统,将直接刺激转为机体各种活动的信号。第二信号系统是对第二信号(语言、文字)发生反应的大脑皮层机能系统,它是将第一信号系统的单纯刺激转变为具有抽象意义的词语的信号。第二信号系统是在第一信号系统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反过来又影响和支配了第一信号系统。 关于儿童语言获得和成年人学习语言的过程对比,有必要再加以说明。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路线,正是造成语言学习能力差异的主要原因。

  我们先看儿童的语言获取过程:猜测——形成条件反射——建立语言区——实现语言思维。我们倒着往回看:语言是思维,大家已经同意。学术界有三种说法,一是语言决定论,认为语言决定思维;二是思维决定论,认为思维带动语言;三是认为两者互相依托。其实三者不必争,都认为语言和思维紧密结合。那大脑的语言区呢?这一问题上上世纪就解决了。1861年,法国医生保罗.布洛卡(Paul Broca),准确地找到了语言区的位置,于是该语言区被命名为布洛卡区。十几年后,德国医生魏尼克(Wernicke)又发现了大脑中另一个负责语言的区域,后也被以发现者名字命名。大脑中的语言区最主要的是这两个,他们都不是负责记忆的。婴儿刚出生,大脑象白纸一样,随着开始接受“色、声、香、味、触”等刺激,脑神经开始忙起来。这些神经主要集中在大脑皮层(cerebral cortex)即灰质部分中,而灰质下面的白质,则是这些脑神经的长纤维。这些纤维由绝缘材料包着,分别向各处传送电脉冲。语言区的形成是通过这些神经纤维按一定规律铺垫而成。具体形成的脑神经机理目前还不十分清楚,我们只能从外界现象和脑受损伤的症状观察,这里不再细说。从外界看,是条件反射形成的。

  那成人学习语言的过程:学习——记忆——记忆区——知识这一途径呢?我们已经知道语言不是知识(有某些知识的成分,但那不是语言能力的本质),那语言是否在记忆区?学医学和心理学的同学比较清楚不是。就算我们没专业知识,但有这样的观察:有的人记忆受损,什么都记不得,但说话没问题。他怎么没吧语言忘了呢?原来语言本不是记忆。大家记得成龙演的“我是谁?”或Matt Damon演的“伯恩的身份”吧?两人都是连自己名字都不记得了,但说话甚至多种外语都会说。既然本不是记忆,就谈不上真正意义的“会忘记”,当然也就知道语言不应该是靠记忆或“背诵”得来的了。而记忆的方式正是成年人学习的主要手段,有人抱怨忘了也就不奇怪了。

首先说,确实关键期的生理结构特点使得儿童在自然语言环境下掌握语言的方式是最自然,最轻松,最快速而且效果最好的。所以要获得一门或几门语言,最理想的是在关键期前或一般说12岁以前。成年人习惯于“学习”外语,而且是记忆式和翻译式的,所以效率低,时间长,效果差。但从理论上说,如果有办法使成年人按获得母语的过程去掌握外语,就算有一定生理差异,应该也是很有效的呀?因为成年人条件反射能力又未失去,大脑中空地方有得是,理解力还比儿童强,生活经验、知识、甚至记忆都可以帮助加速外语的掌握,再加上个科学的语音训练法,应该不会差太多了吧?这一假设是成立的,所以关键难点就在于成人不会自动用当年的母语实现过程去掌握外语,往往没有某些“必要条件和手段”让他们用自然法掌握语言,或有了条件而“控制不住”地还在使用习惯了的“学习”手段和陷入各种误区。所以解决方法就是要从提供“必要条件和手段”以及“强迫”他们回避各种误区的干扰(无论有无自然外语环境的地方)。这一点,正是近几十年来国外的语言学专家和语言教育学家们一直在努力的方向。无数优秀的专家学者为此奋斗了毕生经历,而许多国家,特别是美国,英国,加拿大,为语言研究投入了亿万的资金。近些年光美国就达每年上百亿美圆,还不要去估算他们对脑神经学方面研究的投入。人类对语言学的科学研究进行的如此不懈奋斗,如果我们不了解甚至不愿了解,实在说不过去,同时也就无法让我们每个学习者作到对语言有起码的正确认识。

  在这里要插一句关于在没有自然外语环境下的关键期以下的儿童掌握外语的问题。比如中国的儿童。家长们,你们可千万别觉得你们一直以来让自己的小孩从小开始学习外语,还送他们去补习外语是英明之举,其实中间的很多东西又都搞反了。因为如果是“学习”外语的话,那成年人的学习记忆和理解能力远远超过儿童,还不如等长大以后再学。而且儿童“学习”外语也是很难建立外语思维的。小朋友的问题在后面我们会找篇幅专门讨论,我们先集中解决成人的问题。

笔者分析国外关于语言学习的研究,是由几个主要领域从上至下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生物链”。我们从最上层看起。

  1. 神经语言学Neurolinguistics

  研究者主要是以人类语言能力和现象的脑神经原理为研究重点的一些医学专家和心理学家。他们的研究核心不是如何学外语,而是对人类大脑如何接收、存储、加工和提取言语信息的具体实现机制和对脑神经结构的影响做研究。(这方面的研究和论著浩如烟海,中国近几年引进了一些资料,仅“Brain and Language”一个原文期刊,北图就放了整两排的大书架。另外最近有人把“成功学”范畴的“N.P.L”:Neuro-Linguistic Programming 翻译为神经语言学,很让人看着糊涂。有人为了区别,说你们搞语言的就改翻译成叫“语言神经学”吧,“神经语言”掉个位置变成“语言神经”,别影响我们销售NPL课程,现在正火呢。唉,斯文扫地。)

  2. 语言学

主要对语言本身的分析和研究。语言获得、语言掌握、言语生成、言语理解和语言教学的理论体系。他们依靠和参考神经语言学的研究成果,分析这些成果对语言现象在实践层面的意义,在语言使用的范畴做科学实验,为近一步的语言教学提供理论依据。(大家所关心的“学习方法”的理论层面,和这一个领域中最多。)

  3. 语言教育学

  主要根据以上两个领域的研究成果和教学者自身的教学经验和对语言学的理解,研究在语言教学中的实际应用,提出具体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分析对比教学效果,制定最佳语言教学的方案,教学模式等。(大家关心的“学习方法”的实践层面在这里有。)

  4. 语言产品设计者

  主要根据以上三个层面的研究成果,结合客户需求和商业化模式,设计,制造和推广出供学习者使用的各种产品。(这里面鱼龙混杂,硝烟滚滚。但无论本人观点和喜好是什么,决定在此不对任何商家和产品做评论。我把判断工具交给大家后,大家自己就会看明白了。)

  以上四个领域的依存关系非常清楚,但相互之间的界限有时会模糊。有的专家甚至跨越多个领域。整个链条系统非常庞大,几个领域之间常常出现断层,而且经常头上产生的变化传到尾巴上时,很多事都已事过境迁了。但无论如何,头上发生的风吹草动,往往会给各个领域带来震荡。比如最近英国的神经语言学家通过实验发现,会用两种语言的人(指有双语思维能力的人),他们的大脑聪明程度相对单一语言的人高,而且正是外语思维能力大幅度迅速地提高了他们的聪明度。2005年,BBC发布了Bilingual Boosts Brain Power的报道,在语言学,教育学界同时掀起外语研究旋风。关于这一层的其他故事,我们以后在找机会详谈,先进入第二层和第三层,否则真有同学跟我急了。

  语言学和语言教育紧密相连,各种方法论多出此门。在外语学习上,一个“语法-翻译法”Grammar-Translation,统治了世界数百年。一直到上世纪中叶,也是随着自然科学的发展,语言学上开始不可避免地出现了“百家争鸣”的繁荣景象。如著名的前面提到过的Lenneberg博士,也是在这一时期提出的关键期理论的。很多著名的学习体系开始形成和推广,有的一直在今天看来还有很多合理和可用的因素。比较著名的学习方法非常简单地介绍如下:

  1. Audio-Lingualism

  先听录音,学生模仿和记忆,再逐渐单个句进行重复和替换,变换训练。(典型的有了广播和录音机的直接产物)

  2. Cognitive-Code

  还是很象语法-翻译法但已经开始进行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联系,交流能力受到重视,但还是较偏重于学习甚至是语法学习。

  3. The Direct Method

  几个分支方法都在这一名下。老师通过使用外语例句来展示和讨论新语法内容,学生从实例中猜测和讨论新出现的语法现象,并试图使用新学的结构实践外语会话。老师回答问题并指出和纠正学生的语法错误。还比较偏重语法教学。

  4. The Natural Approach

  教师用目标语言(即外语)授课,学生到可以用母语或外语提问。学生的错误不再被指出和纠正,课堂更着重使用外语,但作业中语法练习仍很多。

  5. Total Physical Response (T.P.R)

  这是大家常听到的著名的“完全肢体反应法”,简称T.P.R。通过学生对外语指令的听和猜,做出相映的身体反应。比如听到“Sit Down!”时要真的坐下。逐渐难度开始增加,而且学生开始试着给出指令。母语翻译过程完全避免了,并且大家是在观察和身体力行进行动作模仿地建立条件反射。从直觉上我们就发现了这种方法对建立外语思维一定是非常奏效。的确如此!所以该方法至今仍在世界各地采用。但该法的局限性比较大,对教师的要求也高,因为很多指令做不好动作就难以领悟。而且实现思维的词汇量有限(抽象的东西没办法做动作),一般500到800个左右,最多1000个。但已经是非常了不起了。后面我会再找机会详细讨论一下这一方法并给大家这几百个典型TPR词汇,到时大家回去就可以开始自己或和朋友玩儿了。

  6. Suggestopedia

  这种形式是在一个融洽而轻松的气氛下,几乎只使用外语的课堂。老师的任务是创造一个这样的环境,把复杂的外语对话“表演出来”让大家理解。对老师的要求相当高,但建立外语思维的效果相当明显。(如果你有一个外国朋友能天天这样和你交流,那我一定不说跟老外交流效果差。泰国有所很知名的学校就一直在这样教语言,两个老师在课堂上表演,学生看着,都学得很快。哪天我一定得去学上一段)。

  大家已经看出来了,这几种方法除头两个外,越来越远离“语法-翻译”的传统,从“学习记忆”向“交流应用”,逐渐向建立语言思维的方向发展。而在语言学研究上,也同时逐渐形成了一个重要的外语语言学流派,它就叫做S.L.A.(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它的革命胜地是在美国。一场反映新兴活跃学术思潮和保守的老牌英国的“语法-翻译法”传统礼教之冲突的世界大战的硝烟,已经弥漫在欧洲的上空和整个世界,一场“世纪之战”已无法避免。

“学得”和“获得”的交锋从表面上看是关于外语是“学习”Learn会的还是通过自然“获得”Acquire实现的之争,但实质上是两条路线的斗争。美国语言学家乔姆斯基(Noam Chomsky)在50年代中以“国际语法”首先掀起了革命,冲击了结构语言学的支配地位,再由语言学泰斗克拉申博士(Stephen Krashen),在七、八十年代将SLA推上了顶峰。从此SLA所向披靡,在与传统派的许多较量中节节获胜,根据地从美国传遍了欧洲和世界。传统势力对老克的仇恨和惧怕使他们用劲各种手段攻击博士本人,甚至反.动同盟们还专门建立了一个网站叫作Krashenburn.com。现在已做灰飞湮灭,剩下个别遗老遗少把它搬到了“个人空间”中保存,估都计欠费上不去了。

  克拉申所创立的SLA,是当今世界影响最大的语言学理论。尽管他的很多理论至今存在一定争议,但它的先进性,合理性,科学性和革命性是广泛得到认可的。许多目前先进的语言学成果,都是在他的理论基础上发展而来。对他的语言学理论的了解,会让我们用科学武装自己的头脑,对掌握语言的实践有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很遗憾,过去我们中国的同学们几乎很少有听到过他的名字和理论的,甚至连有些外语教学工作者也没听说过他,以至于让许多“土棍”出来混世,这不能不说是我们长期闭门造车的恶果。克拉申的理论朴实无华,深入浅出,初学者一点都不觉得深奥难读。在下到这里当然要介绍克氏的理论。大家读懂后,已经可以成为半个方法专家了,大家之前提出的一些问题,看完就已经能有答案了。

克氏理论

  克拉申认为:简单来说,语言的掌握,无论是第一语言还是第二语言,都是在“可理解的”真实语句发生(即我们前面探讨的有效的声音,也就是可以懂意思的外语)下实现的;都是在放松的不反感的条件下接受的;它不需要“有意识地”学习,训练和使用语法知识;它不能一夜速成,开始时会比较慢,说的能力比听的能力实现得晚。所以最好的方法就是针对以上语言实现的特点来设计的。他的理论由以下五大支柱组成,被他称为五个“假说”。五个假说不分先后,但分量不同,下面一一说明:

  1. 悉得——学得差异假设(The Acquisition-Learning Hypothesis)

  成人是通过两条截然不同的途径逐步掌握第二语言能力的。第一条途径是“语言悉得”,这一过程类似于儿童母语能力发展的过程,是一种无意识地、自然而然地学习第二语言的过程。第二条途径是“语言学习”,即通过听教师讲解语言现象和语法规则,并辅之以有意识的练习、记忆等活动,达到对所学语言的了解和对其语法概念的“掌握”。悉得的结果是潜意识的语言能力;而学得的结果是对语言结构有意识的掌握。

  该假设认为,成年人并未失去儿童学语言的能力。克拉申甚至认为,如果给予非常理想的条件,成人掌握语言的能力还要比儿童强些。他同时还认为,别人在旁帮你纠正错误,对你的语言掌握是没有什么帮助的。这一点中国同学值得注意。

  2. 自然顺序假设(The Natural Order Hypothesis)

  这一假设认为,无论儿童或成人,语法结构的悉得实际上是按可以预测的一定顺序进行的。也就是说,有些语法结构先悉得,另一些语法结构后悉得。克拉申指出,自然顺序假设并不要求人们按这种顺序来制定教学大纲。实际上,如果我们的目的是要悉得某种语言能力的话,那么就有理由不按任何语法顺序来教学。

  初学时的语法错误是很难避免的,也是没必要太介意的。

  3. 监检假设(The Monitor Hypothesis)

  一般说来,下意识的语言悉得是使我们说话流利的原因;而理性的语言学习只起监检或“编辑”的作用。换句话说,当我们开口说话时,话语由“悉得”系统产生,经“学得”系统监检后成为“真言”而吐露出口。语言学习的这种监检功能可能在我们说话或写作之前,也可能在其后。

  在口头交谈中,人们往往没有时间去考虑斟酌语法。语法规则如果不是悉得而是背出来的,也用不上。但在事先准备的正式发言和写作中,语法的使用能提高语言的准确性,为演讲或文章增添色彩。

  这一条可以说是克拉申对语法知识的用处做出的最大让步。

  4. 输入假设(The Input Hypothesis)

  输入假设也是克拉申第二语言悉得理论的核心部分。只有当悉得者接触到“可理解的语言输入”(comprehensible input),即略高于他现有语言技能水平的第二语言输入,而他又能把注意力集中于对意义的理解而不是对形式的理解时,才能产生悉得。如果你的现有水平为“i”,那么就要给你提供“i+1”水平的输入。这种“i+1”的输入并不需要人们故意地去提供,只要悉得者能有足够的理解输入时,就自动地提供了。克拉申认为,理解输入语言的编码信息是语言悉得的必要条件,不可理解的(incomprehensible)输入只是一种噪音。按照输入假设,说话的流利程度是自然达到的,是不能直接教会的。

  对输入假设的理解关键点就是comprehensible input “i+1”。+ 1 就是在自己现有水平上加了“一点点”难度。换句话说,我们正是因为有了这一点点难度才提高的。其实大家寻找的答案,最主要的出处就在这一条上。我们之前对一系列误区的分析,很多都能从这一假设中找到依据。我们今后掌握的最重要的技术就是不断自己创造这一条件。稍后我们详细说明。

  另外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沉默期”(Silent period)的概念,是在这假设里引入的。克拉申认为,无论成人或儿童,在掌握说话能力前,都会有一个相当长的沉默期,直到听懂的量达到一定程度而有足够的自信时,才可能说话。这一沉默期是正常的同时也是必要的。所以大家不要急着上来就想说,说的能力要来得慢,同时它是自然到来的。

  5. 情感过滤假设(The Affective Filter Hypothesis)

  情感过滤假设认为,有了大量的适合的输入的环境并不等于学生就可以学好目的语了,情感因素起着促进或阻碍的作用,心理上的因素影响着他悉得语言的速度和质量。这些因素是:1)动力。学生的学习目的是否明确,直接影响他们的学习效果。2)性格。比较自信,性格外向,乐于把自己置于不熟悉的学习环境,自我感觉良好的学生在学习中进步较快。3)情感状态。在第二语言或外语的学习中,焦虑较少的人容易得到更多的语言输入。同样,心情放松和感觉舒适的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显然学得更好。

  这一假设有点偏语言教学经验谈,它的重要性也常被忽视。(后来人们通过实验发现,人在试图说外语而又说不出来时因焦虑而在脑部产生的电流,可以电死一只老鼠,可见学外语时的焦虑程度之高。)

  可理解输出 Comprehensible Output

  后来语言学家又发现如果仅有输入条件而缺乏输出体系,学生就会听得懂但说的能力差。广东话中有一句:“识听不识讲。”说的就是这一现象。于是斯韦恩(Swain)在1985 年提出了“可理解输出理论”,即在输出时尝试做一些高出他们目前水平的练习。因为输出的过程可以促使学生积极寻找合适的形式来表达他们所要表达的意思,当他们碰到一些不知该如何表达其意思的困难时,就会去努力尝试,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可以自己尝试总结一些新的规则,从对方的反馈中总结经验,最终形成比较稳固的体系。

  这一理论是对克氏理论体系的补充。本人认为到此,“二语悉得论”框架到此已经比较完整了。

  前面这些讨论,一直是在学习语言方法的“战略”层面。大家最容易忽略“战略”而急着进入“战术”层。而战术上的偏差和错误可以弥补和纠正,战略上的失误会导致全盘皆输。下面这句话是美国西点军校学员必须背诵的:“Every Battle Is Won or Lost Before It Is Ever Fought.”大家仔细看一下,可以感到自豪了。这是中国古代军事战略家孙子的名言。

  有了“二语悉得“的理论结构,就可以制定战术了。聪明的同学这时已经自己独立做了,下面我帮大家搭个架子,并讲一些以往的经验和观察,大家可以共同探讨。对于学习者来说,可以按照制定出的战术具体实践,对于教学者而言,要根据正确的理念设计课程和教学模式。我们先谈学习者的战术制定。

 “先听说,不读写”

  这是一个外国语言学家不太讨论(因为对他们来说是常识)而中国同学却常常误解问题,即听说读写之间的关系。对于中国同学来说,认为这四个方面的区别比较明显,而且我们常常把“听说”归在一类,把“读写”归在一类。这和中文的特殊性有关。中文的“听、说、读、写”是分家的,大家会“听说”交流后,并不会认字,要去“学习”认字。因为中国的汉字确实是需要通过“学习”的方法掌握,也就是主要用记忆的方法。不学习,汉字是无法掌握的(新的脑神经学研究还发现中国人在辩认汉字时大脑使用了特殊的区域,以后再给大家介绍)。而英文,和许多其他的拼音文字一样,读音和文字是紧密相连的。会了“听说”,只要掌握了读音规律,拼写自然就会了。所以严格来讲,外国小孩上学不学习“认字”,而是学“拼音规律”。英文叫做Phonics。(我们有时翻译成“弗尼斯”。)关于这个规律,以后我再给大家详细分析。

一般语言学家会把外语学习过程的能力阶段分为四到五个。简单点,我们分四个:

  1. 早期(Early Stage)或初始理解期(Pre-production/Comprehension Stage)。

  2. 提高期(Upping the Ante)

  3. 增长期(Getting Serious)

  4. 高级期(Scaling Everest)

  每个阶段情况不同,每个人的英语现有能力情况也很不同,应用的方法也不同。

 不要相信只凭听说的任何事物。不要相信世世代代流传下来的传统。不要因为众人都这么说而相信它。不要因为经典上的记载而相信它。不要相信权威、导师或长辈的教导。当你经过观察和分析后,认为事物与原则一致,并有助于个人和大家的善行与利益,才接受实行。




  今天在知乎上被邀请回答这个问题,一不小心写了很多,算算已经可以当作一篇博客了,于是记录下来。

  问题:作为一名程序员,虽说每天都在和英语打交道,但是当看到一篇英语文档或者英语技术文章的时候还是比较头疼,理解他们的意思也只能是20%。尤其是使用google搜索的时候,很多问题解决办法都是英文的,还有一些国外比较有名的网站比如 stack overflow,上面也有很多学习的资源。怎样才能让自己顺利阅读这些技术文章呢?

  回复:

  其实学英语和其他技能没什么太大区别,无论是你想在英语阅读、口语或写作方面提升自己,都需要进行长期的不间断的练习,坚持一段时间后(时间长短根据你自己的效率、每天用时、频率都有关系),你会发现自己的水平自然就提升了。举个例子,现在写博客似乎是最难坚持的,但是如果你每个月都能写一篇略有价值文章的话,5年就会有60篇高质量的博客,你几乎都能集结出书了。最简单的坚持,最后的结果都是惊人的。但很多人往往每年只能写1篇,或者干脆一放就几年过去了。所以你知道,成事的人总是少数的。

  作为程序员,英语阅读能力是最基本的要求,相对口语和写作来说也是最容易达到的,因为计算机类图书的那些常用单词就那么多,多读几本英语类技术图书,想不认识都难。

  一个相对容易坚持的办法就是,找一本和当前工作相关的、急需的技术图书,每天拿出一小时阅读,不认识的单词,如果不影响阅读可以不查词典。如果某个单词多次出现,那么就该查下词典并计入生词本。如果你能坚持查阅英英词典,那么提高就会更快了。

  每天坚持一小时,这本书读完,你就会发现自己的阅读能力提高了一大截。

  这样看来提高阅读能力似乎很简单,但是,问题的关键是,你能否坚持下来,尤其是阅读初期,你只能看懂20%,需要不停的查字典,单词记了又忘,几个星期过去了,进展依然缓慢。这时候最容易放弃,你会痛苦的怀疑自己,我究竟是不是这块料。

  毕竟人类的大脑都是倾向于舒适和懒惰的,谁都知道花一个或几个小时看看美剧或刷刷微薄,是容易的,嗨皮的,时间在感知上也是,刷一下就过去了。学英语、学一门新的编程语言、写博客是痛苦的,有时候你甚至会有意识的去避免开始这件事情,先干点这个,再干点那个,熬到最后,发现没时间了,再拿起书来读一会,困了,今天先睡吧。就这样,一天天很快过去了,你发现自己似乎每天都在坚持,但依然没效果。但事实是,你既没坚持,也没效率。

  所以,提高英语阅读能力这事,和学其他的技能区别不大,而且是相对容易的,比提高英语口语和写作能力容易多了。如果程序员缺乏英语阅读能力,这将是你非常大的一块短板,如果意识到了,尽早补上。

  另外说一点,英语翻译对提升英语阅读有一定的帮助,但这个要求比较高,必须要查字典,遣词造句,力求原汁原味的表达作者的意图。并不是提升阅读能力的捷径。

  最后说一句,10000小时的练习时间,真不是盖的! 

posted @ 2014-07-30 13:17  JAVA之迷  阅读(668)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