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叫我"软件作家"

写在最前:我不是软件工程师,我是软件作家!

 

在中国,写程序的,被喊“程序员”喊了几十年,终于,所谓国家信息产业部的领导们一拍脑袋,为其美名曰“软件工程师”。

名字响亮了,时尚了,这刚出来的玩意,总得有个已经存在的模型来帮助理解吧,于是无论是懂程序的,还是不懂程序的,纷纷效仿“建筑学”。

 

于是悲剧产生了!

 

悲剧一:加人,加班。

不懂程序的:嘿,哥们,你们写软件不和建筑工程里搬砖头一个道理吗,什么?你一个人要完成5天?简单,我给你加几个人,你再加几天班,3天给我吧。

对症下药:嘿,哥们,你几天能完成这部《天龙八部》?什么?1年?不行,我给你365人,晚上再加个班,明天就交给我把。

如何加人和加班,以及能收到什么样的成效,下面两张图稍作解释。

 

悲剧二:注重“可用”,忽视“可读”

懂程序的:嘿,哥们,我的程序,可以很方便的从SQL扩展成ORACLE,能应付1000000人同时响应,知道为什么吗?因为我用了8种设计模式,还有这个算法,我觉得写的太完美了,你要来读读我的代码吗?

对症下药:嘿,哥们,我很喜欢用你的程序,但是,你的代码是要给我读么?嘿,哥们,告诉你哦,我不喜欢。你的代码,从“书名”(文件名),“简介”(类名),“目录”(函数名)都不能吸引我(名字超烂,位置不友好),还让我痛苦的去看内部实现?另外,如果有新需求,还是你自己维护吧,我只管用好了。

如果你去书店买书,什么样的书会吸引你去翻阅?是不是书名?

如果你翻阅了,什么样的书会让你决定买下,并且回去仔细阅读?是不是简介和目录?

如果只注重“可用”,说明他没有深刻理解以下两点:

(一)一个能成功运作的商业软件,其需求肯定在不断的变化。

(二)需求一旦变化,不可能自己只维护自己的代码,很快你就会去在他人代码里添加新的需求。

好啦,说的很多了,相信被冠以“高智商”人群的我们,已经明白怎么做了。

posted on 2010-09-16 06:53  曾浩  阅读(1435)  评论(7编辑  收藏  举报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