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类的无参和带参方法

Java作为一种面向对象程序语言,对象执行的操作是通过编写类的方法实现的。类的方法是一个功能模块,其作用是"做一件事情"。类的方法必须包含以下三个部分:

*方法的名称

*方法的返回值类型

*方法的主体

语法为:

public 返回值类型 方法名(){

    //方法的主体

}

方法名一般采用骆驼命名法;方法执行后可能会返回一个结果,类型为返回值类型语法为:

return 表达式;

如果没有返回值,则返回值类型为void;因此在编写程序时一定要注意方法声明中返回值类型和方法体中真正返回值的类型是否匹配。return的意思是离开方法,并将表达式的值返回给调用它的程序。

定义了方法就要拿来是使用哦,在程序中通过使用方法名称从而执行方法中包含的语句的过程,称为方法调用。形式一般如下:

    对象名.方法名();

凡涉及类方法的调用,均使用以下两种形式:

*同一个类中的方法,直接使用方法名调用该方法

*不同类的方法,首先创建对象,再使用"对象名.方法名()"来调用。

编写方法、调用方法时,一定要注意避免出现以下错误:

*方法返回值类型为void时方法中不能有return语句

*方法不能返回多个值

*多个方法不能互相嵌套定义

*不能在方法外部直接写程序逻辑代码

java中以类来组织程序,类中可以定义变量和方法,而类的方法中也可以定义变量类中定义的变量称为类的成员变量,而方法中的称为局部变量。其他类的方法如果要访问成员变量必须先创建该类的对象,然后才能通过操作符"."来引用;局部变量的作用域仅仅在定义该变量的方法内。Java会给成员变量一个默认值,基本数据类型的值为0,引用类型的值为null;Java不会给局部变量初始值,必须定义赋值后使用。局部变量可以和成员变量同名,使用时局部变量有更高的优先级。

for while do-while if switch结构中定义的变量,定义域也仅仅在这些程序流控制块内。

接下来讲面向对象编程(OOP):这是一种90年代才开始流行起来的软件编程思想,一条基本原则是计算机是由单个能够起到子程序作用的单元或对象组合而成的,优势在于灵活性、重用性和扩展性。类可以实现某个特定的功能。只需要知道此功能的类和它的方法名,就可以直接调用,而不用重复编码。

java除了单行注释和多行注释之外,还有JavaDoc注释,能够从程序源代码中抽取类、方成员等的注释,形成一个和源代码配套的api帮助文档(介绍类、类方法和成员变量)。

语法规则:

*一般以/**开头,以*/结尾

*每个注释包含一些描述性的文本及若干个JavaDoc标签

*JavaDoc标签一般以@为前缀(@author作者名;@parameter参数及其意义;@return返回值)

使用MyEclipse生成JavaDoc文档的操作方法:File->Export->选择java菜单中JavaDoc选项,提交即可。

带参方法:方法中某种功能的实现依赖于我们给他的初始信息,这时候在定义方法时就需要在括号中加入参数列表。语法:

<访问修饰符>返回值类型<方法名>(<参数列表>){

//方法主体

}

访问修饰符指能是public,protected或private;

如果方法不返回任何值,应该声明为void;

方法名必须是合法的标识符;

参数列表是传递给方法的参数列表;

语法:

数据类型 参数1,数据类型 参数2,…,数据类型 参数n

调用带参方法与调用无参方法的语法相同,但在调用带参方法时必须传入实际的参数的值。定义方法和调用方法时把参数分别称为形式参数和实际参数(形参和实参)。形参的目的是定义方法需要传入的参数个数和类型。实参是传递给方法处理的实际的值。

需要注意要先实例化对象,再调用方法;实参的类型,数量,顺序都要与形参一一对应。

 

Java以类组织程序,开发一个大型的工程可能需要编写成百上千个类,很容易出现重名而产生错误,包的出现就是为了避免重名的问题。

*包允许将类组合成较小的单元,易于找到和使用相应的类文件。

*防止命名冲突:Java中只有不同包中的类才能重名。

*包允许在更广的范围内保护类,数据和方法,可以在包内定义类。包外的代码有可能不能访问该类。

使用package命令生成包。

*包的名称通常由小写字母组成,不能以圆点开头结尾。

*包通常使用组织的网络域名的逆序。

*包命名后部:部门名+项目名。

使用import命令导入包。

posted @ 2017-04-17 09:21  Colos  阅读(8113)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