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继续学习笔记

 本篇文章是慕课网《Linux达人养成计划2》笔记。

 

第一章 VIM文本编辑器

VI : Visual Interface (可视化接口)

VIM: 在VI的基础上进行的升级,相比于VI有一些提升

    a. VIM支持多级撤销

    b. VIM可以跨平台运行

    c. VIM支持语法高亮

    d. VIM支持图形界面

VIM有三种操作模式

  Command  Mode — 命令模式

  Insert  Mode — 输入模式

  Last  Line  Mode — 底行模式(尾行、末行)

 

vim  文件名

  打开文件,若文件不存在则创建之

  打开之后进入命令模式

  输入i,从命令模式切换到输入模式

  Esc切换到底行模式

  输入 :wq 保存退出

cat  文件名

  查看文件内容

dd

  删除光标所在的行

VIM命令格式:

  vim  文件名

    打开文件,若文件不存在则创建之。默认光标停留在第一行(不同系统不一样,有的停留在上次编辑的地方)

  vim  +  文件名

    打开文件之后,光标停留在文件的最后一行

  vim  +行号  文件名

    打开文件,光标停留在文件的指定行。如果行号超过最大行数,则定位在最后一行

  vim  +/字符串   文件名

    打开文件,光标定位到字符串第一次出现的行首,通过n切换

  vim   文件名1  文件名2  文件名3  ...

    打开多个文件,通过 :n 切换到下一个文件; :N 或者 :prev 切换到上一个文件

底行模式和命令模式常用指令

  底行模式常用指令:

    a.  :w  保存,内容从内存写入到磁盘

    b.  :q  退出当前文件

    c.  :!  强制执行

    d.  :ls  列出当前打开的所有文件

    e.  :n  切换到下一个文件

    f.  :N 或者 :prev  切换到上一个文件

    g.  数字   光标定位到某行

    h.  :/xxx   从光标当前所在位置向后搜索 xxx 第一次出现时的行

    i.   :?xxx   从光标当前所在位置向前搜索 xxx 第一次出现时的行

  命令模式常用指令:

    a.  h  光标左移

    b.  j  光标下移

    c.  k  光标上移

    d.  l  光标右移

    e.  ctrl + f  向下翻页

    f.  ctrl + b  向上翻页

    g.  ctrl + d  向下翻半页

    h.  ctrl + u  向上翻半页

    i.   dd  删除光标所在的行

    j.   o  在光标所在行的下方插入一行并切换到输入模式

    k.   yy  复制光标所在的行

    l.   p(小写)  在光标所在行的下方粘贴

    m.   P(大写)  在光标所在行的上方粘贴

    n.   a  进入编辑

    o.   i   插入

 

第二章 磁盘管理

  一、 df命令

    df  [选项]

      #查看磁盘分区使用状况

      选项:

        -l:仅显示本地磁盘(默认)

        -a: 显示所有文件系统的磁盘使用情况

        -h: 以1024进制计算最合适的单位显示磁盘容量(人性化显示)

        -H: 以1000进制计算最合适的单位显示磁盘容量

        -T:显示磁盘分区类型

        -t:显示指定类型文件系统的磁盘分区

        -x:不显示指定类型文件系统的磁盘分区

      例如:df  -t ext4

  二、 du命令

    du  [选项]

      #统计磁盘上的文件的大小

      选项:

        -b:以byte为单位统计文件

        -k:以KB为单位统计文件

        -m:以MB为单位统计文件

        -h: 以1024进制计算最合适的单位统计文件(人性化显示)

        -H: 以1000进制计算最合适的单位统计文件

        -s:指定统计目标

  三、 Linux硬盘分区和格式化概述

    服务器一般不会更换硬盘(复制数据),当硬盘资源消耗殆尽时,一般做法是在原有硬盘的基础上添加新的硬盘。

    新添加的硬盘必须经分区、格式化、挂载等操作才可以使用。

    Linux可以自动识别硬件设备。

  四、 Linux中的MBR分区

    分区命令: fdisk

      -l : 列出当前分区表

    fdisk   /dev/sdb(硬件路径)

    w (#写入本地)

  五、 Linux中GPT分区

    分区模式:

      MBR: 这种分区模式比较老旧,主分区不超过四个,主分区和扩展分区总数不能大于4个,单个分区容量最大不超过2TB;

      GPT:较新的分区模式,主分区数量几乎没有限制(支持128个主分区),单个分区大小几乎没有限制(最大支持18EB),主分区中不支持安装x86的系统。

    parted

    select  /dev/adc    #切换硬盘

    mklabel  gpt/msdos    #指定分区模式

    print   #分区详情

    print  all   #全部的分区详情

    交互模式:

      mkpart

        #添加分区

        指定名称(不是强制要求,个人建议设置)

        指定文件系统类型

        指定开始位置(从第几MB开始)

        指定结束位置(在第几MB结束)

    命令模式:

      mkpart  名称  开始位置  结束位置

    如果给的数字跟原来的分区重合,系统会给提示的。

    设置好了之后,quit  退出GPT分区

  六、 Linux中分区的格式化

    mkfs  文件系统类型  硬盘

    例如: mkfs  ext3   /dev/sdb1

    mkfs   -t  文件系统类型  硬盘

    例如:mkfs   -t   ext4   /dev/sdb2

    只有主分区和扩展分区可以格式化,逻辑分区是不能格式化。

  七、 Linux中挂载分区

    Linux默认的分区挂在目录是/mnt目录下,但是Linux不强制分区挂载目录,但是分区必须挂载在一个已经存在的挂载点。

    挂载命令: mount  硬盘  挂载点

      例如: mount   /dev/sdb1   /mnt/sdb1

    卸载命令:umount  挂载点

      例如:umount   /mnt/sdb1

  八、Linux中swap分区

    swap交换分区创建步骤:

      1.建立一个普通的Linux分区

      2.修改分区类型的16进制编码

      3.格式化交换分区

      4.启用交换分区

    

    free   查看swap加载状况

    swapoff    /dev/sdb6    停止

第三章  用户管理

  一、Linux中用户和用户组的概念

    用户:使用操作系统的人

    用户组:具有相同系统权限的一组用户

    /etc/group  :  存储当前系统中所有用户组的信息

      -group : x : 123 : abc,def,...

      -组名称 : 组密码占位符 : 组编号 : 组中用户名列表

      几项常识:root的组号一定是0;组号1——499是Linux预留;用户自己创建的组组号是从500开始的;组密码占位符全部用x表示

    /etc/gshadow 存储当前系统中用户组的密码信息

      -group : * :   :  adb,def,...

      -组名称 : 组密码 : 组管理者 : 组中用户列表

      组密码为空、*、! 时表示密码为空

    /etc/passwd  存储当前系统中所有用户的信息

      -user : * : 123 : 456 : xxx : /home/xxx : /bin/bash

      -用户名 : 密码占位符 : 用户编号 : 用户组编号 : 用户注释信息 : 用户主目录 : shell类型

      几项常识:root的用户编号为0

    /etc/shadow 用来存储当前系统中所有用户的密码信息

  二、Linux中用户和用户组的基本命令

    groupadd  组名称

      #添加一个用户组

    groupmod   -n  新组名  原组名

      #修改组名

    groupmod   -g  组编号  组名

      #修改组的编号

    groupadd   -g  组编号  组名

      #创建用户组时指定组编号

    groupdel  组名

      #删除组,实际操作中应该先删除组中的所有用户

    useradd   -g   组名   用户名

      #添加用户到某用户组

    useradd   -d  目录   用户名

      #创建用户并指定用户的家目录

    usermod   -c  注释信息   用户名

      #修改用户的注释信息

    usermod   -l   新用户名   原用户名

      #修改用户名

    usermod   -g   组名   用户名

      #修改用户所属的用户组

    userdel   用户名

      #删除用户

    userdel   -r   用户名

      #删除用户时删除用户的家目录

    touch   /etc/nologin

      #创建此文件就禁止非root用户登录系统

  三、进阶命令

    passwd   -l   用户名

      #锁定用户,不允许用户操作系统

    passwd   -u  用户名

      #解锁用户

    passwd   -d   用户名

      #清除用户密码

    主要组和附属组

      一个用户可以同时属于多个组:一个主要组和多个附属组

    gpasswd   -a    用户名    附属组名

      #将用户添加到附属组

    newgrp   附属组名

      #切换到附属组

    gpasswd   -d   用户名  附属组名

      #将用户从附属组中删去

    useradd   -g   主要组名    -G   附属组名,.......      用户名

      #创建用户时指定主要组和附属组

    gpasswd   组名

      #修改组密码

  四、其他命令

    su  用户名

      #切换用户,当不输入用户名时切换到root

    whoami

      #显示当前登录用户名

    id   用户名

      #显示用户信息

    groups   用户名

      #显示用户所在的组

    chfn   用户名

      #设置用户的资料

    finger   用户名

      #显示用户详细资料

    passwd     用户名

      #设置用户密码

posted @ 2017-12-12 21:21  aston  阅读(193)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