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之个人杂想(十五)

闲来无事,将自己大学四年所发生的事稀里糊涂的写了出来,顺便附带介绍了下自己的家乡和自己的母校。

 

关于长春

长春是个小城,位于吉林省的中心,是吉林省的省会,虽然吉林省也有个市叫吉林市,但长春确是吉林省的省会,而不是吉林,为什么有这样的特例,恐怕老一辈也说不清楚。

图:长春的位置

图:长春市区地图

图:文化广场

图:长春火车站

提我的大学不得不提我的家乡,长春。不像很多朋友一样,我高中和大学都是在长春,毕业前都没有出过吉林省。对长春比较陌生的北京朋友,坐地铁的时候会经常看到长春这两个字,因为北京市大多数地铁,比如13号线,就是两家生产的,一个来自长春,一个来自北京。

图:北京地铁车辆厂

图:长客股份

网上说当年是按照巴黎建的,巴黎地图我看过,没有看出哪里有相似之处。长春的特色可能就要属大学了,大学遍地都是,自从吉林大学把很多大学吞并之后,就有了这么一个说法:美丽的长春市坐落在吉林大学之中。这似乎也不夸张,一来长春很小,二来长春的大学确实很多。所以,走在但凡比较繁华的街道上,可以看到很多学生年龄朝气蓬勃的人,很多。另外也有一说长春的电影和汽车怎样怎样,这个,因为我以及我所有的亲戚都不是一汽或长影那种事业型铁饭碗单位的,所以这些对于我这样的草根来说都是浮云。

长春人有东北人一贯的特性,豪迈和开放。都说长春是最有人情味的城市,可以说这真不是盖的,如果说关于欣月的报道已经过去很长时间,前段时间的马六事件我想足以证明这点,最起码这是老百姓的公众行为,是来自老百姓的声音,而不是故意造出的声势。而这样的事件要是换成其它地方的话,我估计八成最后被警察带走的是被打的老太太,而且去的地方肯定不是医院。另外东北人都很热情的,这点在北京,大家都知道问路很难,有时在地铁上别人问我去哪怎么走,我都很热情的告诉他们,而对方似乎也对这种热情在北京感觉有些惊讶,再后来我介绍我是长春的,东北人,再加上这地道的东北口音和东北话,对方就没有了那种莫名其妙的疑虑了。

当然东北人的豪迈有时也有负面的影响,这一点在每天的公交站和地铁站上最明显,基本上有点麻擦两人在那叽叽喳喳这肯定不是东北人,而上去动手直接开打的基本都操东北口音。我承认这一点不好,所以作为一个东北人,我向来是主张化干戈为玉帛的,在那时候碰一下无所谓,虎背熊腰的东北大汉还怕这一下不成,拿出爷们风度,接受道歉或者主动说声不好意思。

图:长春大学正门

我的大学就在长春大学,在我入学那个时候,学校的名声不是很好,甚至当时用人单位在招聘会上会直接打出标语:长春大学免谈。这事是真的,这个帽子足足扣了我大学四年,即使在高中同学会你要说自己是长大的都感觉低人一等,但无论如何,好歹也是个本科,所以,后来,大家都懂的。。。

 

大一。

那真是懵懂的一年,会参加很多活动,学校里大小的活动都是可大一的折腾。再就是感觉突然间自由了,不像中学时代一天就是在教室待着,要是赶上下午没课,都可以去踢球。

图:长春大学的军训。

普通学校的军训就是立正齐步走,打枪的只出现在重点院校的军训,能教军体拳那也是教官实在闲的没事。后来实在无聊跟教官彪体能训练,之前握手腕我赢过他,这个体能训练就是往返跑,S型跑的结合,结果终于知道体力的差异,最后居然虚脱了,修养了好几天。

我们那年大一赶上了非典,所以本该大一新生早上操场跑操,都改成了跟高年级一样去划操,也就是起个早去报到。但那个时候无论跑操还是划操,我都抱着足球去---那真是不怕死,在当时非典的恐怖阴影下,甚至,我都会跑出去自己逛街,即使没有目标要买什么东西。跟我同年的兄弟可能都有印象,学校封锁的很厉害,想出去是很不容易的事。各位可以在谷歌地图里看一下,

图:北边教学区域和南边宿舍区域中间隔的小高速马路

那个时候学校还没有天桥,所以南北教学区域和寝室区域是被中间的小高速公路分开的,这样每天怎么能溜出来,大家都懂了吧。每次溜出来都感觉,公交车上人那个少啊,从哪站上车居然都会有座位。不过这事我后来想想偶尔也后怕,万一出事那可真不是闹着玩的。

大一学习C语言,这是我大学最轻松的课程,初中时候开始玩basic加高中时候看c,所以考试不复习居然成绩也能排到第二,第一那个就是传说中的天才,学年一等奖学金的那类人。后来c++确实吃了点亏,不过还好在八成挂科的几率下我还是顺利通过。

大一的时候顺利的加入了计算机协会,记得考试的时候有认识的学长给我指出一道选择题可能有问题,不过我还是坚定我的选择,因为他给我的两个建议中我明确知道其中一个是错误的。然后,就稀里糊涂的入了会。那个时候加入协会其中的一个好处就是可以帮学院的机房干活,说直了就是收账了,然后平时你就可以有免费的上机机会。当然那个时候也有幸接触到了第一批奔腾四的机器,要知道那是2002年。

协会的会长风格很不同,我上上届的老大哥,属于高级程序员级别,而我上届的,则是技术能力很强,沟通能力也很强的那种类型,从他们身上都能学到不同的东西,这些对我后来都多少有些影响。

 

大二。

还记得大一暑假的时候看学长在弄asp,感觉很好玩。高中的时候做网站都是用静态的html,那个时候还没有什么空间博客,你上传一个网站,特效要是不武装到状态栏你都不好意思跟别人打招呼。就这样本身先前有html的基础加后来看学长做了一些,所以上手很快。比我小几届的同学可能都不知道,还没有asp.net的时代,开发asp基本visual studio帮不上忙,而都是靠dreamweaver。

图:VS6.0,visual Interdev是其一个产品家族

图:Dreamweaver8,上学那会儿还是4

然后慢慢地也接触了数据库,不过那个时候就是在access下的简单CRUD,虽然数据库是大三的课程。后来给学校内部做了很多网站,也给某些部门做了很多某某系统之类,其实这些说直了也就是增删查改而已。

真正动枪是那一次机会,学校的运动会。网络中心的老师直接找到我让我做运动会的分数统计系统。从整理需求到代码出来,一共两周的时间,现在想想确实长了些,不过中间改了一次,因为第一次我对需求的理解太偏。还好后来的版本到底还是用上了。

上战场的时候真的是很紧张。那边的成绩出来,这边就得赶紧往里录。即使之前测试的再好到最后也难免心里发慌,主要还是担心数据库,access那边出问题,所以基本上是每半个小时就把数据库备份一下。还好,自己写的程序很争气,每次出报表(一个小时一出,报告各个系的最新分数以及排名)速度都是往年最快的,而且绝对不会有算错的情况。这就是人工处理和机器处理的最大区别。

虽然程序不是怎么很特殊,但是前后的经历真的很难得。

大二学院组织程序设计比赛,我参加的网页设计部分,那个程序是我写的第一个完整的asp程序,在运动会的程序之前。可以说像我们那样一个很一般的学校学习氛围不是很高,所以就稀里糊涂的拿了一个一等奖,嗯,一个电脑机箱,空的,里头的东西啥都没有。后来实际上我知道了,那个程序要是拿到程序设计组,也能拿到个一等奖,所以后来我才对BS程序有了个概念。

当时的程序给其中的一位老师留下了印象,后来也在一起吃过饭,聊过很多,这个人对我以后的影响满大的。

大二暑假,学院组织三下乡,我们是幸运的一届,导员带我们回老家,我们也享受到了不错的待遇,而且还参观了当地的油田等设施,在社区里发发传单,然后到敬老院里看看孤寡老人,然后就是给小学生讲电脑基础知识,相比往年的到农村学校搬运机器,我们真的幸运很多。后来活动刻成了DVD,可惜没有毕业后不知道弄到哪里去了。

 

大三。

大二结束的暑假我们回学校很早,被组织到安排接待新生。那年我被安排到了技术工作中,由我和一个哥们写了一个新生信息查询软件,新生来了之后输入姓名,就可以查到被分到了哪个公寓等信息。

然后,之前提到过的那个老师,让我过去帮做一个网站。为了方便,干脆直接搬到他的公寓去住了。老师女朋友出国留学,所以平时就是我们两个人,那个时候在他身边真的学到了很多,也接触了很多政府类的项目,见识到了一些政务部门的东西。

第一个活就是给一个网站改版,先前的版本是老师学生时代做的,现在要重新找美工和后台来做。美工很牛,我到现在还没见过前台设计如此到位的美工。任务很快拿下,包括后续的维护等等,对于当时的我来说就已经有了比不小的收入。还记得我和老师都喜欢枪模,所以反恐里的长枪除了重机枪和狙击枪我们差不多都收集全了。老师带我也很好,一条马路上的大小饭店带我吃了个遍。

大三,顺理成章的当成了计算机协会的会长,但以当时学院的学习氛围,活动很难开展,所以我也同时报名了社团联合会。这个关系就复杂了,社团联合会是管理所有的校级协会的,而我们的计算机协会是我们计算机系的协会,所以往年社团主席都会想方设法把计算机协会拉到社团联合会这边,成为校级机构,可是学院不干,这样一来包括财务等方面就都要社团联合会来负责。所以刚开始我把身份隐瞒了好久,知道大三快结束了,社团主席才知道,找我谈了,结果,自然就是被我一两句话给打发了。那个时候在社团联合会学到了很多,技术之外的东西,公关行政上的东西,发生什么样的事,这些部长都是如何处理的,以及当时所认识的一些管理系的朋友,对我后来帮助都很大。

那个时候我发现一个规律,寝室的四个人中,如果有三个人是社团干部,那么剩下的一个肯定也很有能力,因为我们社团主席寝室中就有一个是校学生会主席,一个系学生会主席,剩下的一个是什么干部忘记了。而如果四个人中,有三个人都抽烟,剩下一个不抽烟的最后肯定也抽烟了,如果有三个人堕落,那么剩下的那个到最后也好不了哪去。所以后来有亲戚步入大学校门,我总会强调一定要看准寝室的这些人,他们将对你有比较大的影响。

大三的时候,还写过一个帮助早上考勤的东西,虽然当时没有正式派上用场,但我现在感觉做得也是很专业的,最起码从UI上。后来拿着这个程序帮学院里的几个老师过一个什么评定,这是其中的一部分,都通过的话对他们的职称等是有影响的,所以,后来,在学院里多少因此而受益受到老师的特殊照顾。当然那次对我来说,也是一次"特殊"的锻炼了。

 

大四。

满悲惨的一年。

之前帮老师做的另外一个网站,由于跟那边沟通的不是很好,让客户抓住了一系列把柄,因为这事,我被老师骂了足足半个小时。而且当时的情况是,我为了赶另一个项目的进度,通宵在家加班到早上五点多钟,睡到八点坐了一个小时公交车到的老师那里,那半个小时基本都是快睡着了的状态。但无论如何,那件事还是自己由于自己没有经验没办明白,因为不知道如何去满足人家那边永无休止的无边的需求,所以现在还是记忆犹新。当然,为什么老师就能跟人家周旋的开,为什么自己就别人家耍,这个绝对不是技术上能解释的了的。

最惨的一次是一个很大的政务类项目。那个时候已经是我大四下学期了。

由于学校里这样那样的事很多,快毕业了么,难免,所以我就从老师那边搬了出来,替代我搬进去的是我上届的两个哥们。到后来到客户现场开始,是政务中心,他们基本上是每天都去的,而我这因为毕业班导员会议很多,所以只能抽空去客户那里,但也正是因为这一点,客户那边的处长有了很大的意见。还有一点,就是我们当时去的身份都是以北京某公司的员工身份过去的,身份是隐瞒的。所以客户有那样的意见也难怪。再后来,客户不知道因为什么事,把火都发在了我这边,那次是正赶巧学校下午还有一个什么会,导员的意思是,这个会你要是不来后果自负---后果自负,当时的我什么也不知道,能怎么办(实际上后来大爷的才知道就是发个三方协议和一个公司的招聘会)。所以那边有更改的需求我就是靠电话里沟通,电话多了,处长急了,让我马上过去。声音很大,前面还带脏字的那种。当时好犯难,老师不在长春,到底顾哪头呢?没办法还是打了个车过去了,半个小时后车到楼下的时候,老师给我打电话了,问怎么回事,他说处长已经把电话打到北京公司那边说要开除我。事情到当时那样只能尽量补救了,于是就变成,在处长那边说我已经不在那个公司干了,但是活还是由那些哥们沟通,然后想办法手机通知我,改完了再给他们发过去。就这样,项目勉强结束。

图:长春政务中心,现在偶尔路过,心里都感觉酸酸的。

但无论怎样,当时这事责任还是在自己,尽管我现在还不知道当时怎样做应该是对的,但这事终究还是被我赶上了,不过后来在工作中我知道了,政务部门的客户很好伺候,也很不好伺候,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要让客户难堪,让客户知道你在积极的处理每一件事,还有就是,在客户实施的时候,少请假。

如果按照正常来说,毕业后本应该跟老师一起创业或者一起做些其它的,但是我没有,因为我还是比较向往大一点的,正规一点的公司。所以,应该在九月份毕业我,在二月份找到了一家公司做实习。而我不打算在老师那继续做下去绝对跟先前发生的事无关,这一点需要声明,无论如何当时也是一个由老师带领的很优秀的三个人的团队。

随后学校的招聘会参加了很多,关于这类招聘会在我们那样一个学校,用四个字来形容就是虚虚实实。基本上好的公司不会来招,好一点的公司都会去吉林大学,而这样一来吉林大学招聘会的入场门票,往年都会炒到两三百,而且都是下午的,因为上午都会留给吉林大学本校的学生,所以一个普通学校的学生在那里,无论从哪方面来讲都确实没有竞争力。另外我发现,很多公司其实本没有招人计划,而是为了某种原因才来学校里的招聘会去凑个数,这件事直到毕业的时候才在同学中传开。

后来忘记是在哪里投的简历,来到了这样一家公司:

图:毕业后就职的长春第一家公司

这个就是规模,在长春,已经可以打动当时的我了。

公司实习时的项目是一个已有项目的改造,由之前BC写的一个CS项目改成web的。由于当时asp.net的webform宣称跟winform很像,所以老板和领导那自然不会考虑太多,就那么改。后果各位可想而知。而且在东北那样一个环境,当时微软的技术氛围确实不是很好。如果你是一个java程序员,工作很好找,遍地都是,但要是.net,很难,而且待遇也不会很高。不过还好,后来微软的兄弟们做了很多工作,现在才有了很多改善。不过,改造注定是失败,被后来新成立的J2EE团队拿了去。于是后来就变成了帮留下的分公司,造指纹锁的部门写一些记录查询的程序,用asp.net2.0。

实习的时候学校那边的事已经关心的很少了,不过有一件事确实让人感觉很不爽。大学生每年都会有一个补助,普通院校的一年大概有不到三百块钱左右。毕业的时候很多同学都指望靠这笔钱买回家的火车票,结果学校却在这个时候跟我们翻起了老帐,说是当年,大一的时候交的书费不够,每个人得补交五百多块钱的书本费。好么,这样不到三百的补助的不到不说,还要平白无故的再多交两百来块。这事往年都没发生过的,可能是这届的学生真的那么好欺负,记得02年刚入学那年学校还会跟学生商量,有事可以好好跟学校谈,不要动不动就给总理写信。而书本费大家都知道,学校采购的时候都是有折扣的,然后再原价卖给学生,这里面的利润不比房地产差。当然,当时学生们都比较老实,而我的精力也已经不在学校这了,所以就忍了。再后来,听说另外一个学院的学生,愣是把所有的书拿起来一本一本加起来算,后来发现根本就没超,你说这不就是欺负老实人呢么?所有以后无论走到哪里,都会习惯性的提醒自己:Be smart.

然后,真正毕业的时候,留在了那家公司,幸运的被分到了一个研究BI的团队,从此走上了BI的方向。

 

总结,

觉得这样的大学生活很丰富,不过到社会上,尤其是大城市发现不是想象中的那样,也许在学校那会儿,很多人都说能力重要,但等你毕业的时候,看的是你的成绩,越是好的公司或者事业单位都要看你的成绩,而不是能力,看重能力的都是一些小的公司或者企业单位,平时加班,而且还是有上顿没下顿的那种。所以这里也想给在校的兄弟们一些建议,在努力学习这样那样的技术的同时,专业课也很重要,谁毕业之后都想去个待遇好一点的地方,那么,赶紧,现在温习专业课还不晚。再就是,关注博客园,这里有很多人写的学习笔记,有时候看大家的学习笔记比看枯燥的书更有效率。

posted @ 2010-12-17 16:18  哥本哈士奇(aspnetx)  阅读(2542)  评论(11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