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Linux启动和内核管理

一.关于内核

1.Linux组成

  • kernel 实现进程管理、内存管理、网络管理、驱动程序、文件系统、安全功能等功能
  • rootfs 包括程序和 glibc 库
    程序:二进制执行文件
    库:函数集合, function, 调用接口(头文件负责描述)

2.内核分类

  • 宏内核(monolithic kernel):又称单内核和强内核,Unix,Linux把所有系统服务都放到内核里,所有功能集成于同一个程序,分层实现不同功能,系统庞大复杂,
    Linux其实在单内核内核实现了模块化,也就相当于吸收了微内核的优点
  • 微内核(micro kernel):Windows,Solaris,HarmonyOS
    简化内核功能,在内核之外的用户态尽可能多地实现系统服务,同时加入相互之间的安全保护,每种功能使用一个单独子系统实现,将内核功能移到用户空间,性能差

二.Centos6启动流程

1.启动流程

  1. 加载BIOS的硬件信息,获取第一个启动设备
  1. 读取第一个启动设备MBR的引导加载程序(grub)的启动信息
  2. 加载核心操作系统的核心信息,核心开始解压缩,并尝试驱动所有的硬件设备
  3. 核心执行init程序,并获取默认的运行信息
  4. init程序执行/etc/rc.d/rc.sysinit文件,重新挂载根文件系统
  5. 启动核心的外挂模块
  6. init执行运行的各个批处理文件(scripts)
  7. init执行/etc/rc.d/rc.local
  8. 执行/bin/login程序,等待用户登录
  9. 登录之后开始以Shell控制主机

2.硬启动相关

硬启动,POST:Power-On-Self-Test,加电自检,是BIOS功能的一个主要部分。负责完成对CPU、主板、内
存、硬盘子系统、显示子系统、串并行接口、键盘等硬件情况的检测

3.grub

①概念

GRUB是CentOS 5,6使用的启动加载器(bootloader), CentOS 7 以后使
用GRUB 2.02

②GRUB启动阶段

  • primary boot loader :
    1st stage:MBR的前446个字节
    1.5 stage: mbr 之后的扇区,让stage1中的bootloader能识别stage2所在的分区上的文件系统
  • secondary boot loader :2nd stage,分区文件/boot/grub/

③CentOS6的grub安装

④grub legacy管理

4.kernel

①初始化过程

  1. 探测可识别到的所有硬件设备
  1. 加载硬件驱动程序(借助于ramdisk加载驱动)
  2. 以只读方式挂载根文件系统
  3. 运行用户空间的第一个应用程序:/sbin/init

②特点

  • 支持模块化:.ko(内核对象),如:文件系统,硬件驱动,网络协议等
  • 支持内核模块的动态装载和卸载

③组成部分

  • 核心文件:/boot/vmlinuz-VERSION-release
     ramdisk:辅助的伪根系统,加载相应的硬件驱动,ramdisk --> ramfs 提高速度
     CentOS 5 /boot/initrd-VERSION-release.img
     CentOS 6 以后版本 /boot/initramfs-VERSION-release.img
  • 模块文件:/lib/modules/VERSION-release

5.init

①初始化

POST --> BootSequence (BIOS) --> Bootloader(MBR) --> kernel(ramdisk) --> rootfs(只读) -->
init(systemd)

②init程序类型

  • SysV: init, CentOS 5之前
    配置文件:/etc/inittab
  • Upstart: init,CentOS 6
    配置文件:/etc/inittab, /etc/init/*.conf
  • Systemd:systemd, CentOS 7
    配置文件:/usr/lib/systemd/system
    /etc/systemd/system

③运行级别

运行级别:为系统运行或维护等目的而设定;0-6:7个级别,一般使用3, 5做为默认级别

0:关机
1:单用户模式(root自动登录), single, 维护模式
2:多用户模式,启动网络功能,但不会启动NFS;维护模式
3:多用户模式,正常模式;文本界面
4:预留级别;可同3级别
5:多用户模式,正常模式;图形界面
6:重启

切换级别:

init #

查看级别:

runlevel
who -r

定义运行级别

/etc/inittab

④关于CentOS5

CentOS 5 的inittab文件还定义以下内容

初始运行级别(RUN LEVEL)
系统初始化脚本
对应运行级别的脚本目录
捕获某个关键字顺序
定义UPS电源终端/恢复脚本
在虚拟控制台生成getty
在运行级别5初始化X

CentOS 5 的inittab文件每一行格式:

id:runlevel:action:process

  • id:是惟一标识该项的字符序列
  • runlevels: 定义了操作所使用的运行级别
  • action: 指定了要执行的特定操作
      wait: 切换至此级别运行一次
      respawn:此process终止,就重新启动之
      initdefault:设定默认运行级别;process省略
      sysinit:设定系统初始化方式
  • process:定义了要执行的进程

⑥关于CentOS6

CentOS 6 init程序为 upstart, 其配置文件/etc/inittab, /etc/init/*.conf,配置文件的语法 遵循 upstart
配置文件语法格式,和CentOS5不同

/etc/inittab 设置系统默认的运行级别
/etc/init/control-alt-delete.conf
/etc/init/tty.conf
/etc/init/start-ttys.conf
/etc/init/rc.conf
/etc/init/prefdm.conf

⑦初始化脚本sysinit

/etc/rc.d/rc.sysinit

系统初始化脚本功能

(1) 设置主机名
(2) 设置欢迎信息
(3) 激活udev和selinux
(4) 挂载/etc/fstab文件中定义的文件系统
(5) 检测根文件系统,并以读写方式重新挂载根文件系统
(6) 设置系统时钟
(7) 激活swap设备
(8) 根据/etc/sysctl.conf文件设置内核参数
(9) 激活lvm及software raid设备
(10)加载额外设备的驱动程序
(11)清理操作

⑧服务管理

service 命令:手动管理服务

service 服务 start|stop|restart
service --status-all

/etc/rc.d/rc 控制服务脚本的开机自动运行

for srv in /etc/rc.d/rcN.d/K*; do 
 $srv stop
done
for srv in /etc/rc.d/rcN.d/S*; do
 $srv start
done

说明:rc N --> 意味着读取/etc/rc.d/rcN.d/
K: K##:##运行次序;数字越小,越先运行;数字越小的服务,通常为依赖到别的服务
S: S##:##运行次序;数字越小,越先运行;数字越小的服务,通常为被依赖到的服务

配置服务开机启动

  • chkconfig命令
  • ntsysv命令

chkconfig 命令管理服务

#查看服务在所有级别的启动或关闭设定情形:
chkconfig [--list] [name]

#添加服务
SysV的服务脚本放置于/etc/rc.d/init.d (/etc/init.d)
#!/bin/bash
chkconfig: LLLL nn nn  #LLLL 表示初始在哪个级别下启动,-表示都不启动
description : 描述信息

chkconfig --add name

#删除服务
chkconfig --del name

#修改指定的运行级别
chkconfig [--level levels] name <on|off|reset>
说明:--level LLLL: 指定要设置的级别;省略时表示2345

⑨非独立服务

  • 服务分为独立服务和非独立服务
  • 瞬态(Transient)服务被超级守护进程 xinetd 进程所管理,也称为非独立服务
  • 进入的请求首先被xinetd代理

配置文件:

/etc/xinetd.conf
/etc/xinetd.d/

用chkconfig控制非独立服务开机启动

例:chkconfig tftp on

⑩开机启动文件 rc.local

/etc/rc.local
/etc/rc.d/rc.local

正常级别下,最后启动一个服务S99local没有链接至/etc/rc.d/init.d一个服务脚本,而是指向了/etc/rc.d/rc.local脚本
不便或不需写为服务脚本放置于/etc/rc.d/init.d/目录,且又想开机时自动运行的命令,可直接放置于/etc/rc.d/rc.local文件中
/etc/rc.d/rc.local在指定运行级别脚本后运行

注:默认Ubuntu 无 /etc/rc.local 文件,可以创建此脚本文件并添加执行权限,rc.local的首行必须有shebang机制

6.总结

POST
boot loader
vmlinux(initramfs.img)
roofs
/sbin/init
/etc/inittab 设置默认运行级别
/etc/rc.d/rc.sysinit 运行系统初始脚本完成系统初始化
/etc/rc#.d/Sxxxx 启动需要启动服务关闭对应下需要关闭的服务
/etc/rc.d/rc.local
设置登录终端

三.CentOS7启动流程

  1. UEFi或BIOS初始化,运行POST开机自检
  2. 选择启动设备
  3. 引导装载程序, centos7是grub2,加载装载程序的配置文件:
    /etc/grub.d/
    /etc/default/grub
    /boot/grub2/grub.cfg
  4. 加载initramfs驱动模块
  5. 加载内核选项
  6. 内核初始化,centos7使用systemd代替init
  7. 执行initrd.target所有单元,包括挂载/etc/fstab
  8. 从initramfs根文件系统切换到磁盘根目录
  9. systemd执行默认target配置,配置文件/etc/systemd/system/default.target
  10. systemd执行sysinit.target初始化系统及basic.target准备操作系统
  11. systemd启动multi-user.target下的本机与服务器服务
  12. systemd执行multi-user.target下的/etc/rc.d/rc.local
  13. Systemd执行multi-user.target下的getty.target及登录服务
  14. systemd执行graphical需要的服务

**通过systemd-analyze 工具可以了解启动的详细过程 **

四.systemd

Systemd:从 CentOS 7 版本之后开始用 systemd 实现init进程,系统启动和服务器守护进程管理器,负责在系统启动或运行时,激活系统资源,服务器进程和其它进程

1.特性

  • 系统引导时实现服务并行启动
  • 按需启动守护进程
  • 自动化的服务依赖关系管理
  • 同时采用socket式与D-Bus总线式激活服务
  • socket与服务程序分离
  • 向后兼容sysv init脚本
  • 使用systemctl 命令管理,systemctl命令固定不变,不可扩展,非由systemd启动的服务,systemctl无法与之通信和控制
  • 系统状态快照

2.核心概念

systemd核心概念:unit

unit表示不同类型的systemd对象,通过配置文件进行标识和配置;文件中主要包含了系统服务、监听
socket、保存的系统快照以及其它与init相关的信息

Unit类型:

  • service unit: 文件扩展名为.service, 用于定义系统服务
  • Socket unit: .socket, 定义进程间通信用的socket文件,也可在系统启动时,延迟启动服务,实现
    按需启动
  • Target unit: 文件扩展名为.target,用于模拟实现运行级别
  • Device unit: .device, 用于定义内核识别的设备
  • Mount unit: .mount, 定义文件系统挂载点
  • Snapshot unit: .snapshot, 管理系统快照
  • Swap unit: .swap, 用于标识swap设备
  • Automount unit: .automount,文件系统的自动挂载点
  • Path unit: .path,用于定义文件系统中的一个文件或目录使用,常用于当文件系统变化时,延迟激
    活服务,如:spool 目录

unit的配置文件

/usr/lib/systemd/system #每个服务最主要的启动脚本设置,类似于之前的/etc/init.d/
/lib/systemd/system #ubutun的对应目录
/run/systemd/system #系统执行过程中所产生的服务脚本,比上面目录优先运行
/etc/systemd/system #管理员建立的执行脚本,类似于/etc/rcN.d/Sxx的功能,比上面目录优先运行

3. systemctl管理系统服务service unit

systemctl COMMAND name.service

4.service unit文件格式

/etc/systemd/system:系统管理员和用户使用
/usr/lib/systemd/system:发行版打包者使用

unit 格式说明:

  • 以 “#” 开头的行后面的内容会被认为是注释
  • 相关布尔值,1、yes、on、true 都是开启,0、no、off、false 都是关闭
  • 时间单位默认是秒,所以要用毫秒(ms)分钟(m)等须显式说明

service unit file文件组成:

  • [Unit]:定义与Unit类型无关的通用选项;用于提供unit的描述信息、unit行为及依赖关系等
  • [Service]:与特定类型相关的专用选项;此处为Service类型
  • [Install]:定义由“systemctl enable”以及"systemctl disable“命令在实现服务启用或禁用时用到
    的一些选项

Unit段的常用选项:

  • Description:描述信息
  • After:定义unit的启动次序,表示当前unit应该晚于哪些unit启动,其功能与Before相反
  • Requires:依赖到的其它units,强依赖,被依赖的units无法激活时,当前unit也无法激活
  • Wants:依赖到的其它units,弱依赖
  • Conflicts:定义units间的冲突关系

Service段的常用选项:

  • Type:定义影响ExecStart及相关参数的功能的unit进程启动类型
     simple:默认值,这个daemon主要由ExecStart接的指令串来启动,启动后常驻于内存中
     forking:由ExecStart启动的程序透过spawns延伸出其他子程序来作为此daemon的主要服务。原生父程序在启动结束后就会终止
     oneshot:与simple类似,不过这个程序在工作完毕后就结束了,不会常驻在内存中
     dbus:与simple类似,但这个daemon必须要在取得一个D-Bus的名称后,才会继续运作.因
    此通常也要同时设定BusNname= 才行
     notify:在启动完成后会发送一个通知消息。还需要配合 NotifyAccess 来让 Systemd 接收消息
     idle:与simple类似,要执行这个daemon必须要所有的工作都顺利执行完毕后才会执行。这
    类的daemon通常是开机到最后才执行即可的服务
  • EnvironmentFile:环境配置文件
  • ExecStart:指明启动unit要运行命令或脚本的绝对路径
  • ExecStartPre: ExecStart前运行
  • ExecStartPost: ExecStart后运行
  • ExecStop:指明停止unit要运行的命令或脚本
  • Restart:当设定Restart=1 时,则当次daemon服务意外终止后,会再次自动启动此服务
  • RestartSec: 设置在重启服务( Restart= )前暂停多长时间。 默认值是100毫秒(100ms)。 如果未指
    定时间单位,那么将视为以秒为单位。 例如设为"20"等价于设为"20s"。
  • PrivateTmp:设定为yes时,会在生成/tmp/systemd-private-UUID-NAME.service-XXXXX/tmp/
    目录

Install段的常用选项:

  • Alias:别名,可使用systemctl command Alias.service
  • RequiredBy:被哪些units所依赖,强依赖
  • WantedBy:被哪些units所依赖,弱依赖
  • Also:安装本服务的时候还要安装别的相关服务

注意:对于新创建的unit文件,或者修改了的unit文件,要通知systemd重载此配置文件,而后可以选择重启

systemctl daemon-reload

5.运行级别

target units:相当于CentOS 6之前的runlevel ,unit配置文件:.target

ls /usr/lib/systemd/system/*.target
systemctl list-unit-files --type target  --all

运行级别对应关系

0  ==> runlevel0.target, poweroff.target
1  ==> runlevel1.target, rescue.target
2  ==> runlevel2.target, multi-user.target
3  ==> runlevel3.target, multi-user.target
4  ==> runlevel4.target, multi-user.target
5  ==> runlevel5.target, graphical.target
6  ==> runlevel6.target, reboot.target

查看依赖性:

systemctl list-dependencies graphical.target

级别切换:相当于 init N

systemctl isolate name.target

进入默认target

systemctl default

6.设置内核参数

设置内核参数,只影响当次启动
启动时,到启动菜单,按e键,找到在linux 开头的行后添加systemd.unit=desired.target

五.内核管理

内核组成部分:

  • kernel:内核核心,一般为bzImage,通常在/boot目录

vmlinuz-VERSION-RELEASE

  • kernel object:内核对象,一般放置于

/lib/modules/VERSION-RELEASE/

  • 辅助文件:ramdisk

initrd-VERSION-RELEASE.img:从CentOS 5 版本以前
initramfs-VERSION-RELEASE.img:从CentOS6 版本以后

1./proc 目录和内核参数管理

/proc目录:内核把自己内部状态信息及统计信息,以及可配置参数通过proc伪文件系统加以输出
内核参数:

  • 只读:只用于输出信息
  • 可写:可接受用户指定“新值”来实现对内核某功能或特性的配置

/proc/sys 设置

sysctl是一个允许改变正在运行中的Linux系统的接口,修改的是针对整个系统的内核参数。sysctl的修改是立即且临时的(重启后失效)。也可以通过修改sysctl.conf配置文件,达到永久生效。

  • sysctl 命令用于查看或设定此目录中诸多参数

sysctl -w path.to.parameter=VALUE

默认配置文件:/etc/sysctl.conf 及以下文件

/run/sysctl.d/.conf
/etc/sysctl.d/
.conf
/usr/local/lib/sysctl.d/.conf
/usr/lib/sysctl.d/
.conf
/lib/sysctl.d/*.conf
/etc/sysctl.conf

echo命令通过重定向方式也可以修改大多数参数的值

echo "VALUE" > /proc/sys/path/to/parameter

sysctl命令:
(1) 临时设置某参数

sysctl -w parameter=VALUE

(2) 通过读取配置文件设置参数

sysctl -p [/path/to/conf_file]

(3) 查看指定参数当前值

sysctl [/path/to/conf_file]

(4) 查看所有生效参数

sysctl -a

常用的内核参数:

net.ipv4.ip_forward
net.ipv4.icmp_echo_ignore_all
net.ipv4.ip_nonlocal_bind   #允许应用程序可以监听本地不存在的IP
vm.drop_caches
fs.file-max = 1020000           #全局打开文件的最大数
vm.overcommit_memory = 0
vm.swappiness = 10

2./sys 目录

/sys目录:

使用sysfs文件系统,为用户使用的伪文件系统,输出内核识别出的各硬件设备的相关属性信息,也有内
核对硬件特性的设定信息;有些参数是可以修改的,用于调整硬件工作特性

udev通过此路径下输出的信息动态为各设备创建所需要设备文件,udev是运行用户空间程序
专用工具:udevadmin, hotplug
udev为设备创建设备文件时,会读取其事先定义好的规则文件,一般在/etc/udev/rules.d
及/usr/lib/udev/rules.d目录下

3.内核版本

uname [OPTION]...

常用选项:

-n 显示节点名称
-r 显示VERSION-RELEASE
-a 显示所有信息

4.内核模块命令

lsmod命令:

  • 显示由核心已经装载的内核模块
  • 显示的内容来自于: /proc/modules文件

modinfo命令:管理内核模块

  • 显示模块的详细描述信息

modinfo [ -k kernel ] [ modulename|filename... ]

常用选项:

-n:只显示模块文件路径
-p:显示模块参数
-a:作者
-d:描述

配置文件:

/etc/modprobe.conf, /etc/modprobe.d/*.conf

  • 装载或卸载内核模块

modprobe [ -C config-file ] [ modulename ] [ module parame-ters... ]
modprobe [ -r ] modulename…

depmod命令:内核模块依赖关系文件及系统信息映射文件的生成工具

insmod命令:可以安装模块,需要指定模块文件路径,并且不自动解决依赖模块

insmod [ filename ] [ module options... ]

rmmod命令:卸载模块

rmmod [ modulename ]

5.内核编译

六.Busybox

七.自制linux系统

八.故障及实战案例

1.grub第一阶段故障修复

2.grub的第1.5阶段故障修复

3.CentOS6破解root口令

4.CentOS7破解root口令

5.给grub添加密码,防止破解root密码

6.生成grub启动背景图片

7.CentOS6误删除/boot/initramfs-2.6.32-754.el6.x86_64.img无法启动,故障恢复

7.自定义服务脚本

8.删除 /sbin/init 无法启动

9.rm -rf /boot/* 和 /etc/fstab 进行恢复

10.自定义service的unit文件

11.实现GRUB2安全

12.修复GRUB2

13.CentOS7破坏MBR后进行恢复

14.CentOS7删除/boot/grub2/*所有内容进行恢复

15.CentOS7删除/boot/下所有文件后进行恢复

posted on 2021-01-12 11:44  求墨  阅读(185)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