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尼康黄的原因
用过D70s,D80,然后用了D90,乍一看,颜色鲜艳的多了。而且直接出图好像比原来亮了不少。然而,人像肤色蜡黄(不止是白平衡问题,还有色彩倾向和亮度),翠绿色偏黄,红色易饱和而失去层次。
其中,人像摄影中尤其苦恼。具体表现在,
第一,高光区域对比度不高,人物脸部整个就一面饼。
第二,画面的黄色饱和度过高,并且黄色的亮度比较低,造成了猪肝色。
玩了NX2半年,终于发现了蜡黄的原因,那是因为泥坑的曲线,拉在了LCH色彩空间中!
以前就注意到,在解码D80的NEF文件时,如果选用优化校准,比不选用优化校准,曝光要加0.3EV。昨天突然突发奇想,在尼康软件里面里面有自定义曲线。我们在基于【标准】模式下,选用自定义曲线,默认为一条直线,那么,得到的图像是不是和原来标准亮度,标准对比度时一样。然后发现,照片暗下去了,但是树叶,红花,自然的颜色出现了。其实,泥坑在各个模式(风景,鲜艳,人像。。。)下,都人为的拉了一条它自己的曲线。这个曲线的伽马大约在1.10左右,但不是一条标准的伽马曲线。我认为,这条曲线,是导致了物体颜色失真的元凶。
玩过PS中Lab模式的孩子都知道,lab模式将亮度和色彩完全独立开来,调整l的明度不会影响到色彩的色相与饱和度。这样与RGB模式不同,RGB在拉亮曲线的时候,一个像素点的饱和度会降低。并且,色相也会发生一定的变化。
可以做一个实验,随便找一幅正常的人像,如果拉亮LAB模式中的L通道,你会发现,诡异的蜡黄色出现了!这是为什么?
那是因为,在正确自然的曝光中,处于暗部色彩的饱和度会比较强,而亮部的饱和度会比较低。放在人脸上,也就是说人脸的亮部饱和度远远高于暗部。那么,如果我们向上拉曲线,会有什么结果呢?人脸处于中高光区域,拉亮的时候,人脸暗部和亮部的亮部差异变得不明显。然而,暗部的饱和度却保持不变,远远高于亮部的,于是,人脸暗部的黄色就变成了明亮高饱和度的黄色,而蜡感就这样出现了。而在正常的曝光中,如果我们增加曝光,我们会发现人脸的暗部和亮部的饱和度都会被冲淡,这与我们在RGB空间中拉曲线更加相似些,所以在RGB下修人像拉亮度,反而比较自然。
LCH色彩空间和LAB空间同源,H表示亮度,等同于L,而S,B对应于色调和饱和度。只不过LAB是用直角坐标系表示颜色和饱和度,而LAB中是用极坐标。
那么,泥坑为了讨好眼球,使所有的颜色变得明亮鲜艳,不惜破坏真实的亮度与饱和度之间的关联关系。这在拍摄风景的时候可能有好处,但人像 我只能表示。。。
想去除这种不自然的蜡感,请你:在LAB或者LSB下将曲线拉低,然后再回到RGB模式调亮。
然后呢,谈谈优化校准。
我将标准,自然,风景,鲜艳的优化校准全部自定义曲线,拉直。
然后发现,即使曲线同样是直线,默认处理也对颜色与对比给出了不同的结果。
标准,对应于Ia,饱和对比适中,颜色稍有强化。
自然,对应于II,饱和对比低,色彩自然但是有些偏黄。
风景,对应于IIIa,饱和对比高。
人像,其实就是自然,但是比自然模式下,红原色的饱和度有一定的提升,这个在lightroom里面我们知道三原色的饱和度和亮度都可以随便调的。
我将这三条曲线直接下载到相机里了。然后发现,D70s,D80的真实感觉回来了,画面还是有点黄!不过别的都自然一些了。
泥坑为什么这样做,其实也有道理,就是提供了更多的暗部细节。
我们在D70s,D80中知道泥坑有一个曝光倾向,偏暗0.3eV以保护高光。
D90,其实在自定义曲线为直线的时候,也与D70s,D80如出一辙。
由于JPG相对于RAW,是将线性数据变成非线性数据,暗部的差异与细节在转为JPG时,全部被压缩到了1-10的亮度范围里,也就造成会细节丢失,所以泥坑人为的拉高曲线,以保护细节。所以细节方面会多一些,纪实题材需要。
如果像我这样用直线,那么,片子直出也不好看,还要张张调亮。
那么,尼康公司在考虑这点时,对于定位中低端的单反,他知道好多用户都是才从数码DC转过来的,习惯了小DC的自动优化。于是还是拉亮些吧,人脸上痘痘也会少点,脸色么,菜鸟也不管太多不是么。
那么,对于我来说,以后,要么用raw,要么用自然模式(直线版),后期再去黄,比如用LCH中的色相工具,将橘黄向红色移动,黄绿向绿色移动以压缩黄色的范围,然后调低黄色的饱和度,提升亮度。
或者用可选颜色黄色去黄加青,还有lab模式中进行调整。总之,是件很麻烦的事啊。没办法,睡觉尼家锐度高,细节多,这是我选泥坑的重要理由。颜色让它随风去吧。